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跳進貯木池消暑、爬天車試膽、在漫天木屑塵中玩耍……嘉義製材所裡長大的人

張哲翰 2020-06-18

「以前的林森路上面都是製材廠,一間一間我都還記得,從林場開始由東向西來說,第一間叫做榮發、三義成,再來是一間冰廠,再來是大三和、施合發、永合、合成⋯⋯。

「這個鋸機就是預計木頭要鋸多寬,然後機器讓它跑過來,鋸齒就在那邊轉。那對一個小孩子的感受是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很害怕的,因為那個木頭有時候他的橫切面就那麼寬嘛!」

「我看到的時候,(製材所內)很多建築都沒有人用,都廢墟了。我八、九歲住在那邊,記憶還在。

備受大眾喜愛的阿里山觀光小火車,曾是承運大量木頭的阿里山林業鐵路,這條鐵路,將阿里山林業從山上到嘉義市之間,各個產業環節,一個一個串連。


回想日本時代,阿里山林鐵的終點站「嘉義製材所」,是整個嘉義林業產業鏈中非常重要的據點。「製材所」位於北門車站與嘉義車站之間,是將阿里山「木頭」加工成「木材」的地方,這裡承載著日本當局躋身木材大國的夢想,不僅引進各式先進設備,也帶動周圍木材產業的發展,以致於今天的我們仍保留嘉義「木材之都」的印象。


這張日本時代的地圖顯示,製材所周圍滿是大大小小私人木材行。
( Source: 《嘉義市職業別明細圖》,東京:東京圖版社,1933/ 劉明財先生提供)

2018-19 年間,故事StoryStudio 團隊對嘉義製材所的歷史展開調查,訪談製材所周邊居民或相關產業耆老,其中三位分別是 90 歲、70 歲與 60 歲,三位出生自不同時期的老人家,見證製材所不同的時期,文章開頭的三段話,就是他們各自對製材所最深刻的印象。


也許,現在的我們難以想像那個充滿木頭香味、圍繞鋸機尖銳嘰嘰聲的嘉義市了,但這些珍貴的樣貌,都珍藏在他們的回憶中。


「木頭」成為「木材」的道道關卡

阿里山森林的樹木,需要先經過伐木、集材與裝車等處理,才能載運下山製材,老人家說,這每一項都是高難度工作。


他回憶年輕時曾隨父親上山幫忙伐木,需要在樹幹兩邊,先用鋸子鋸出稱為「豬哥嘴」的缺口,最後施加力量,將木頭推向一邊,才不會倒錯邊壓傷人員。接著,需要檢尺測量與紀錄,用「蒸汽集材機」送木頭到指定的集材地點,裝上火車運送,目的地就是山下的製材所。


日本時代阿里山上鋸木頭。(Source: 劉明財先生提供)

執行這些工作的人員是一個大團隊,很多是整個家族一起來工作,常常人數多到需要專門配置打飯人力,從山下打理菜米油鹽,在山上合作社備好飯菜後,送到伐木現場。只是到了 1960 年左右,隨著阿里山木頭產量下降,工作持續減少,許多人便轉往八仙山等地方工作。


蒸汽火車載著一車車的木頭,來到嘉義製材所,就像載著一車車冀望來到嘉義。在老人家的印象中,阿里山木頭都是仰賴林鐵運送,直到 1960 年代,許多來自台灣各地或各國的木頭需要進入製材所存放,大卡車才慢慢取代火車,而林鐵於是改載著旅客、居民以及各種物資上下阿里山,不再為木材產業服務了。


木頭製作成木材之後,大部分會透過火車,經由縱貫鐵路銷售出去。但有一部分是銷往周圍的木材行,這些商家在日本時代必須要領有「大牌」才有資格進入製材所,往往請人拉著牛車來取貨。牛車運材,直到戰後仍是許多商家的首選。受訪者回憶,製材所裡沒有水泥道路,縱橫泥濘小路中,都是牛車來來往往。


製材所裡的牛車。(Source: 《臺灣寫真帖》第 1 卷第 1 期,臺北:臺灣寫真會,1914。)

一直要到60、70年代左右,道路拓寬,出入的車輛才從牛車轉變為大卡車。當時為了卡車出入方便,在現今嘉義市文化中心轉角處、林森路上各設有一座警衛室,警衛會檢查車上木頭,確認無誤後在木頭上蓋章放行,代表並非偷運。其中一位受訪老人家的哥哥,就曾經擔任警衛一職,為每一根出入的木頭蓋上印章。


整個製材所,就是員工子女的遊戲場

隨著時間之輪轉動,在製材所裡工作過的老人家已經逐漸消逝,他們的後代也已經70多歲。這些年邁的後代,回憶起童年和製材所緊密相連的生活,往事依舊歷歷在目。


日本時代,宿舍區集中在製材所東側,有日籍員工住的藤田村、日籍工場管理官員住的本村、日籍單身員工住的青葉寮、與台籍基層員工住的阿里山村。戰後,日籍員工離開,台籍人員與隨國民政府來台的員工陸續遷入空出來的宿舍,不過依然提供給製材廠、修理工廠或是林業鐵路從業人員與家屬居住。


製材所東側的宿舍群;藤田村即是今日玉山二村、阿里山村在嘉邑北門上帝廟後方、青葉寮位於北門驛西側、本村即是今日檜意森活村。(Source: 《嘉義市都市計畫平面圖》,1937/ 劉明財先生提供)

一位藤田村的住戶,回憶 1950 年代時製材所內並沒有柏油大路,在修理工廠工作的父親,上工時得先走過泥巴小路密布、四周被杉池包圍的藤田村,翻過密布的鐵軌後,才能到達修理工廠。


他總亦步亦趨地跟著父親,與父親在工廠道別後,繼續跨越工廠旁的鐵軌,通往籬笆旁的小門,走到私人製材廠遍地的林森西路。或是,直接從村內走上木拱橋「隱痀橋」(ún-ku-kiô),到現在的忠孝路上。


隱痀橋因駝背般的彎曲而得名,因戰後嘉義八景「檜沼垂綸」的宣傳,吸引許多打扮時髦的男男女女在橋上約會拍照,所以也稱「情人橋」。(Source: 《嘉義寫真【第三輯】》,嘉義:嘉義市文化局,2004。)

出了藤田村,向西,跨過杉池水道,就是木造製材廠。要跨過杉池水道,必須先通過製材師傅親手打造的竹橋。小朋友總愛跟著鄰居哥哥姊姊跑過竹橋,到製材所裡頭遊戲。一跨過竹橋,就像進入不同的世界,紛飛的木屑粉塵,搭配工廠裡傳出鋸木頭尖銳「嘰──!」的聲響,聲響之後,巨大的木頭就這樣一片、兩片地被切下來,那畫面總讓小朋友在工廠門口嚇傻了眼。


是什麼吸引小朋友跑進製材所呢?原來,跑過工廠南面的辦公室,經過列隊的大王椰子樹,就會看見小朋友的目標:「兩棵龍眼樹」。大哥哥會拿竹竿打龍眼下來,分給弟弟妹妹們。在那水果還不豐富的時代,龍眼的甜蜜滋味是最難以忘懷的,「吃過他的果子,好像就不能把人家給忘了。」老人家指著龍眼樹,靦腆笑了笑。


對小孩子來說,來到製材所就像在探險,爬上爬下,最常爬的就是吊木頭、俗稱「天車」的塔型架空索起重機。小朋友為了比膽量,爬上天車,一旦聽到「啟動~!」的呼喊聲,就會有人來驅趕,接著就會聽到一陣齒輪喀拉喀拉的聲響,杉池兩端的塔便同步很慢很慢很慢地移動


塔型架空索起重機,民間俗稱「天車」,英文稱為"Traveling Cableway"
( Source: 劉明財先生提供)

而貯存木頭的杉池,則像是小朋友的水上樂園,裝滿一池美好的回憶。由於木頭產量逐年下降,不少杉池空出來,水清澈得可以見底,經常看到魚兒成群悠游。有許多人躲在杉池邊成排的樹下,偷偷釣魚,到了夏天,大小朋友都會跳下池裡游泳消暑。隨著部分杉池漸漸廢棄淤積,有藤田村的媽媽帶著小朋友在池邊種起筊白筍、空心菜、蓮花等等,宛若一個小農場。


在杉池邊垂釣,就如同「檜沼垂綸」所形容的畫面。
(Source: 《歲月:嘉義寫真【第一輯】》,嘉義:嘉義市文化局,2000。)

回憶點亮曾經的木材之城

時間之輪繼續流轉,後來,小朋友漸漸都長大了,製材所的動力室變成「玉山羽球館」,空蕩蕩的杉池被填平,上面蓋起文化中心、魚市場、果菜市場,而木造製材工廠,也改為竹材加工廠。


自從 1964 年製材所停止官營製材後,嘉義木材產業便逐漸萎縮,伴隨著私人製材廠一間間關廠,這座城市,也一點一滴失去製材的痕跡。


現在,我們會搭著懷舊的小火車,從嘉義車站出發,經過製材所,一路向東往阿里山上去。儘管這一路上曾經的景貌不再了,但當我們試著重新找回那些場景,老人家們的回憶,就一一點亮製材所與嘉義木材產業曾經的光輝歲月,縫合起阿里山—嘉義市之間的連結。


這些人,與他們在這裡生活的故事,讓製材所重新活了起來,也讓我們看到,早期林業人的堅韌生命。

參考書目
  1. 陳冠妃主持,故事StoryStudio執行,《嘉義製材所調查研究及再利用計畫案調查報告》,嘉義:林務局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2019.11。
  2. 賴信真,《藤田村的故事》,嘉義: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2016.12。

文章資訊
作者 張哲翰
刊登專欄 夜覓大員坊
刊登日期 2020-06-18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