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二戰時期,被日本控制的香港是什麼樣子?

2016-11-11

日本軍政對市民生活的影響

在日本軍政下,英國籍居民、香港政廳相關人員、英國工商業者、重慶政府方面的中國人都被扣留並受到嚴格監視。前者被關進敵國人收容所,迎接艱苦的生活,後者則在香港酒店受到監視,其中有一部分人為日本統治提供協助,作為獲釋的條件。


被捲入戰爭深感痛苦的,不僅是英國人等殖民地社會的統治者,一般百姓也是如此。在日本軍政統治下,一般百姓在諸多方面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或嚴重損失,包括糧食、交通、娛樂等,不勝枚舉。由於採用軍政統治方式,日本軍政和香港民眾在很多情況下,關係顯得千絲萬縷。


在日本軍政下,英國籍居民、香港政廳相關人員、英國工商業者、重慶政府方面的中國人都被扣留並受到嚴格監視。 ( Source: Wikipedia )

食物等生活物資的短缺

佔領香港的戰爭在短期內即結束,百姓面對空襲的恐慌相應減少,但是市民的糧食供給問題在日軍佔領開始後,絲毫沒有得到改善。戰爭時期糧食供給問題,也從香港政廳疲於尋找百姓需要的糧食,而直接轉變成疲於尋求日本軍政需要的糧食,並一直持續到日本戰敗。


日本軍政下香港的糧食和其他生活必需用品等廣泛採用公定價格制。日本軍政認為只要管理好香港這一限定區域即可,因此樂觀預計統制經濟將發揮重要作用。但是當時統制經濟和自由經濟混合存在,如果無法強行干預自由經濟的情況發生,價格統管基本無法發揮作用。


街道上的商店由於擔心被哄搶所以都關門了,隨着軍政廳設立,表面上確立了由憲兵隊統治香港。為了確保百姓可買到所需的生活物資品,商業交易得以重新恢復。


1941 年 12 月下旬,香港島的一部分商店重新開張,很多市民因為擔心以後的生活紛紛前來購買生活物資品,據說呈現了如東京淺草寺門前市集的盛況。1942 年 1 月 13 日,公佈了日軍政廳佈告〈大日本軍政廳民政部佈告(第一號)〉,要求各商店重新開業,以安定民心。


1942 年 3 月 15 日起白米採取配給制,配給之初各區內只設置一到兩處大米供給處,因此據說「買米隊伍的長龍,看得到佇列的最前面但看不到隊尾,每日排隊搶位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大米供給處清晨一開門大米即瞬間售罄。空手而歸的人第二天凌晨又必須來排隊,有些人則留下不走,忍耐一晚等到第二天清晨才能買到大米。」


大米配給制度不僅由於給軍政財政帶來極大負擔,因此決定將大米的直接配給對象限於軍政相關人員,1944 年 3 月 15 日,發出預告宣佈從 4 月 15 日起公平無差別的配給對象,僅限於軍政相關人員。該措施立即付諸行動,軍政的大米配給量急劇減少,該措施事實上中止了軍政對香港一般居民的大米配給。一般百姓因此被迫按大米的市區價格購買,推動了市民搶購大米的現象。


公共服務水平下降

陸地交通


1911 年 11 月,由香港政廳經營的九廣鐵路(九龍、深圳之間)開通,用以連接香港和廣東省,該鐵路後來由於日中戰爭受到日軍攻擊,最終導致鐵路不通。但是在日軍佔領的方針政策上,鐵路運輸屬必須舉措,通過 1943 年 11 月廣九作戰時日軍掌握了鐵路沿線,同年 12 月 28 日鐵路全線完成修復工程,廣東省與新界之間商業貿易往來的交通路線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1911 年 11 月,由香港政廳經營的九廣鐵路(九龍、深圳之間)開通,用以連接香港和廣東省,該鐵路後來由於日中戰爭受到日軍攻擊,最終導致鐵路不通。( Source: Wikipedia )

乘坐火車的乘客只有經過鐵路方面許可才可乘坐便車,每天有三趟往返的混合列車運輸。行李方面,只會運送小件行李和隨身攜帶行李,但仍然成為鐵路沿線運輸蔬菜的有效方法。從九龍到深圳之間的火車三等票,大人票價 75 錢,兒童票則半價。


市內電車原來是由英國投資的香港電車公司負責運營,電車當時是連接市內各處的重要交通工具。隨着戰爭開始,交通蒙受較大損失,日軍佔領香港後,交通由總督部直接經營,通過重新修復,至 1942 年一部分電車開通, 3 月 20 日全線恢復運輸。


在軍政下投入運輸的雙層電車共 112 台,車票價格是市內統一價格,三等座開始是 2 錢,修復後鐵路延長,價格上調至 5 錢,後來上調至 10 錢。星期六賽馬日期間,每隔 3 分鐘運送客人一次,平均一天乘客約 10 萬人。


1942 年 11 月開始,電車的所有站牌都採用日式名稱。起初電車行駛時間是 7 點至 21 點,後來延長至 23 點。貨物運輸設有專用電車,電車裝載肉類、蔬菜和其他貨物往返運輸,有些乘客為了購買食品只乘坐這種電車。


1942 年 12 月 25 日,日本政府於香港中環慶祝「香港新生」一週年。 ( Source: Wikipedia )

但是隨着電力供給困難,1944 年 4 月 15 日開始,運輸時間僅限於早晚的交通高峰期,9 點 40 分至 16 點設定為停止運輸時段。1944 年 6 月 4 日,以節約用電為由暫停電車行駛。


香港島和九龍的道路完備,因為被日本佔領,這些道路均改用日本名字。例如,與香港島海岸線平行的干諾道(ConnaughtRoad)改名為住吉通;從九龍的半島南端北上的彌敦道(NathanRoad)改名為香取通。由於新界道路修整較為遲緩,而且該道路是抗日物資運往大陸的運輸路線,香港政府持續在新界投入交通建設,直至亞洲太平洋戰爆發。


電力、煤氣的供給


香港的電力事業是靠煤炭火力發電,煤炭燃料全部依靠進口。在香港島由香港電燈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在九龍則由中華電力有限公司負責運營。英國持有的資本佔 50% ,掌握了經營權,並從中獲得高額利潤。


日軍從 1941 年 12 月 16 日開始佔領九龍,着手修復受損的電力設施,26 日開始軍事送電。1942 年 1 月 3 日,香港島也開始軍事送電,並公佈電力供給方面的暫時規定。軍政廳在九龍和香港島分別於 1942 年 1 月 1 日和 1 月 15 日開始供給民用電力。


總督部後來設立總督部直營電氣事務所,1943 年 1 月 1 日開始把電力經營改成委託民間商家負責。不過,隨着發電燃料的煤炭供給日趨困難,於是開始對煤炭實行供給統管。香港的公共服務、工廠和一般家庭主要都依靠電力維持運轉,因此該措施給香港各產業和百姓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1943 年 5 月 1 日起,開始實施限制用電。


自來水、電話


香港的上水道是在英國殖民地統治時期耗費了 80 年時間建成的,開戰後被英軍摧毀。


日軍佔領後實施重建工程,在香港軍政廳、總督部的直接管理下,九龍於 1942 年 1 月 1 日開始供水,香港島則於 1 月 20 日開始供水。九龍方面的重建工程由台灣拓殖會社負責,該公司還協助上水道的運營工作,1943 年 8 月受命負責上水道的業務。


香港的上水道供水用戶相對人口數量來說極少,這是因為香港不是每戶安裝一個水表,而是按每棟建築物安裝,高層集體住宅也只安裝一個水表。開戰前,因建築物結構上的理由,很難給每家用戶安裝水表,因此水費一般由房東負擔。


開戰前,每 1,000 戶住戶中僅安裝了 27 台水表。日軍佔領後執行人口疏散政策,人口逐漸減少,1943 年末每 1,000 戶住戶安裝的水表減至 17 台。


開戰前,每 1,000 戶住戶中僅安裝了 27 台水表。日軍佔領後執行人口疏散政策,人口逐漸減少, 1943 年末每 1,000 戶住戶安裝的水表減至 17 台。( Source: Wikipedia )

開戰前一般市區家庭水費價格為每 1,000 加侖 25 美分,但是市區、山腰、山頂等不同位置的水費也有所不同。日軍佔領後,水費每 1,000 加侖價格為軍票 40 錢。1944 年 7 月 1 日,水費為全市統一價,每月基本底價上漲。


之後因通貨膨脹,供水變得愈加困難,1944 年 11 月 6 日,香港自來水廠遵照總督部命令,11 月 5 日開始對山頂和半山腰地段實行減少供水量甚至停水,以控制供水量;12 月 1 日起上調水價,規定最多供水量 1,000 加侖水費為 5 日圓。


開戰前,香港的電話業務由香港電話公司負責。電話設備中的電話交換器和地下電纜未受戰爭損毀,1942 年 1 月 17 日開始重新恢復電話業務,由總督部直接主管。


1942 年 4 月 28 日,公佈了〈電話規則〉(1942 年香港總督部令(以下簡稱香督令)第 19 號),該規則追溯至 2 月 20 日開始施行。日軍佔領後,由於經濟穩定,電話用戶逐漸增多,1943 年 12 月電話用戶超過1萬人。


電話費因距離等略有不同,但大部分為每年 120 日圓,新客戶需要繳納設備費 200 日圓和保證金 50 日圓。1943 年 2 月 20 日,香港和九龍的郵局開始開設窗口電話通話業務,給非電話用戶帶來很大的方便。


1944 年 2 月 1 日,電話保證金從 50 日圓上調至 100 日圓,1944 年 7 月 1 日通訊業務和電話業務委託給國際電氣通信會社香港支局負責經營,同時將電話費用上調至原來的兩倍。


醫療服務


日軍佔領期間,有幾家醫院由日軍接管,此外也有軍政下的醫療單位。1942 年6 月 12 日,〈醫師齒科醫師令〉(1942 年香督令第 23 號)及其施行令(1942 年香督令第 24 號)公佈,8 月 1 日開始施行。


依據該規定,原來的西醫(學習西洋醫學的人)中,對曾留學日本經過正規學習的醫生,給予無時間期限的開業資格,對其他醫生給予最多一年的開業資格。允許中醫(未經正規學習隨意開業的中醫)和牙醫(未經正規學習隨意開業的牙課醫生)從事醫療活動,同意其進行醫生、牙醫業務範圍外的醫療活動。


除了日軍接管的醫院以外,總督部在 1942 年 6 月 3 日把六家醫院、兩所醫務室設立為總督部醫院和醫務室,並將現有醫療設施直接轉為由總督部直接經營。


提供醫療服務是日軍佔領時期安定民心必不可少的舉措,因此不得不着手經營醫療設施。截止 1943 年 11 月末為止,從屬於總督部直營的醫院,有香港市民醫院門診部、香港市民醫院第一醫院、香港市民醫院第二醫院、香港產院、香港精神醫院、香港癩醫院、香港傳染病醫院、九龍傳染病醫院以及九家各類診療部門。


除了這些設施外,還有博愛會醫院這些專為日本人提供服務的醫療設施。在佔領時期,日本人作為佔領國的國民,能享受特別待遇。


此外,還有以救濟貧民為目的的慈善團體經營的醫院,這些醫院主要依靠委託其他單位經營,或者依靠贊助補貼維持經營。由慈善團體經營的醫院中,較有名的是由東華三院經營的三所醫療機構,該醫院主要依靠捐款和房地產收入經營。其中東華東院被日本接管。日軍還接管了屬綜合醫院的瑪麗醫院和九龍醫院。


1930年代的九龍醫院。( Source: by Lookchard, via Wikipedia )

東華三院是難民救濟團體之一,開戰前已開始從事救濟事業,包括保護難民和協助回歸的活動。1942 年前半年由於藥品及醫療器材不足,住院患者被限制在 300 人以內。其後雖然重新恢復門診治療,但是由於醫生、看護人員、醫藥品經常缺乏,資金周轉惡化。因此,患者蜂擁到被日軍接管的其他醫院,這些醫院的醫療服務包含受傷者的治療、急救活動、注射預防疫苗等。


1944 年開始的空襲,令很多香港居民受傷,導致醫療需求量激增。另外,鴉片中毒患者因鴉片官方定價大幅上漲,未能買到足夠鴉片,因此很多吸食者出現犯隱症狀。為了治療這些患者,東華三院甚至被迫充當獨立病房樓。


醫療費也未能擺脫通貨膨脹的影響。1944 年 6 月 1 日,總督部醫院、公立診所和九龍醫療班的診療費、住院費、藥費等的費用上調。後來由於通貨膨脹不斷惡化,1945 年 1 月 1 日一口氣將總督部直轄醫院的診察、住院、藥費上調至原來的兩倍。

 

本文摘自商務印書館出版《日本軍政下的香港》
以翔實的第一手檔案,
梳理香港史上最黑暗的三年零八個月,
重現香港日治時期的經濟、
社會以至文化生活的真實面貌。
文章資訊
作者 小林英夫、柴田善雅
刊登日期 2016-11-11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