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阿奎丹的埃莉諾:她超越世上所有的王后,親自帶領女子部隊出征十字軍!

seayu 2022-11-09
(首圖來源:Martin Cooper \ CC BY 2.0)
阿奎丹的埃莉諾

在中世紀歐洲,貴族女性的天職就是出嫁。她們一生下來便會學習各種持家技能,例如刺繡、紡織、唱歌和照顧孩子。不過,就在 12 世紀的歐洲,卻出現了一位異於常人的貴族女性。這位女性否定了她作為女性在中世紀歐洲社會被賦予的任務,而且更主動地挑起了戰爭,在歐洲地盤上爭奪了一塊由她自己統治的土地。她就是阿奎丹的埃莉諾(Eleanor of Aquitaine)。

埃莉諾是法國西部最大的公爵領地阿奎丹公國(Dutchy of Aquitaine)的統治者威廉十世公爵(William X, Duke of Aquitaine)的長女。雖然生為女兒身,她的父親卻沒有因此讓她只成為其他人眼中的普通貴族女性。威廉十世除了讓她的女兒學習各種持家技能外,還要女兒學習歷史、算術、拉丁文、騎術和狩獵等等—中世紀歐洲統治者應有的知識和技能。此外,埃莉諾從小便經常在她的祖父威廉九世公爵(William IX, Duke of Aquitaine)的庭園裡長大,受到音樂和詩歌的薰陶,還因此墮入了中世紀歐洲獨有的宮廷愛情。這種成長的環境,使埃莉諾漸漸養成活潑、聰慧、自信和崛強的性格,讓她在不久將來成為了當時歐洲最強悍的阿奎丹公國女繼承人。
 

埃莉諾的母親和她唯一的兄長在西元 1130 年先後去世,使她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阿奎丹公國唯一的繼承人。阿奎丹公國是法國境內其中一個較強大的公國,其所支配的屬地甚至比法國國王能夠實際控制的領土還要大。因此,阿奎丹公國的繼承人埃莉諾,便成為了各國爭奪聯姻的對象。因為只要能迎娶埃莉諾,便能合法地取得阿奎丹公國的統治權。西元 1137 年,威廉十世前往耶路撒冷(Jerusalem)朝聖,把當時還只是 15 歲的埃莉諾交給波爾多大主教(Archbishop of Bordeaux)代管。然而,這趟離別竟然是永訣。威廉十世在回程途中染上急病逝世,15 歲的埃莉諾旋即成為了繼承了阿奎丹公國的王位。

不過,對於年紀輕輕的埃莉諾來說,手握強大的阿奎丹公國並非好事。尤其是當時歐洲很多追求權力的貴族公侯都在覬覦埃莉諾手中這塊肥肉。埃莉諾的父親很早便知道這個危機,因此早在埃莉諾成為繼承人時,便把女兒託付給法國國王路易六世(Louis VI, King of France)。威廉十世希望路易六世在埃莉諾找到一個合適的丈夫前,能夠代為管治阿奎丹。不過,路易六世也是個有野心人,他認為埃莉諾繼承王位後,代表機會來了。雖然已經年老而且臥病在床,但他還是不放過這個可以令法國王室強大起來的機會。路易六世認為埃莉諾年輕貌美和知書識禮,更擁有著阿奎丹這塊豐盛的土地,覺得他作為路易王子的妻子最適合不過。因此,他迅速安排埃莉諾與兒子路易王子的婚姻,使阿奎丹歸入法國王室的控制之下。

路易六世死後,路易王子繼位為路易七世(Louis VII, King of France),埃莉諾也就成為了法國王后。不過,因為從小便被塑造成一位統治者,埃莉諾不甘於當一個安靜和服從丈夫的王后。相反,路易七世雖然是一個虔誠和溫厚的人,卻非一個適合的統治者。埃莉諾遠比她的丈夫有能力,更適合成為王國的統治者。在她的強勢下,軟弱的路易七世只能對她唯唯諾諾,事事遷就。儘管路易七世的母親非常不喜歡不安份守己的埃莉諾,而且路易七世也經常對此感到迷失,但卻仍對她寵愛有加。

 

路易七世

 

中世紀的歐洲基本上就是打來打去,戰爭頻繁。面對一些政治上的爭拗,埃莉諾並不怕以戰爭解決。例如,埃莉諾的妹妹彼得羅內拉(Petronella)雖然早已嫁給英王布盧瓦的史堤芬(Stephen of Blois, King of England),卻與韋爾芒杜瓦伯爵拉烏爾一世(Raoul I, Count of Vermandois)有染而起了爭端。雖然理虧,埃莉諾卻說服丈夫與史堤芬開戰。最後,維提鎮(Town of Vitry)給燒掉,城中人民因恐懼而躲入一間教堂,但這間教堂也同樣被放火燒掉,在內躲藏的人無一倖存。這次戰爭使路易七世面臨崩潰,他充滿愧疚,而且經常聽到那些死者的慘叫聲。

因此,路易七世極需要離開到聖地朝聖,以刷掉這份罪疚感。而這個機會也在不久後出現。教皇尤金三世(Pope Eugene III)呼籲路易七世統領第十字軍東征,以保護位於聖地的十字軍國家耶路撒冷王國(Kingdom of Jerusalem)。路易七世答應了,埃莉諾也準備同行。

當然,埃莉諾並非單純的跟隨,她對十字軍東征的熾熱程度更甚於她的丈夫。西元 1145 年,19 歲的她從侍婢中挑選了 300 名女子作為自己的十字軍部隊。埃莉諾對教廷聲稱這支部隊的主要職責是作為十字軍的救護人員,但這顯然這並不是她真正心思,她不甘讓路易七世的軍隊獨自作戰。埃莉諾與丈夫分途行事,她的部隊成員都穿戴著盔甲和武器,準備投入作戰。300名女性騎馬行軍,在中世紀歐洲是件非常突兀的事,自然惹來不少的批評。不過,強悍的埃莉諾並沒有理會這些流言斐語。當她的部隊順利抵達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首都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後,許多人對她都刮目相看,有些人更拿她與古希臘神話中慓悍善戰、只有女性的阿馬遜人的女王作比較。
 

不幸的是,十字軍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拜占庭帝國皇帝跟法國軍隊說十字軍在德意志國王康拉德三世(Conrad III, King of Germany)的帶領下對土耳其人(Turks)的作戰中節節勝利,但當他們繼續前往耶路撒冷時,卻發現這只是一道謊言。康拉德三世的軍隊沒有取得勝利,而且在面對土耳其人的攻擊下,他的軍隊幾近全軍覆沒。就這樣,法國軍隊變與僅餘的德意志軍隊繼續行至安條克公國(Dutchy of Antioch),這個地方由埃莉諾的叔叔統治著。

不過,土耳其人早已盯上他們。埃莉諾的臣子傑佛里(Geoffrey de Rancon)帶領著先鋒部隊愈走愈快,但軍隊後的物資部隊卻跟不上,使整支軍隊斷開了。土耳其人看準機會殺入,十字軍傷亡慘重。因為傑佛里的失誤,埃莉諾被指責需為這次損失負上責任。也因為如此,路易七世與埃莉諾之間開始產生了芥蒂。

當十字軍終於成功進入安條克後,埃莉諾與他的叔叔普瓦捷的拉蒙(Raymond of Poitiers)非常投契,而且因為他們年紀相差不大,拉蒙又是個美男子,所以他與埃莉諾之間的緋聞不斷,逐漸引起路易七世的猜忌。後來,拉蒙與路易七世的作戰策略有所分歧。拉蒙認為軍隊必須先奪取埃德薩(Edessa),以穩住十字軍在聖地的控制權,但路易七世卻認為軍隊只需要集中前往耶路撒冷即可。路易七世沒有甚麼打仗才能,拉蒙的建議才是正確。埃莉諾知道,因此同意拉蒙的主張,但路易七世卻認為這是他們有染的結果。
 

普瓦捷的拉蒙正在歡迎路易七世進入安條克

 

自己的王后不支持自己,路易七世終於再也忍耐不住了。他變成了另一個人,從來都順從王后的他這次強硬起來了。他命令埃莉諾必須跟隨他的作戰策略。埃莉諾豈會就範?一怒之下她說路易七世與自己的婚姻本來就因為血緣太相近而有問題,這問題成為了他們雙方離婚的導火線。路易七世強迫埃莉諾與他一同離開安條克,作為一個天生統治者的埃莉諾愈發不滿。事實證明,路易七世對大馬士革(Damascus)進攻失敗,導致這次十字軍東征無功而回。路易七世和埃莉諾二人各自乘坐不同船隻返回法國。

埃莉諾能夠忍受一個軟弱的丈夫,卻無法與一個猜疑的人相處,他們之間的關係愈來愈差。路易七世雖然與埃莉諾育有很多孩子,但無一個是男孩,使路易七世決心要與埃莉諾離婚。西元 1152 年,路易七世與埃莉諾的婚姻被取消,其爸路易六世精心為他安排吞併阿奎丹的這段婚姻至此宣告功虧一簣。同時,埃莉諾變回單身後,她重新成為了歐洲最灸手可熱的女性—美麗動人、知書識禮的阿奎丹女公爵。

不久後,埃莉諾將有另一段婚姻。

埃莉諾與路易七世離婚後,她再次成為歐洲炙手可熱的求婚對象,而埃莉諾也知道自己一定會再婚。但是,她不再是個當年那個不諳世事的小女孩,她決意要自己選擇結婚對象。而位於法國北部的諾曼第公爵亨利(Henry, Duke of Normandy)正是適當人選,他同時是英格蘭王位的未來繼承人。埃莉諾知道,他日後是個大人物,於是便與亨利打好了關係。亨利也不是個蠢材,他知道埃莉諾和伴隨的阿奎丹公國,是可以讓自己壯大的好機會。於是,他很快便找埃莉諾見面,而埃莉諾也在與前夫路易七世離婚九個月後,便與亨利成婚。

這趟婚姻絕對是強大的。西元 1154 年,亨利繼承英格蘭王位,稱為亨利二世(Henry II, King of England),並將其統治的領土與埃莉諾的結合起來,建立了一個強大的王國,範圍廣至英格蘭、諾曼第和整個法國西部。亨利二世在法國實際控制的範圍,比法王路易七世的還要大得多。
 

一幅十四世妃時描繪亨利二世及埃莉諾的油畫

不過,這不代表亨利二世和埃莉諾的婚姻幸福美滿。他們同樣是很有野心的人,而且同樣都是強悍的人。亨利二世作為嫡長子,一出生便註定是個統治者。與路易七世相比,他的脾氣可暴躁多了。因為這樣,他經常與埃莉諾發生爭執,而且爭吵起上來往往一發不可收拾。埃莉諾比他年長 11 歲,清楚知道自己的價值,所以她也不打算完全服從這位控制欲強的新任丈夫。雖然亨利二世與埃莉諾的關係不是很好,但他們還是生下了五個兒子和三個女兒。

長期的婚姻問題最容易衍生婚外情。亨利二世開始傳出有很多情婦,而他與情婦「世界的玫瑰」羅莎門德.克利弗德(Rosamund Clifford)的關係最使埃莉諾無法容忍。於是,埃莉諾帶著自己幾個孩子離開英格蘭,返回自己的娘家阿奎丹公國。她已經厭倦與暴躁和不忠的丈夫相處,她只想自己獨個兒統治阿奎丹。隨她同行的幾個孩子中,長子理查(Richard)是其中一位,被埃莉諾選擇作為自己的繼承人。

埃莉諾的幾個兒子同樣無法忍受父親的暴戾。他們其中一個兒子「幼王」亨利(Henry the Younger)受到母親的鼓勵而離家出走,跟他的兄弟理查和若弗魯瓦(Geoffrey)來到阿奎丹。在幾個兒子的鼓動下,埃莉諾決定造反,試圖起兵推翻亨利二世。不過,世事哪有這麼順利?這次造反失敗了,一生風雲的埃莉諾從此成為階下囚,這一囚便是十六年。

對於埃莉諾來說,囚禁還不是最可怕。最令她難受的,是囚禁使她與兒子們愈來愈疏遠。此時的埃莉諾已經 50 歲,而且失去希望和權力。在被囚的日子裡,她時常都在許願,期盼有一天會重獲自由。
 

理查一世

也許上帝真的聽到她的禱告。亨利二世在西元 1189 年逝世,長子理查繼承英格蘭王位,是為理查一世(Richard I, King of England)──著名的「獅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雖然理查一世與母親埃莉諾已經比從前疏遠不少,但他甫登基第一件事便是釋放了自己的母親。埃莉諾被釋放後,這位天生的統治者終於得到了統治的機會。理查一世對十字軍東征有極大的熱誠,他是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的主要人物。當他帶兵前往東方時,埃莉諾便成為了攝政女王,替兒子理查一世統治英格蘭。
 

理查一世所以能無後顧之憂地在東方打仗,全賴埃莉諾的能幹。她為兒子保衛了國土,而且後來當理查一世被抓時,她也成功穿針引線下解救了兒子。埃莉諾逐漸被英格蘭的人民認可其統治才能,而且愈來愈出名—雖然現在的埃莉諾已不再在乎別人的看法。

年老並沒有使埃莉諾停下她的步伐。她仍然在歐洲四處奔走,為兒子們尋找強而有力的結婚對象,延續這個由他們統治的帝國。當埃莉諾已 70 歲時,她還越過庇利牛斯山(Pyrenees)為理查一世尋找合適的結婚對象,足跡更遍佈阿爾卑斯山。埃莉諾很長壽,當她大部份兒子都相繼去世時,她還好好地活著直到最年幼的兒子「無地王」約翰(John the Lackland, King of England)登基成為英王。
 

位於豐特夫羅修道院的埃莉諾墓棺肖像

埃莉諾在她最後的日子裡,住在一所位於豐特夫羅(Fontevraud)的修道院,成為了一名修女。西元 1204 年,82 歲的埃莉諾辭世,被葬於自己最欣賞的兒子理查一世墓旁。雖然諾曼第公國在她死後不久便永遠在英格蘭手中失去,但其他曾屬於她的領地仍然有一段長時間忠於英格蘭。雖然在早年,埃莉諾的宮廷愛情傳聞使她受到批評,但中年後她卻成功證明自己是個富有才幹、智慧和行動力的統治者。難怪與晚年的埃莉諾一起生活的修女曾在她們的記錄中提過:「埃莉諾已經超越了世上所有王后。」
 

位於豐特夫羅修道院的理查一世墓棺肖像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畫合作轉載,原文為中世紀的十字軍王后:阿奎丹的埃莉諾的婚姻
文章資訊
作者 seayu
刊登日期 2022-11-09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