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並非國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真正理由是?(上)

余杰 2019-05-27

有隻小巧的北京狗被人發現蜷縮在衣櫃裡,一名英國軍官將它帶回英國獻給維多利亞女王。她很愛狗,這只後來取名「Looty」(掠奪來的小東西)的北京狗成為她最愛的寵物狗之一。但最奇怪的發現,出現於圓明園裡的一間馬車房。劫掠的士兵在那裡無意中發現,1793 年使華的他們的同胞馬戛爾尼勛爵送給清朝皇帝的大批禮物。

 

有全尺寸的英國製禮車、天文與科學儀器、兩門十二磅英國榴彈炮、數箱彈藥,全是馬戛爾尼代表英王喬治三世送給咸豐帝的曾祖父乾隆的禮物。這些禮物原封不動,象徵著一段看來從未得到領情的友誼。

──裴士鋒(Stephen R. Platt)

 

《火燒圓明園》偽造歷史煽動排外

如果説「第一次鴉片戰爭」(清英貿易戰爭或商務戰爭)的主戰場遠在南方沿海地區(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只算是「外夷」的小型騷擾,對清帝國尚未傷筋動骨;那麽「第二次鴉片戰爭」(清帝國與英法之間的「換約戰爭」)則如同尖刀一樣直插在帝國的心臟地帶,帝國的首都北京淪陷了,帝國的威望遭到毀滅性打擊——這場戰爭的頂峰,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燒掉的不止是美輪美奐的園子,更是皇帝的面子。


「五四」之後中國的歷史敘事以民族主義為中心,將 1840 年以來的中國近代史描述成「落後挨打」的悲情史,以此刺激民眾的愛國之心。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必然被當作「國恥中的國恥」。


我最早知道火燒圓明園的歷史,不是來自歷史教科書,而是來自小學時學校包場觀看的電影《火燒圓明園》。真正到斷壁殘垣的圓明園遺址憑弔,則是在上北大之後,與同學一起騎著自行車去春遊。


導演《火燒圓明園》的李翰祥是第一個受邀到中國拍電影的香港導演。為了統戰的需要,中國政府為之大開方便之門,開放紫禁城等名勝重地及諸多珍貴文物供其拍攝,百官上朝、軍機議政、木蘭秋狩、圓明殘垣,皆是實地實景實物展現,其恢宏氣勢、歷史實感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現今圓明園遺址 (Source:pixaboy)

李翰祥是香港著名導演,有澳門賭王投資,有中共調動大量人力物力,甚至花費 60 多萬元搭建一座仿真圓明園並真的燒掉,使電影取得巨大成功,也達到中共所渴求的宣傳效果。


上世紀八○年代中期,看歷史大片《火燒圓明園》,每個中國觀眾都感到驚心動魄、義憤填膺。洋鬼子之可惡可恨,少年的我不禁想起了岳武穆豪情萬丈之誓言:「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那時,我單單知道女主角是著名的四川女演員劉曉慶(其名言是:做人難,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對男主角梁家輝則不甚了了。1982 年,李翰祥請 24 歲的梁家輝到《火燒圓明園》劇組,梁家輝以為自己要做導演助理的打雜工作,結果被剃了頭去演咸豐皇帝。


在劇組中,「皇帝」身兼多職,茶水燈光一肩挑,甚至是最早起床催工的人。在伺候「角兒」後,梁家輝穿著戲裡龍袍站在城牆上看故宮夜景。他覺得那時「很幸福」,突然就入了戲,也入了世——榮穫第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成為金像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他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個到中國拍戲的香港演員——當然也給他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臺灣的國民黨政權因為梁家輝「為匪宣傳」,將其封殺,使之好幾年沒戲拍,「星途」險些夭折。


雖然電影《火燒圓明園》確實很好看,李翰祥也自稱邀請多名清史專家為之把關,「絕對尊重歷史」,但電影的情節與真實的歷史卻有天壤之別。


火燒圓明園是1856 年 10 月至 1860 年 10 月延續四年的英法聯軍之役的巔峰和終點。戰火是在廣州點燃的,英、法、美、俄四國要求遵照條約進入廣州,設立領事館,展開貿易,誰知清帝國認為條約只是緩兵之計,根本沒有打算認真遵守。僵持多年,終於演變成一場戰爭。英法聯軍攻陷並佔領廣州,整整歷時一年零兩個月。


1858 年 4 月,英法聯軍北上,很快佔領天津。清廷被迫同意在天津談判。英國提出「北京駐使、內地旅行、長江通商」三項要求,清廷屈服,簽訂《天津條約》。


天津條約簽訂圖(Source:Wikimedia)

《天津條約》只是咸豐皇帝迫於壓力暫時答應,並不準備履約。其中的焦點是決不能讓外國公使駐北京,以免皇帝與外國公使打照面。


1859 年初,新任英國駐華公使普魯斯和法國駐華公使布爾布隆奉命進京換約。清廷命令直隸總督恆福照會兩人,指定他們在北塘登岸,經天津去北京,且隨行人員不得超過 20 人。但英法公使堅持按照原來約定的計劃,從大沽口進京換約。清廷斷然拒絕此一要求。經過咸豐皇帝、怡親王載垣及朝廷最具戰鬥力的猛將、蒙古僧格林沁親王多次密謀,決定不宣而戰。於是,僧格林沁帶兵在大沽口攻擊英法艦隊,造成英法聯軍傷亡數百人。


清廷為這場小小的勝利喜出望外,以為夷人並非不可戰勝。誰知,英法兩國政府迅速增派援兵來華,準備狠狠懲罰清帝國。1860 年 8 月 1 日,英法聯軍兩百餘艘戰艦,載著陸軍 17,000 人在北塘登陸,一路摧枯拉朽,迅速佔領大沽口和天津,並由天津向北京開進。


親遞國書之爭:皇帝不能見夷人

1860 年 9 月 4 日,英法聯軍與清廷在通州展開談判。咸豐皇帝派怡親王載垣與英法代表團談判。載垣等接受了英法代表團所提的條件,與英國首席代表巴夏禮(Hentry Parkes)達成停戰協議。巴夏禮是少數精通漢語和滿語的外交官,身材矮小,頭大如斗,脾氣火爆,精力充沛,年僅 32 歲,已是英國駐華最高階外交官之一。


9 月 17 日,巴夏禮提出英國使節向清帝當面遞交國書的要求。載垣等認為「此事關係國體,萬難允許」,而且此前的會晤中巴夏禮並無此說法。巴夏禮則認為,親遞國書乃國際慣例,所以此前沒有列入談判內容。雙方各持己見,相持不決。

 
英國駐華外使巴夏禮照(Source:Wikimedia)

拒絕外國公使駐京,是清國皇帝維護其「叩頭外交」和「朝貢體系」的第一道防線。當第一道防線被英法聯軍強大火力突破之後,皇帝又企圖設定第二道防線:即使西方公使駐京,亦不能親遞國書」。在通州談判的最後關頭,英方在照會中堅持公使向皇帝「親遞國書」,等於突破了皇帝的第二道防線。


今天看來,見外國公使有什麽可怕的呢?但在那個時代,按照「天下一統」觀念,清帝國是世界的中心,皇帝為天下共主,所有國家都是清帝國的藩屬,所有人見到皇帝都必須磕頭下跪。中華傳統外交的主題就是讓夷狄們前來磕頭,並由此建立一套懷柔遠人的「朝貢體系」。


然而,英法等已經近代化的歐洲國家,對這套觀念並不認同,駐華使節拒絕向皇帝叩頭,表面上看只是一個小小的禮儀,卻足以讓千年一貫的「天下一統」觀念遭到顛覆。


此時,清帝國正處於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中。叛亂的太平天國攻佔蘇州、常州,威脅上海,東南半壁江山盡入其手。英法聯軍集結通州,隨時可能進攻北京,屢戰屢敗的僧格林沁再也不敢誇口。然而,咸豐皇帝仍然下定決心不在叩頭問題上退讓半步,若不能達成協議,清廷將不顧自身力量虛弱而背水一戰。


僧格林沁親王照(Source:Wikimedia)

其實,英方提出遞交國書一項,只是按照國際法慣例行事,當滿清廷提出見皇帝必須叩頭時,被他們以國家之間一律平等的理由加以拒絕。多年以後,清國的帝王將相、士農工商才明白過來,導致通州談判破裂的直接原因「親遞國書」一項,只是西方各國的通常做法,並沒有特別為難皇帝的意思。


這是兩種文明觀念和思維方式的衝突,即奉行「叩頭外交」的清帝國與奉行近代「萬國平等」國際慣例的英法兩國的衝突。不同時空中產生的知識系統,決定了兩種文明觀念和思維方式背道而馳。


載垣等向咸豐皇帝報告談判內容之後,咸豐皇帝作出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決定。9 月 18 日,咸豐皇帝下旨給前線指揮官僧格林沁,將英方談判代表巴夏禮等「羈留在通(州),勿令折回以杜奸計」。僧格林沁立即派出騎兵,捉拿了正在返回路上的巴夏禮等一行 39 人,其中英國人 26 名,法國人 13 名。


扣留談判代表及其隨行人員,在各國外交史上均十分罕見。但咸豐皇帝和僧格林沁都不覺得有何不妥。


巴夏禮等被扣留之後,英法聯軍隨即發動張家灣戰役。英法聯軍四千名官兵,對陣僧格林沁 25,000 名騎兵。僧王奏報皇帝説,「斃賊無數」,中國的現代軍事著作據此總結為「給敵以重大殺傷」。然而,英法的戰報是:聯軍連傷帶亡共 35 人,清方在戰場上留下 1,500 具屍體。


9 月 21 日,決定性的八里橋大戰打響。英法聯軍 8,000 人,僧王軍隊三萬人。僧王精銳盡出,大有滅此朝食之勢。然而,短短數小時之後,清帝國最後一支勁旅灰飛煙滅,英法聯軍的戰報是:聯軍共陣亡 5 人,負傷 46 人,清軍死亡 2,000 人,剩下的潰不成軍,不再是一支可以作戰的軍隊。


八里橋之戰圖(Source:Wikimedia)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是清帝國最後的希望,僧格林沁的祖先成吉思汗曾經縱橫歐亞大陸,所向無敵。並不是蒙古騎兵的戰鬥力下降了,而是他們遇到了裝備新式武器、採用新式訓練和戰術的歐洲軍隊──英軍首次在戰場上使用了阿姆斯特朗砲,此砲以創新的膛線設計,射程達 8 公里,射擊相當精準。其發射的 12 磅砲彈,炸開後變成 49 個尖銳碎片,方圓數十米內無不血肉橫飛。


於是,戰場變成了單方面的殺戮場,成群結隊的滿蒙騎兵還沒有接近敵人就遭到擊斃,就連逃逸也找不到生路。一名冷靜的英國軍官寫道:「我們的砲兵朝後撤的敵人開砲,威力十足。開砲慢條斯理,每一發阿姆斯特朗砲都在他們之間爆炸,一次就撂倒一群敵人。」一名英軍士兵在家書中寫道:「這場戰役給人以做夢一般的感覺。我們光打死別人,自己卻幾乎絲毫無損。」


自此,北京門戶大開,無險可守,也再無勤王精兵。咸豐帝色厲內荏地宣佈「朕今親統六師,直抵通州,以伸天討而張撻伐」,實際上卻是虛晃一槍,欺騙百姓而已。9 月 24 日,咸豐帝不顧子民的安危,出逃承德避暑山莊,留下六弟恭親王奕訢與洋人求和。

 
恭親王奕訢照 (Source:Wikimedia)

 

文章資訊
作者 余杰
刊登專欄 一九二七的大變局
刊登日期 2019-05-27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