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本土化還是再華化?──馬來西亞華人的「中國認同」發展史

2019-09-02

中國認同是中國以外,各國華裔群體常牽涉其中的敏感議題。有關馬來西亞華人的新聞報導,不時觸及這個族群與中國之間的關係。


2018 年,馬來西亞政黨輪替後所召開的部長委任記者會上,新任財政部長林冠英被鳳凰衛視記者問道:「作為繼上任財政部長陳修信 44 年以來的首位華人財政部長,他有何感想。」林冠英回答:他不會以華人的身份自居,而是以馬來西亞人來看待部長委任。


他的言下之意,即擔任財長並非出自「華人挺華人」的用意,而是為全民服務。


馬來西亞新任財政部長林冠英

另一方面,馬來西亞新進歌手蔡恩雨在中國央視《中華情》節目中,使用回家和祖國兩個詞語,述說她在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和回到中國時的感慨和心境。她這番話引起馬來西亞華人網友兩極化的反應。有人認為馬來西亞才是她的祖國,也有人認為她稱中國為祖國並無不妥。


從上述兩件事情來看,馬來西亞華人的「中國認同」是多樣的。中文媒體涉及此類議題時,時常將這一群體的立場簡化為單一的「反華人」、「反中」,或「親中」、「大中華膠」等非黑即白的論述。馬來西亞華人本身也不時因內部各派對中國認同看法有別,而互相攻擊、分化。探討馬來西亞華人的「中國認同」,大致分為 3 個階段。唯本文限定在新客華人(清末民初的移民)上,不包括土生華人(明清的移民)和已同化(馬來化)的華人。


第一階段:政治認同

第一階段的中國認同是「政治認同」。這種認同在第一代華人移民最常見,也多被稱為華僑或中國的僑民。他們僑居海外,擁有中國(指中華民國)的國籍,仍視自己為中國人。


清末民初時期下南洋的這批閩粵移民,很多依然關切中國的時局。一般勞工和平民對中國家鄉的物資需求很重視,他們省吃儉用寄錢回家(僑匯,remittance)用以建設故里。上升到國家層面,他們支援中國革命、參與中國抗戰,視中國為祖國。


不僅如此,他們還涉入中國的意識形態之爭。「保皇」還是「革命」?「國民黨」還是「共產黨」?在當地華文媒體爭論不休。這一局面直到 1950 年代兩岸分治、馬來西亞獨立後才告一段落。


第二階段:文化認同

第二階段的中國認同是「文化認同」。這種認同多是第二代華人移民所持有。1950 年代的馬來亞,部分移民(連續居住 15 年)陸續申請歸化為「馬來亞聯合邦」的公民,出生在馬來亞的第二代移民亦自動歸化或申請歸化為公民。那些不願待在馬來亞的華僑、華人,則回到了新政權下的中國。


直至 1974 年以前,馬來西亞仍不承認中共政權,甚至在 1989 年馬共解散後才允許公民自由訪問中國。已歸化的移民和第二代移民逐漸融入馬來西亞本土社會。這批新客華人和其後代不但在私人經濟下發揮所長,還積極參與本地政治。參加政黨政治的華人多為受英文教育的「新客」(並非全都是土生),而參加華人社團政治的華人多受華文教育。


1949 年成立的馬華公會,其領導層就分為「土生華人」和親中國國民黨、受英文教育的「新客華人」。後者的例子有李孝式和林蒼佑。另一派為民間華人領袖,他們在爭取華人公民權和母語教育付出甚多。中國國民黨黨員、受華文教育的教育家沈慕羽曾創立馬華公會青年團,也擔任過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會長,捍衛華校學生的母語受教權,並要求華文被列為馬來西亞的官方語文。另一位華文教育工作者林連玉,則領導華社爭取提升華人在馬來西亞的公民待遇。

 

馬華公會創辦人陳禎祿(Source: wikipedia)

此時的新客華人多視馬來西亞為自己的國家,中國只是文化上的祖國。文化上的祖國也有程度之分。在英校和馬來文學校體系下學習的華人,與中國文化(建構的)較為疏離,但仍保持對華南文化(地方性)的認同。他們當中有些不會說華語或華語水平不高,但通曉方言,如閩南語(福建話)、粵語(廣東話)、客家話、潮汕話、海南話、福州話和廣西話等。


在華文教育體系下學習的華人,則熟知中華文化。他們的華教經歷是連貫的,從華文小學到華文中學(國民型或獨立中學),甚至外地的華文大學,一路堅持以華文和中華文化為身分認同。需注意的是,受華文教育的華人並非所有人都是天生熱愛文化中國,有些是出自馬來西亞政府不公平對待華人受教權(如大學名額限制、不平等撥款華小)的原因,而被迫倒向大中華地區。


對於升學之路上一路受華文教育的華人,臨中學畢業就需考慮出路問題。想繼續以華文作為大學的通用語,在馬來西亞不可行,亦不能擅自前往中國深造,故只能選擇在新加坡的南洋大學或遠赴臺灣升讀大學。南洋大學成立於 1955 年,是東南亞唯一以華文為教學用語的大學,可說是中華文化在中國海外的最後一座堡壘。


另外,撤退來臺的中華民國政府延續其僑生教育,在美國的援助下,將臺灣塑造成中華正統和反共基地。可以說,這批華文教育下新客的文化祖國觀受中華民國史觀和意識形態影響。


馬來西亞僑生側重的是文化中國,而不是正統中國的概念。換言之,共產黨還是國民黨並非重點。這個文化祖國也不是單指文化中國,而是中華文化和東南亞華人移民文化的結合體。因此,赴臺留學的第二代華人移民不把自己當作中華民國人或中華民國僑民,而是來自馬來西亞、僑居中華民國的文化中國人。僑生這一詞在馬來亞獨立後已是不合時宜的概念了。


第三階段:祖籍認同

第三階段的中國認同是祖籍認同。這種認同多見於第三代華人移民,即筆者這一代。按年代來看,可概括 70 後、80 後和 90 後的馬來西亞華人。祖父輩下南洋的故事有些人耳熟能詳,有些人則略有聽聞。對中國的瞭解,多從教科書和新聞得知。中國對這一代華人來說,仍是文化上的祖國,但已非唯一,而是與本土華人文化和馬來西亞多元文化並列。


教科書上的中國,分為政府學校(國民中學)和獨立中學下的兩個視角。在華文科的教學中,課文仍包含古文和民國文學作品,也包含馬華文學和外國文學的譯作。歷史教學方面,國中和獨中的側重點不同。國中使用馬來文課本,故史觀以馬來西亞為中心,中國為純粹的外國。獨中使用自編的教材,史觀採三元並立,即中國史、世界史和馬來西亞(東南亞)史。


馬來西亞的利豐港培華獨立中學(Source: wikipedia)

中國史作為獨中歷史教育的其中一部分,並非以政治觀為出發點,而是著重在民族觀。不過,這套民族觀也將走入歷史。2020 年,中國史將改稱「東亞史」,屆時民族觀可能會轉向較普遍的文化中國,或僅視中國為東亞區域的一國。馬來西亞華人文化並非中國文化的旁支,語文和歷史亦然。


本地華語新聞對中國報導的傾向,也多視中國為有特殊關係的外國。正如英國之於美國人、伊斯蘭世界之於馬來族、南亞之於印度族般。而第三代華人移民關注中國(和大中華地區)新聞,僅僅是因為語言、文化相通,並非像第一代或部分第二代那樣,以中國為祖國的心態關注中國議題。


第三代華人將中國視為一種祖籍上的認同。祖籍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地域性的籍貫,另一種是廣義的中國。第三代多數還會講中國方言,一部分人也知道自己祖輩家鄉的名稱。與籍貫平行的是文化上的中國。這是對中國歷史、經典、民俗和地理的認知。


本土化,還是再華化?

隨著馬來西亞華人不斷本土化,華人文化開始自給自足,不再完全依賴中國給予養分。同時,經濟崛起後的中國對華人的文化輸出逐漸增強,尤其是影視娛樂,以及官方的統戰活動。下一代的馬來西亞華人,究竟會徹底的本土化,還是走再華化的回頭路,有待我們觀察。

 

文章資訊
作者 彭成毅
刊登日期 2019-09-02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