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嘉義市北的三角地,催生一座繁榮之城:嘉義製材所的前世今生

陳冠妃 2020-06-15
來源:Mk2010 via Wikicommons

打開 google 地圖,想像自己從空中俯看嘉義市區,大概很難不注意到在這個規矩方正棋盤狀都市北邊,有塊由縱貫鐵路與阿里山鐵路交會的三角地帶。那是今日的森林之歌、阿里山林業村、嘉義市文化局。在日本時代,這個三角形範圍,是「嘉義製材所」的基地。


由北側縱貫鐵路和南側阿里山鐵路包起來的三角地帶,在日治時期,是嘉義製材所的基地。

在成為製材所工廠之前,這裡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呢?位於阿里山鐵路旁的製材所,與鐵路和森林是什麼關係?他在嘉義市的城市發展中又扮演什麼角色?


嘉義北門外的賊墳、叛產與陂塘

這塊區域,清代時期在嘉義城北門外,距離城門約 500 公尺處,距離嘉義縣衙門,也就是今天的嘉義市政府大約 600 公尺。(當然,日治時期製材所落成時,清代舊城早就已經不在了,但我們可以想像它與清代縣城是多麼鄰近。)


當時,這裡是縣城北邊埤仔頭、番社厝、臺斗坑、雲霄厝等聚落之間的一片田園。這些聚落早在 17 世紀就已成庄,西側老地名「番社口」,通往的諸羅山社,正是嘉義古名「諸羅」的由來。臺斗坑更因清代林爽文事件大大出名:位於進城要道旁的臺斗坑、埤仔頭的「賊黨」與城內「奸民」裡應外合,打得官兵落花流水,這一帶因而被視為「賊庄」。事件中的要角莊大田,由於父親生前就住在臺斗坑,死後也葬於此地,乾隆皇帝「平亂」後,下令挖出莊大田的父墳鞭屍,庄民的財產則被充公。這座官兵辛苦守下的諸羅城,從此改名「嘉義」。


這裡地勢低窪,有牛稠溪於北側流過,早期還有一些水塘散布其間,其中最大的陂塘莫過於北香湖。早在康熙時期,諸羅山社番人就與漢人合作,修築了這裡最早的水利設施「番仔陂」,陂中生滿荷花,《諸羅縣志》的作者陳夢林遂賦予其「北香湖」這個美麗的名字。兩百多年來,陂塘灌溉了城外的廣大農田,供應城內的糧食。後來嘉義製材所擇地於此,想必跟貯木池所需的低地與水文條件有關。

 

到嘉義製材所的周遭環境。綠框處是 1913 年成立之嘉義製材所範圍,可見當地在 1895 年之際,土地利用方式為農地,周圍分布埤仔頭庄、番社厝庄、臺斗坑庄、和雲霄厝庄。(底圖:《日軍攻臺戰鬥地圖:嘉義之戰鬥圖》(1895),本文改繪)(Source:嘉義百年地圖 via 中研院)

深山密林中的番地,變成伐木錚錚的阿里山林場

這片城郊聚落間的農田,在東邊的阿里山開設林場之後,有了不同的命運。


阿里山地區在清代位處番界以東,雖有部份生番歸化,仍有許多未知的番社活躍於深山密林間。日本人來臺沒多久,一方面亟於殖產興業之成果,讓臺灣財政自主,一方面也因縱貫鐵路、官廳、電信等大型公共建設需要大量木材,1900年前後,日人即深入阿里山進行調查,確認開發森林的可行性。調查測量之後,官員發現此地林相優良、材質良好,適合開發伐木事業。


不過在開發之前,需要先解決一個關鍵的問題:運輸。在踏查評估過多種水陸運路線後,決定以獨立山鐵道線為最終方案,在森林開發前期,投入大量資本建設森林鐵路,也就是阿里山林鐵。

 

 

最初森林鐵路的開發並不順利。雖然臺灣總督府想以官營的方式開發阿里山森林,但是未能成功向中央的帝國議會爭取到預算經費,1906-1908 年間曾一度委託民間企業大阪的藤田組來經營阿里山森林。然而藤田組在投入鐵路測量與建設後,以不敷成本為由,退出經營。1910 年總督府官員修改阿里山經營計畫後,終於獲得帝國議會通過預算,成立阿里山作業所,以官營的面貌重新出發。


日治時期的阿里山森林鐵道(Source: wiki)

1912 年 12 月,阿里山森林鐵路終於大致上完工,從阿里山往西走,在市區與縱貫鐵路交會。這片被夾在縱貫鐵路與阿里山林鐵間的三角地帶上,嘉義製材所也於隔年建設完成,除了有以最新的鋼筋混凝土技術建造的製材工廠外,還有阿里山作業所的辦公室與官舍。


1910 年制定的〈阿里山作業所官制〉(Source: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1910)》,頁168)

阿里山林鐵完工後,阿里山上的木頭終於可以載運下山,送往製材所進行初步的裁切、貯藏、濕度控制,供應嘉義本地及全臺所需。阿里山伐木事業的成功,也帶動了臺中八仙山、宜蘭太平山地區的森林調查,兩地隨後陸續開辦林場,與阿里山並稱日治時期臺灣三大林場。


東亞第一個近代化製材工廠,帶領嘉義市找到新生命

讓我們再回到市區──阿里山林場為什麼改變了這塊三角地帶的命運呢?

因阿里山林場而成立的嘉義製材所,是當時東亞第一個近代化的製材工廠。總督府引進當時歐美最新的原動機(發電設備)、傳動系統、製材機械與技術,將木材的生產過程進行細緻的分工(泰勒化)、以機器取代人力,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在廠房的設計上,延續了日本領臺以來,鋼筋混凝土建築結構的嘗試。


1937年嘉義製材所的平面圖。(Source: 《嘉義製材所調查研究及再利用計畫案調查報告》)

製材所的設置,使南側的林森西路成為木材商店雲集的木材街,西側的埤仔頭亦成為民間鋸木廠、製材廠與儲木場的集中地。繁榮的木材產業,造就了富裕的木材商,帶動嘉義市街夜生活的繁華。阿里山在伐木之外,其美景也吸引無數遊客,使吳鳳北路成為旅社集中的街道。


1919 年,後來以嘉農(KANO)棒球隊著稱的公立嘉義農林學校設立,這是臺灣第一所林業實業學校,之所以於嘉義設校,顯然與阿里山森林事業密切有關。嘉農為日治及戰後初期的臺灣培育無數本土社會精英,不僅在實業上發揮長處,也活躍於政壇。


1920 年日本改革全臺地方行政區劃,於臺南州下設嘉義市,嘉義市街計畫,規範出近代城市棋盤格狀的街廓道路,北界大約落在嘉義製材所與阿里山鐵路的北門驛北側──也就是說,製材所與北門驛當時被納入了新市街計畫的範圍。這並非偶然,新設的阿里山鐵路與製材所,伴隨而來的興盛林業與木材業,確實成為嘉義市在20世紀經濟、文化與教育發展的火車頭。


清代嘉義城原址與日治的嘉義市街。底圖為嘉義市區計畫平面圖(1932),本文改繪(Source: 嘉義百年地圖 via 中研院)

循著森林鐵路,見證臺灣近代化的旅程

嘉義製材所誕生於 1913 年,乃臺灣總督府為因應 1910 年展開的阿里山官營伐木事業,與阿里山森林鐵路一同建設完成的林業附屬設施。阿里山林業、林鐵與製材所的成立,為傳統農業地帶的嘉義縣城找到了新生命。嘉義這個傳統的地方行政中心,在日治時期由一個面積 0.35 平方公里的小小縣城,擴張為大約 3.35 平方公里的市街地,成為產業重鎮、林業之都,鐵路與製材所實功不可沒。

 

嘉義市的另一個產業火車頭是新式糖廠,延伸閱讀:製糖機器動得厲害:從傳統到新式製糖,臺灣糖業的關鍵十年

嘉義製材所更是將嘉義市區與阿里山連結起來的關鍵設施,他讓自然資源木材真正成為一種產業,圍繞著嘉義製材所周圍,開始孕育出各種相關的行業,如木材行、木雕師傅、傢俱工廠、木工藝品、木材製品的零售等等,嘉義豐富的木材行業活動,使這個地方被賦予「木都」的印象,更帶動其他城市經濟活動的同步發展。


當我們循著木頭的旅程,一步步探尋嘉義製材所的歷史,同時也可以思考,是什麼樣的技術背景和產業歷史,支持了這些工人與居民的生活,進而撐起這座城市的運作?認識這座 1913 年落成、在阿里山腳下的嘉義製材所,了解它曾經與世界木材業接軌的歷史,也一併見證了嘉義的近代化,甚至是臺灣近代化發展的歷程。


嘉義製材所已由嘉義市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進行整修,2019 年中對外開放參觀。(Source: lin Judy(快樂雲) via Flickr)
參考資料
  1. 陳冠妃主持,故事StoryStudio執行,《嘉義製材所調查研究及再利用計畫案調查報告》,嘉義:林務局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2019.11。
  2. 李文良,〈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3. 吳育臻撰述,《臺灣地名辭書 卷二十:嘉義市》,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6。
文章資訊
作者 陳冠妃
刊登日期 2020-06-15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