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不被父親喜愛的兒子,手足虎視眈眈奪位的哥哥──明仁宗高熾艱辛的登基之路

2021-03-22
 

明成祖有三個兒子:長子高熾,即後來的仁宗;次子高煦,即後來的漢王;三子高燧,即後來的趙王。他本來還有個叫高爔的兒子,很小就死了。他有五個女兒,都嫁給了功臣之子。


《大明風華》劇照

明成祖不像他的父皇朱元璋那樣多妻多子,但這三個兒子為奪儲明爭暗鬥,明成祖增添了許多煩惱。在封建時代,皇帝的家事和國事都沒法分的,所以他們的鬥爭又嚴重地影響到國家的政事。


傾太子明爭暗鬥

高熾身體比較肥碩,除了守城以外,從未上過戰場。他不仿高煦那樣英武雄邁。在靖難之役中,高煦隨明成祖南北轉戰,多有戰功。明成祖也認為高煦更像自己,所以在即位前就說過,世子(高熾)多病,以後將立高煦為太子。


朱高熾劇照

但是,迫於眾臣之議,又找不出高熾有大的過失,且高熾是明太祖所立的燕世子,自己不願招怨天下,故不那麼情願地冊立高熾做了太子。明成祖的這種態度是太子處境艱難的最主要原因。


明成祖在冊立高熾為太子的同時,又命丘福為太子太師,位在少師朱能之上。丘福和高煦特別友善,一直主張立高煦為太子。這時卻讓丘福當太子的太師,無疑有監視之意。高熾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這個太子就不能不格外謹慎。不僅如此,到永樂六年(1408 年)十一月,明成祖又命丘福輔導皇太孫。這樣,他們父子的一舉一動都處在丘福的嚴密監視之下。


明成祖的這種態度也助長了高煦和高燧的氣焰。他們一有機會就在明成祖之前進讒言,使明成祖對太子的猜忌越來越深。明成祖在位二十二年,這種猜忌一直未能消除。仔細看一下永樂年間的史事就可以看出,明成祖直到晚年仍時時猜忌太子。例如,永樂十六年(1418 年)七月,「贊善梁潛、司諫周冕以輔導皇太子有闕,皆下獄死。」怎麼「有闕」呢?


《明實錄》上記的較詳。原來,皇太子在南京監國,有個姓陳的千戶小官,因「害民取財」被皇太子謫戍交阯。皇太子轉念一想,這個陳千戶曾隨父皇「靖難」,有軍功,於是就寬宥了他。有人就說陳千戶不當宥,梁潛和周冕都知道此事,卻未諫止,二人遂被逮,下獄致死。明眼人不難看出,皇太子既然負有監國之責,無論對陳千戶謫戍還是寬宥,都算不了什麼大事,更不應苛責兩個輔導之人。


這裡表面上是在懲治兩個輔導官,實際上是殺雞給猴看,太子心裡一清二楚。永樂二十年(1422 年)九月,禮部尚書呂震的女婿張鶴朝參失儀,被人劾奏,太子曲宥了他。此事被明成祖知道了,禮部尚書呂震和吏部尚書蹇義都以在側不言,被逮繫獄中。真是「成祖何苛責於東宮域」!


太子在南京監國,明成祖常居北京行在,高煦時進讒言,明成祖自不免時生疑慮。胡濙是明成祖的心腹大臣,除暗中察訪建文帝之外,還曾受命到南京監察太子。他經過一段明察暗訪,向明成祖密疏奏太子七事,極言太子「誠敏孝謹」,沒有他意,這才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明成祖的疑慮。


皇太子在南京監國,手中並沒有實權,主要從事一些祭祀活動,再就是處理一些日常小事。臣下的章奏,一般都要送北京行在,聽明成祖處置後再施行。即使處理一些瑣事,也要記錄在案,等他的父皇回京後複查,看處理是否妥當。


皇太子處理事情不能用寶璽,而只能用「皇太子寶」。儘管皇太子事事謹慎,但仍免不了時不時地受訓斥。例如,永樂七年(1409 年)三月,明成祖申諭太子,不得對臣下治罪,不得授官。太子有監國之名,但權力卻極其有限。


有一次,明成祖從北京行在回到京師,為高煦讒言所中,遂張榜午門,凡是皇太子處分的事情一律廢止,不得實行。皇太子十分害怕,又不知該怎麼解釋,遂憂慮成疾,臥床不起。請醫生診治,也總不見效。


明成祖命蹇義和袁忠徹等人前往探視。袁忠徹精於相術,深受明成祖信任,他回來後說,皇太子「面色青藍」,屬驚憂之相,收起午門的榜就可以治好他的病。明成祖遂命將午門的榜文揭去,太子的病便果然好了。


傾太子密鑼緊鼓

在明成祖的三個兒子當中,高煦的戰功最多,而高燧最受喜愛。從他們的長兄被立為燕世子起,他們二人就聯手傾陷高熾。但高熾終於被立為皇太子,他們二人就更加密鑼緊鼓地展開奪嫡活動。


朱高煦劇照

高煦身材高大,勇武善騎射,尤其是兩腋長有數片像龍鱗一樣的痣,術士說他有帝王之相,這就更加助長了他的野心。他對皇太子不僅在暗中排陷,甚至在公開場合也多有不恭。有一次,明成祖命他和皇太子一起去謁祭孝陵。太子肥胖,且有足疾,由兩個宦官攙扶著他往前走,還不時失足跌倒。


高煦在後邊機帶雙敲地說:「前人蹉趺,後人知警。」這時,皇太子的長子朱瞻基跟在後邊,接著答了一句一語雙關的話:「更有後人知警也。」高煦猛然回頭,見朱瞻基表情嚴肅,頗為吃驚。


高煦知道,高熾既然已被冊立為太子,就很難一下子把他廢掉。因此,一方面通過心腹偵伺太子的一舉一動,一有機會就向他的父皇進讒言,另一方面則極力陷太子的近臣。


例如,工部左侍郎陳壽協助太子在南京監國,被太子稱為「侍郎中第一人」。高煦便對他格外仇視,遂對他網羅罪名,將他下獄致死。馬京也任左侍郎之職,「太子甚重之」,因被高煦所讒,謫戍廣西。吏部侍郎許思溫也是太子的近臣,也被高煦構陷,下獄致死。


高煦為了傾陷太子,一直不肯遠離南京。當明成祖冊立高熾為太子的同時,封高煦為漢王,讓他就藩雲南。但高煦不願到那邊遠之地,向明成祖訴道:「我何罪,斥萬里。」明成祖無奈,便讓他隨自己去北京行在。


這時太子在南京監國,為了能隨時偵伺太子的一舉一動,高煦力請讓他的兒子回南京。明成祖也答應了他。他又向明成祖討得天策衛為護衛,平常以唐太宗自比。不久,他又向明成祖討得兩護衛。


明代的一衛有五千六百人,這時高煦手下有三衛兵馬,行為就更加驕橫了。明成祖頭兩次親征漠北,高煦都曾隨行。他每天在明成祖身邊,不時說些誹謗太子的話,許多大臣受到牽連,跟著遭殃。


永樂十三年(1415 年)五月,明成祖將高煦改封青州(今屬山東),但煦還是不肯去。以前是說雲南太遠,不去,現在改封追處,還不去,這才引起了明成祖的疑慮,將他訓斥了一通,說這次不能再更改。


但高煦仍以各種理由遷延歲月,不肯離開京師。他又私選各衛勇士,另外募兵三千人,不隸屬兵部,驕橫不法。兵馬指揮徐野驢逮治了幾個高煦的部下,高煦大怒,他親去用鐵爪撾將徐野驢打死。別人都不敢過問。


永樂十四年(1416 年),明成祖由北京行在回到京師,高煦向他百般請求,希望能留在南京。這時明成祖也隱隱約約聽到一些高煦胡作非為的事,就詢問吏部尚書蹇義,但蹇義不敢說。又問楊士奇,楊士奇回答得很策略:「臣與(蹇)義俱侍東宮(太子),外人無敢為臣兩人言漢王事者。然漢王兩遣就藩,皆不肯行。今知陛下將徙都,輒請留守南京。陛下熟察其意。」明成祖雖默然未語,但心裡已大體清楚。


幾天以後,他掌握了高煦數十件不法之事,遂將高煦召來,嚴詞切責,並命剝去他的冠服,囚禁於西華門內,還打算將其廢為庶人。明成祖還殺掉高煦身邊的幾個不法之徒,削去高煦兩護衛,第二年三月徙封樂安(今山東惠民),命即日起行。高煦這次未敢拖延,只得馬上前往。


從此以後,高煦的行動受到許多限制,但他奪嫡的活動並未停止。他讓兒子經常往來於兩京,祕密偵伺朝廷中事,隨時向他報告。他每時每刻都等待時機,準備一逞。


第三子高燧最小,又聰明伶俐,所以最受明成祖的疼愛。他一開始就和高煦相勾結,一起排陷高熾。在高熾被立為皇太子的同時,他被封為趙王,居住北京。當明成祖不在北京時,就由趙王留守,各衙門政務都要啟秉趙王而後行。趙王排陷太子不像漢王那樣鋒芒畢露,但一刻也沒停息。


朱高燧劇照

永樂七年(1409 年),趙王幹的一些不法之事有過一次暴露,惹得明成祖大怒,殺掉了趙王的長史顧晟,另選國子監司業趙亨道、董子莊為長史,以對趙王善加輔導。從此以後,明成祖不在北京時,就改由皇太孫朱瞻基留守。這件事對趙王高燧是個不小的教訓,他排陷太子的活動就變得更隱蔽了,但也更陰險了。


永樂二十年(1423 年),明成祖因身體不適,多日未上朝理事,諸事都交由太子處置。太子約束宦官較嚴厲,不許他們干預政事。宦官黃儼、江保本來就黨附漢王和趙王,這時自然更遭疏遠。


於是,他們就和趙王暗中相結,極力散布誹謗太子的流言蜚語,說明成祖有意於趙王,將廢掉太子。趙王密結護衛指揮孟賢,讓他作好準備,在關鍵時擁兵相助,欽天監官員王射成與孟賢素厚,他對孟賢說:「天象當易主。」於是,這一幫人就更加密鑼緊鼓,企圖一起擁立趙王。


他們又連結興州後屯衛軍高以正,擬好了偽詔。他們陰謀讓宦官楊慶在明成祖的藥中下毒,等毒死明成祖以後,就立即收起宮中符寶,逮捕諸文武大臣,頒布偽詔,廢掉皇太子,立趙王為皇帝。高以正把此事告訴了姻家王瑜,王瑜是總旗官,他想拉王諭為助。


王瑜遂將此事密報明成祖,並獻上偽詔。明成祖頓時大怒,立命逮捕孟賢、高以正等人,全部處死。明成祖親御右順門訊問,他注視著高燧問道:「爾為之耶?」高燧嚇得面如土色,顫顫驚驚,說不出話來,皇太子在一旁勸解,說這都是下人所為,高燧預先並不知道。


這實際上是一次未得逞的宮廷政變。高燧雖未受嚴懲,但從此以後行為便大為收斂,不久還是被打發到了彰德。


眾臣憂心,多人蒙難

明成祖三個兒子爭奪皇位繼承權的鬥爭,這本來是他們的家中事,但卻牽動了整個朝廷。許多大臣為此感到憂心,因為它關係到國家大局的穩定,也關係到未來的皇帝是個什麼樣的人的問題,而這個人的賢明與否,又關係到王朝的興衰。不少人因這事被關入獄中,有些人還為此掉了腦袋。

 

當時的大名士解縉就是這場鬥爭的犧牲品。高熾雖被冊立為太子,但卻經常不合明成祖的心意,而高煦卻格外受寵。解縉便向明成祖諫道:「這等於鼓勵他們兄弟之間相爭,不可以這樣做。」明成祖聞此頗震怒,認為這是離間他們的骨肉之情,從此便疏遠了解縉。


永樂四年(1406 年),明成祖賜給內閣學士黃淮等五人二品紗羅衣,唯獨不賜予解縉。高煦對解縉更是恨之入骨,便說他洩漏禁中議立太子的話,故意激起明成祖的惱怒。不久,便以解縉在廷試時讀卷不公為名,將其謫貶廣西。解縉剛上路,又說他胸懷怨望,改謫交阯,命在化州督餉。


永樂八年(1410 年)解縉入京奏事,恰逢明成祖北征,未見到明成祖,見謁見了皇太子,隨後返回。高煦便說解縉私見太子,故意趁明成祖外出時進京,「無人臣禮」。明成祖遂命將解縉逮繫詔獄,拷掠備至,後被埋在積雪中致死。


大理寺右丞耿通也是一個這樣的悲劇人物。他看到高煦奪嫡的活動越來越露骨,太子身邊的臣僚不斷有人得罪,太子有被更易的危險,便從容地向明成祖進諫:「太子事無大過誤,可無更也。」明成祖對此很不高興。不久,便藉故將耿通致死。明成祖說,耿通「為東宮(太子)關說,壞祖法,離間我父子,不可恕,其置之極刑。」竟以奸黨罪被磔死。


永樂十三年(1414 年),明成祖親征漠北,得勝回師。這次高煦隨征,經常向明成祖說些誹謗太子的話。說的多了,明成祖難免不有所心動。回到京師後,便以皇太子迎駕遲緩為由,對皇太子痛加訓 ,並將太子身邊的一些大臣盡逮入獄,其中包括明初的名臣黃淮、楊溥等人。


這一關押就是十年,只是當明成祖死了以後,高熾登上皇位,才立即將他們釋放。當時還牽連到內閣學士楊士奇,明成祖問他有關太子的事,楊士奇說:「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遲,皆臣等罪。」這樣一說,明成祖的火氣反而息了下來,未治楊士奇的罪。心裡向著高煦的一些人則交章彈劾,謂不應單獨寬宥楊士奇。於是,明成祖便又將楊士奇下到詔獄,但不久就放了出來。


明眼人不難看出,以迎駕遲緩對太子近臣大加治罪,其矛頭顯然是指向太子的,這個理由也過於牽強,簡直有些「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味道。皇太子行事謹慎小心,哪裡敢不及時迎駕?


他即使迎駕再及時,明成祖也可以說他遲緩。如果雙方沒有芥蒂,即使真的迎駕慢了一點,也算不上什麼大不了的事。但在那種背景下,這卻成了一個莫大的罪名,不僅太子的近臣被紛紛治罪,而且連皇太子本身也差一點被廢掉。


當時,兵部尚書金忠也是太子的輔導官,和黃淮、楊士奇一起輔佐太子監國。當其他的人紛紛被逮繫監獄時,金忠因是靖難勛臣而未被治罪。明成祖還密令金忠審察太子的所作所為。


金忠說皇太子沒什麼過錯,惹得明成祖大怒。金忠馬上跪下叩頭,脫下衣冠,流著淚向明成祖陳述,「願連坐以保之」。金的話對明成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太子這次未被廢掉,他的話起了很關鍵的作用。


顧成也是一個很值得重視的人物。他隨耿炳文北征時,被明成祖俘獲。他性忠謹,博覽書史,協助高熾防守北平,多有功勞。明成祖即位後,他不肯統兵,不受兵器,也不肯擔任輔導太子之職。他推辭說:「太子仁明,廷臣皆賢,輔導之事非愚臣所及。」他知道高煦等人急於奪嫡,太子不自安,在回貴州前向太子告辭,趁機向太子說了幾句語重心長的話:

 

殿下但當竭誠孝敬,孜孜恤民,萬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

顧成雖未任輔導之職,但這段話是那麼精闢,其輔導之效是其他人的長篇大論所遠遠不及的。一是孝敬,二是恤民,不去與那些小人斤斤計較。從後來高熾的各種表現來看,他也正是這樣做的。這使他贏得了民心,贏得了支持,失敗的最終還是高煦他們。即使從策略上來看,這也大大地高於其他人一籌。


皇太子高熾就是像顧成所說,心裡明明知道漢王和趙王在排陷自己,但他從來不在明成祖跟前說他們二人的壞話,恰恰相反,還經常為他們二人開脫,處處表現得寬厚仁義,有一種兄長之風。


永樂三年(1405 年)十月,當趙王回北京時,身為太子的高熾親自為他餞行。當漢王、趙王奪嫡的陰謀敗露而受到明成祖的懲治時,太子替他們說情,只說是下人所為,他們一定不知道。有人問他:「亦知有讒人乎?」他回答說:「不知也,吾知盡子職而已。」這使他顯得比漢王和趙王成熟。對此,明成祖也不會不有所了解,久而久之,也就漸漸得到了他的信任。


這場爭奪皇位繼承權的鬥爭終以高熾的勝利而告終。但高熾當皇帝不到一年就死了,他的兒子宣宗繼位。高煦果然反叛,想步他的父皇明成祖的後塵,企圖從侄兒手中奪取皇位。宣宗率兵親征,俘獲了高煦,將其罩在銅缸下燒死。趙王高燧主動獻出了護衛,總算得以善終。


明仁宗高熾(Source: Wikipedia
 
本文摘自《明成祖傳》
六度派遣鄭和下西洋宣揚國祚,促使萬國來朝,
更御敕纂修了曠古未有的《永樂大典》。
明成祖朱棣的文治可比唐宗宋祖,武功不輸秦皇漢武!
如此出類拔萃的帝王,卻殘殺前朝舊臣,大肆改寫歷史!
本書的章節以時為序,自朱棣青少年時代,乃至於稱帝施治,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各面,以至其家庭生活與思想才識等各個面向,經由對歷史的描述和分析,解讀明成祖到底有哪些是非功過,而歷史如何造就了明成祖,明成祖又如何影響了歷史!
本文選自臺灣商務出版社出版之《明成祖傳》
文章資訊
作者 晁中辰
刊登專欄 臺灣商務印書館
刊登日期 2021-03-22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