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奇幻生物中,人魚的知名程度也是數一數二。西方的人魚是美貌少女,有一副好歌喉,還能把聽到的人都迷得神魂顛倒;中國的人魚則是非常具有生產力,不僅哭泣的淚水會變成珍珠,還能紡出輕薄好看又實用的鮫綃[1],那麼日本的人魚又是怎麼樣的呢?
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日本的八百比丘尼傳說中,人魚到底是什麼樣的生物吧!
日本人魚不是公主,是海產?
世界各地都有人魚的傳說,而在大部分的設定裡,他們通常都是人身魚尾的神祕精靈,充滿浪漫色彩。
不過,日本原產的人魚比起類人生物,更像是一種珍奇海產。承襲自中國《山海經》,在日本傳統觀念裡面,所謂「人魚」,就是長著人頭的一尾魚,更接近「人面魚」的概念。直到江戶時代,西方人魚的傳說開始在日本傳播,才出現今日大家所熟悉的「上身是人、下身是魚」的人魚形象。此外,在日本的傳說中,人魚不只沒有特別被強調具有知性的頭腦、美麗的外貌,甚至還會發出嬰兒般的哭聲,可以說是恐怖屬性點滿。
或許是因為長得就像普通的海產(畢竟除了現流海產店,我們一般見到的「魚肉」都只有魚片的部分嘛),在故事中登場的日本人魚,總是以人魚的「魚肉」為賣點,不僅超級美味,吃了還能長生不老,就連骨頭都能當成藥,簡直就是奇幻海洋世界中的五星級藥材!
最有名的人魚食客:八百比丘尼
人魚肉的「食療」效果到底有多神奇?八百比丘尼絕對能親口告訴你。
這位尼姑的故事流傳在日本各地,版本也各有出入,但不變的核心架構就是:她偷吃了父親帶回的人魚肉,從此永保美貌,還獲得一千年的壽命。
然而,這並不是幸福快樂生活的開始,反而是悲傷的起點。獲得永生之身以後,青春永駐的她只能眼睜睜看著親近的人逐漸衰老、逝去,旁人也都因此疏遠了她。陷入寂寞之中的她,選擇出家並四處遊化,最終於八百歲時返回故鄉,在福井縣的一個洞穴圓寂。
現在福井縣小濱市的「空印寺」,就有供奉她的像。大家有機會到附近的話,也可以去走走,思考一下祝福和詛咒之間的一體兩面。八百比丘尼並未因長生不老而幸福,反而因此陷入孤寂。這種悲劇結尾,或許就和其他長生不老的故事一樣,告訴世人永生的美好僅僅存在於想像吧。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說,明明傳說中的人魚肉能讓人活一千年,那為什麼八百比丘尼的名號不是「一千比丘尼」呢?
這是因為在傳說中,她將兩百年的壽命分給了國主,也因此得到了「八百比丘尼」這個稱號。而因為她永遠的青春美貌,人們也叫她「白比丘尼」。
吃人魚會孤獨,但和人魚戰鬥就沒事!
吃了人魚肉會陷入讓人憂鬱的永生,那和人魚打架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上面提到的日本人魚是一種珍味,雖然食用後果不一定良好,但總之會被當作一種食材「任人魚肉」這件事情是無庸置疑的。然而,根據瓦版「人魚圖」(1805)跟石塚豊芥子(1799-1862)《街談文集》(街談文々集要)的記載,在日本中部富山縣,人魚卻是一種哥吉拉般的存在。
富山人魚的身形可達 11 公尺,頭上長著金色或白色的角,頭髮有 4.6 公尺長,身體雙側各長著三隻眼睛。不只如此,它每天都會出現兩、三次,每次牠出現,人們就會捕不到魚,村裡還會發生火災,更會響起三公里外都聽得見的巨大聲響,簡直是動作電影般的華麗登場。
大怪獸登場了,那麼,誰是超級英雄呢?
傳說,當地居民不堪其擾,就跑去向領主前田家求救。領主出動了鐵炮隊,一共動用 450 挺鐵炮槍才將人魚擊斃。不過,這些人卻沒像吃了人魚肉的八百比丘尼一樣悲劇,反而開始走運,不僅能夠長壽,還很有福氣,整個村莊從此不受惡運侵擾。不知道是不是只要不吃,怎麼欺負人魚都可以?還是,就像不同種的河豚有毒部位不同,不同地區的人魚帶來的 buff 也有所差異?
就像日本漫畫裡的人魚公主有分七大洋,不僅色彩各異,歌聲也各有特色,日本的人魚或許也有地域之別。他們有些是人畜無害,還能吃了保平安的保健食品;有些則是毀天滅地的大妖怪。不過無論如何,我們現在也只能到留下這些人魚傳說的地方,追尋故事的軌跡,想像永生少女的美麗與哀愁了。
本文轉引自
文學碎碎念粉專,內容及段落經故事編輯部調整。
我們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
我們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
我們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
——訂閱支持《故事》,一起灌溉臺灣的人文土壤!
[1] 鮫綃:中國傳說中鮫人(人魚)所織的絲絹、薄紗。在西晉・張華的《博物志》、東晉・干寶的《搜神記》中,都提到南海的鮫人善於織絲布;南朝梁・任昉的《述異記》有著更細節的描述,指出鮫人所織的絲絹白如霜,碰到水也不會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