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在澎湖觀光,不少人可能會想到歷史悠久的澎湖天后宮、退潮時出現的摩西分海,又或者是在南邊的風櫃半島上,欣賞獨特的「風櫃聽濤」。然而,如果你往風櫃半島的最尾端走去,就會看見不大不小的四塊石牌。仔細一看,才知道原來這裡曾經是大航海時代荷蘭人蓋的第一座「紅毛城」,年代甚至比臺南的熱蘭遮城還要早。
但荷蘭人為何要千里迢迢,從繁華的阿姆斯特丹來到澎湖?他們想在這一片荒煙蔓草中獲得什麼?而最後又為什麼放棄這裡、來到福爾摩沙呢?原來在這四塊小小的解說碑背後,藏著一個野心勃勃的總督、一名脾氣火爆的司令,還有一段腥風血雨的商戰故事……。
只信仰外交與暴力
時間是 1622 年 7 月。
一支多達十幾艘歐式帆船的艦隊,駛進了原來平靜的澎湖海面。這支艦隊的規模非常龐大,其中有四艘是五百噸級以上的遠洋船艦,其中的旗艦齊瑞克澤號(Zierickzee)噸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八百噸,旗艦的主桅杆上飄揚著紅白藍的三色旗幟,中央則寫著三個拉丁字母:V.O.C。
是的,這隻艦隊的主人,就是 17 世紀荷蘭最有名的公司: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艦隊的司令,則是被譽為最勇敢的海員之一的雷爾生(Cornelis Reijersen,有些翻譯翻得更霸氣,叫雷爺兒生)。而這次他受命來到中國沿海,目標只有一個:打開與中國的通商之門!
所有在亞洲的歐洲人都知道,與中國通商就等於是掌握了通往財富大門的鑰匙。事實上,早在 18 年前東印度公司剛成立時,一名叫做韋麻郎的荷蘭人就來到了澎湖,一方面用賄賂打通關節、一方面用武力威脅。最後是水師將領沈有容前去與荷蘭人談判,把火力不足的荷蘭人給勸出中國。如今的澎湖天后宮裡,還存放著一副《沈有容諭退紅毛番碑》。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
雷爾生自信滿滿。當年的荷蘭人只有三艘船艦,如今的雷爾生可是擁有四倍的船艦數量、其中六艘更是火力強大。更不用說他還被下達了「必要時甚至可以對中國宣戰、以及劫持所有中國對外的船隻」的命令!
到底是誰膽敢下這種命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