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鋼鐵王國的誕生:從萊茵河的水到魯爾區的礦,傳承近200年的德國製造精神

2021-02-16

鋼鐵工業帶動的經濟

對德國而言,十九世紀不僅是政治革命的時代,也是經濟成長、技術革命的時期。不,也可直接說是「政治衰退且狀況不佳,但經濟大有進展」的時代。


如先前所述,1834 年成立德意志關稅同盟,雖不到德國全境,但有加盟的地區皆廢除關稅。之後這些邦國的景氣明顯提升,製鐵業也開始大規模發展,興建鍛造工廠、鑄鐵工廠以及精煉爐。此外亦興建紡織廠,發展毛織品工業。在這些機械工業的發展上,英國規模較大且技術先進,德國的規模則小了許多,但多虧拿破崙的大陸封鎖令,使其他國家無法再依賴英國,才推動了德國國內產業的發展。


各期德意志關稅同盟範圍(Source: Wikimedia

產業進入實質成長的局勢後,1853 年再次延長關稅同盟的效力,奧地利想藉機要求加盟,但遭到普魯士拒絕。德意志帝國建立後,實施貨幣統一、確立金本位制、設立中央銀行、制定專利法等各種政策,更加實現了經濟統合。景氣一直從 1890 年代持續上升到 1914 年,使德國成為工業大國。


德國比英國晚了許久才進入工業化,所以直接跳過紡織等輕工業,一開始就以鋼鐵及鐵路相關產業(重工業與機械工業)為主幹。不過還是有引進織布機,使麻、羊毛、絲,尤其木棉等紡織產業有一定程度的成長。


鐵工業是從德國東南部的上西里西亞開始發展,到十九世紀中葉時,各地散布著許多小規模製鐵廠,如巴伐利亞王國的萊茵-法爾茲、薩爾地區、萊茵河中游支流沿岸、拿紹公國的蘭-迪爾河川地區、紹爾蘭、西格蘭、艾菲爾山脈、哈茨山、圖林根森林、厄爾士山脈等,都是在能完全享受「森林山川」恩惠的地區所發展起來。


鐵路鋪設於 1835 年十二月,從巴伐利亞的紐倫堡到福爾特間的六公里起頭,到了 1870 年,鐵路線已長達二萬五千公里,雖然比英國與法國晚了許多,但也順利地逐步成長。鐵路可說代替了原本的「河川」,是連接分散的各邦國、構築起龐大交通網絡的最大工具,能快速運輸商品與製品、連結供需,對擴大市場有極大的貢獻。


1849 德國境內鐵路路線圖(Source: Wikimedia

為了建設鐵路與製造鐵路機車(火車頭)、貨車等,當然也需要使用到鐵,動力來源的煤炭需求也隨之增加。若沒有煤田,就沒有德國的近代工業,甚至說沒有全歐洲的近代工業也不為過。正因為有了煤炭,才能加熱並發動高爐、鐵路機車、蒸汽機。


由於煤炭相當重、不便運輸,因此大多直接在當地建造工廠。1848 年時,德國有六大煤田:亞琛周邊、下萊茵、薩爾地區、薩克森、上西里西亞、下西里西亞,共有 591 處煤礦場,35502 名勞工,採出 4383566 噸的煤炭。到了 1864 年,迅速增為 670 處煤礦場,99141 人,19408532 噸。除了煤炭,德國也有相當大量的褐煤礦。


魯爾區的重工業發展

1834 年時的魯爾河沿岸工廠(Source: Wikimedia

萊茵河下游的右岸以煤炭、鐵礦的豐富蘊藏量自豪,又因為有萊茵河的便利水運,使這一帶成為歐洲最大的工業地帶──魯爾工業地帶。名稱取自於注入萊茵河的魯爾河,該河寬 30 公尺、東西長 219.3 公里,在煤礦坑上方。


這裡在十九世紀初只是貧窮的農村地帶,也沒有較大的城鎮。但產業革命後,十九世紀半時導入使用這個地區採的煤炭(不是木炭),精煉附近產出鐵礦的方法,使該地一口氣有了飛躍性的發展。


採煤技術也因蒸汽機的發明大幅躍進,大量的勞動者從各地聚集而來,企業也紛紛遷移到此,而且萊茵河及其支流便足以供給此處的工業用水。


普魯士的高爐(製鐵)產量,於1834∼1847 年間從 130450 噸增加到 229000 噸,以西里西亞與萊茵蘭的礦業最為繁盛。擁有魯爾區的後者,在技術、資本、地點上都是近代礦業的中心地。

 

1850 年代以後,魯爾區為了製鐵而進行高爐建設,生鐵的消費量大幅增加。再加上隨著鐵路建設與機械製造的發展,鐵製品的需求急遽增加,整個十九世紀,中魯爾區有了爆炸性進展,並成為礦業的龍頭。1911 年,德意志關稅領域內三分之一以上的鐵與二分之一以上的鋼都是來魯爾區。


到了二十世紀初,煤炭持續供給鋼鐵工業使用, 1909 年已超過 1500 萬噸,使用了魯爾區約三成的煤炭開採量。工業與經濟成長,便是以煤炭產地為中心發展。


圖 5-7 魯爾河與工業地帶(1866 年)(Source: 世潮出版提供)

魯爾區之所以能勝過其他區域的煤田,除了有萊茵河、魯爾河,還善加利用鐵路進行高效益的販售。魯爾區的產煤量從 1850 年(1665000 噸)、1860 年(4376000 噸)、1870 年(11571000 噸)、1880 年(22364000 噸)、1890 年(35517000 噸)、1900 年(60199000 噸)、1910 年(89089000 噸),可說是一路飆升。


持續到現今的「德國製」

德國像這樣在十九世紀半後,機械工業大幅進展,各地皆有大規模的機械工廠。之後分工漸漸變得多樣化,製品種類也逐漸增多,到了二十世紀初,製品種類無限增加,如腳踏車、摩托車、汽車、電力機車、縫紉機、打字機等,新的機器陸續登場。


直到現在,機械製造依舊是德國經濟的主幹,有四分之三的製品銷往世界各地。說到德國的代表性的製品,除了汽車(以前的戴姆勒-賓士、保時捷),還有系統廚具、咖啡機以及更小的器具、金屬製品,都是堅固又耐用的機能性金屬製品與工具。


此外,奧古斯堡以鐵、銀、銅的精細工藝出名,萊茵蘭的索林根則是以中世紀以來歷史悠久的刀具聞名。位於北萊茵-西發里亞邦之雷姆沙伊德的鋼製品,以及施托爾貝格的黃銅製品同樣也是自古以來遠近馳名。


特別希望大家注意的是,全球市占率過半的德國機器及其製造公司(如郵件裝封系統),大部分都是只有同業人士才知道的中規模企業(Mittelstand),這點也相當有德國風格。大型獨占企業也在地區扎根,十分看重工藝工匠的技術。「德國製」的特色就是巧妙運用地方分權的傳統,精密、耐用又值得信賴。


圖 5-8 機車(火車頭) 工廠( 1855 年)(Source: 世潮出版提供)

 

本文摘自世潮出版《德國不思議:從森林、山川探索德意志的文化與哀愁》
茂密的森林、縱痕交錯的河川、聳立在南方的阿爾卑斯山─若除去自然要素就無法談論德國千年的歷史。作為音樂國度、環保先進國而聞名的德國,其獨特壯闊的自然景觀,竟與魔女狩獵和納粹迫害猶太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長期處於分裂狀態,直到柏林圍牆傾倒後才真正統一的德國,是如何在幾十年後成為工業經濟大國,成為歐盟的支柱,甚至被譽為「歐洲成長的引擎」。 看似矛盾的工業與環保,卻在德國達到完美的平衡! 歐洲大陸中,沒有明顯與自然關係如此深厚的國家,甚至可以說沒有這些森林與山川,就沒有現今的德國。我們來透過自然,追溯不思議的德國。
文章資訊
作者 池上俊一  
譯者 林俞萱
刊登日期 2021-02-16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