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鹽、糖、鐵」的黃金組合: 打造日治臺灣產業一條龍的高雄臨港線

2024-09-13
在今天的哈瑪星鐵道園區附近,可以遠眺高雄港站,還有週邊舊港區鐵道線群和建物群(Source: Deepblue5042/CC BY-SA 4.0)

因觀光活動與國內外藝文表演的興盛發展,近年造訪高雄的觀光人次也屢創新高,不過,許多人可能不知道,號稱「海港城」的高雄,其實是興建鐵路以後,才打通了高雄港,也因此逐漸成為世界大港,而為了使運輸往來更為便利,更為此打造了一個港口運輸鐵路系統。

 

先簡單介紹工業革命與鐵路的發明,當初蒸汽火車在英國被發明,鐵道熱潮開始從歐陸捲向全世界,這一種大量又穩定的運輸工具遠遠把牛車、馬車和運河拋在後面,成為陸地上的交通霸主。鐵道帶來貨暢其流,建構出供應鏈的可能性,各種產業與經濟因而提升,回過頭來又讓鐵道繼續成長。而這個良性循環的起點,往往是從港口開始。

 

港口加上鐵路的「黃金組合」:臨港線

為何從港口開始十分重要?因為即使有了鐵道,不過還得與歷史悠久的航運結合,才能發揮最大功能,何況對於包括臺灣在內,鐵道對許多地方而言還是外來技術,因此,以登陸地做為發展起點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無論如何,鐵道和港口是一組黃金拍檔,世界上的著名港都都有鐵道搭配,服務的地點不僅在火車站,鐵道還會直接深入到倉庫、碼頭和棧橋,更進一步讓「車船轉運」更加順暢,而以分布位置和功能而言,這樣的鐵道就是所謂的「臨港線」。

 

清領時期,劉銘傳規劃基隆到臺南的鐵道路線,由於沒有同步建設基隆港,功能大打折扣,而且對當時的臺灣而言,工程太過艱困,因此在新竹就停下腳步,未能完全實現。日本時代,總督府認為要有效治理臺灣,一定要在西部建造縱貫鐵道,所以他們當時利用北部既有路線運送物資,一邊重建新線、一邊往南延伸,而對於沒有鐵道的南臺灣,大筆一揮以打狗做為起點,開始往北修築路線──為何不選臺南,或是較有基礎的左營,就是著眼於打狗擁有優良的港灣,更具有未來性。
 

1910 年代的高雄港(Source:wiki/公有領域)

於是,打狗車站在 1900 年 11 月 29 日開業,從打狗到臺南的「南部線」通車,蒸汽火車的汽笛聲第一次響徹南臺灣,兩年不到,橋子頭製糖所開始製糖。種種建設都是因為物資和設備可以利用鐵道輸入,砂糖則利用鐵道輸出,有了鐵道,才具備現代化新式糖業的條件。

 

不過,當時的打狗車站被定位是「臨時站」,之所以臨時,就是因為車站所在的濱海地區,還是一片潟湖和潮間灘地,腹地極其有限,也缺少現代化的港埠設施,日後還要不斷改善和擴張。

 

奠定現代高雄港的基礎:哈瑪星的誕生

隨著縱貫鐵道南部線逐年往北挺進,以砂糖為首的各種貨物運量不斷提升,侷促於打狗山和海灘之間的打狗車站很快逼近飽和,而且車站附近沒什麼可用的平地,於是 1904 年,總督府開始規劃填海造陸,利用作業船挖掘海底泥砂,從臨時車站開始向南側填築陸地,一方面也浚渫內港水域,改良港口航道。而現代高雄港的輪廓,就是從這時候開始形塑。

 

在「鐵道部埋立地」整個完工之前,1905 年底已經初具規模,車站南側已經填好一大片寬敞的新生地,末端轉向西側,南岸是新建的碼頭與棧橋,一排排的倉庫就從港邊慢慢出現。這些倉庫的主人,包含了鐵道部、船運公司、貿易商、運送店等等,成為現代高雄港最早的雛形。在日俄戰爭的背景下,為了確保車船轉運的效能,從臨時車站到倉庫群之間的新生地上,也拉出一條鐵道支線。這條行經海濱的路線,被稱為濱線,而濱線的日語讀作hamasen,日後演變成為「哈瑪星」這個地名。

由壽山俯瞰新濱町的樣貌(Source:wiki/公有領域)

縱貫鐵道經過九年施工,終於在 1908 年 4 月 20 日全線通車,打狗的「鐵道部埋立地」則在前一年就已完工,配合縱貫鐵道的進程,使用多年的打狗臨時車站在五月份往南搬遷,也新增了月台。不過對整個車站而言,可以說是往更寬闊的南側擴張站場範圍,所謂的搬遷,說的是站房和月台這些旅運設施。實際上,一直到這個車站在 2008 年廢止之前,當年臨時站內的鐵道路線範圍,也仍然是整個車站的一部分。

 

串聯大高雄產業運輸的關鍵:碼頭鐵道的擴張

因此,縱貫鐵道通車,不只大幅縮短臺灣西部交通時間,也讓工業革命年代的鐵道魔力,在臺灣終於完全發揮。

 

1908 年,不只打狗車站範圍擴張,旅客服務設施遷移到新生地上,打狗港也正式展開了第一期築港工程。除了繼續疏濬水域,現代化的碼頭也開始往東邊修築,碼頭所到之處,皆伴隨著倉庫與臨港鐵道。原有的濱線倉庫也日益活絡,持續擴大範圍,剛在臺灣西部設立的眾多製糖公司,也在這時候來到濱線卡位;整齊成排的倉庫之間,皆佈設了鐵道,讓貨車車廂可以快速裝卸貨。以火車站的配置而言,濱線等同於「貨場」的機能。

 

當時聚集諸多倉庫,日益繁華的高雄濱線全貌。(Source:wiki/公有領域)

打狗最早的都市計畫也是在 1908 年頒布,基地範圍除了鐵道部埋立地,還包含了才剛開始工程的「淺野埋立地」。淺野總一郎是當時著名的商人,鐵道部埋立地以西,原有的海灣以及遍佈魚塭的區域,由他投資所進行的填海造陸工程,在 1912 年全部完工,這一個地區就是今日所稱「哈瑪星」指涉的範圍。同一年,今日蓬萊商港區的碼頭也完工,相較於濱線倉庫群的「第一碼頭」,這裡被稱為「第二碼頭」。1914 年從打狗車站分岔出通往第二碼頭的路線,緊臨南岸的鐵道稱為「表岸壁線」,後來再隨著港區修築及三號船渠的完工,新增從倉庫間通過的「中岸壁線」,以及碼頭北岸(也就是三號船渠)的「裏岸壁線」。
 

哈瑪星填海造陸工程的關鍵人物,日本商人淺野總一郎。(Source:wiki/公有領域)

在鐵道、碼頭、都市的同步規劃及建設之下,搭配著同時進行的填海造陸,原本難以運用的潟湖地形,就變身成為港都的一部份。在哈瑪星搭配著「第一碼頭」而誕生後,鹽埕庄一帶在 1914 年也搭配「第二碼頭」完成填海造陸,原先的鹽田景象不復見。至此,打狗川(高雄川、愛河)以西的陸地終於底定。隨著經濟發展,港口吞吐量不斷提升,市區也照著規劃擴張,可想而知打狗川到打狗山之間,腹地終究不夠,必然要跨河往東邊生長。

 

打狗在 1920 年改名為高雄,車站也同步更名成為高雄車站,四年後高雄設市。從縱貫鐵道全線通車以來,築港、鐵道延伸、都市計畫,一直都是同步進行,而且往往在一個階段還沒結束時,就因為發展的現況而醞釀著更後面的階段。
 

當時的高雄車站,是臺灣本線最南端的車站。(典藏者: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高雄臨港線:正式誕生

在三號船渠北岸的「北裏岸壁線」,是 1930 年從高雄車站延伸而來,這條行經今日駁二核心區域的鐵道,日後繼續延長,從今日大義倉庫群附近開始築堤爬坡,跨過高雄川,再緩緩下坡來到苓雅寮車場。出海口的苓雅寮大橋建於 1935 年,共三個跨距,雖然僅有單線鐵道,但從寬大的橋墩可知已經預留將來複線化的空間。至此,這一條臨港鐵道的規模,明顯有別於先前幾條碼頭倉庫的路線,可以說是達到「支線」的規模。
 

2004 年,仍在運作中的苓雅寮車場,目前相關設施已拆除,後改建為現在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鯨魚堤岸與環狀輕軌光榮碼頭站。(Source: Cheng,Cheng-en / CC BY-SA 4.0)

在 1936 年的都市計畫裡,基地範圍正式跨過高雄川,鐵道方面更是有重大變革。使用了三十多年的高雄車站,既是縱貫鐵道終點,要服務不斷成長的旅客量,又要服務日益擴增的高雄港碼頭,顯得不敷使用,因此規劃在潮州線(後來的屏東線)三塊厝車站東邊,大港庄一帶新建旅客車站,並包含調車場與機關車庫等功能。此外,在新車站的東側,也規劃出一條支線鐵道,這條路線從潮州線分開後往前鎮方向延伸。
 

從 1937 年開始,高雄作為南進基地的政策確立,戲獅甲的十字船渠(五號船渠)和重工業工廠陸續完成,「臨港線」的名稱也首次在鐵道部年報登場。

 

值得留意的是,這裡所稱的臨港線已不是前面提到、原本單純聯絡碼頭功能的鐵道,而是一條從新高雄車站出發的支線。

 

1941 年,高雄新車站正式啟用,旅客列車起訖改至新站,而舊站則繼續負擔貨物列車及臨港鐵道車船轉運的業務,站名也改稱為高雄港站。這一年也是日本開啟太平洋戰爭的時刻,濱海重工業區和臨港線鐵道都具有戰略意義。
 

因此,高雄臨港線的輪廓也終於分明;1943 年,從高雄港站出發,跨過苓雅寮大橋的路線,已經延長到了日本鋁工場;1944 年,從高雄站出發的臨港線先通到了十字船渠,之後再延伸到日本鋁工場,與西段路線銜接,至此縱貫線、屏東線、臨港線終於成為環繞高雄市區一圈的環狀路線。

 

雖然因歲月的流逝,許多昔日高雄臨港線的鐵道景況,不是早已消失,便是因改建而無法一窺原始樣貌,不過也因為有了臨港線鐵路的開端,種種建設或規劃,也成為日後高雄打造環狀輕軌的建設基礎。
 

本文與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合作
雄躍南方,百年好市
1924 年 12 月 25 日高雄設市,從此,由一個港口小鎮,百年內蛻變成稱霸南臺灣的港都工業城,更是一座承載國家經濟使命、社會多元文化包容,與國際接軌的偉大城市。

20 世紀開端鐵道和港埠建設在港邊展開,海陸聯運打造高雄市聯通世界的平臺。1908 年高雄港吞吐量超越台南安平,成為南部第一大港,製糖、製磚、水泥、軍事工業,高雄開啟了百年工業狂飆之旅。

1950 年代塑化工業、1960 年代石油化學工業和著名的加工出口區代工產業、1970 年代的重工業,以及小兵立大功的螺絲王國、香蕉王國等,高雄長期肩負了台灣經濟發展的重擔。

1976 年高雄人破百萬、1979 年升格為直轄市,因鐵道、港口、工業構築了高雄成為大城的基礎。

2010 年縣市合併,疆域納港包山成就了現在我們生活的「高雄市」,近十數年駁二藝術特區、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世貿展覽館、旅運中心等構築出亞洲新灣區的面貌,從百年推動高雄的臨港線到今天的輕軌環狀線,一種屬於高雄的新生活方式,讓百年舊港灣成了青春高雄的引領者。

2024 回望百年,作為一座年輕的移民城市,匯聚來自全台各地的人一起打拼、一起生活,成為所謂的「高雄人」,今年8到12月讓我們用繞境遊程、講座等活動更了解這片我們一起打拼的土地吧!
文章資訊
作者 古庭維
刊登日期 2024-09-13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