熱門搜尋

【臺灣畫家的海外行跡】寓居對岸的陳澄波,用畫筆為上海外灘留下戰前最後的繁榮

陳澄波的東方韻味

出身嘉義的陳澄波(1895-1947,圖 1),早年就讀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期間,在美術老師石川欽一郎(1871-1945)的啟蒙教導下,奠定了日後走向美術創作的基礎。為實踐畫家志業,1924 年陳澄波毅然放棄了原有的穩定教職,隻身赴日進入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就讀,兩年後憑藉著描繪家鄉的作品《嘉義街外》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自此以第一位獲選帝展殊榮的臺灣洋畫家身分而備受矚目。


圖1 約1929-1933年間陳澄波於太湖寫生時留影。(檔案來源:陳澄波畫作與文書)

據學者邱函妮的研究,陳澄波在就讀東美研究科時期,或許是受到當時日本畫壇新興「中國趣味」的影響,又或是為了能在展覽會競賽中推陳出新,曾多次赴中國旅行寫生,尋求畫題與畫風的突破。1929 年的《清流》即為同年年初他赴中國旅行寫生的成果之一。   


《清流》(圖 2)以杭州西湖十大名景中的「斷橋殘雪」為題,一河兩岸的配置,將觀者的視線從前景蕭瑟的河岸枯枝,逐漸引導至水上行舟與斷橋倒影,以至於遠方迷濛的山頭。作品完成後曾參加同年教育部主辦的第 1 屆全國美展,後再以《西湖斷橋ノ殘雪》之名參加第三屆臺展。而陳澄波自身也極其珍視這幅作品,臨終前的遺書上特別交代:「《西湖斷橋殘雪》之繪為家保存之。」


圖2 陳澄波,《清流》,1929年,油彩‧畫布,73×60.5cm,私人收藏。(檔案來源:CCP_01_02001_OCS1_03,陳澄波畫作與文書,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1929 年 3 月,陳澄波自東美研究科畢業後,選擇到中國繼續發展,分別在上海藝苑、新華藝大、昌明藝專等美術院校任教(圖 3)。旅居上海期間,他除了投入中國傳統繪畫與裸體畫的研究外(圖 4),也經常到各地名勝遊覽寫生,尋找新的風景畫創作題材。透過畫題、技法與媒材的混用,進行融合中西藝術風格的嘗試,同時也積極參與臺、日、上海等地的畫壇活動。


圖3 1930年10月1日新華藝術專科學校校長俞寄凡聘請陳澄波擔任西洋畫教授的聘書,其上記述著教授時數為每週21小時與每週薪奉為100元(銀元)。(檔案來源:CCP_06_01_ID3_11,陳澄波畫作與文書,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圖4 陳澄波,臥姿裸女32.1(7),1932年1月,29×37.5cm。畫家以簡要的線條勾勒出模特兒側臥的姿態,並用淡黃打亮女體身軀,背景則略施粉紫、淡綠。陳澄波留下數量龐大的淡彩速寫,除了做為課堂上示範之用,也揭示著其創作生涯上追求對藝術風格與形式的突破,以及對美學概念的探索。(檔案來源:CCP_03_02019_SWP12_42,陳澄波畫作與文書,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1930 年 8 月左右,陳澄波將妻兒接到上海團聚,此後的一段日子,便也時常能見到他以家人日常生活為題的人物速寫或是油畫作品(圖 5-7)。


圖5-7 陳澄波為從事教職前往上海時,於1930年7月29日提交臺南州知事的外國護照授發申請書(外國旅行券下附願)。隨信附上保證書,同行者尚包含妻子與三名子女。(檔案來源:陳澄波畫作與文書)

圖6 1930年8月的旅券下附表上載有「陳澄波外男一、女三」,即陳澄波攜妻兒前往上海就職的紀錄。發行簿登載形式一般為一人一筆,若有申請與家族成員一同出境者,如和丈夫同行之妻,或與戶主、父母同行的未成年子女,由於其本身未獲核發獨立之旅券,所以與申請人姓名併記為一筆。(檔案來源:T1011_03_07,臺灣總督府旅券下付及返納表,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圖7 1931年陳澄波與家人攝於上海,左起依序為陳澄波六弟陳耀棋、長子陳重光、陳澄波、次女陳碧女、妻子張捷、長女陳紫薇。(檔案來源:陳澄波畫作與文書)

1931 年在上海完成的《我的家庭》(圖 8),是陳澄波家族畫像作品中唯一的全家福,畫家以俯瞰、多視點的角度,描繪全家人穿著冬衣、圍著圓桌而坐。畫面中從左至右分別為陳澄波、次女陳碧女、妻子張捷、長子陳重光、長女陳紫薇,擺放於桌面上的筆墨、信件、書本、畫冊,以及人物手上所拿的東西如油畫用具、針線、美術圖片、玩具等,象徵性地交代了家族成員們各自的興趣與專長(圖 9)。


圖8 陳澄波,《我的家庭》,1931年,油彩‧畫布,91×116.5cm,私人收藏。(檔案來源:CCP_01_02012_OCS2_01,陳澄波畫作與文書,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圖9 1931年3月東京美術學校《校友會月報》(29卷8號)刊登一篇陳澄波自上海的投稿,文末特別提及:「……近日完成一幅50號的全家福作品,和以往美麗的畫作不同,這是一件非常深沉的畫作。去年夏天將家人一起帶來[上海]。白天在學校上課,晚上還要充當家庭教師,實在感到有點困擾。幾乎沒有時間能夠進修法語了。」
(檔案來源:T1033_02_0059,郭双富庋藏,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1932 年一二八事變爆發後,考量局勢不穩、日僑身份等因素,陳澄波先將家人送回臺灣,自己也於隔年返臺定居。


滯留上海的最後一年、也就是紀年 1933 年的作品《上海碼頭》(圖 10)描繪了外灘一帶所見的景物,可與畫家自身收藏的風景明信片相互參照(圖 11)。畫面中心為 1924 年設立的歐戰紀念碑,坐落後方的高樓大廈則是各國銀行、商行、領事館建築。搭配以彩筆點綴的人群,反映出 1930 年代繁榮熱鬧、異國風情濃厚的上海城市風貌,也記錄下畫家自身對於寓居上海生活的最後印象。


圖10 陳澄波,《上海碼頭》,1933年,油彩‧畫布,38×45.5cm,私人收藏。(檔案來源:CCP_01_02032_OCS1_10,陳澄波畫作與文書,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圖11 陳澄波收藏之上海外灘風景明信片。(檔案來源:CCP_082108_PP090_001,陳澄波畫作與文書,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畫家歸來 ‧ 深根鄉土風采

回首日治時期前輩畫家顏水龍、劉啟祥、陳澄波 3 人的海外行跡,無論是自由開放的藝術天堂巴黎,抑或是風情萬種的上海都市、綺麗的江南水鄉,都讓他們獲得最直接的文化薰陶,縱身躍入多元紛繁的藝術思潮中。透過反覆的作品臨摹、大量的寫生創作,他們逐步融匯觀念與技法,進而塑造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展現出豐富的文化向度之餘,也為臺灣美術的發展增添了許多異域題材與外來刺激。


而美術史的空間跨界不僅造就了不同地域的圖像交流,也激發對自我文化價值的反思。自海外返鄉後,他們紛紛投入籌組全國性與地方性畫會、積極為臺灣美術推廣與教育貢獻心力,也終其一生透過彩筆展現對故鄉自然與人文風景的深切關懷(圖 12、13)。


圖12 1934年11月12日臺陽美術協會成立後,陳澄波(右一)與畫友在教育會館外合影。(檔案來源:陳澄波畫作與文書)

圖13 1986年臺陽美術協會受教育部頒獎儀式會場,右起劉啟祥、楊三郎、顏水龍。時隔50餘載,當年在法國馬賽港聚首的三位翩翩少年,已是白髮蒼蒼,卻仍意氣風發。(檔案來源:劉啟祥畫作與文書)
 
(本文作者為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參考資料
  1. 林育淳,〈進入世界藝壇的先驅─日據時期留法畫家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中國藝術史組碩士論文,1991。
  2. 顏娟英,《臺灣美術全集11 劉啟祥》,臺北:藝術家,1993。
  3. 林育淳,《抒情‧韻律‧劉啟祥》,臺北:雄獅,1998。
  4. 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雄獅,2001。
  5. 孫淳美,〈一九三〇年代旅居巴黎藝術家的臨摹、學習生涯:對劉啟祥早年習畫的幾個觀察〉,發表於2004年7月24日高雄市立美術館主辦之「空谷清音─劉啟祥研究展:劉啟祥繪畫藝術研討會」。本文收錄於http://elearning.kmfa.gov.tw/liu/p5-2.htm ,2019年2月23日查詢。
  6. 雷逸婷編輯,《走進公眾・美化臺灣:顏水龍》,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2。
  7. 邱函妮,〈陳澄波「上海時期」之再檢討〉,收入林育淳、李瑋芬編輯,《行過江南─陳澄波藝術探索歷程》,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2,頁32-49。
  8. 李淑珠著,《表現出時代的「Something」──陳澄波繪畫考》,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2012。
  9. 蕭瓊瑞總主編,《陳澄波全集》,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2。
  10. 曾媚珍,《劉啟祥〈成熟〉》,臺南:臺南市政府,2014。
  11. 五十殿利治,〈橫貫西伯利亞的畫家和小說家/併記島村三七雄和林芙美子巴黎美術生活〉,收入林育淳等編輯,《臺灣製造・製造臺灣》,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6,頁30-59。
  12. 「從北緯23.5°出發 陳澄波」,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13. 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文章資訊
撰文者 饒祖賢
圖片提供 臺史所檔案館
刊登日期 2019-08-17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