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溫泉旅行」或「登山健行」,你選哪一個?十八世紀德國與自然交織的身心療法

2021-01-22
(Source: Wikimedia
收藏

愛好溫泉的歌德

在德國,十六世紀的自然學家們時常討論溫泉、礦泉的價值,或是對身體哪個部位的哪種疾病有效等,到十九世紀也出現許多溫泉論、溫泉紀行著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歌德(1749-1832)。


德國有各種溫泉地,有的自古就有,有的則是在中世紀、近代初期由王公貴族或修道院設立。到了歌德所處的十八後半至十九世紀,已演變成被大自然包圍的優雅設施,也是菁英們的療養、觀光地。


1787 年「歌德在義大利」的畫作(Source:Wikimedia

歌德於 1785-1823 年間,造訪了波希米亞的溫泉地,包括卡爾斯巴德(現今卡羅維瓦利)、弗朗茲巴德(現今弗朗齊歇克)、瑪麗巴德(現今瑪麗亞溫泉市)、特普利策、艾格爾(Eger)等地,共計 22 次,也曾停留於巴特皮爾蒙特、巴特滕施泰特、威斯巴登等地。


此外,他也積極協助設立威瑪附近的巴特貝爾卡溫泉,自己也常為了治療丹毒、胃腸不適、心臟病等病症而去泡溫泉,當然有時也是因政治家、官吏的工作感到疲憊,為了放鬆身心而去。這可從其與友人的書簡中得知。


人們認為溫泉有奇蹟的力量,也有一些溫泉地能吸引全歐洲的民眾前來。舉例來說,當歌德第一次來到卡爾斯巴德(現在捷克的卡羅維瓦利,位於布拉格以西,接近德國邊境的山中)該地已是歐洲十分受歡迎的溫泉鄉。1785 年,他曾寫信給友人梅爾克:「彷彿是圖林根的劇場突然被搬到波希米亞」。


現在同樣屬於捷克的瑪麗亞溫泉市,在現代歐洲也是極受歡迎的溫泉觀光地,據說飲泉所尤其美麗。插播一下題外話,歌德的情詩《瑪麗亞溫泉地的悲歌》
Marienbader Elegie),即是七十三歲的歌德愛上在該溫泉地遇見的十九歲少女烏爾麗克‧馮‧萊維佐(Ulrike von Levetzow)後,失戀所寫下的詩作。


萊茵河上游東岸附近的巴登-巴登,也是自古至今的著名溫泉地。該地由古羅馬人開發,中世紀末期至近代初期時開始有王公貴族造訪,到了約十八世紀便做為療養地持續發展,十九世紀初則建造了豪華的宮廷風建築。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間,知名政治家、作曲家、小說家、畫家們也經常來訪,這座溫泉地已成為整個歐洲政治家、藝文人士們的外交、社交場所。該溫泉泉質屬於食鹽泉,泉溫偏高,一般認為對風濕及神經痛有療效。


中世紀半開始在德國興起的溫泉熱潮,與異教時代以來對水的治癒力、藥效之信仰也有相關。大自然的水有冷水也有溫水,但都是從地殼深處湧出,或是來自湖底礦物泥的大自然珍貴療效。德國比其他國家更重視這種「自然的恩惠與人類產生有機的連結,能使我們恢復原本健康」的觀念。

 
瑪麗亞溫泉市的溫泉療養地(Source:Wikimedia

在歌德的《浮士德》第二部開頭,身心俱疲的浮士德躺在繁花盛開、一片綠意盎然的優雅大地上,讓飄在上方的妖精們療癒身心。同樣也是歌德的《親和力》(DieWahlverwandtschaften, 1809)中,他將拉近、結合人與人關係的不可思議親和力,比喻為物質與物質的結合與分離,並描寫從石灰岩釋出的碳酸氣與水結合成礦泉,照顧了健康的人與病人。


基於這樣的思考方式,十九世紀的德國除了溫泉,還流行起自然療法,在現代仍持續有替代醫學、互補醫學。這種療法並不投藥,而是以「用人體與生俱來的力量、治癒力使身體康復」的思考方式為基礎,利用水、土、陽光、空氣等的作用,搭配藥草、飲食養生、體操、沐浴、改善呼吸及按摩的方式治癒身體。


在工業化與都市化的進展下,人們認為,遠離自然的近代文明即是疾病與精神衰退的根源,為了對抗近代文明因而推舉出自然療法。許多知識分子都成為自然療法的推崇者,據說採用這種自然療法的療養院,在十九世紀末的德國有 100 多間。


即使是現在,德國醫療的基本理念也不是「用藥治癒」,而是「引出自然治癒力」。溫泉理療正是實現這種理念的方式,其效果也受日本政府肯定,長年以來都將溫泉治療納入健康保險,可長期停留的溫泉地(Kurort)總數也將近 400 處。但近年來因財政赤字,補助期間被縮短,也有保險無法給付的案例,情況似乎稍微有所改變。


登山的時代

十九世紀的德國,既是溫泉熱潮的時代,也是「登山一大發展期」。資產階級雖然在政治上沒有權力,但在文化、社會方面的存在感則越來越強,此時,他們也開始對高山有了強烈的憧憬。


近代以前,人們懼怕高山,認為山是惡魔的領域,因此若沒必要不會接近或攀爬。到了十八世紀後半,因水晶探索熱潮及狩獵阿爾卑斯山長鬃山羊等目的,入山的人逐漸增加。同時,以往不被視為調查、探索對象的山岳自然科學,也開始受到人們注意。


我想大家都知道,歐洲的阿爾卑斯山有著連綿的高山群,橫跨法國、瑞士、德國、義大利。高峰登頂成為登山者的首要目標,1786 年,人類首度成功登頂海拔 4810 公尺的白朗峰。


十八世紀後半開始興建山屋,提供登山者床、食物與急救工具。接著進入十九世紀,人們開始逐一攀登海拔 4000 公尺等級的高山。一些較富裕的英國人士,也帶著傭人與嚮導結成大登山團爬山;瑞士的實業家或學者們,會基於做學問的目的挑戰登頂;地質學家、冰河學家、測量技師、植物學家、畫家等,也會在嚮導的帶領下登山進行調查研究。


山域嚮導的收入開始增加後,人們更加積極投入這個產業,人數也逐漸增加。人們開始注意起負責登山用具、針對落石或雪崩的因應策略、路線規劃等的登山嚮導,據說也有嚮導被雇用一整個季節。1850-1865 年為阿爾卑斯山登山運動的黃金時期,尤其 1859 至 1865 年間以英國人為主,首度登頂成功的山多達六十八座。


1830 年,德國探險家率隊攀爬冰河(Source

不過德國人對於像英國人這種交由他人負責的登山方式並不感到滿足,他們開始追求獨力攀登、為了登山而登山,並蔚為風潮。因此十九世紀以後的德語圈,為了測試自己身體的能力,不靠嚮導的單獨登山逐漸普及成為大眾運動。


1869 年,成立了德國登山協會(Deutsher Wanderverband,現在是有七五萬名會員,世界最大的登山協會)。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奧地利及義大利的登山者逐漸增加,這些國家雖然流行危險的攀岩極限運動,但也有許多人享受「登山健行」,不執著於登頂。


其實在德國,直到進入二十世紀之前,登山都是屬於上流階級、學者、大學教職人員、文理中學教師、醫師、高階官員、律師等的運動,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開始,勞工們也會在假日去攀登不太需要花費時間與金錢的中級山岳(海拔 1000-2000 公尺等級)。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威瑪共和時期,在市民間又重新掀起一股登山風潮,此時的裝備、道具當然也有所改善,變得較易取得,有助於讓登山更廣泛地普及於各階層。攀爬極度危險、死亡意外也多不勝數的高山被視為「與自然的搏鬥、克服困難、挑戰高度」,變成宣揚民族主義的工具,連媒體也會特別報導這般壯舉。


現在當然已經沒有「背負著國家威信登頂」這回事,但依舊有許多德國人的興趣是登山,會特地申請休假前往南德或奧地利的阿爾卑斯山健行、露營。

 
本文摘自世潮出版《德國不思議:從森林、山川探索德意志的文化與哀愁》
 
自然要素就無法談論德國千年的歷史。作為音樂國度、環保先進國而聞名的德國,其獨特壯闊的自然景觀,竟與魔女狩獵和納粹迫害猶太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長期處於分裂狀態,直到柏林圍牆傾倒後才真正統一的德國,是如何在幾十年後成為工業經濟大國,成為歐盟的支柱,甚至被譽為「歐洲成長的引擎」。
看似矛盾的工業與環保,卻在德國達到完美的平衡!
歐洲大陸中,沒有明顯與自然關係如此深厚的國家,甚至可以說沒有這些森林與山川,就沒有現今的德國。我們來透過自然,追溯不思議的德國。
文章資訊
作者 池上俊一  
譯者 林俞萱
刊登日期 2021-01-22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