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我要成為肌肉猛男!那些臺灣人鍛鍊身體的日子

2021-01-23

近年來,臺灣掀起了一股健身風潮,健身房一間間的開,知名的健身房老闆甚至成為網紅。人們喜歡健身的理由,或許無非是那幾項:減肥變瘦、追求肌肉線條的力與美、吸引異性的完美體態。


但回顧臺灣人鍛鍊身體的歷史,似乎不難發現,這種因為個人因素而投入運動鍛鍊,其實是非常晚近的事情。早年的健身舉重,乃至棒球、體操等幾乎都和政治目的有所牽連。


古人也會練肌肉嗎?人們從什麼時候開始自發性鍛鍊身體?這種強身、鍛鍊的期待,在不同時代有些什麼不同嗎?本文將一步步帶你一窺臺灣人鍛鍊肉體的小史。


古代「巨巨」養成術

古代就有身體鍛鍊的觀念,下圖所示臺史博這項石鎖藏品就是最好的例子。但古人為什麼想要練成「巨巨」呢?當時的這項健身,似乎更偏向軍事目的,真正鍛鍊的人應該不多。


石鎖,如果以現代健身器材比擬,大概是啞鈴和壺鈴的結合,訓練時有不少拋、投的動作。對於受訓者的握力、腕力、臂力、腰力、腿力,都有相當的要求。


例如館藏這件約十公斤的石鎖,25x16 公分的尺寸,大概也不是初學者能負荷。據說它起源於中國的軍營之中。唐朝的武舉除了步、射、馬、槍之外,對於舉重也有規定,例如需要背負一定重量行走。士兵們為了準備考試,於是就地取材發明了石鎖、石擔等「健身器材」。


到了清朝道光年間,武考改以舉石為主要項目,石鎖的使用頻率達到鼎盛,並且形成了初步的套路。後來在 1920、30 年代,福建的查瑞龍創造出一系列發想自石鎖和石擔的高難度動作,號稱「大力士」,巡迴東南亞各地演出。


不夠強壯的臺灣人:殖民時代的體育生活

日治時期是臺灣運動發展史上重要的年代。人們對於身體的鍛鍊,不再只是侷限於武術,而開始發展各類今日大家熟悉的現代運動。對於來自日本的殖民者而言,臺灣人是體格纖細、吸食鴉片,又不愛運動、重文輕武。為了擺脫臺人柔弱無力的身體,總督府試圖藉著在臺灣推廣體育運動,打造健康的國民,這也成為重要的施政方針。


近代學校成為傳授體育運動的重要場所。以初等教育為例,1898 年規定每週 28 小時課程中要有 2 小時的體操課程。後來修訂的〈臺灣學校體操要目〉則更詳細說明體操科目,分為體操、教練(步伐行進等)、遊戲三大類。這裡的體操,指的是透過簡易的輔助工具進行的運動,例如啞鈴、球桿等,又稱為輕體操。而遊戲則有拔河、兩人三腳、障礙物賽跑等。  

 



經過日治初期對於現代體育運動的提倡,1910、1920 年代的臺灣進入體育賽事發展的黃金時期,甚至還出現了統一負責體育活動的官方機構——臺灣體育協會。對於不同運動有各自專責的單位,如庭球(網球)、野球、田徑、相撲六個部門,以及隨後又增設的球技部、游泳部等。


體育協會還負責舉辦各式體育活動,例如選出代表全島選手參加奧林匹克、明治神宮大會等重要賽事的預選會;以及大力推動各項運動競技,如網球、棒球、游泳、相撲、田徑等。




進入二戰後,臺灣的體育發展進入新階段。1937 年時,日本政府推動「心身鍛鍊運動」,鼓勵臺人運動強身,諸如廣播體操、徒步行走、舞蹈或游泳等,並積極參與集團的勞動。其後還陸續推動健康週間、健民運動等,皆期待透過改善衛生條件與鍛鍊健康的身體,以擴張戰時日本的「國防力」與「生產力」。


另外青年則特別規定集體鍛鍊活動:兵式體操、敬禮、行軍、野營登山等活動,或參加土地開墾、農地耕種等身體活,藉此鍛鍊身心。「體操科」,也改為「體鍊科」,更含有鍛鍊身體符合戰爭動員的意味。原本帶有娛樂和自我實現意涵的體育活動逐漸消失,反之由帶有體鍊、武德、國防體育、集體活動等戰時的社會動員期待補充。


「巨巨」曾是反共抗俄的象徵

舉重與重量訓練能帶來身體健康的認識,可能在現代體育引入的日治時期就開始為人所知。但舉重要真正蔚為風潮,必須等到 1950 年代中華民國政府來到臺灣後。




1930 年代前,近代中國的舉重運動就已普遍性地發展。為了讓健美運動與舉重運動,獲得更有效的鍛鍊,當時已經引進了現代式的槓鈴、啞鈴、壺鈴等器材。在民族情緒高漲的年代,健美先生強壯的肉體,恰好成為對「東亞病夫」形象最好的反證。而戰後臺灣的舉重界,有一部分是隨著政府敗退而來的軍民,例如 1958 年第一屆臺灣省健美先生冠軍謝鈞貴,即是來自四川。

 

新政府延續著總督府在戰爭期間的高度軍事化想像,例如 1962 年公布的〈國民學校課程標準〉就要求學童「鍛鍊強健耐勞的體魄」。除此之外,救國團會每年定期舉辦「暑期青年戰鬥訓練營」,提供國高中學生各種高強度的身體鍛鍊,例如爬玉山、游泳、單車訓練、滑翔、跳傘,甚至是到軍中服務等。每每都試圖透過這些運動,訓練青年勇健的身體,以成為報國的中堅力量。



在反共抗俄的大旗下,華僑也成為外交極力拉攏的對象。香港和菲律賓的華僑多次來臺參與舉重比賽,顯然有著政治外交上的考量。


具體的例子有如菲律賓華僑健力協會,他們來臺除了參加勞軍,最主要目的其實是參與 1956 年在臺北舉辦的第十五屆體育節。在 9 月 9 日的慶祝大會中,第一項表演節目就是華僑帶來的舉重表演。


在參加年度的體育節之外,來自香港和菲律賓華僑隊還是世運會代表選拔上的參賽主力,固定返臺參加選拔賽。1959 年和 1960 年,臺港菲還舉辦了兩次的舉重比賽,由臺灣省舉重協會、香港健身舉重協會、菲律賓華僑健力協會合力舉辦。



隨著強身健體的國策、戰後來臺的外省人及華僑的積極投入,臺灣的舉重、健身在 1950 年代逐漸開始有了大幅發展。相關賽事已經有不少愛好者。除了各地舉辦的賽事外,全國性賽事也在籌備。


在 1958 年舉辦第一屆全國性的健美比賽,1959~1972 年則有舉重協會主辦的「臺灣省舉重錦標賽暨健美比賽」,此外每年固定體育節、或是不定期的海外交流,例如 1959 年舉辦的臺灣、香港、菲律賓三個反共基地也曾合辦舉重比賽,都促進了舉重或健美的流行。



除了相關賽事的出現外,臺灣也開始出現不少健身空間。1953 年成立的健兒美健身院、舉辦第一屆健美比賽而聲名大噪的「成功健身院」。


1954 年 10 月 3 日由省體育會器械操協會設立的克難健身館在上海路(現今林森南路)開幕,號稱擁有最新的單雙槓、墊上運動工具、啞鈴、舉重担等等。並且定期開班授課,有專門講習班、自修班、摔角班,廣招學員以及會員。


你的身體不是你的身體:近代國家統治與日常生活

透過臺史博的館藏,讀者們或許就可以了解到體育運動,在近代向來就不單單只是強身健體的個人目標或是生活習慣。體育及健身的背後,更是經常牽扯著文明開化、戰爭動員、國族建構等政治因素。


時至今日運動早已成為個人休閒所在,成為此時最熱門的話題。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政治已經遠離運動。身處臺灣的我們或許更加有感,特別是國際賽事,時常因為臺灣尷尬的政治地位,屢有爭吵。以什麼樣名義、旗幟出場,每每是一種政治表態。


就這點而言,體育運動是日常的但也是政治的。而臺灣人似乎也對此樂此不疲,「我好想贏韓國,我好想贏韓國!!」不正是這種情緒的最簡潔有力的呼喚嗎?

 

本文由故事編輯部與臺史博典藏網藏品故事百寶箱共同製作

(本文作者為臺大歷史所碩士生)

參考資料

  1. 竇彥麗,〈石鎖溯源及其流變〉,《體育文化導刊》 9 期,2012 年 9 月
  2. 王兆慶,〈醜怪的理想身體 : 臺灣健美運動的社會學研究 1958-200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班,2004
  3. 林丁國,〈觀念、組織與實踐 : 日治時期臺灣體育運動之發展 (1895-1937)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9
  4. 李泰翰,〈中國靑年反共救國團的動員與組訓 (1953-1960) : 以寒暑假靑年訓練活動為中心〉臺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4
  5. 江仲文,〈「日本時代臺灣初、中等學校的體育課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6. 胡崇偉,〈運動、情感與形構社會學 : 臺灣女子舉重的進程〉臺北: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
  7. 陳羿戎,〈「體位向上」 : 殖民地臺灣 (1937-1945) 銃後的身體治理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博士論文,2017
  8. 鄭國銘〈臺灣體育協會〉,pdf檔案下載 閱覽時間 2020/08/23
  9. 許佩賢〈臺灣近代學校體育課〉,pdf檔案下載 閱覽時間 2020/08/23
文章資訊
作者 林聖峰
刊登日期 2021-01-23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