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爆料商周】雙頭龍、飲水狂魔、陰陽失調……那些穿梭於古代中國的「虹」龍傳說

野蠻小邦周 2020-06-22

在兩千年前的一個下午,驟雨過後,空氣清新,樹葉、屋簷還掛著晶瑩的雨水,此時天際出現一條七色大龍,垂掛在地平線兩端。一個小女孩從屋裡走出,在庭院中指著天空這條七色大龍,興奮大喊:「媽!七色大龍出現啦!」


婦人聞言,急忙從屋中奔出,狠狠地將女兒的手按下。


「跟妳說過多少次,不可以用手指彩虹,快給我進屋裡來!」


可憐的小女孩就這樣慘遭媽媽訓斥,原來這世上不能用手指的東西這麼多……


在古代,看到彩虹可不能隨便用手亂指。 (Source:Paolo Chiabrando, via Unsplash

雙頭龍:彩虹的原始形象

現在我們看到彩虹高掛天際,驚喜之餘,會用手指著彩虹或用手機拍下轉發,但若在小邦周的年代,以上行為肯定要被罵。特別是女孩子,在上古時期以手指了彩虹,可能還會被問:「你在這裡指彩虹,家裡人知道嗎?」


這不是我們隨便亂說的,因為在《詩經.鄘風.螮蝀》中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

 

螮蝀在東,莫之敢指,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

這是說什麼東西在東呢?螮蝀(音同地東或地洞),是彩虹的古名之一。


從這首詩可以看到「彩虹」在周朝時是「莫之敢指」(不敢以手指之),特別是女子,指了未來就會跟人私奔,遠離父母兄弟。在東漢的辭典《釋名》有記載類似的說法:

 

虹,攻也,純陽攻陰氣也。又曰蝃蝀,其見每於日在西而見於東,啜飲東方之水氣也。

 

《釋名》的「虹」有兩種形象,既是陰氣、陽氣的運作,又像一種吸水的大怪獸,看來不太協調。在古人心中,為什麼彩虹會被描述成這樣呢?我們可以從甲骨文中找到一點線索。虹在甲骨文中寫成這樣的形體:

 

它長得像什麼生物呢?我們可以從另一個甲骨文「龍」字中找到相似嘴型與身體:


在《甲骨文合集》 有一個殘缺一半的「虹」字:「」。形象較為生動細膩,不僅畫出了目、 鼻,也有角形。如果依著水平對稱復原的話,這個虹字應該長得像這樣:「」。在一些先秦的玉璜(音同皇)中,也可以見到雙首龍形的造形。


戰國晚期,龍首玉璜。兩端作龍首,面琢穀紋。

甲骨文學者很早就發現這個像背部拱起,兩端有龍首的文字就是「虹」。在甲骨文中,「虹」這種七色雙頭龍出沒不定,很愛喝水,出現時人間禍福難測。甲骨文裡有一段關於彩虹的占卜紀錄:

 

王占曰:「ㄓ(有)求(咎)。八日庚戌ㄓ各雲自東面母,昃亦(夜)ㄓ出虹自北飲于河。 □月。」(□,表示缺字)


意思是說商王占卜後說:「有壞事 !」果然八天後的庚戌日有雲團自東方來到(占卜文中的面母意思不明),下午到入夜前虹會從北方開始吸食河水。


商人認為彩虹會移動,會吸食河水,這是一種「災咎」。然而,就算象徵壞事,仍是個有能力禍福人群的超自然存在,加之以常常與「雨」、「雲」一齊出現,因此商人也會想問問,出現虹是否會影響收成?

 

庚寅卜,古貞:虹不唯年。

 

庚寅卜,古貞:虹唯年。


庚寅日,貞人「古」占卜:虹會不會影響收成? 從甲骨文字形與占卜內容來看,商代人以為彩虹是一種龍,雖然象徵噩運,但也有可能帶來豐年。只可惜關於彩虹的占卜紀錄不多,還沒有辦法描繪出「彩虹」更清楚的樣貌。幸好在漢代的畫像石中,還保留著彩虹的形體,見圖 6-2 。


圖 6-2:漢代的畫像石中,還保留著彩虹的形體。

一飲盡江河

虹的雙頭龍樣貌,漢代後漸漸淡出人們的記憶,但是「虹飲於河」的傳說,卻流傳下來。在《漢書.燕王旦傳》中記載:

 

是時天雨,虹下屬宮中,飲井水,水泉竭。

 

彩虹降臨於宮中,一口氣就把井水喝乾了,真是飲水狂魔。


在魏晉南北朝時代,據說有位劉敬叔先生寫了一本《異苑》,從書名可知,這是一本記載異事的書籍,其中就有四則與彩虹有關的怪異故事。


第一則:一段彩虹繳水費與酒錢的溫馨故事

 

晉陵薛願,義熙初,有虹飲其釜,須臾翕響便竭。願輦酒灌之,隨涸,吐金滿器。於是災弊日祛,而豐富歲臻。

晉陵人薛願在義熙(西元 405-419 年)初年時,遇到了彩虹在喝鍋子的水,唏哩呼嚕就喝乾了。薛願持酒再倒入,馬上又被彩虹吸乾了,彩虹隨即吐出黃金填滿鍋子。此後薛願一生無憂,年年富貴。


第二則:一段生病還被彩虹偷吃稀飯的悲慘故事

 

長沙王道憐子義慶在廣陵臥疾。食次,忽有白虹入室,就飲其粥。義慶擲器於階,遂作風雨,聲振於庭戶,良久不見。

長沙王劉道憐之子劉義慶在廣陵臥病在床。正在吃清粥小菜的時候,忽然有彩虹入室,把他的粥給喝光了。劉義慶一個不爽就把碗扔在台階上,於是忽然起風下雨,巨響震動於庭院門口,很久才消失。


第三則:一段夫妻餓死化為彩虹的淒美故事

 

古語有之曰,古者有夫妻,荒年菜食而死,俱化成青絳,故俗呼美人虹。

以前有個民間故事,古代有一對夫妻,在饑荒時因營養不良而死,一起化為青色虹霓而去,所以俗稱彩虹為美人虹。


第四則:一段無面老婦化身彩虹的恐怖故事

 

太原溫湛婢見一嫗向婢流涕,無孔竅,婢駭怖,告湛。湛遂抽刀逐之,化成一物如紫虹形,宛然長舒,上沒霄漢。

太原溫湛有一位婢女看到一個老婦人朝著她流淚,但仔細一瞧發現老婦竟沒有五官,婢女嚇得魂飛天外,跑去告訴溫湛大人。溫湛大人於是拔刀追殺無臉老婦,老婦幻化成像紫色彩虹一樣的東西,彎曲地朝天空伸展,上端隱沒於雲端。


這些故事有些溫馨、有些可怕,整體來說不外乎與天空和水氣有關係。虹飲水的傳說,到宋代仍有流傳。


宋代大科學家沈括在出使契丹的途中,看見虹兩頭垂於澗中,證實彩虹會到溪澗飲水。他還派了人到溪澗的對岸去,隔著彩虹相望,中間就像隔著一層薄紗。站在澗的西邊向東望,可以看到虹;反之,只見太陽直接照射,什麼都看不到。觀察了一段時間,虹稍稍移向正東方,越過山嶺就消失了。


第二天隨使節團走了一段路,就又再次看到彩虹。當時的天文學家孫思恭跟努力追尋彩虹腳步的沈括說:「虹是雨中的日影而已,只要太陽光照到雨就會出現。」


然而,沈括堅持親身觀察彩虹的形象與動向,仍認為古人所謂「虹飲水」傳說是可信的。儘管同時代孫思恭說彩虹只是雨中日影而已,但從沈括的描述中,虹就像生物一樣會飲水、移動。


妖氣的形象

彩虹除了雙頭龍與喝水狂魔的形象外,還有另一種較為無趣的解釋,就是陰陽之氣失調、衝突的結果。


《淮南子.說山訓》認為天有陰陽二氣衝突就會形成彩虹,人身體陰陽二氣衝突就會生病。此處的虹就從一種生物變成一種陰陽氣息不調的「現象」。


為什麼陰陽氣息會不調而出現彩虹呢?古人認為是作君王的德不配位要負起全責,因此西漢陸賈《新語》:

 

惡政生於惡氣,惡氣生於災異。蝮虫之類,隨氣而生;虹蜺之屬,因政而見。

 

只要君王施政太差、民調太低,蝗蟲、彩虹都會感應而產生,是上天用來警告君王的現象。


既然定調為陰陽之氣不協調,加上《詩經.鄘風.螮蝀》這首詩主要是在譴責男女不依父母之命成婚私奔,總是容易使人聯想到男女關係不和睦。在東漢蔡邕的《月令章句》中:

 

夫陰陽不和,婚姻失序,即生此氣。虹見有青赤之色,常依陰雲而晝見,於日沖無雲不見,太陰亦不見。

若太陽為夫,太陰(月)為妻,那麼彩虹只會在太陽晦暗不明時出現,其角色不言可喻。


而未出嫁的女子,更是不能受到彩虹的影響,前引《詩經.鄘風.螮蝀》,全文如下:

 

螮蝀在東,莫之敢指。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
朝隮於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懷昏姻也。大無信也,不知命也。


這首詩過去認為是在諷刺女子未經父母許可就私奔、結婚。雖然彩虹是妖異之象,但為什麼跟女子私奔有關呢?


其注解說:「夫婦過禮則虹氣盛。」夫妻性生活若是不知節制,就會有彩虹這種天象出現來示警。


東漢的經學大師鄭玄認為,彩虹是一種天象警戒,不敢妄指,何況已經化作具體行動的私奔之女,更是可恥得令人無法正視。


男女關係與陰陽之氣失調的結合,就更強化了這種古代人所認為淫亂的形象。在據說是為周代文獻的《逸周書》裡寫得更誇張:

 

小雪之日,虹藏不見。

虹不藏,婦不專一。

連婦人紅杏出牆都與彩虹出現有關,彩虹君你真是躺著也中槍啊!而這種與小三有關的形象,在宋代《太平御覽》有段陳太太升天記,描寫得更加生動精彩。


故事發生在盧陵巴丘,當地有個叫陳濟的基層公務員,他的妻子是個家庭主婦,平日總一個人在家。


有一天,陳太太突然像被魔神仔吸引一樣,恍惚發狂。這時一個又高又帥,穿著時尚的型男出現,把她帶到山澗裡去,在不知不覺間發生「關係」。鄉里人看陳太太出門所到之處,都有一道彩虹高掛天際。


有天,陳太太喝了型男用金瓶裝的水,居然懷孕了,生出一個像沒有手腳的米其林寶寶,突然,這男子現身來把小孩帶走,走時風雨交加,天色晦暗,鄉里的人只見兩道彩虹飛升,不再回來。


結語

彩虹從一開始的七色虹龍形象,被漢代學者逐漸改造成一種天人感應的現象,用來作為執政失敗的警訊。又因其性質,而變成禍亂男女關係的形象,最後在宋代失去了它神話傳說的色彩。


到南宋時,已經能理解虹的成因了。朱熹曾反駁沈括肯定虹飲水的實驗結論,他認為「虹非能止雨也,而雨氣至是已薄,亦是日色射散雨氣了。」這已接近於現代對彩虹的認知了,彩虹也漸漸卸下其傳奇色彩的外衣,不再是雙頭龍、飲水狂魔與男女私奔的象徵。

 

本文摘自遠足文化《爆料商周:上古史超譯筆記》
本書以商周史為本,結合最新出土史料與考古新發現,撰成有趣又紮實的異聞錄。顛覆你的「商周印象」,邊緣力量才是歷史走向的決定者!從殷商到周朝的異聞錄,全新解讀西元前十一世紀到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精神生活。投映當代政治社會,令人不禁含笑思索。 作者野蠻小邦周用接地氣的方式闡述截然不同的上古史,讀者評其「論述紮實,卻又淺顯易懂;言談幽默又不失知識之傳遞」,讓人讀得開心又具有滿滿的知識量,是史上最萌的商周史。
參考資料
  1.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臺北:中華書局,1996 年。
  2. 古方,《中國古玉器圖典》,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年。
  3. 宋鎮豪,《中國風俗通史夏商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年。
  4. 杜小鈺,〈論殷墟卜辭中的「虹」:殷人農業中的旱神〉,《中國農史》2010 年第四期。
  5. 晁福林,〈說殷卜辭中的「虹」:殷商社會觀念之一例〉,《殷都學刊》2006 年第一期。
  6. 許舒穎,〈古文獻中的虹及其文化涵意〉,《碑林集刊》十九輯,西安,2013 年。
  7.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臺北:中華書局,2008 年。
文章資訊
刊登專欄 你不知道的中國古代文明
刊登日期 2020-06-22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