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新城舊港】繁華港都夢:從高雄港勢展覽會,回望港口牽起的百年高雄史

2020-12-04
shih-ming Yeh, via FLickr

大船的轟鳴伴隨海潮聲,從遠處傳來,船隻在碧海藍天間穿梭,繁忙的卸貨身影,與三三兩兩的遊客漫步港邊,時間仿若凍結,凝成一幅港都最美的風景畫。


說到「港都」,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高雄,臺灣四面環海,幾乎每個重要城市都有開闢港口。其中,高雄港身為臺灣第一大港,自日治時代以來,不管是軍事戰略、商業貿易都在歷史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在 1931 年還舉辦了一場動員全市的大型博覽會──高雄港勢展覽會,短短 5 天就有 11 萬人參加。


這場活動究竟在做什麼,請容我們先賣個關子。大家都知道,在當時交通尚不發達的年代,舉辦一場超過十萬人的活動,是非常不容易的,那究竟是什麼樣的魔力讓這麼多人不遠千里而行,專程從外地來到高雄呢?


自己的媽祖自己迎!官方唯一認證,臺灣人組成的迎媽祖部門

這時候就不得不提到我們的「國民女神」,上至 80 歲的阿公阿嬤,下至襁褓嬰兒無一不沐浴在祂的聖光之中,祂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媽祖娘娘!


在高雄港勢展覽會七大部門[1]中,唯一一個由臺灣人主持籌備的「迎媽祖部」,負責統籌 5 月 1 日至 8 日媽祖繞境活動。港勢展覽會副會長陳啓貞,兼任迎媽祖部部長,作為展覽會中唯一的臺灣部長代表,高雄陳家的陳啓貞和旗津潘家的潘致祥等在地仕紳,共同負責籌備繞境活動,吸引各地廣大信徒參加。


整場媽祖遶境活動,先從北港天后宮恭迎媽祖後,安置於旗津天后宮,再由天后宮出發,進入高雄市區遶境。沿途以七爺八爺開頭陣,行經鹽埕町三仙國王廟(今三山國王廟)、苓雅寮安瀾宮、三塊厝的三鳳亭(後移至今三鳳宮)、內惟神福祠(今鎮安宮)、田町元亨寺(鼓山元亨寺),最後抵達旗津中州,由新濱棧橋上陸,再乘上火車回迎北港。


部長陳啟貞北上親迎媽祖,中途休憩於高雄陳家出資修建的苓雅安瀾宮。此外,地方大家族和紳商[2]也都出錢出力,列名參與迎媽祖部的事務,間接促進了官方和民間的交流互動。

 
信徒們齊聚廟前,只為祈求媽祖娘娘的庇佑(Source:《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204。)

每晚九點到十二點,在上述安置媽祖的廟宇前廣場,都會搭建戲棚,上演臺灣本土歌仔戲,引來各方民眾爭相觀看,同時也為港勢展覽會增添了不少觀展人潮。


各縣市廟宇的眾神也輪番出動[3],眾廟眾神恭迎媽祖遶境高雄,加上各地宋江隊、鑼鼓陣、藝閣雜劇和廟前採茶戲劇表演,形成橫跨各縣市的民間宗教大動員。


各路眾神一同助陣,大街上異常熱鬧(Source:《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203。)

這場媽祖繞境,為高雄帶來大批人潮,但你以為活動就只有這樣而已嗎?那可就大錯特錯。


高雄港勢展覽會可不僅止於此,作為讓世界看見臺灣的媒介,以海洋工業、商業貿易為主的展覽本身更是精彩。五大展館串連各式活動,大大提升了臺灣的知名度,而總督府之所以選定高雄作為展現臺灣的舞台,原因就在於全島的港口霸主──高雄港。


躋身國際海港,高雄的繁榮從港口開始

1895 年日本領臺後,臺灣總督府看中打狗寬闊的腹地和優異的海陸位置,選定高雄和基隆兩座城市建設現代化港口,成為發展臺灣軍事和經濟貿易的兩大要港。


隨著 1908 年西部縱貫線開通,以及哈瑪星打狗車站竣工啟用,同時並進的填海造陸築港、浚渫工程,帶動了南部各項產業發展,加上大型現代漁、貨船的進駐和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近海郵船株式會社的貿易航線,連結了哈瑪星車站到高雄港的貨運樞紐,形成旗津、鹽埕、鼓山等地人貨聚集的繁榮景象。


打狗港為高雄港前身,日治時期歷經三次築港計畫,才慢慢成為我們現在熟悉的港口模樣 (Source:openmuseum

高雄港在鐵路與築港並進的發展下,擺脫清領時期以傳統小型船隻接駁岸邊的漁港形式,搖身成為臺日和各國貿易的國際海港。直到 1945 年為止,高雄港對外作為日本經營拓展中國華南、南洋的發展據點,對內則成為新興的工業港灣都市,帶動工商產業發展。


提到這段鐵道、築港、市鎮多方並進所帶動的高雄產業史,就不得不說起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的高雄苓雅陳家。陳家的發跡史,可以說和高雄密切相連,以順和行發跡,經營打狗至橫濱、廈門、廣東、香港間砂糖和日用品買賣的陳中和,在 1887 年成立和興公司開啟他的製糖事業。1902 年,「臺灣糖業獎勵規則」頒布後,製糖產業有了更完整的體系制度,並配合獎勵條款,提供新式糖廠購買機械的補助,陳中和趁勢投資創設「新興製糖會社」[4],亦是第一座臺灣人資本的現代糖廠。


此外,陳中和與其子[5]先後擔任市政官職,參與地方大小活動的籌辦,成為和總督府合作開發高雄近代化建設的臺人紳商家族,這樣的特殊身分,不僅讓陳中和成為官民互動的橋梁,同時也成為高雄港勢展覽會重要的幕後推手。


短短 5 天,就吸引 11 萬人參加──高雄港勢展覽會

1931 年 5 月 1 日,高雄港勢展覽會正式開展,除了慶祝新高雄州廳[6]、海洋觀測所[7]的落成啟用,展現築港工事的基礎建設成果,本次展覽會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促進高雄的港市發展與振興產業。對內展現總督府對臺灣近現代化建設和港口治理成果,對外則宣傳高雄在南進政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向國際宣告高雄將邁入工業城市、新興港口市鎮的發展願景。


為期 5 日的展覽會中,共分為五個會場:

 
第一會場主館 陳列港勢相關建設事項[8]
第二會場的鐵道館 介紹鐵道建設與營運
第三會場的書畫骨董展覽館 陳設藝術品、攝影作品等內容[9]
第四會場的愛國婦人會館 展出臺灣各地、日本等的土產[10]
第五會場的水產館 擺放各式水產,並提供民眾釣魚體驗

展覽內容包含高雄市的產業、經濟、教育、社會、交通運行……各方面統計數據與發展狀況,甚至展示了臺灣對各國世界港口貿易航線與進出口狀況,整場活動呈現了高雄如何有效連結日本內地和世界港口。


另一方面,透過 5 月 2 日召開的第十五屆全島實業大會,招來全臺各地商工會團體參與,並贈與會員《高雄大觀》、《高雄港勢一覽》和明信片等文宣品,以及演唱〈高雄港勢展覽行進歌〉來宣傳高雄旅遊觀光資訊,並弘揚年貿易額 2 億元的榮光。

 

我等位於帝國的南方,朝向南方展翅,
我高雄為興起的港口,高聲唱頌繁榮。
南支南洋之裡,年貿易額兩億萬,
我高雄港勢上升,日月發展擴張。
椰子樹的樹蔭下鳥鳴,紅樹之下魚躍,
我們的樂土高雄,高歌跳躍唱誦。
高聳的壽山廣闊的海,跨越東亞呼喚祖國,
大高雄市的建設,諸君一起奮進努力[11]

從行進歌的歌詞,不難看出日本政府對於高雄商貿發展的期待。此外,除了制式的展覽,由高雄商工會主辦的市內聯合大賣出活動,集結了高雄市內 25 間店家,推出抽獎活動,以宣揚高雄物產;另外,透過火車票價減價等優惠[12],搭配龍舟競賽、棒球、相撲、網球、田競等運動賽事,加上演藝界、料理亭和地方團體、企業的參與,可以說動員全體市民,上有市役所官員、下有國中小師生的積極參與,才促成了這一場驚豔海內外的展覽會。


《高雄大觀》為高雄市旅遊介紹摺頁,封面圖為「高雄丸」(TAKAO MARU)圖,正面為岡山至恆春鵝鑾鼻燈塔的彩色鳥瞰地圖,地圖前有高雄市與高雄港簡介(Source:openmuseum

「臺灣的高雄、世界的高雄」

1931 年的高雄港勢展覽會,展現了日本政府對於臺灣南進政策、工業化發展與高雄作為新興港都的高度期許,經過這場活動,高雄的城市地位也大幅躍升。


透過高雄港勢展覽會,由五大會場的靜態展覽到迎媽祖等動態活動的交織,除了向民眾宣傳總督府欲發展港都、新興工業的決心之外,同時連結各地大家族和紳商,串聯全臺商工會、親合會等地方民間團體與各商店經營者,振興高雄各商工業、觀光旅遊發展。


如展覽宣傳標語形容的「臺灣的高雄、世界的高雄」,港勢展中的高雄現代港市,代表了臺灣重要的工商港及軍港,重要的貿易進出口戰略地位,深刻影響了臺灣人對高雄海港的文化記憶。

 

(本文作者為政大台史所碩士生)


[1] 分別為庶務部、催物部、展覽會部、市街裝飾部、運動競技部、警備衛生部、迎媽祖部,七大部門。

[2] 包括旗津潘致祥和葉宗鑫、鹽埕黃量、三塊厝蔡真、田町(今鼓山區)蔡全等人。

[3] 如臺北親合會會長林塗勝為首以城隍爺、臺南親友會以港仔尾許真人、澎湖福善堂以李員帥等

[4] 除此之外,陳中和亦成立了新式精米業的南和興產、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和土地資產相關的陳中和物產株式會社。

[5] 陳啟貞曾任第一屆的高雄州協議員;陳啟峰曾任高雄市協議會會員、高雄州協議會會員以及高雄州州會議員;陳啟川曾任高雄市長、陳啟清曾任高雄州協議會會員、苓雅寮區長。

[6] 今高雄地方法院。

[7] 今山上的英國打狗領事館文化園區。

[8] 透過海事海洋館和水產館陳列的船舶船隻檢查和檢疫、航路標誌、海洋潮流、海洋調查測量器具、港務、海上救護、關稅制度手續、水產養殖、南洋魚場變遷、漁船種類器具、通訊設備、冷藏設備、水產保存冷凍裝備等

[9] 展示了江戶時期文人賴山陽、明治維新改革者西鄉隆盛、島津久光、岩倉具視和臺灣總督乃木希典至沈葆楨的書畫作品。

[10] 展出高雄的醬油、花生、竹製品,以及臺灣各廳土產,甚至日本、中國的土產品。

[11]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207。

[12] 此外還有設置各會場前的裝飾門、夜間燈飾照明、高雄橋至西子灣隧道的主要道路路燈,以及市內店面裝飾競賽的舉辦、開閉幕式的夜間提燈迎會、煙火施放、歌仔戲演出、電影放映和澎湖軍艦停靠高雄港開放參觀活動。

文章資訊
作者 蔡廷貞
刊登日期 2020-12-04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新城舊港:高雄百年風華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