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在中山路開隆宮巷口的「旭峯號」,總是吸引一波波年輕人拍照打卡,既不是排隊美食,也不是潮牌名店,看上的應該是時下文青青睞的「懷舊復古」風情!只是,似乎沒有人在意這幢建築曾經是廟前的老雜貨鋪,除了日常用品外,還有農曆七月十五「做十六歲」儀式需要的蜜粉、香水、紙紮七娘媽亭。
就在「旭峯號」隔壁有一間經常鐵門緊閉,懸掛著「沒蝦賣」牌子的蝦仁肉圓老店。因為沒有滿意的食材來源寧可不做生意,是典型府城老闆的脾氣!再往巷底的方向走去,藏身停業老市場角落的小店、咖啡廳、民宿,更像是沉澱在當代城市面貌下的異時空,而這卻是臺南這座老城市生活的 DNA!
四百年前,荷蘭人在臺南開闢了最早的市鎮規劃,大街與街廓蓋起了可以做生意的「街屋」,只是確切樣子目前還不可考。後來隨著鄭氏王朝與清代統治移民來台的漢人,擴大了市街與城鎮的規模,櫛比鱗次的磚木造街屋和合院院落,依著地勢水文散佈開來且各自聚集成市。
直到日人治理時期,不只是和式木造「町家」與「民家」的引入,西洋化的「二手」傳播與想像,更大幅地改變了這個城市。尤其在「始政」邁入四十周年的 1930 年代,可以說是近代建築轉變最劇烈的階段,各種當時最「摩登」的新樣式、新材料快速地佔據在城鎮的各個角落,甚至延續到戰後的十餘年。很明顯地,以民國六十年(1971)的《建築法》修正案為重要時間分界,我們今日所謂的「老屋」,多是在此之前留下來的,而在《建築法》修正實行後,大量開發商商品化與廣告招牌遮蔽的建築,成了你我熟悉的「中華民國美學」!
1999 年,也是「九二一」地震發生的同年,致力於歷史建築與環境保存的「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古都基金會」)在臺南成立了,而這與臺灣第一個日治時期磚造公共建築修復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