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起翦頗牧】不得其主的戰國英才──李牧

金老ㄕ 2020-07-13
李牧的軍費有多少呢?並沒有詳細的數字,但從李牧下令:「每天宰牛犒賞士兵」這件事可看出那是一筆巨款。(圖片: 《大秦帝國之天下》盧勇飾演之李牧)

能成為一個正面形象的名將,非常不容易。


以戰國四名將來說,廉頗給我的印象就留下些瑕疵,因為他老兄有過吃敗仗的紀錄(也就是在長平之戰中小輸給王齕後被迫採取守勢),因此在四名將中的戰績表現最居下風。

 

王翦雖然所向無敵且有滅六國的戰績加持,但他背後有著秦國在當時絕對的戰略優勢護航。白起的能力之強是無庸置疑的,他領軍前期屢次以少擊多,而且殲敵無數還一生不敗,是我心目中最感到畏懼的戰將。但也正是他殺人如麻這一點,讓白起的品德評價超低,很難被後世奉為高大上的名將。甚至,還有民間傳說講白起下地獄後每天都要被處死一次的橋段,可見白起有多麼不受後人歡迎。


所以最後一位戰國四名將就顯得特別難得,他本人不僅能力高強,而且還能在絕對的劣勢下獲得勝利,並且在品格上也沒有非議的紀錄。


李牧,我心目中最尊敬的戰國名將,一個令人惋惜的存在。


邊防軍軍神

李牧,戰國後期的趙國名將,他最初登場於史冊時,是他奉趙王命令駐守於代郡及雁門郡(今日的山西省境內)好防範北方的匈奴。當時李牧享有軍政特權,不只統兵,還可以在駐防城市抽取稅收作為軍費。


李牧的軍費有多少呢?歷史並沒有記錄下詳細的數字,但從李牧下令:「每天宰牛犒賞士兵。」這件事可看出那是一筆巨款。


在以農業為主的古代社會,牛是耕田用的重要生產力,不但不會輕易屠宰,且許多朝代還有規定擅殺牛者要判處死刑的嚴懲。宋代有名的包拯,就曾經主持過一場毀損牛隻的案例,可見牛在民間被重視的程度。就算在現代,一些維持傳統農業的非洲部落,仍以擁有牛隻的多寡判定誰比較有錢,由此可以想像牛在古代的財富意義。而李牧所處的周代則有《禮記》記載:「諸侯無故不殺牛。」連諸侯都只能在有貴客或是祭祀時才能考慮宰牛,李牧每天讓士卒吃牛肉是多麼奢侈的一件事!


但每天吃牛肉的李牧和他手下的邊防軍大兵,在遇到外患匈奴入侵時,表現卻極為退縮,不但每次都只是退入營壘固守,李牧還宣布:「膽敢出戰者一律斬首!」如此的謎之操作還維持好幾年的時間,這讓趙王非常不滿。


「李牧你花了錢倒是拿出點成績呀?結果你老兄每次都在避戰,根本是消極怠工,拿錢不幹事呀!」


非但趙王不滿意李牧的表現,匈奴人認為李牧沒種,邊防軍則認為自己的統帥是小孬孬一枚;這期間趙王常斥責李牧避戰的表現,但李牧的反應是:我就當沒聽見,我想幹啥就繼續幹啥。終於趙王宣布:「將李牧撤職!」


清人所繪之李牧(Source: wikipedia)

於是新任將領接替了邊防軍司令的位置,並宣布:「接下來匈奴人再敢侵犯,我們趙人必定還擊,誓要他們付出代價!」熱血敢戰的新統帥上任一段時間後,結果就是:趙軍敗多勝少,損失慘重。


趙王算盤一打,發現:「這還不如李牧避戰的表現呀。」


於是趙王不甘心的請求李牧重新擔任邊防軍司令,而李牧的反應是:「對不起,我病了,是沒法再工作了。」


趙王多少有點政治經驗:「跟我玩裝病?不行,李將軍你必須接受寡人的命令。」


李牧說:「你真要我官復原職,就要對我絕對的尊重,不得干涉我的策略。」
在趙王的允諾下,李牧重新掌管了邊防軍,並維持先前堅守不戰的策略。幾年下來,匈奴一無所獲,邊境重新回穩,而邊防軍也各個身強馬壯(每天吃牛肉加重量訓練,我想邊防軍每個人應該都是肌肉猛男吧)。最重要的是,邊防軍渾身精力無處發洩,看著城外的匈奴人耀武揚威,邊防軍表示:「林北不領薪水也要殺爆這些渾蛋!」


戰國時期的形勢圖,大家尤其可以注意北方的外族分布部分

「是時候了。」


某一天,匈奴人驚喜的發現,竟有一大群趙國牧民在野外驅趕牲畜放牧,自從李牧那膽小卻又謹慎的俗辣上任後,這種無防備的肥羊基本就沒見過。


「那還等什麼?搶!」


匈奴人開始劫掠,而趙國軍隊急忙趕來保衛牧民,雙方稍一交手,匈奴人意外的發現:「趙軍根本經不起打,甚至還不會逃,竟然隨便就被我們抓了幾千人,遜斃了!」於是匈奴人決定:「召集所有可戰之兵,直接入侵趙國的防線,此戰我們必勝,然後就是搶錢、搶糧、搶娘們!」


懷著強烈的渴望,匈奴大軍一路殺奔至趙國防線附近,即便看到眼前已經有為數不少的趙國步兵排好方陣,他們也只有一個念頭:「搶錢、搶糧、搶娘們!必勝!」


匈奴人只覺得眼前黯淡無光,因為密集如雨的箭矢自三面竄出,還沒能反應過來,衝在最前面的匈奴騎兵已全數陣亡。


「陷阱!」


領軍的單于一聲慘叫,話音未落,趙國伏兵自兩旁殺出,他們騎術精湛且手上的弓箭致命無比,正是趙國傲視七雄的「胡服騎射」精銳騎兵,更重要的是......他們每個人都仇恨值爆表。


「叫你們囂張!看你們還敢囂張!」


埋伏的弓兵持續放箭,騎射部隊則倚仗靈活的機動力貼近打擊,就連本來作為防禦的趙國方陣都轉守為攻,步兵與重型馬戰車無情地輾壓來不及撤退的匈奴人。


這次埋伏襲擊,李牧將匈奴主力徹底打殘,在隨後的追擊中,匈奴前後損失 10 萬多騎兵,李牧還順道將襜襤、東胡兩個外族部落攻滅,另一個外患林胡則立馬認慫投降。一場戰役後,直至趙國滅亡的近 50 年時間,趙國北方再無外患。


趙國守護神

時間來到西元前 243 年,趙國發生了一件大事,戰功顯赫的頭牌將領──廉頗,落跑了。


這對於國勢日衰的趙國來說,無疑是重大危機,但卻是李牧升職的良機。這一年,李牧擔任國相(也就是丞相),他率軍攻打燕國奪取武遂、方城兩地,成為支撐趙國的頭牌將領。


西元前 234 年,秦王贏政(就是日後的秦始皇)派秦將桓齮攻打趙國,雖然歷史上對於桓齮領軍的紀錄並不多,但本次出擊的戰果卻讓人心驚,因為除了攻克趙國的平陽、武城二地,史書還記錄他:「斬首十萬。」可見桓齮用兵之兇猛。


隔年,桓齮再次率軍從上黨郡翻越太行山進攻趙國。面對秦國的強勢進攻,趙幽繆王已無人可用,只能任命李牧為大將軍並率北方的邊防軍迎擊。歷史並沒有詳細記錄李牧是如何用兵,但結果是李牧將 10 多萬秦軍全數殲滅,重挫秦國的攻勢。


眼看李牧頑強,秦國在西元前 232 年再次進攻趙國時,直接派出了頭牌將領──王翦。這是一場戰國四名將間的對決,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戰史上不可多得的夢幻對決,究竟誰勝誰負?


王翦(Source: wikipedia)

很遺憾,史料還是沒有記錄詳細的過程,只保留了最後結果:李牧戰術性獲勝(擊退王翦的主力軍軍隊)、王翦有戰略性成果(他派出的分遣部隊攻下數座趙國城市)。


老ㄕ其實非常好奇:王翦會不會對這場戰役心有不甘,但擊退秦軍的李牧卻也沒太多喜悅的時間,因為接下來韓國跟魏國試圖趁虛而入,所以李牧繼續領軍抵抗入侵,結果是:通、通、打、贏、了。


此時的趙國就像是一棟危樓,屋破、牆裂、漏水、頂缺,但李牧卻是一根不倒的支柱,讓危在旦夕的趙國殘而不倒。可無奈的是,似乎連上天都遺棄了趙國。


絕望的末路

西元前 231 年,趙國北方的代郡發生大地震,眾多地區的房屋倒塌大半。隔年,趙國因天災而陷入饑荒,這對連年征戰、損兵折將的趙國無疑是雪上加霜。這讓先前兩次挫敗的秦國決定:「趁你病要你命!」


西元前 229 年,數十萬秦軍兵分三路,一路由王翦統率主攻趙國中部,一路由楊端和統率主攻包含趙國首都邯鄲在內的南部地區,一路由李信統率進攻趙國北部。面對前所未有的強攻,趙幽繆王派李牧為主將、司馬尚為副將,率軍禦敵。


說真的,光看戰場形勢,缺兵少糧又被多路進攻的趙國已經是絕望,可我相信,當時的秦軍肯定是戒慎恐懼,趙軍則是意志頑強。原因無他......李牧,那個在眾多劣勢下、卻從未在戰場上被擊敗的李牧代表著無限可能。而這將是李牧與王翦這兩位戰國名將的二次夢幻對決,究竟是王翦復仇成功?還是李牧再創不敗?

 

答案是:戰爭沒有浪漫,只有勝負。


秦王嬴政對於李牧別有計畫:「既然我在戰場上勝不了你,那就在戰場以外要你完蛋!」


秦王收買了李牧在趙國的政敵,讓他們誣陷李牧企圖背叛趙國。為了讓謊言顯得真實,這次收買了趙國寵臣郭開、寵臣韓倉、趙幽繆王的老母,務求讓趙幽繆王無論在辦公、在民間、在休息,甚至跟家人聊天都會聽到李牧的別有用心。


三人成虎的效力是很顯著地,趙幽繆王派使者追悼李牧軍中下令:「免除帶兵職務,交出兵權並聽候發落。」


李牧的反應是:拒、絕、接、受!


以能力而論,李牧是唯一在危局中有機會擊敗秦軍的希望,所以他拒絕接受趙王荒唐到無異於亡國的命令,或許他還想像以前一樣,跟趙王據理力爭,並用專業能力證明趙王的判斷錯誤,從而再一次穩固統帥權。


可惜,李牧的上司趙幽繆王,明顯比之前的君主在思維上更低一檔次。當他聽到李牧違抗命令的消息,他下令:「把李牧給我殺了!」


於是,李牧死了。


李牧死後三個月,王翦率軍掛掉了趙軍新任統帥──那個不知道算哪根蔥的趙蔥,並攻陷趙國首都邯鄲,趙幽繆王被俘,雖有小部分趙國貴族勉強保留北方一小塊國土苟延殘喘,但趙國實質上已經亡矣。


李牧非死不可?

比起前輩廉頗,李牧的結局更加悲劇。一個有能力、有擔當、有節操的超強將領,竟是死於自己人之手?老ㄕ毫不猶豫地對趙幽繆王表示:「自己作死的蠢貨!」而會有這樣極端的表達,也實在出於我對李牧的不捨。


對於李牧是否能再一次擊敗秦國,這事儘管充滿懸念,但就算把時間拉長來看,秦趙兩國在總體戰力上差距日漸擴大,資源上的短缺也終將使李牧無能為力。


比起註定的軍事結果,我更想討論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問題:面對趙王的罷免及逼殺,李牧除了自殺還有別的選擇嗎?


答案是……有,那就是逃。


舉戰國時期的一位有名武將為例,那就是燕國的樂毅,此人李牧應該也不陌生。樂毅曾經率軍佔領齊國大片土地,但後來繼位的燕王懷疑樂毅的忠誠,樂毅就立刻逃走(就是逃到趙國),最後安享晚年。


換在今日的職場社會,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所謂的忠誠或是向心力不是來自於公司強加的道德觀,而是公司是否能滿足員工需求(像是:薪水、待遇、理念的實踐可能性……);若按戰國時代的情景來說,國君你不能讓我發揮專業或是不給我尊重跟安全感,我幹嘛為你賣命?我大可另謀高就。


依李牧的才華,逃亡國外、投降秦國,都可以獲得相當高的待遇,至不濟,隱姓埋名藏於民間也是一個退路。逃,絕對是一個可行的求生之路。


但李牧沒有逃。他選擇堅持己見,這個看來最笨也是最直接的選項。


但話說回來,老ㄕ我自己之所以看重李牧,不也是因為他純粹且強大的堅持嗎?若是按我所說的出逃,只怕他也不是那位讓我欽佩不已的李牧了。


李牧身亡的數十年後,改朝換代,進入漢文帝時代。


漢文帝(Source: wikipedia)

有一次,漢文帝碰到一個祖先是趙國人的馮唐,文帝說:「我聽說趙國以前有名將軍叫李齊,打仗非常有本事,你聽說過這號人物嗎?」


馮唐說:「李齊是有本事,但廉頗以及李牧的本事比他更大。」


漢文帝感嘆回道:「太可惜了!朕要是有廉頗、李牧為將,就不必為匈奴發愁了。」

馮唐卻說:「陛下雖得廉頗、李牧,你也用不了他們。」


史記紀錄文帝的反應是「上怒」,畢竟馮唐的回應太打臉了。但文帝的過人之處,就是他並沒有當場發飆,而是先打道回府生悶氣,之後再找馮唐質問:「公奈何當眾辱我?有些話是不會私底下再說膩?現在朕問你,你為何說我用不了廉頗、李牧?」


馮唐說:「我聽說上古時候的國君派遣大將,會對出征的將帥說:『朝廷内的事,由寡人作主;朝廷外的事由將軍判斷。』臣的祖父曾說,李牧以前為趙國防守邊境時,可以自由地使用邊境地區的錢糧而且不受中央朝廷的干涉,他才能率領精兵強將大破匈奴。現在,我聽說魏尚擔任雲中守防禦匈奴,也是會運用邊境地區的錢糧甚至還自己貼錢去犒賞士卒,所以士卒無不拼命作戰,讓匈奴不敢犯境。但前一陣子,魏尚擊敗匈奴的入侵,在上報戰果時,卻因多報了六顆首級就被削職查辦 。從這件事來看,陛下雖得廉頗、李牧,也不能重用。」漢文帝聽完馮唐的說辭,反應是:立刻宣布赦免魏尚,並且任命馮唐為車騎都尉。


如果李牧效命的君主,是知錯能改的漢文帝,是在軍事改革大破大立的趙武靈王,甚至是任用廉頗、藺相如、趙奢並能讓他們各盡所長的趙惠文王,李牧豈會落得自殺的下場呢?惜哉,李牧。千里馬有之,但伯樂不常有。有能者常見,才德兼備者少有。世事總是不完美,所以讓人忍不住地嘆息......

 

文章資訊
作者 金老ㄕ
刊登專欄 老ㄕ上課了
刊登日期 2020-07-13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