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一首歌,紅遍中國、日本、臺灣長達四十年,更映照出國族之間的糾葛──〈何日君再來〉

說到〈何日君再來〉這首歌,你腦中響起的版本是鄧麗君的聲音?還是周璇 1937 年的原始版本?


又或者,是 1939 年李香蘭的版本:

 

1930 年代是中國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的轉捩點,但同一首歌〈何日君再來〉卻能在中國、日本兩國紅起來,甚至紅到 1970 年代的臺灣。


儘管這是一首中文歌曲,但真正讓歌曲紅起來的關鍵人物卻是日本人。這其中的故事,得從戰前日本吸納中國文化的野心說起。


支那趣味,潮的代名詞

日本自古就有漢學研究,在中國唐朝時期派出遣唐使,學習漢文字及各種禮俗文化,逐漸發展出多種學派的漢詩文人。


到了明治時期,日本正忙於吸納西方的近代文明,也重新思考過去對漢學的態度,漢學似乎無法解決國家現代化的問題,因此漢學的地位已不如以往,漢學成為文人研究的知識系統,並從漢學衍伸出「支那學」。


直到大正時期,日本文化圈興起「支那趣味」的風潮,將中國文化視為某種異國風采,要跟得上趣味的人才夠潮,文豪谷崎潤一郎、芥川龍之介等人都曾寫過相關的旅遊記事。


當時臺灣是日本的殖民國,一度臺灣既有的清朝文化,也被視為支那趣味作為宣傳。懷抱琵琶的美麗藝旦、穿開衩長衫的女人、芬香的烏龍茶葉等意象,都象徵臺灣是個洋溢異國風情的島嶼。


日治時期一張藝妲畫像的明信片(Source: Wikipedia

佐藤春夫《南方紀行──厦門採訪冊》就是一個與臺灣相關的支那趣味例子。這本書記錄佐藤春夫於 1920 年遊歷廈門的旅行。身為日本人,佐藤春夫明顯感受到當地人對日本人的仇視,看得見「禁用劣貨」、「勿用仇貨」的標語。那段時間,接待佐藤春夫的友人還直接問他想不想去娼窟、想不想看看阿片(鴉片)。


佐藤春夫的廈門之旅從臺灣坐船出發,結束廈門旅行後又回到臺灣旅行,這段旅程催生出具有「臺灣風情」的小說,如《女誡扇綺譚》、《霧社》等,其中《霧社》出現閩式房子及原住民。不過,小說以日本本位的角度描述,與實際上的臺灣文化有諸多不合之處。

 


從日本紅回去中國的「支那歌」

相較於臺灣,充滿冰雪的滿洲國支那文化,又是另一種面貌,當地孕育的滿洲電影,更能帶領觀眾進入具有感官刺激及聲音臨場感的支那世界。


1930 年代中日戰爭爆發之際,支那趣味不只是文藝人士手中富有異國風情的素材,更身兼宣揚「大東亞共榮」理念的重任。1937 年成立的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簡稱滿映),肩負著「日滿親善」、「五族共和」、「王道楽土」的使命。


滿映誕生了一位人生比戲還精彩的女演員──李香蘭,她以中國人的形象出道,唱紅了一首中國歌〈何日君再來〉,讓日本、中國、臺灣都認識這首歌。


〈何日君再來〉在 1937 年的上海誕生,由周璇演唱,本來只是作為電影《三星伴月》的插曲,沒有要作為主打歌的意思。但在1939 年,李香蘭重新翻唱並在中國及日本發行,也在滿映電影《白蘭之歌》作為插曲出現,使得〈何日君再來〉變成紅遍日本、中國、臺灣的火紅歌。


左數起第三位是周璇,第四位是李香蘭(Source: Wikipedia

李香蘭是當時走紅日本、中國的女演員,頂著支那味十足的名字,在電影裡時常扮演愛上日本男人的支那女人,如《白蘭之歌》裡的滿洲富豪之女,愛上滿鐵日本技師,或是《支那之夜》中雙親被日軍所殺卻錯愛日人的女子。


唯一的例外是飾演《莎韻之鐘》的女主角──原住民少女莎韻・哈勇,雖然不是支那女人,但同樣有著為日本男性及國家犧牲奉獻的精神。故事是改編自真實報導,講述莎韻為了幫忙前往戰場的日籍教師搬運行李,不幸失足落水。遇難少女的愛國行為,感動無數人。


戰爭結束後,局勢的優劣扭轉過來,滿洲國滅亡,而滿映也失去原本為國家宣傳國策的功能,宣告解散。社會大眾開始檢視公眾人物的過去,不斷用「親日」、「媚日」來衡量人物以往的行為,判斷是不是漢奸。李香蘭成為清算行列之一,過去參演的電影及宣傳活動,都遭人指出是媚日行為,大家都認為:李香蘭是個漢奸。

 

於是,「支那女人」的真面目終於曝光:原來李香蘭是在滿洲國長大的日本人(血緣日本人),本名是山口淑子。這個事實,讓眾人驚呆了。原來李香蘭不是親日的「漢奸」,因為她根本就是個日本人。


在周星馳電影《國產凌凌漆》中,有一句話不斷重複出現:「李香蘭是個漢奸」。電影不斷將「李香蘭」貼上「漢奸」標籤,卻也不斷用歌曲〈李香蘭〉貫穿電影。但身為觀眾的我們已經知道,李香蘭其實是日本人,那麼眾人心中的「李香蘭」代表的是什麼?人們居然相信螢幕上的她真的是中國人,國族的界線跟漢奸的標籤一樣,變得模糊。


臺灣讓歌曲再次偉大

到了戰後,原產中國的〈何日君再來〉卻在臺灣成為禁歌,遭禁的真實理由有不同說法,包含歌曲內容男女情事靡靡之音、暗示日「軍」再來等等,但並非只因李香蘭唱過。


然而,無論是哪個版本的說法,曾經紅遍日本、中國的〈何日君再來〉,已變成見不得光的禁歌。一直等到 1978 年,鄧麗君重新演唱〈何日君再來〉,歌曲才再次重見光明,不僅紅遍臺灣、日本、中國,甚至傳到東南亞等地,成為亞洲有名的華語歌曲。

 

鄧麗君(Source: Wikipedia

〈何日君再來〉能再次偉大,不光是鄧麗君厲害的演唱功力,還跟當時特殊的政治背景有些關聯。


1960-1970 年代的臺灣,政治思想審查不如前期一樣嚴肅,卻還保有一定的控制力。這層現象反映在鄧麗君的演藝事業上,外號「永遠的軍中情人」的她,身影常出現在勞軍活動中。政府曾在金門島嶼架設無數喇叭,播放鄧麗君的歌曲以「同化對岸」、「光復國土」,用力放送給對面的「人民」聽,希望他們的內心被感染,並興起「回家」的念頭。


鄧麗君是國軍的最強武器,而她也瓦解了〈何日君再來〉的禁忌,賦予歌曲新的面貌。如今,眾人已經不記得李香蘭版本的〈何日君再來〉,亞洲傳唱的大多是鄧麗君的版本。


以女藝人來宣傳國家的做法,不論還是戰後的臺灣,還是戰前的日本,手法都似曾相似。鄧麗君站在臺灣土地,高唱中國的美好;李香蘭站在中國土地,傳唱日本的美好。但以這種方式建立的國族幻想與認同,總是會在某天就輕易的破滅了。

 

文章資訊
刊登日期 2021-08-16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