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通史】是饒富遠見的先驅者或帶來混亂的野心家?劉銘傳在臺灣的六年風雲

曾沅芷 2024-07-06

便當,是許多人的午餐首選;而全臺最知名的「便當店」,莫過於臺鐵便當。一邊吃著便當,我們來一邊談談臺鐵便當的「副業」——鐵路運輸。
 

獅球嶺隧道 (Source:TS Lai/CC BY-SA 4.0)
話說,承載無數遊人南來北往、以及眾多異鄉遊子到島嶼另一端討生活的鐵路,是如何建設起來的?歷史課告訴我們,在臺灣第一位建設鐵路的決策者名叫:劉銘傳,是清代臺灣的官員。這個名字,一般大眾應不陌生,銘傳國小、銘傳大學、銘傳路,至今臺灣仍有不少機關道路以他為名。看樣子,他應該是個對臺灣很有貢獻的人吧!

確實,劉銘傳做的不只是蓋鐵路,還有諸多現代化建設都是在他擔任臺灣省巡撫任內開啟的,可說是一位影響臺灣史甚鉅的人物。不過,跟如今對他的歌功頌德不同,劉銘傳的施政在當時可是引起了不少爭議,甚至引起血的征伐、官員互鬥,將臺灣社會與官場攪動出陣陣不平靜的風浪……


清法戰爭,竟成跌落谷底的命運轉捩點

故事該從劉銘傳飄洋過海來臺開始說起。
 
劉銘傳肖像(Source:wiki/公有領域)
對多數清朝官員來說,臺灣絕非當官首選之地,這兒不但地處偏遠、又是濕熱海島,而且「刁民」很多——狡猾的漢人已經很難搞了,還有更剽悍的原住民,實在不是一個好治理的地方。很多官員如果真的來到臺灣,往往也只想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趕快調離此地。不過,劉銘傳卻非如此,他對臺灣的建設非常有想法,也在任內大力執行。是什麼樣的因緣,讓他如此想在臺灣闖出一番大事業呢?

出身安徽的劉銘傳,其實不是一般考科舉取仕的官員;他是在對抗太平天國時成立私家軍隊「銘軍」,立下戰功之後成為朝廷重用的武將。身為鹽梟之子,未受太多儒家禮教束縛,又有多次征討太平軍、捻亂[1]、回亂的實戰經驗,讓劉銘傳對新事物的接受度比起一般儒生官員還要高很多,也讓他看待政策有更長遠的戰略觀點。

然而,儘管劉銘傳功業彪炳,卻捲入了朝中的人事紛爭,再加上他在陝甘一帶參與平定回亂時舊傷復發、後來又沒當上陝西巡撫,便乾脆告假回老家。想不到禍不單行,他推薦來暫時領導銘軍的繼任人曹克忠,因壓不住軍隊而導致譁變,劉銘傳就這樣被以「舉薦非人」為由受到革職處分。這下劉銘傳可說是相當倒楣,官場失意的他,莫非這輩子就要這樣鬱鬱而終?

有時候,錯過是為了更美麗的相遇。屬於劉銘傳的機會,上天終究會找時間給他。就在 1883 年,清法戰爭於越南爆發,隔年,雙方和談失利,重啟戰端,這次法軍劍指臺灣,垂涎臺灣的戰略位置與基隆的煤礦資源。

清廷眼見戰事告急,急需起用能打仗的人才,不然法國可能就要佔領臺灣了——於是,本來已經被驅離官場的劉銘傳,現在一躍成了朝廷眼中的寵兒,真是風水輪流轉。這回,劉銘傳掌握良機,重返讓他發光發熱的戰場。因此,可以想像的是,臺灣對劉銘傳來說不是什麼貶官流放的化外之地,而是讓他再起、讓他證明實力的舞臺,也難怪他日後對臺灣建設會如此用心。


臺灣,我來了!

1884 年,劉銘傳以福建巡撫的身分來臺主導對法防務,他帶領清軍和臺灣仕紳抵抗法軍侵略,親身站上前線的英勇姿態,贏得了許多人的好感。如林維源、丘逢甲與林朝棟等知名臺灣仕紳都非常支持劉銘傳,在各方面出錢出力,終於撐過了法軍的猛烈攻勢,守住了北臺灣。

根據連橫《臺灣通史》的記載,劉銘傳在基隆率軍抵抗法國攻勢時相當英勇,砲彈不斷向他所在的陣地襲來,殺傷了許多將士。劉銘傳的部下請他退到安全的地方,他卻說:「人自尋彈,彈何能尋人?」不願退卻。畢竟砲彈不長眼,不會因為你是指揮官就不打你,但也不見得能打得中你。指揮官都這麼說了,將士於是鼓起勇氣去面對無情的砲彈,最後奮勇退敵。劉銘傳的果斷和勇氣,鼓舞了清軍的士氣,讓法軍一時未能順利攻下基隆。
 
位於基隆的清法戰爭紀念園區說明牌。(Source:Solomon203/CC BY-SA 4.0)
在法軍於攻臺戰事失利後,清法戰爭也在 1885 年迎來了終結,法國取得對越南的宗主權。雖然臺灣不是這場戰爭中的第一主角,卻也讓清廷認識到其戰略重要性,決定正視長久以來忽略的臺灣防務與建設。

其中,最積極為臺灣爭取建省地位的,就是劉銘傳。

劉銘傳從清法戰爭的經驗中,認知到澎湖和臺灣對整個清國東南防務的重要性:一旦臺澎失守,整個大清帝國東南方戰略就會出現破口,唯有加強此兩地的軍事建設,才有可能在西方帝國主義的威脅下為清國謀取生路。

不過,劉銘傳也發現,臺灣雖有天然的海上防守優勢,軍務卻廢弛已久,亟需改革。此外,臺灣財政也是一大問題,儘管臺島農產豐饒、又可一年收穫兩次,卻有田賦徹查不清的問題,導致稅收不足。而讓清帝國煩惱已久的漢人與原住民間的衝突,也是劉銘傳意欲解決的事項。為了改善臺灣的治理,劉銘傳向朝廷上書,建言改革。

過去,牡丹社事件後來臺的欽差大臣沈葆禎也曾在同治 13 年(1874 年)建言讓臺灣建省,卻被朝廷否決;如今,臺灣的重要性終於被清廷看見,左宗棠再度提議建省,這才獲得朝廷首肯。

1885 年,臺灣正式升格成清帝國的一省,有了自己的獨立財源,巡撫也會比較好辦事。而首任巡撫——毫不意外,正是劉銘傳。他摩拳擦掌,準備在臺灣徹底地建設一番。
 

是成?是敗?改革的背後總有陰影

大刀闊斧的改變開始了。劉銘傳不僅在各地建立砲台、在臺北設立軍械機器局,提升臺灣的軍事防禦能力,他還相當注重引進現代化的基礎建設,希望把臺灣打造成能夠迎頭趕上西方帝國勢力挑戰的先進地區。除了文章開頭提到的鐵路,他也推動電報、煤礦開採和郵政等,並在臺北開設了西學堂,培育接受現代化教育的人才。
 
位於基隆市的二沙灣砲台(Source:Bigmorr/CC BY-SA 3.0)
不過,這些建設都是大錢坑,劉銘傳在享受建設的成就感之際,也得煩惱財源籌措問題。為此,他有兩個解方:

第一個解方是擴大臺灣既有的墾殖區域,讓臺灣可以自行創造更多財源。可是擴大屯墾區域,就等於要跟原住民搶地,該怎麼辦?劉銘傳於是設立了臺灣撫墾局,透過教育、贈與資源等方式,促使原住民漢化。如果能夠順利讓原住民變成漢人,進入清帝國的治理之下,那不就增加更多繳稅人口了嗎?問題解決!

理想很夢幻,現實很殘酷。事實上,所謂的「撫番」才沒有字面上說的這麼和平,劉銘傳玩的是兩手策略:他一方面利誘,一方面也動用武力征服,毀滅了許多原住民部落,讓他們傷亡慘重或不得不遷徙。

第二個財政解方,是針對臺灣漢人社會進行「清賦」。因為長久以來,清帝國無法全面掌握漢人的屯墾拓植,許多土地並沒有被清楚丈量面積,甚至沒有被納入公家記錄,讓帝國失落了不少臺灣稅收。為了從老百姓身上榨出更多油水,劉銘傳便下令在臺灣各地進行清丈,找出被隱匿不報的田地。

劉銘傳的這一政策用意雖好,但執行上卻有許多問題,導致民間埋怨不斷。特別是彰化知縣李嘉棠在執行時,有貪汙跟執行不謹慎的問題,激怒了彰化地方人士。彰化一位人稱「公道大王」的有力士紳施九緞,就率領鄉民起身反抗李嘉棠,形成「施九緞之亂」,一時之間圍困了彰化縣城,直到林朝棟率軍平定才解圍。

現在我們知道了:身為清國臺灣省首任巡撫的劉銘傳,他的治臺新政或許很有遠見,也初步將臺灣推向現代化階段,但他執行的方式過於急躁,與臺灣既存的漢人和原住民社會也多有衝突,使他任內留下不少爭議。

除此之外,他在任上還與政敵劉璈不斷爭鬥。劉璈在清法戰爭時駐守臺南,在劉銘傳要求撥軍費時不從,更在劉銘傳撤離基隆時參了他一本,讓劉銘傳深以為恨。之後,劉銘傳當上臺灣巡撫,就反過來鬥爭劉璈,捏造他的罪名,終於把劉璈搞到獲罪下台,慘遭流放黑龍江病死。連橫在《臺灣通史》的〈劉銘傳列傳〉大力稱讚劉銘傳的偉業,但在〈劉璈列傳〉處卻也感嘆為何劉銘傳不能容人,害了也是一心為臺的優秀官員劉璈。

劉銘傳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他銳意建設,但也有不少人性的弱點,讓施政不盡完美。1891 年,因處理煤礦招商引發爭議、被革職留任的劉銘傳告老還鄉,結束了他在臺灣的新政。

歷史命運的巨輪持續向前轉動,劉銘傳為大清帝國構思的現代化臺灣藍圖並未完成,臺灣沒過幾年就成了日本的殖民地,走向另一條截然不同的現代化路線——這,應該也是劉銘傳始料未及的吧。

[1]捻亂,為清代咸豐、同治年間發生於中國北方的民間抗清事件。捻字原為安徽、河南一帶民眾點燃油紙捻玩龍戲來驅疫避災之意,後來聚眾反抗清廷,並擴大勢力至北方數省。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
文章資訊
作者 曾沅芷
刊登日期 2024-07-06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