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漂流臺灣:從「海難見聞」重建東亞世界──中研院人社中心劉序楓專訪

吳政緯 2022-01-27
出島和長崎港。日本江戶時代實施出洋管制時期,出島是日本唯一對西方開放的貿易窗口。(the British Museum / CC BY-NC-SA 4.0)

海洋史研究的臺灣隊

「地球 70% 的面積是海洋,但我們不會說她是水球或海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序楓拿出一張亞洲地圖,表示海洋影響人類歷史的進程,完全不輸陸地。他接著說道,「在亞洲,我們是最早成立海洋史研究的團隊。」言談間指著架上一排十冊的《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介紹起該團隊 39 年以來的成果。

1983 年,中研院人社中心的前身三民主義研究所,有鑑於當時史學研究過於側重中國的大陸性格,忽略它同時也是「海洋國家」,決定重點發展中國大陸沿海、海外華人方面的研究。加上 15 世紀以降,西力東漸,欲深入這段歷史,既需要瞭解西歐航海、殖民的實態,也應該說清楚亞洲諸國如何回應的歷程,於是三民所特別將「海洋史」列入研究重點,推動「中國海洋發展史研究計畫」。

三民所很快地聯絡相關研究所的同仁,以及院外學者,籌辦「中國海洋發展史研討會」。會議上發表的論文,後來編輯成冊,是為《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一輯(1984),開啟臺灣海洋史研究的新頁。

1984-2008 年,人社中心的海洋史團隊共出版十輯論文集,2009 年以來則陸續推出《海洋史叢書》、《海洋史特刊》,集結海內外學者最新成果,收錄上百篇專題論文。議題之豐富,舉凡航運、海難、移民、海外貿易、港口城市、華僑社會、跨地域文化交流,無所不包,成果斐然。
 

漂流臺灣:從「海難見聞」重建東亞世界──中研院人社中心劉序楓專訪01
《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與《海洋史叢書》(Source: 劉序楓提供)

 

作為歷史舞臺的環東亞海域

海洋史試圖改變以大陸為中心的視角,重建發生在波濤上的各種故事。明晰這些過去,我們才能明白,人類立足生活的土地,如何與遠方異域產生聯繫。而海盜、海商、水上民與官方使節共享的藍海,便是上演一幕幕歷史的主要舞臺。

「大家都知道歐洲的地中海,但可能很少知道『環東亞海域』。」劉序楓表示,環東亞海域是一片由中國大陸、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琉球列嶼、臺灣、菲律賓群島、婆羅洲、印尼群島、馬來半島及中南半島圍繞的廣大海域,串聯各地的人員、貨物與情報,互通聲息。

或許有點難相信,距今五百年前的琉球王國能夠透過海洋,與東南亞及朝鮮王朝往來,畢竟從首爾到那霸的直線距離,超過 1,200 公里。加入環東亞海域交流網絡的不只琉球、朝鮮,還包含肩負不同使命,航行於亞洲海域的商人與官員。「將這些航路說清楚了,我們就能進一步討論貿易、移民、宗教圈等問題。」因為航海的網絡,就是人群移動的通道,華僑社會與媽祖信仰不是憑空出現,而是在港市、陸地之間反覆傳播的結果。
 

那些歷險歸來之人說的事

海洋史研究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與科技等層面,議題豐富多元。劉序楓主攻清代中日關係史,以及東亞海域交流與海難史的研究。

提起「海難」二字,容易令人聯想航船與颶風強浪的對抗,戰勝者駕著滿布傷痕的扁舟返鄉,落敗者則淹沒於汪洋──但劉序楓解釋道,自己對海難事件的研究,關心的不是「東亞的海難史」,而是「海難的東亞史」。

東亞的海難史,指的是研究發生在東亞海域的海難事件,相形之下,劉序楓思考的是,「我們如何透過這些海難事件,重建東亞世界的交流網絡。」中國的明朝、清朝,日本的江戶時代與朝鮮王朝、琉球王國施行程度不一的出洋管制,前輩學者曾形容江戶日本「鎖國」,緊閉國門,人民無法任意出洋。

「史學界已經離開『鎖國』的認識很久了。」劉序楓提醒道,若從「鎖國」的角度理解江戶日本,就會忽略德川幕府有意識地蒐集各種情報、知識與特產品的背後動機。除了透過文書、書籍探索世界,那些經歷海難、漂流異地的幸運兒,他們歷險歸來的見聞同樣也拓展日本認識外國的地平線。
 

漂流臺灣:從「海難見聞」重建東亞世界──中研院人社中心劉序楓專訪02
外國船隻漂流到日本沿海,地方藩廳會派出官員監視,同時通知江戶、長崎的官員。此圖描繪的是1801年,清朝江南通州船,漂流到日本紀州(今和歌山縣)(Source: 日本東京大學駒場圖書館藏〈享和元年五月紀州比井浦漂着清国船図〉(局部))

 

古代的航海技術有限,遭風遇險時有所聞,可以說這是依海之人的宿命。以臺灣為例,四面環海,黑潮及其支流行經臺灣東西岸,加上冬天吹起東北季風,夏季又有颱風,海象複雜。臺灣恰好地處東亞海域的要衝,船隻往來頻繁,自然海難頻發,留下不少歷史記錄。

遭遇海難後的漂流民,為母國提供第一手的見聞。例如清代臺灣與朝鮮王朝沒有直接聯繫的管道,朝鮮認識臺灣,靠的是官員、使節、船員與書籍,都是二手的訊息。劉序楓曾研究從朝鮮漂流到臺灣的案件,這些意外的訪客是有紀錄以來,第一批造訪臺灣的朝鮮人。根據統計,朝鮮船漂流到亞洲各國的紀錄,超過 200 件,其中 15 件漂流到臺灣,最早的是 1729 年,最晚的則為 1877 年。

劉序楓向我們說起臺灣史上,最早見諸紀錄的朝鮮漂流事件。雍正七年(1729)八月,朝鮮人金白三、尹道成、宋完等 30 人自濟州島出發,前往本土做生意,驟遇風雨,船隻桅舵折斷,無法操控方向,只能隨風漂流。幾經波折,他們幸運地在彰化的三林港(相當於今天的芳苑鄉、永興村)上岸,地方上的村民救了他們,並送交縣官處理。官方確認他們是朝鮮人後,遞送一行人前往臺灣府(今臺南),再雇船去福建廈門,然後北上福州,經浙江、江蘇、山東,直抵北京,交由朝鮮的朝貢使節團帶回。
 

18世紀東亞海域難民返國路線示意圖(Source:劉序楓提供,故事編輯部製圖)


尹道成、宋完歸國後,講述了他們在臺灣的見聞:尹道成記得船隻靠岸後,波濤洶湧,船員爭先恐後地下船,哪怕沒有船梯,也一躍而下。他注意到沙灘上的橘皮,認定此處必有人居,天亮後便探索四周,偶遇一人駕牛車路過。雙方言語不通,尹道成等人只能指著嘴巴與肚子,示意肚餓難忍。這人從腰間拿出銅錢,分給眾人,並手指南方。朝鮮漂流民一路南行,果然遇到村落,並得知他們身處清朝境內,準確地說是「大清國臺灣府連界彰化縣大突頭社番通事館」──千里之外的朝鮮人,正身處原漢交界的通事館中。

尹道成想起在臺灣的短暫經歷,覺得比起朝鮮,「大抵臺灣之地,氣候極暖,雖仲冬,人著單衣。」沿路所見,甘蔗極多,臺灣人榨取汁液,以釜煎熬,遂成砂糖。這種以朝鮮為本位的比較與觀察,為臺灣史留下寶貴的證言。

 

宋完同樣強調臺灣氣候濕潤,氣候暄暖,還注意到臺灣人終身不見冰,護送他們到福建浦城縣時,海拔高,晨間曉露凍如珠粒,點滴成堆,臺灣人見之大喜。從彰化前往臺灣府沿路,南行的左手邊是大山一字亘天,右側一馬平川,膏沃千里,無一塊砂礫。

尹道成、宋完等人漂流到臺灣西部平原,送往臺灣府沿路,西邊是沿海平原,東部則是綿延幾百公里,平均高度 2,000 米以上的中央山脈,自然產生「大山一字亘天」的印象。他們漂流到臺灣為農曆 9 至 11 月的冬季,對於習慣華北氣候的朝鮮人而言,氣候悶熱,難以適應南方潮濕悶熱的日常。

 

臺灣歷史的關鍵線索

因海難而生的異域見聞,故事本身已然精彩,畢竟歷險歸來的經驗不是人人都有。劉序楓強調,歷史學家耗費力氣重建這些細節,目的不在於事件的趣味性,而是透過漂流遠方的見聞,協助我們更接近歷史的真相。

清代臺灣的政治中心,很長一段時間是臺南,後來逐漸北移。不論如何,清廷設府置縣的重點是臺灣的西部與北部,不涉及今天的花蓮與臺東。更準確地說,在清廷「開山撫番」(1874),深入「後山」之前,僅僅依靠清朝方面的資料,難以說出臺灣東半部的實情。

1803 年,日本人文助等人駕駛「順吉丸」,由北海道的函館出航,遭風漂流到花蓮的秀姑巒溪口附近。他在當地生活了四年,後來在漢人與清朝官方的協助下,順利歸國。文助不是漂流臺灣的第一人,但他留下的種種見證,可以列載臺灣史冊。文助返鄉後,日本官員整理他的所見所聞,附上精美的圖像,盡可能還原秀姑巒溪口的世界,包含居所、飲食、服飾、產業,及與漢人往來的實態。
 

漂流臺灣:從「海難見聞」重建東亞世界──中研院人社中心劉序楓專訪04-1
經文助口述繪製的原住民圖像。出自《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ョプラン島之記》(Source;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11)
漂流臺灣:從「海難見聞」重建東亞世界──中研院人社中心劉序楓專訪05
原住民的居所。出自《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ョプラン島之記》(Source: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11)

 

探索已然消逝的過去,需要借助不同視角的觀察。歷史學家在審訊紀錄與官方報告間,試圖還原真實場景,海洋史研究則挖掘出許多官方檔案鮮少透露的資料,描繪一幅與大陸視角迥然有別的圖像。

劉序楓對於海洋史的未來滿懷期待,他說每天都有新書出版,越來越多古代的資料與檔案問世。比起 20、30 年前,研究者有更好的條件鑽研海洋史。海洋史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她不是專屬某某國家的歷史,一如尹道成、文助的故事,伊始便交織在環東亞海域的網絡裡頭。
 

參考資料
  1. 劉序楓,〈清代檔案與環東亞海域的海難事件研究──兼論海難民遣返網絡的形成〉,《故宮學術季刊》,第23卷第2期(2006),頁91-126。
  2. 劉序楓,〈18-19世紀朝鮮人的意外之旅:以漂流到臺灣的見聞記錄為中心〉,《石堂論叢》,第55輯(2013),頁65-102。
  3. 劉序楓,〈漂泊異域──清代中國船的海難紀錄〉,《故宮文物月刊》,第365期(2013),頁16-23。
文章資訊
作者 吳政緯
刊登日期 2022-01-27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嗨!海 2.0
讓我們再次看海,聽聽人與海的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