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我們終於來到夜譚十大建設這系列中,高雄五項建設的最後一項:石化工業。今天也要感謝左營楠梓翰—李欣翰針對他老家楠梓的中油煉油廠區和我討論,提供很多在地人的意見。
和前幾天談到的中船、中鋼不同,中油在 1970 年代,已經是成立 20 多年,在高雄擁有煉油廠和輕油裂解廠(一輕)的大型國營企業。那麼,十項建設裡面的「石化工業」確切是什麼呢?
答案是中油下游兩處石化工業區──「仁大(即仁武、大社)石化工業區」和「林園石化工業區」兩處園區的設立,以建立更龐大的石化產業鏈。
從這邊我們就知道,臺灣發展石化工業,並非從十大建設時代開始,同樣的,一切的開始要追溯到日本時期。
石油決定的戰爭
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與結局,和一項重要物資有密切的關係,那就是石油。
1940 年,因應日本在亞洲大陸的侵略野心和越界擴張,美國開始收緊對日戰略物資輸出,1941 年起更嚴格管制對日輸出石油。本身位於島國極度仰賴對外貿易輸入石油的日本,內閣與軍部焦慮程度不斷上升,到 1941 年 8 月,石油儲備只能維持陸軍 12 個月、海軍 18 個月。因而 9 月份提前召開的御前會議,戰爭的呼聲日益高漲,10 月近衛內閣倒台,陸軍大臣東條英機組閣,軍方要求開戰的原因之一,就是日本戰爭機器面臨的能源危機,讓日本走向了對美攤牌的不歸路。
決定太平洋戰爭結局的主力,是雙方的航空機動艦隊,而每分每秒,戰爭機器都在快速燃燒著重油與航空燃油。如果沒有燃油,帝國海軍就無法出動,而無法捍衛海上生命線的結果,除了石油以外,包含糧食在內的物資都會缺乏,將日本帝國慢慢扼殺。
臺灣在戰爭動員體制下,作為日本南進基地,1937 年在「萬丹仔港」舊址建立了左營軍港,並在陸續在高雄周邊的岡山、小港、屏東、東港、車城建立海軍機場等基地。並在 1939 年,開始選擇在於半屏山西北側的後勁地方徵收大片土地,由海軍部門與石化企業合資經營建設燃料廠,這就是「海軍第六燃料廠」的主要廠區:「高雄煉油廠」。
第一至第四燃料廠均為在日本本土,分別是大船、四日市、德山、新原,接著是殖民地的平壤五燃、和高雄六燃。期中以提煉航空用汽油為主的第二燃料廠和提煉艦艇用重油的第三燃料廠最大,而高雄則被寄與從南洋運回原油再提煉的厚望。
海空軍重鎮的核心產業:高雄煉油廠
在日軍規劃下,原油從左營軍港用管線泵送,或從高雄港後經鐵路縱貫線載運至燃料廠,提煉好的油品則供應周邊的海軍與海航基地所需。而選址在半屏山下的一個原因,就是可以用山當作掩體,開挖「隧道工廠」,把潤滑油蒸餾設備等都藏在山裡面,前後總計建成了 9 條互可相通的隧道,每三條形成一組「王」字型隧道群,並埋設完整的通風抽氣管線,可以說把整座山變成了一個大型生產要塞。另外還在山底埋設超大型「水庫」,可儲水 6500 噸,前一陣子才重見天日。
但在戰爭期間,隨著戰事不利和帝國海軍海上運輸線受到威脅,煉油與油料補給能量移往新加坡等南洋地帶,甚至 1944 年後,因為缺油,海軍艦隊整天就龜在日本本土與南洋動彈不得,高雄煉油廠建設大幅落後,一直沒能發揮原本預想的功能。
而在 1944 年後,工廠和坑道遭受嚴重空襲,大半坍毀。戰後掩埋在土方雜草間逐漸被遺忘。1945 年日軍投降後,中國軍隊進駐臺灣,並扣留日方人員,要求協助修復廠區,直到 1946 年 3 月初步完成後,由美國運來原油開爐試俥,才將日本技術人員遣返回國。
戰後,原本日本軍方佔有的土地被中國軍佔領,除了面積廣達 262 公頃的煉油廠區之外,另尚增設有坐落於烏材林和觀音山的油庫區和儲運單位,總面積近約 470 公頃。而日本建立的左營軍港和岡山航空基地,則進一步被中國佔領軍利用、擴建,並在周邊安置遷移或逃難到台灣的軍眷等移民,成為大型眷村集中地。也因為這些因素,左楠靠海沿線長年幾乎「自成一市」,不但有大片禁區無法進入,也產生和原有部落紋理極為不同的城市發展軌跡。
1949 年中國殖民政府在其本土戰敗撤退到臺灣,因此 1946 年建立的國營企業「中國石油」,所有的設施完全是佔領日軍與日本企業工廠而來,除了日帝國海軍第六燃料廠外,在高雄的還有位於苓雅寮的日本石油(今 JX 日礦日石能源)高雄製油所。
煉油和輕油裂解差在哪裡?
很多人會把楠梓的「煉油廠」和一輕、二輕、五輕等「輕油裂解廠」搞混。到底這兩者差在哪裡呢?
我們在國中課本應該都學過,將原油精煉(Refining),也就是透過沸點的不同分餾後,後會得到汽油、柴油、重油、瀝青等不同產物,可以做不同用途。
輕油裂解(Cracking)則不只分離,而是要打斷有機物的碳碳鍵結。佐法式將輕油(又稱石油腦)通過裂解爐爐管,使其在 830℃ 的高溫後斷裂分解為原子量較小的成份,再經過一連串的製程分餾後,以取得氫氣、乙烯、丙烯、丁二烯、芳香烴等一系列石化基本原料。是所有石化工場中最基本的工場。
中油佔領六燃高雄煉油廠後,僅止於煉油。1954 年,王永慶等人在高雄成立的福懋塑膠公司,主要生產聚氯乙烯(PVC),其乙烯是用電石製造,而非由石油提煉所得,品質較差。
1964 年,在美國顧問協助規劃下的第四期經建計畫中,進口替代逐漸轉為出口導向,塑膠製品追隨紡織業,也被納入規劃,因此對石化中間原料的潛在需求也日漸增加,但所需要的乙烯等原料全部仰賴進口。
直到 1966 年中油在高雄煉油廠內,決定與美國國民製酒公司 NDCC(National Distillers and Chemical Corporation)合作建造第一座規模較小的輕油裂解廠,提供業者上游原料,年產 5 萬噸乙烯。1970 年在高雄煉油廠內,再蓋產能 23 萬噸的二輕,於 1975 年完工。
「逆向整合」下的石化建設
也就是說,台灣的石化產業,是先有下游產品需求,才漸漸往上游發展,屬於較為特別的「逆向整合」(Backward Integration)模式,由下游加工業,往生產中間原料的中游產業,至上游的輕油裂解廠。這其中,國家資本控制了上游產業,而民間則只能從事中下游產業。這和鋼鐵工業的模式是相同的。
早在喊出「十大建設」之前,民間塑膠與合成纖維等石化下游工業早已開始迅速發展,因此在討論石化建設時,就沒有來什麼「現在不做會後悔」這套了,在十大建設納入興建中的二輕同時,也為中游廠商在周邊設立仁大、林園石化工業區,並且讓一輕、二輕與仁大、林園工業區透過地下管線來運送原料。
1973 年,石化業者以一輕、二輕產量無法滿足中下游業者的需求為由,由台塑聯合 20 幾家石化業者申請民營三輕。當然,被視為另一項「國防產業」的石化業,怎可容民間資本涉入?
因而,經濟部最後決定由政府興建三輕,在高雄縣林園鄉成立林園工業區,但是緊接著而來的第一次石油危機,則使得私人資本的投資意願減弱,因而延緩了計畫的進行,故三輕被分成兩期。第一期於 1978 年開始投入生產,而第二期改稱四輕,則是在 1984 年投產。
在石化業大幅擴張後,高雄也成為名副其實的重工業之都,從台塑、李長榮、中石化、台橡、中橡、福聚、國喬……幾乎所有石化工廠因為原料的關係都為在高雄,但總部則都跟隨權力核心中油與經濟部設在台北,這樣不管「喬事情」還是「拜訪領導」都比較方便,畢竟與公司死活很多都是要看上面臉色,跟這政策走就對了!
再次背負十字架的高雄
然而,工廠所在的高雄,卻在 1970 年代的大幅擴產後,爆發一連串工安事件,例如 1976 年 6 月 4 日,天上降下黑色油雨;1983 年後勁居民點蚊香爆炸,及 1985 年連續發生數起中油污染農損事件。而 1970 年代在沒有都市計畫下,石化園區包圍高雄市,到處亂埋管線,埋到管理人都不知道自己有什麼管線,更是為高雄埋下了令人不安的伏筆。
有趣的是,1980 年代初,時任行政院長的孫運璿著手產業轉型,鑑於臺灣未產石油,不利石化產業發展,政府決定限制石化業擴張,鼓勵中游廠商外移,重心轉向電子資訊產業,其中關鍵的就是設立新竹科學園區。然而,孫運璿中風後,新閣揆俞國華上任,政策又再度偏向石化業,中油董事長李達海也高昇擔任財政部長。
未進行到底的產業轉型中,高雄可說未得其利,反走回頭路。1986 年行政院陸續同意五輕計畫、也開放私人資本進入上游輕油裂解廠,核准與政府關係良好的台塑投資六輕;1987 年 6 月 12 日,中油正式公布在後勁設置五輕廠,為政府十四項建設之一,但讓早就深受一二輕之害的後勁居民爆發「反五輕」抗爭,最後以「關閉一二輕」以及五輕「二十五年」除役等條件開始建廠。
接下來的歷史,相信大家都比較清楚了。
高雄的石化業成為產業支柱,但從業人員在 1980 年代突破三萬人後,未再明顯上升,石化業雖然薪資相對豐厚,但在長期研發經費投入微薄下,對於國內產業的創新帶動力已經減弱。而在 1990 年代仍繼續擴張的台灣石化業,產品 55% 外銷,國內的上游原料需求已大幅減少,擴張國內產能,外銷乙烯等原料的政策,引起多方質疑,後續的輕油裂解廠也受到環保意識抬頭下的抵制而無疾而終。
另一方面,過去未經規劃下,高雄市的工業管線問題,危害逐漸浮現,一次次造成慘重傷害。
1997 年 9 月 13 日上午 8 時,中油在前鎮區鎮興橋一帶,進行管線切割汰換工程時,挖破管線,湧出大量液化石油氣。消防車一抵達現場,旋即發生嚴重氣爆,造成 23 戶民宅被燒毀或玻璃被震碎,11 死 17 重傷。
2014 年 7 月 31 日的那個深夜,相信更多的高雄人至今仍然忘懷,數十年前埋下的管線丙烯外洩造成的連環大爆炸,震動了大半個高雄,32 位同胞和消防弟兄殉難,321 人受傷,4 公里的市區道路被完全炸爛。
十大建設時代的石化建設榮光,很快成為市民抵制和反彈的負擔。產業和環境的平衡,至今仍是爭論不休的議題。但在這一切吵出個答案前,高雄市早已傷痕累累,在石化業高雄大擴產的半世紀中,除了直接被爆炸炸死數十人這種離譜紀錄,環境污染造成的沈重健康成本,土地污染造成的市區開發問題……都在嚴重戕害著高雄。
而領頭的中油,光是總部南遷,就能抵死不從頑抗十多年,解決外部成本的誠意長期以來更是付之闕如,這樣子的「建設」,我想高雄人自會有一番滋味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