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流動書攤的閱讀體驗、戲台口前的萬頭鑽動⋯⋯這些照片,紀錄著沒有螢幕的童年

2021-04-13
 

福利社裡面什麼都有,就是口袋裡沒有半毛錢。

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

隔壁班的那個女孩,怎麼還沒經過我的窗前。

嘴裡的零食、手裡的漫畫、心裡初戀的童年。

羅大佑的民歌〈童年〉,琅琅上口的旋律與令人會心一笑的歌詞,唱盡了 1970 至 80 年代孩童兒時的歡笑與苦悶。


若是將時光再往回到戰後的 1950 年代,臺灣尚未從戰爭的創傷中復原,生活相對貧困,隨著美援的出現,促進了經濟與物質生活的改善,常民生活進入從農業到工業社會的過渡期,過去總是在田野間打滾的孩童們,也開始出現更多樣化的休閒娛樂,從攝影者的眼中,他們又是怎麼記錄這段時光的呢?


放學後老地方集合!小孩也懂集資共閱

邱德雲,加里山下的家鄉系列,苗栗,1959(Source: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放學的鐘聲響起,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奔向學校旁的租書攤,幾條細繩上懸掛著琳琅滿目、令人神魂顛倒的連環圖與尪仔冊(漫畫)。大家翻找口袋的銅板集資購買一本,三五成群地圍著板凳,就這麼目不轉睛地陷入行俠仗義的世界。


1949 年戒嚴後,臺灣的出版自由大幅受到政府箝制,但仍有不少出版社翻印中西名著,在那個版權意識尚不普及的年代,私下印書自產自銷更是風行一時。原本寥寥無幾的兒童課外讀物,也因為五〇年代本土漫畫的發展有了起色,像是陳海宏的武俠漫畫《小俠龍捲風》、牛哥的《牛伯伯和牛小妹》、〈童年〉歌詞中提到葉宏甲的《諸葛四郎》等等,皆是無人不曉的搶手書。到了 1966 年,開始嚴格實施《臺灣省連環圖畫管理規則》,審查限制了本土漫畫的創作空間,反而使盜版的日本漫畫《小叮噹》、《好小子》、《千面女郎》等藉機崛起,也成為臺灣人漫畫閱讀的主流;再加上《漫畫大王》、《學友》、《東方少年》等刊物的出現,共築成了當時孩子們的精神食糧!

 

這些流動書攤林立於學區與鬧區,是大眾接觸閱讀的重要窗口,也是七〇年代興起的租書店前身,但它們皆隨著網路出現與閱讀習慣改變,淹沒於時代的洪流中。


劉亦泉,〈小書迷〉,汐止,1965(Source: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沒錢買電視?看現場才潮的布袋戲瘋

翁庭華,〈特別座〉,基隆,1961(Source: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廟埕廣場前人聲鼎沸,大人坐在板凳上,成群的孩子想佔好位置,一股腦地往前擠,甚至調皮得攀上了臺,周遭傳來小吃的陣陣香氣,眾人的目光皆集中在竹竿布棚搭起的戲臺上。華麗的聲光特效在五光十色的帆布棚中流轉,操偶師熟捻地操弄機關,讓掌中人偶活靈活現,大氣磅礡的武打動作、曲折離奇的故事劇情,讓觀眾的血液跟著沸騰了起來,也凝結了地方的感情。


過去每至廟會節慶,必有虔誠信眾為酬謝神恩,請布袋戲、歌仔戲班到廟前「表演給神明看」。搭野臺的民戲,在電視機尚未普及的五、六〇年代,可是村民眾所盼望的最佳聲光娛樂!


布袋戲自十九世紀隨移民來臺,發展出本土特色、開山立派,劇本也從傳統的戲曲轉變至自創草根的劍俠戲。五〇年代可說是臺灣傳統戲劇的黃金年華,上百團的布袋戲班百家爭鳴,木偶的活動機關、西洋唱片的音樂、乾冰煙霧、霓虹燈等特效通通搬上了臺,最著名的就屬由黃海岱、鍾任璧等人開創的「金光布袋戲」。


七〇年代後,野臺戲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較省錢的野臺電影與新潮的電子花車。但黃俊雄在臺視電視臺編演的《雲州大儒俠》,成功透過媒體文化傳承,寫下極高的收視紀錄,可謂風靡全臺,「史艷文大戰藏鏡人」更成為孩子們角色扮演、聊天時的最夯話題。


黃季瀛,〈瘋布袋戲的年代〉,彰化,1966(Source: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隨著時代的轉變,每個世代都有各自的共同記憶,七〇年代臺灣經濟起飛,歷經十大建設、中美斷交、解嚴開放、政黨輪替等歷史轉折,如今已是便捷的資訊社會。城市中不見農忙的身影,孩子的心頭好也從「掌中偶」變成了「掌中機」,但無論世代如何交替、娛樂如何改變,孩子們總能在嬉鬧中成長,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我們也不妨透過定格沉澱的老照片追憶兒時,捕捉島嶼質樸的輪廓與生命的軌跡。

 
參考資料
  1. 洪德麟,《臺灣漫畫 40 年初探》。臺北:時報文化,1994 年。
  2. 島嶼柿子文化館編,《台灣小學世紀風華:第一本臺灣孩子的百年校園紀事》,臺北:柿子文化,2004。
  3. 莊永明總策畫,《臺灣世紀回味:文化流轉》,臺北:遠流,2011。
  4. 黃有才,〈一百年來臺灣農業的回顧與展望〉,《科學發展》457 期(2011 年 1 月),臺北:科技部。
  5. 曾永義、游宗蓉、林明德,《臺灣傳統戲曲之美》,臺中:晨星,2003。
  6. 劉維瑛(2017),「推動臺灣大眾閱讀的商業力量:租書店」,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nmth23/。(點閱日期:2020 年 11 月 08 日)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源於文化部自 2015 年開始推動的「國家攝影資產搶救及建置攝影文化中心計畫」,此計畫以軟、硬體並進的方式,在設置「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的核心工作外,並推動攝影文化資產之搶救及保存修復、攝影及影像藝術之研究及推廣、維修護人才培育等相關工作。「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由國立臺灣美術館統籌維運,將於 4月 20 日(二)起正式對外開放,中心期許以創新的策展觀點及展覽內容,來引介及回應攝影及影像藝術的發展趨勢及美學內涵,促進公眾對影像文化的認識與欣賞。

相關連結: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官方網站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Facebook
文章資訊
作者 陳映禎
刊登日期 2021-04-13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