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從嫁娶儀式到建築街景,日本殖民者眼中的臺灣人日常

2021-03-31

大稻埕自清領時期便已相當繁榮,為重要商業活動匯聚之地,隨著茶葉貿易興盛,許多洋行與店舖設立於此。昔日六館街(今南京西路一帶)洋樓遍布,影像紀錄了頭戴斗笠的苦力們正殷勤勞作,街頭人力車夫吆喝著與乘客講價,更遠處是熙攘的市集,道邊一排設有拱廊的洋樓,看起來是那樣雄偉而優雅。

 


而在〈臺北〉這張影像中,矗立在道路兩邊的則是傳統漢式磚瓦建築,此時更多了電線桿的風景,標誌著現代化建設的開始。這些老照片的攝影師是誰並不可考,很可能是當時隨軍而來的日本攝影師,記錄殖民初始的面貌。兩者同樣涵蓋了城市要道、稀疏行人與街邊房舍;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不同於十九世紀末期西方人所拍攝的臺灣風光。


佚名,大稻埕街道,臺北,1895-1896(Source: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佚名,市街,臺北,1895-1896(Source: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從嫁娶儀式到建築風貌,市井的日常樣貌

關於市井的影像,表現的是臺灣人的生活遺風,以及洋人在此地經商的痕跡,還有日本政府擴展殖民相關建設。現階段傳世的臺灣老照片大多集中在十九末到二十世紀初的日治時期。


自十九世紀中末期開始,結合了旅日風潮與手工上色技術的觀光紀念影像,讓攝影從原始的紀錄性,提升為高度藝術性表現。儘管臺灣相對而言起步稍晚,不過,隨著日本政府的拓殖與相應政策,現代化發展軌跡間接帶起了「臺灣影像」的產出。

 


今日臺北古玩市場中,仍可挖到不少日治時代老照片,它們多半是家族合影或結婚照、學生畢業肖像、當兵時的證件照等,不過由於這些影像的性質只對個人有紀念意義,因此多半相當便宜,不過,偶爾還是可以見到謹慎裝禎的相冊,上頭書寫日本年號,並標註特定事由的「紀念寫真帖」,內容充滿了濃厚殖民意味。對於研究臺灣日治時代歷史而言,它們是直觀證據,因此通常要價不菲。

 

佚名,旗後市街,高雄,約 1927(Source: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殖民影像」著重體現在地城鄉和人文景觀,包含對建築、生活風俗、產業、人口或地誌普查,以及殖民政府建設的刻畫。同樣富有紀錄性內容以及人類學的觀照,不過出發點卻是為了展現帝國主義的投影。


〈旗後市街〉從俯瞰的視角,遍覽高雄旗後地區(今旗津區);畫面中,作為打狗港發源地的旗後市區住宅毗鄰,臺灣傳統建築與洋式折衷者並存,高聳的電線桿參差其間。儘管鳥瞰視野在西方攝影史發展中很常見,但這同樣也是殖民影像經常挪用的視覺語彙,它們能更宏觀掌握殖民地景觀特色。

 


報告長官,從工作記錄到歌功讚揚的影像紀錄

傳統民生產業乃殖民地固有資源,而加入機械化生產,則表徵殖民政府推動現代化的成績,傳統與現代化的對比經常出現在此時的攝影中。從《臺北大稻埕》中,可看到婦女與孩童俯首挑揀茶葉,身著西裝與和服的日商們,正檢閱著她們的勞作過程。這是自清代以來就有的經濟活動,透過影像紀錄,我們可以驗證茶葉的生產與傳統手藝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除了女性與孩童的勞動力生產外,在《嘉南大圳:水利組合事務所機械修理工廠內部》中,可以看到同樣展現付出勞力的工作。嘉南大圳是 1920 年代臺灣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相關技術與作業與臺灣工業發展息息相關,而這項重要工程,主要便是由男性在工廠內與器械機具奮鬥。

 
《嘉南大圳工事寫真帖》,嘉南大圳機械修理工廠內部,臺南,約 1922(Source: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佚名,挑揀茶葉,臺北,1895-1896(Source: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從最初西方攝影師對自然及人文風景的欣賞,到日治時代殖民視角的主動性紀錄,影像旨趣有著截然不同變化。對後者而言,它們具有「彙報」(Reports)性意義,回應著母國政治方針,但這不代表這些彙報影像一無是處;相反,這些寫真影像不僅記載著臺灣的現代化經歷,也構築成後代對日治時期臺灣舊貌的認識與理解。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源於文化部自 2015 年開始推動的「國家攝影資產搶救及建置攝影文化中心計畫」,此計畫以軟、硬體並進的方式,在設置「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的核心工作外,並推動攝影文化資產之搶救及保存修復、攝影及影像藝術之研究及推廣、維修護人才培育等相關工作。「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由國立臺灣美術館統籌維運,將於 4 月 20 日(二)起正式對外開放,中心期許以創新的策展觀點及展覽內容,來引介及回應攝影及影像藝術的發展趨勢及美學內涵,促進公眾對影像文化的認識與欣賞。

相關連結: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官方網站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Facebook
文章資訊
作者 張維晏
刊登日期 2021-03-31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