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傳說中,被天降硫磺、火焰所滅的罪惡之城「所多瑪」真的存在嗎?(下)

ZANNANZA 2020-08-07

二十世紀考古史的一大難題

上文提到,古典時代的作家斯特拉波和約瑟夫在他們的著作中分別提及所多瑪的存在和大約位置。然而,隨著羅馬帝國的傾覆,關於所多瑪位置的訊息都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因而在近代,不論是所多瑪的存在,還有它那戲劇性的滅亡故事,都遭到考古學界的質疑,甚至否定。


考古學界質疑這座古城存在與否的主要原因,在於現存缺乏與所多瑪同時期的文獻,尤其是希伯來《聖經》以外的文獻記載。更重要的是,如果所多瑪真實曾經存在,而又曾經被烈火焚毀,它理應必然在考古上留下記錄,特別是城池本身的遺址。


既然《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和邁錫尼都找到了,那麼所多瑪又怎可能憑空消失?考古學界花了多年都找不到所多瑪的遺址,他們的質疑聲音其實不無道理。那麼到底所多瑪的遺址在哪裡?要解答這個問題,考古學界轉向近東其他地方發現的古代文獻泥板,尋找傳說中失落的所多瑪。 

 

埃勃拉(Ebla)古城遺址,在這裡曾經出土成千上萬有楔形文字的泥板,這些泥板對聖經考古學(Biblical archaeology)有重大的價值,也同時帶來政治的介入和學術界不休的爭議。

1970 年代敘利亞埃勃拉(Ebla)古城意外的發現和引起的爭議

從 1964 年開始,由義大利考古學家,羅馬大學教授保羅.馬蒂爾(Paolo Matthiae)、美索不達米亞語言專家喬凡尼.佩蒂納托(Giovanni Pettinato)所領導的團隊,在敘利亞的馬蒂克坡土丘(Tell Mardikh)開始了考古挖掘。


馬蒂克坡土丘位於敘利亞海岸的重要商港烏加里特(Ugarit)和另一座青銅器時代的重要城市阿勒頗(Aleppo)之間,地處敘利亞西北部地區。他們的考古工作找出了馬蒂克坡土丘的真正身份,正好就是敘利亞古城埃勃拉(Ebla)。


埃勃拉(Ebla)的城牆內面積約 60 公頃,在古代近東地區並不算大。然而,在 1975 年,考古學家在遺址發現了數以千計的泥板,顯示該座城市在青銅器時代早期有一定的重要性。

 
埃勃拉遺址中出土的大量泥板,城池毀滅後因存放泥板的檔案館建築物被掩埋而得以保存至今。

考古學家根據陶器和碳測年推算,埃勃拉在公元前 2,200 年左右被毀滅,城內的眾多泥板也隨城市的出土而重見天日。


這批泥板數量約有 3,600 塊,年代最早可追溯至約公元前 2,350 年左右,因發現地點被統稱為「埃勃拉泥板文書」(Ebla Tablets)。在這批年代久遠的古代檔案中,考古學家意外發現了《埃勃拉創世傳說》(Creation myth of Ebla)。


埃勃拉版本的創世傳說經翻譯後,它所描繪的宇宙起源是來自神明從無到有的創造。在埃勃拉泥板被發現前,歷史學家一直以為無中生有的創造(Creation ex nihilo)概念過於前衛,不太可能出現於公元前三千紀那個久遠的時代。正因為這個原因,《埃勃拉創世傳說》比起蘇美爾《吉爾迦美什史詩》(Epic of Gilgamesh)更接近於希伯來人《創世記》中的描述。考慮到這份文件有 4,350 年的久遠歷史,它有可能為《舊約》創造故事的起源提供重要線索。

 

當時發現的另一份泥版則引起當時更大的矚目。1976 年,考古學家在埃勃拉發現了一塊屬於地名列表的泥板,喬凡尼.佩蒂納托教授在數百個地理位置的名字中,於 TM.76.G.524 號泥板發現了一個地名叫做「si-da-mu-KI」,楔形文字寫法是:

 

擔任考古團隊首席翻譯的佩蒂納托眼前為之一亮,他相信,si-da-mu 就是 Sodom 所多瑪城的楔形文字拼法,而尾綴的「KI」則是屬於蘇美爾語的地名限定詞(determinative),作用等同於西臺語中的「KUR」。沿這線索順藤摸瓜,他相信自己發現的是第一份提供了約旦河摩押平原眾城名字的古代文獻。他將 si-da-mu 識別作所多瑪、e-ma-ra 識別作蛾摩拉、ad-ma 識別作押瑪、si-ba-i-um 識別作洗扁、最後 be-la 識別作比拉,進而得出跟《創世記》第 14 章中摩押平原五城相同的順序,這也是所多瑪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跟它同時期的楔形文字泥板文獻中。


當這個考古成果發表時,它對考古學界甚至社會公眾造成的震撼可想而知,然而隨之而來的反對、評擊和批判聲音也同樣大。有學者質疑,馬蒂爾和佩蒂納托的團隊將埃勃拉地名列表中的名字輕率地跟《聖經》中的名字扯上關係,這在學術上是不嚴謹的做法。他們相信 si-da-mu 和泥板上出現的其他名字,並不是位於約旦河一帶,而是位於敘利亞北部和現今伊拉克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


埃勃拉文獻(Ebla archives)當中提及過 si-da-mu-KI 這個地名的其中一塊泥板(分類編號ARET 08 0524)。埃勃拉的文字帶有東閃米特語和西北閃米特語的特徵,考古學家曾經在這些泥板中找到類似於希伯來《聖經》中的創世神話和跟希伯來文名字相當近似的人名。

馬蒂爾和佩蒂納托的考古團隊最終招來了敘利亞政府的介入,敘利亞當局向他們發出警告信,不得再炒作《埃勃拉創世神話》,以及將埃勃拉的任何發現與以色列和希伯來人的經典扯上任何關係(以色列是敘利亞的敵對國家),這面紅耳赤的爭端最終冷卻下來。


至今,大部分的考古學者都不再承認 si-da-mu 跟所多瑪有任何關係,也不再認同摩押平原五城的名字曾經出現在埃勃拉的泥板文獻之中。然而,敘利亞政府的介入也明確顯示時至今日,考古工作在中東一帶仍然是相當政治敏感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到跟阿拉伯—以色列爭端有關的古代記錄。


曾經被認為是所多瑪的巴貝卓遺址,它並沒有青銅器時代中期(Middle Bronze Age)的定居記錄。

南方理論:考古證據與歷史文獻的互相矛盾

1970 年代,正當埃勃拉的爭議正值高峰時,考古學家在死海南面發現了幾座古城與它們被火災摧毀的證據。宗教學者很快就將它們聯想到被滅的平原五城,巴貝卓(Bab edh-Dhra),被認為這可能是所多瑪的遺址,而努美拉(Numeira)則被認為可能是蛾摩拉的遺址。


學術界以它們所位處於死海南部將這個理論稱作「南方理論」。然而,南方理論所面對的問題是,這些被發現的城池規模都很小,跟記載中繁盛的所多瑪格格不入,而且它們被毀的年代也跟傳統上亞伯拉罕的年代不同。巴貝卓被摧毀的時間大約是公元前 2,350-2,067 年,而努美拉早在青銅器時代早期三期(Early Bronze Age III)的公元前 2,600 年已經被毀。


這也延伸出另一個問題:兩座城被摧毀的年份並不一致,跟歷史記載互相矛盾。於是,又有另一個理論認為,約旦河平原被死海上升的水平面淹沒了,然而,在死海的水下考古也沒有找到消失的平原五城,到底傳說中的所多瑪在何方?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有部分的考古學家開始往傳統理論所忽視的地點──死海的北部尋找答案。


死海北部的地形圖和考古遺址分佈圖,約旦河平原形成一個近乎圓形的沃土地帶,平原東部青銅器時代遺址星羅棋布,有可能就是《聖經》中提及過的KIKKAR。

21 世紀的重大發現:約旦古城阿爾哈曼土丘(Tall el-Hammam)

在尋找所多瑪的考古學家中,有一位美國學者史蒂文.科林斯(Steven Collins)發現,《創世記》以希伯來文 KIKKAR(希伯來文:כִּכָּר, 一種圓形的薄餅)稱呼摩押平原。
 

該平原如埃及般有河流滋潤,與《舊約聖經》《創世記》十三章十節的描述:「羅得舉目看見約但河的全平原、直到瑣珥、都是滋潤的、那地在耶和華未滅所多瑪、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華的園子、也像埃及地」高度吻合。


他將所多瑪的位置鎖定在死海北部、約旦河東岸一帶,他認為這裡有多達 25 個地理特徵符合《創世記》中的描述,而知名的耶路撒冷(Jerusalem)卻只有 16 個符合。


2006 年,科林斯在約旦河東部(今日約旦王國境內)的阿爾哈曼土丘(Tall el-Hammam)開始考古工作,他的挖掘很快就有了驚人的發現。他發現阿爾哈曼土丘有分上城區和下城區,由 30 公尺厚、15 公尺高、長 2.5 公里的巨大城牆包圍,面積達到 40 公頃,遠大於曾經被認為是所多瑪候選城址的巴貝卓(巴貝卓城牆內面積只有 4 公頃)。在十三年的考古工作中,他找到了曾經樓高兩層的巨大宮殿建築,牆壁甚至達到 1.5 公尺厚。


阿爾哈曼土丘的復完圖,它在公元前 1,700 年左右遭到烈火摧毀滅亡之前,曾經是約旦河平原一座最大和最繁盛的青銅器時代中期(Middle Bronze Age)城市。

阿爾哈曼土丘(Tall el-Hammam)遺址的平面圖,它的規模在約旦河東岸首屈一指,到底這裡是否就是傳說中的所多瑪?

更令考古學家振奮的是,他們在挖掘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層厚厚的灰燼。這是城池滅亡時曾經遭到高溫焚毀的強烈證據,而這層灰燼在城內各處都有發現。考古學家對遺址中最終毀滅層(final destruction layer)的有機物殘留樣本進行放射性碳(Carbon-14)測年,得出了相當一致的結果,阿爾哈曼土丘古城的滅亡發生在青銅器時代中期第二 B 期(Middle Bronze Age IIB Period),年份大約是公元前 1,700 年 ±50 年。


阿爾哈曼土丘 LS.42K 考古挖掘坑發現的一層厚厚灰燼,顯示城市曾經遭到高溫焚毀。

證據顯示「所多瑪」遺址曾曝露在比太陽表面溫度更高的極高溫之下

阿爾哈曼土丘遭到高溫焚毀的證據,在歷史學界造成了很大的回響。


當然,歷史學界是不會接受「上帝降下硫磺和火將城池焚毀」這種超自然的解釋。那麼,到底是什麼毀滅了阿爾哈曼土丘這座曾經繁盛一時的大城呢?為此,科學界提出了兩種解釋,一種是地質上的活動,例如地震造成了這座城池的傾覆。


地質活動導致古城毀滅這種理論,最早在古羅馬的地理學者斯特拉波(Strabo)就已經提出過。但這個理論卻未能完滿地解釋考古證據。


首先,城內建築物是從上而下的塌陷,而不是地震造成牆壁裂開倒塌的。另外,考古學家發現城內建築物的泥磚牆突然消失,只留下堅硬石材建造的地基。同時,在最終毀滅層的陶器碎塊樣本,清楚顯示出表面溶解和玻璃化(glaze)的證據,通常這種情況只會在核試場的地面出現。科學家還在城內發現的陶器表層,找到了超高壓變質礦物(high pressure minerals)的沉積。


在阿爾哈曼土丘西南面四公里以外發現的玻璃化礦物,是城池和平原遭受極高溫燒灼的關鍵證據。

根據一份 2017 年發表的學術論文,在玻璃化的陶器中,科學家們找到了只能在攝氏 4,000 度以上形成的矽酸鋯晶體(Zircon crystal)。


科學家們對陶器表面玻璃層的分析結果顯示,陶器只有表面一層僅一毫米的厚度變成玻璃,跟模型中陶器表層有數毫秒時間曝露在攝氏 8,000 至 12,000 度極高溫下的局部變質相吻合。


甚至,考古學家在城內其他地方發現,用於建造地基的石材曾經有數秒的時間曝露在攝氏 12,000 度的極高溫下,三種不同的石材溶解和表面玻璃化,形成了重 600 克的溶岩。

 

很明顯,城池是遭到由上而下的瞬間高溫衝擊波燒成灰燼。

這高溫的衝擊波瞬間溫度超過了太陽表面的溫度,這不是地質活動所噴出的油氣燃燒能達到的溫度。很明顯,斯特拉波的理論並不能解釋考古證據。但在那個還沒有核武器的時代,到底又是什麼從天而降,將阿爾哈曼土丘燒成灰呢?


到底是什麼焚毀了阿爾哈曼土丘?


最近,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指出阿爾哈曼土丘和附近的城市,是在一場空爆(air burst)中被破壞。

 

而造成這場空爆的元兇,很可能是一枚外太空飛進地球大氣層的隕石。

隕石在進入大氣層的期間在半空發生爆炸,灑下如《聖經》中描述的火雨,將面積 500 平方公里的整個平原徹底摧毀,40,000-65,000 居民即時喪生。


隕石空爆瞬間產生的極度高溫,也摧毀了約旦河平原原本肥沃的土質,這解釋了為何約瑟夫的記載和考古證據都顯示,城池被毀後千年都沒有人再嘗試重新定居在阿爾哈曼土丘一帶。


這麼戲劇性的一幕,到底是否可能曾經發生?


事實上,類似的情況在人類歷史上確實曾經發生過,例如 1908 年俄羅斯西伯利亞發生的通古斯大爆炸(Tunguska event),和公元 1626 年 5 月 30 日明朝末年北京所發生的天啟大爆炸,就被認為是跟隕石墜落有關。通古斯大爆炸的威力相當於二千萬噸級(20 megaton)的核子爆炸,波及範圍達 2,150 平方公里,雖然摧毀了阿爾哈曼土丘的爆炸規模較小,但威力也等同一枚一千萬噸級(10 megaton)熱核武器在距離城市十公里外的空中引爆的威力。

 
1908 年通古斯大爆炸中被衝擊波傾倒的樹木。有科學家認為,阿爾哈曼土丘的毀滅有可能是跟通古斯大爆炸類似的隕石空爆造成的。

關於阿哈曼土丘是否就是所多瑪的新爭議

2012 年,科林斯出版了一本論述關於阿爾哈曼土丘遺址的著作《所多瑪城遺址的發現:關於發現舊約中最惡名昭彰之城的真實故事》,他在書中指出阿爾哈曼土丘很可能就是歷史記載中所多瑪。


這本書的出版再一次引起了考古學界和宗教界的轟動。所多瑪城的出土,就如這本書聲稱的一樣,一直以來都是近東考古的其中一個聖杯(Holy Grail),它對歷史和宗教的領域有著深遠的意義。


但正因為此,阿爾哈曼土丘作為所多瑪城的可能選址(candidate site)同樣遭到了學術界和宗教界的質疑,尤其是支持傳統南方理論的支持者。他們主要的質疑有兩個:瑣珥在所多瑪附近,而羅得在天明之前就由所多瑪徒步抵達瑣珥。


由於傳統理論指出瑣珥是在死海的南方,因此所多瑪不可能在死海的北方。另外,阿爾哈曼土丘的毀滅層年份在公元前 1,700 年左右的青銅器時代中期 IIB 期(MB IIB),跟傳統宗教界所認定的亞伯拉罕在生年代(MB IIA,約公元前 1,900 年左右)不吻合。

 

這兩個疑團雖然經過了十年左右的激烈辯論,但仍然沒有一致的答案。

在考古學的歷史中,2006 年出土的阿爾哈曼土丘仍然是一座相對很新近發現的遺址,目前已出土的面積只佔城池面積的極小一部分。雖然考古工作進行至今,尚未能夠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到底阿爾哈曼土丘是否就是所多瑪,而學術界在這個問題上仍然意見分歧。但隨著遺址更多建築的出土,也許會為學術界帶來新的理論和洞察。

 


參考資料
  1. 埃勃拉泥板數碼檔案庫,來源網址: http://ebda.cnr.it/index
  2. 阿爾哈曼土丘考古團隊官方網站,來源網址: https://tallelhammam.com/ 
  3. 2015年度阿爾哈曼土丘考古報告,來源網址:http://nebula.wsimg.com/9a161034ecbdd5c976d2608ac7eb2d09?AccessKeyId=AD0C503627C3B88E5A7F&disposition=0&alloworigin=1
  4.  外電報導,來源網址: https://www.timesofisrael.com/evidence-of-sodom-meteor-blast-cause-of-biblical-destruction-say-scientists/
  5.  外電報導,來源網址: https://www.assistnews.net/more-evidence-confirms-tall-el-hammam-as-sodom/
  6. Mieroop M. V. D. (2016) A History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 Chapter. 3 “Competing City-States: The Early Dynastic Period”, pp.45. Wiley Blackwell.
  7. Collns S. and Scott L. C. (2012) Discovering the City of Sodom: The Fascinating, True Account of the Discovery of the Old Testament's Most Infamous City. Howard Books.
  8. Silvia P. J. (2017)The Civilization-Ending 3.7KYrBP Event: Archaeological Data, Sample Analysis, and Biblical Implications. 80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Meteoritical Society, held July 23-28, 2017 in Santa Fe, New Mexico. LPI Contribution No., 1987, id.6001.
文章資訊
作者 ZANNANZA
刊登日期 2020-08-07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