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昏暗的坑道,這群人身上沾滿了黑色的泥灰,臉上的污漬蓋不掉他們閃著希望的眼神,因為他們知道,這一天又平安過去了。日復一日,在看不見日光的地方,他們忍受著骯髒與艱苦的工作環境,重複著危險的挖煤工作,為的是多領些薪水養家餬口,工作時內心所冀望的,僅不過是平安出坑、安全返家。
這樣的景象是臺灣社會中被湮沒的歷史記憶。
過去曾有段時間,臺灣苗栗以北的山區礦坑遍佈,支稱起龐大的煤礦產業以及無數的礦工,如今卻已找不著礦工們揮舞十字鎬的身影,若要重溫臺灣礦工與礦業的繁盛,只能到煤礦博物館裡擷取殘存的回憶。
一度興盛並養活眾多人口的煤礦產業,之所消失於臺灣並非一夕造成,是經歷漫長的時間與災難導致。要追溯這段歷史,我們要回到那場驚天動地的悲劇發生時來看。
改變臺灣煤礦業命運的 1984 年
1984 年 12 月 5 日中午 12 點,「砰!」的一聲,從三峽海山一坑煤礦口傳出了轟天巨響,隨後坑道發生兩次落磐,困住了正在工作的 95 位礦工。
說起來湊巧,這次礦災發生前不到半年內,臺灣已經發生了兩次嚴重礦災,分別是 6 月 20 日的土城海山煤礦礦災,以及 7 月 10 日的瑞芳煤山煤礦礦災,這兩次礦災一共造成 175 人死亡,更有 11 人因一氧化碳中毒成為植物人。這兩次礦災的慘重傷亡讓社會輿論開始檢討煤礦產業存在的必要性,頻頻呼籲要政府淘汰「劣礦」。
不過,三峽海山一坑煤礦並不在所謂的「劣礦」之列,它向來屬於優良級煤礦,安全措施良好,更沒有發生過災變,甚至就在意外發生的 10 天前,三峽海山一坑還才剛從中國礦冶工程學會手中獲頒技術獎章。想不到在 10 天後,就發生了這齣慘劇。
海山礦災傳出後,警察、醫院、礦檢局等單位紛紛派人趕到現場參與搜救,其他煤礦場也派出資深礦工帶著裝備協助。搶救人員努力清理坑道前方的落磐,修復被炸壞的風門。他們一方面用空氣壓縮機將空氣送坑道內,確保受困的礦工能不因缺氧而窒息,爭取更多救援時間。另一方面,搶救人員也試圖從排風口進入直接救人,但這並不容易,因為坑內瓦斯濃度相當高,難以進入,現場的溫度更因爆炸升高,使得多名搶救人員在救援過程中負傷,反而成了需要救援的對象。
儘管搶救人員非常努力,但直到當天深夜,他們只救出王黃德一人,並找到 16 具礦工遺體。大多數礦工都是死於一氧化碳中毒,或是在爆炸中被灼傷至死,死狀甚慘。隨著時間流逝,深陷礦坑中的其他礦工生還機會更加渺小。三天後,已經確定有 46 人罹難,陷在坑底 2000 多公尺處的 48 人研判生還機會相當渺茫。
就在救援人員萬念俱灰的時刻,他們發現有一條通到坑底的壓風管壓力開始下降──有人或許正在利用壓風管呼吸。這個發現令眾人振奮,莫非真的有奇蹟生還者還困在坑底,等待救援的曙光嗎?
從災難中倖存,卻更為辛苦的人生
不久之後,奇蹟真的出現了。搶救人員在距離坑道口 1400 公尺處的又斜坑中,找到困在礦坑中長達 93 個小時的周宗魯。他一見到人與光就激動地說:「我終於活了!」他嚎啕大哭不能自己,這一切苦難終於過去。周宗魯的健康狀態大致良好,沒有受到爆炸灼傷,只有一些局部擦傷。
周宗魯之後,搶救人員再也沒有找到任何生還者。這代表困在三峽海山一坑礦災的 95 位礦工中,只有王黃德跟周宗魯生還,其餘 93 人全數罹難。王黃德在災難初期就被救出,但周宗魯被困了將近 4 天,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他為何能夠在礦坑中獨自生存這麼久?
根據周宗魯自述,他在 12 月 5 日上午 11 點隨第二班礦工入坑,前往坑底的七本東處挖礦,此處距離坑道口有 3100 公尺之遠。當爆炸發生時,他和身邊的礦工同伴都聽到了爆炸巨響,隨即一陣熱風向他們襲來,眾人接連倒下,周宗魯也昏迷了一段時間。等他醒來時,周圍的人們已經毫無氣息。坑裡的空氣相當悶熱,他費了一些時間才找到風管,扯破一個洞,確保了他的空氣來源。
困在坑底無路可走的周宗魯,很快就遇上飢餓、口渴的生理問題。他首先在一具屍體附近找到從岩壁上滲出的滴水,用安全帽接水來喝,解決了飲水的問題。可是食物該怎麼辦呢?礦坑裡沒有任何食物──除了他身邊的弟兄遺體。
周宗魯是山東人,在戰後隨著在國民黨軍隊來到臺灣。當兵時,他曾聽過軍隊因飢餓而吃人肉的故事。在此危急之刻,他想起了這些故事──他費盡心力說服自己克服心理抗拒,不斷向死去的礦工弟兄們道歉後,割下屍體的大腿肉,以人肉果腹,支撐他在不見天日的礦坑裡度過 4 個難熬的夜晚。周宗魯在黑暗中往上前進,他爬上斜坑,抵達距離坑口 1400 公尺的又斜坑,在那裡終於獲得救援。在那次礦災之後,周宗魯不再當礦工,死裡逃生的他,最後成為一位牧師,直到 2016 年因矽肺病造成的器官衰竭過世,享壽 89 歲。
煤礦產業的黃昏與哀愁
三峽海山一坑的礦災,帶走了 93 條寶貴性命,與同年發生的兩次大礦災相加起來,共有 268 人於礦災中犧牲,而部分生還者仍飽受著一氧化碳中毒的後遺症折磨。這一系列事件讓臺灣政府警醒過來,本來就已經邁向式微的煤礦產業,此刻應該要更快馬加鞭尋求退場機制。
事實上,臺灣擁有豐富的煤礦且開採歷史相當早,自荷蘭時期就已展開。1876 年開設了第一座官方開採的煤礦場「基隆八斗子煤礦」,這座礦場採用新式的採礦設備,成為當時清國的第一的礦場。到了 1960 年代,臺灣煤礦產量一度高達 400 萬噸。然而,撇開這些看似風光的事蹟背後,臺灣煤礦產業發展卻一直處在先天失調、後天受阻的狀態,有諸多不利的條件,讓這個產業注定邁向黃昏。
首先,靠近地表的煤礦早已被開採殆盡,使許多煤礦礦坑都要往更深的地層開採,提高開採的危險性;當時石油也逐步成為新的主要能源,煤礦的價值也因此下降;再加上新一代年輕人不願投入礦業,礦工的組成逐漸高齡化,採礦的風險就更加升高。在危險性節節攀升、產值卻逐年下滑的情況下,原本的高薪引力也不再,曾經輝煌的煤礦產業,不得不面臨退場的問題。1984 年接連三次的大礦災,尤其是被譽為優良煤礦的三峽海山一坑爆發礦災,更是政府決定讓煤礦產業退場的關鍵。此後,政府開始輔導礦工轉業,輔導良礦經營,礦場也一家一家關閉。到了 2000 年,臺灣最後僅存的 4 家礦坑也全部收攤,徹底結束了臺灣的煤礦產業。
礦工們的心聲有誰人知呢?
礦坑關閉之後,人們逐漸遺忘了臺灣煤礦的鼎盛歷史,更不用說惦記那些辛勞採礦的礦工們。採礦是一項艱辛且冒險的工作,同時也提供了較高的薪資,讓礦工們甘冒風險入坑工作,只為承擔起一個家。然而,儘管有高薪,公司卻不見得會準時發薪水,讓礦工不得不向公司借錢,借錢就附帶利息,等於是變相被扣薪。除此之外,礦坑環境滿是煤灰,長期於礦坑裡工作的礦工幾乎都有因工產生的肺部傷害,但在那個勞權不彰的時代,何來職業傷害的補償呢?一旦礦工們失去工作能力或停止工作,往往就必須面對經濟與身體的困境。
今天的臺灣不再開採煤礦,當年冒著生命危險深入地底挖礦的礦工們,身影也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臺灣曾經有這麼一群人,在風險極高的工作環境中,奮力揮動手中的十字鎬?有一些老礦離開後不再採礦後滿身病痛,對政府缺乏相關補助政策的顢頇態度感到不滿;也有一些老礦工們,等不到後人的關注,就因肺部疾病而離世;更有一些活下來的老礦工們,不甘過往年輕時的付出血淚盡付歷史塵埃,聯合起來拿著自己的老人年金在猴硐搭建起礦工文史館,自己寫下當年的煤礦風景與礦工的生活記憶,讓世世代代記住他們搏命的貢獻。
或許寫下他們的故事,能夠喚起大家重新回憶起在那個勞動權益仍然不彰的年代,有一群礦工們默默的、安靜的做著自己的工作,撐起臺灣所謂的經濟奇蹟。如今在感嘆當年臺灣經濟奇蹟同時,也不要輕易忘記礦工們遭遇的苦難與生命經歷。
秋天藝術節:河床劇團《被遺忘的》
失落地底的礦工生命是面鏡子,映照著如今仍受制於權力遊戲之下的我們。《被遺忘的》紀念為世界轉動而工作的每一個人。跨足表演與視覺領域的河床劇團,揉合舞蹈、雕塑、光線、音樂、影像和身體藝術,以超現實的詩意場景,讓一切失落於地底的重見光明。
*時間:11/6 (六) 14:30、19:30,11/7 (日) 14:30
國家戲劇院 National Theater
購票連結: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42321060293285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