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南國陽光普照──西鄉孤月的末日之旅

漫遊藝術史 2020-06-25

1911 年初,浪跡天涯的日本畫家西鄉孤月(1873-1912)【圖 1】孑然一身來到臺灣,怎麼也想不到,這一趟會是他人生旅途的終站。

 
【圖 1】西鄉孤月。《西鄉孤月生誕 135 年記念展 孤月甦る》(長野縣:松本市美術館,2008)。

他從臺北一路南下,約莫一年半的時光,隻身遊歷阿里山、嘉義與臺南等地。不料途中罹患腸胃炎,趕回東京治療未果,戛然結束了不到 40 歲卻跌宕起伏的人生。對他在臺灣最後幾個月的旅程細節,我們幾乎一無所知,只知道他留下一幅畫作《台灣風景》【圖 2】。畫面透過椰林望向河川與糖廠,遠方山脈橫亙綿延,金絹色的天空與大地象徵南國的陽光,平靜而溫暖地照耀著。


【圖 2】西鄉孤月《台灣風景》1912,42.0 x 118.0cm,絹本著色,松本市美術館。《西鄉孤月生誕135年記念展 孤月甦る》,圖版 93。

日本・19 世紀末

場景回到 1889 年,西鄉孤月 16 歲時,甫於上野成立不久的東京美術學校。這裡是日本自明治以來作為近代化政策的一環,官方正式設立的美術專門學校,也是後來學習藝術的臺灣青年們努力想考入的地方,即現在的東京藝術大學。校長岡倉天心(1863-1913)是著名的美術理論家、教育家,他改良傳統的狩野派繪畫,增加光影與色彩,調整構圖與題材,形成代表國家美術文化的日本畫。


西鄉孤月本是松本藩士西鄉家的長男,一家遷至東京後,家境不錯的他就讀私立東京英語學校,向狩野友信(1843-1912)學畫。[1]這一年,西鄉作為第一期學生入學,同學有橫山大觀(1868-1958)、下村觀山(1873-1930),由於表現傑出,加上晚一期的菱田春草(1874-1911),被譽為老師橋本雅邦(1835-1908)門下的「四天王」。

 

畢業後,西鄉孤月原本留在學校擔任助教授,1898 年岡倉天心因紛爭而離校創立日本美術院時,他與幾個好同學們奮起追隨,同年並與老師橋本雅邦的四女結婚,這一年 25 歲。此時期西鄉頻繁地在日本繪畫協會共進會等展覽中獲獎,名聲不亞於我們現在比較熟悉的日本畫家代表橫山大觀與菱田春草。當時的西鄉孤月可以說被視為橋本雅邦的接班人、日本畫畫壇眾所期待的新秀。


可惜好景不常,不到半年的婚姻破局,其緣由據說與身為美男子西鄉的好酒色有關。由於東京難以容身,他逐漸與中央畫壇保持距離,開始四處巡遊,到各地開畫會,籌措旅費打算前往歐洲。這段放浪之旅持續了 10 年之久,足跡遍布九州、長野、東北、北海道等地,終於在 38 歲這一年來到臺灣。


臺灣・1911 年

西鄉孤月繼續鬻畫遊歷,報紙記載他在臺北日之丸旅館、嘉義俱樂部、臺南公館等處舉辦畫會。[2]臺灣書畫集《高砂文雅集》中收錄的兩張水墨女性幽靈圖,可能就是如此而來。其中一張【圖 3】,殖民官員佐倉孫三題記「生者必滅,會者定離」,彷彿意指西鄉蒼涼遭遇。事實上西鄉在滯臺期間,可能也接獲學弟菱田春草在東京驟然病逝的消息。


【圖 3】西鄉孤月《女子圖》。羽賀銀松編,《高砂文雅集》(臺北:高砂文雅集社,1917)。

相較之下,《台灣風景》用筆細膩,布局審慎。畫家留有另一張相同尺寸與構圖的作品(現藏山種美術館),約略調整色調、山形與樹林位置,不無可能都是為了復出畫壇所作的準備。


畫家為何一改先前陰鬱的畫風?在他人生旅途的最後時光,到底看到了什麼?


研究筆記.2020 年

故事有待現在的藝術史研究來完成。關於西鄉孤月在臺灣活動的資料,僅有《臺灣日日新報》上寥寥的幾篇報導。然而從藝術史風格分析的角度來看,畫家十分仔細描繪糖廠與山脈造形,應是實地觀察而來,似乎對風景有所寄託。

 
【圖 4】鹽水港製糖會社商標。社團法人台灣糖業文化協會編輯委員會編,《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歷史圖說集》(臺北:財團法人台灣武智紀念基金會,2005)封面。

先從糖廠下手,畫中約略可見煙囪上的三角形標記。日治初期開始設立如臺灣、明治、鹽水港等新式製糖會社,三角形標記應該是鹽水港製糖會社的商標【圖 4】。廣泛查閱史料,西鄉孤月來臺的時間點 1911 年時,已設立臺南岸內與新營的製糖所。然而比對舊照片中的製糖所造型、煙囪數與地圖上的溪流、山岳等方位,仍然沒有把握。反覆查閱發現,原本隸屬鹽水港製糖會社的還有高雄旗尾製糖所【圖 5】,1927 年被臺灣製糖會社買下。起初用到的是後期出版的史料,難怪遍尋不著。矗立著的糖廠與煙囪,可謂是臺灣從地方農場發展新式糖業的一個縮影。

 
【圖 5】旗尾製糖所照片。黑田菊之助,《南部臺灣寫真帖》,1914。國立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寫真資料庫。比起西鄉畫作較偏向從煙囪的角度拍攝。

其次是山岳形狀,慚愧的是對這些山岳造型並不熟悉。請教臺灣登山界的友人專家,很快得到專業回應,一一標記。再參照地圖,作品取景應是從旗山望向楠梓仙溪、製糖所的方向。以及,中央山脈南段的霧頭山、北大武、南大武山等,不但雄偉壯觀,北大武山更是自古以來原住民視為祖靈的聖山。


於是西鄉孤月的故事有了最後一個鏡頭,這是他流浪所到最遠的地方,有著耀眼、原始又新興的天地氣象。他穿越椰林,眼前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廠舍儼然。原本落魄陰鬱的旅人發現了桃花源,被南國的陽光溫柔普照。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 ▌

百年前,臺灣現代美術的潮流蓬勃發展,參與創作、鑑賞美術被年輕世代視為追求現
代化的一環,也是實現新時代文明社會的象徵。黃土水、陳植棋、陳澄波⋯⋯等藝術家前仆後繼,遠赴海外留學。他們燃燒生命致力創作,除了揭開台灣現代美術的序幕外,他們竭盡心力創作的結晶,也超越時代的政治紛爭,成為臺灣的文化記憶寶庫。

本次展覽展出 47 位臺籍及日籍藝術家,74 件作品,展現百年來這輩藝術家透過藝術創作追求「精神不朽」的時代精神。「再發現」不僅指涉曾被認為佚失作品的新出土,同時也意味著對已知作品新史料的「再挖掘、再認識」,期許透過展覽讓我們能與過去對望並對話,讓文化的邊界擴展至最大程度的開放性。

▌時間:2020 年 10 月 17 日至 2021 年 1 月 17 日
▌地點:MoNTUE 北師美術館
西鄉孤月《台灣風景》將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限時展出,展覽訊息請關注美術館官網公告。本文為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贊助之研究成果一部分,謹致謝忱。
參考資料
  1. 西鄉孤月的生平,參照《西鄉孤月生誕135年記念展 孤月甦る》(長野縣:松本市美術館,2008)。

  2. 《臺灣日日新報》1911.02.13 漢文版 3、11.17 版 1,1912.04.09 漢文版 5。
文章資訊
作者 蔡家丘
刊登日期 2020-06-25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