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風城雨都】與貢丸相遇的那個攤位──新竹都城隍廟口前

2020-02-03
(攝影/董昱)

不論是不是新竹人,在城隍廟口喝貢丸湯,大概是每個人都有過的經驗。


新竹都城隍廟不僅是觀光勝地,廟口的小吃攤傳承數代,可說是品嚐貢丸湯等新竹小吃的必去景點。臺灣的地方廟宇一帶,往往成為在地小吃文化的集散地,然而,走進新竹城隍廟卻仍不得不感到驚奇──很少有廟口的攤販直接就在廟埕上經營起來,跟廟口廣場相鄰,甚至就在天公爐旁邊擺起了桌椅。


再仔細瞧瞧,從水溝、地磚到鐵製天花板,無一不是廟方特別設置的「公共設施」。參拜人潮與大啖美食的饕客來回穿梭,飲食與信仰在擁擠的廟口,呈現奇妙的共生關係。


人們與貢丸相遇的新竹城隍廟口攤位,究竟從何而來的呢?本次專題特別搜集老照片,並專訪新竹城隍廟鄭耕亞總幹事,聽他娓娓道來城隍廟口攤位聚落興起的故事。


廟口擺攤的歲月

擺攤做生意在漢人文化中由來已久,然而,廟口成為攤販的主要集中地,卻是日治時期開始的現象。鄭總幹事提到,日本人來臺灣後,察覺到在地根深蒂固的擺攤文化,決定加以管制。雖然允許在私人空地擺攤,卻限制在特定範圍內,同時,天亮之後才能開始擺,太陽下山後就要撤出。這樣的管制政策,促成了攤販推車的出現,方便每天來回擺攤的移動。城隍廟口有些商家更從日治時期流傳至今,例如算命攤後來便搬遷至廟口附近的店面,持續經營。從 1930 年代左右的老照片更可以看出,當時新竹城隍廟口便已有少數攤販。


1930年代左右的城隍廟口,可看到少數的臨時攤販。(資料來源:《新竹市都城隍廟:建築藝術與歷史》)

日治時期,日本人為求統治穩定,到處拆除廟宇,或納入管制,例如日治時期,彰化市公所就管了十幾間廟。如果是很有名的廟,擔心拆了會引發民變,所以改用開路的方式把廟埕切割。當初日本人來到新竹城隍廟,也計畫要封廟拆除,據傳當時發生很多靈異事件,例如半夜士兵聽到鐘鼓的聲音,或相關官員的離奇死亡事件,日人因此打退堂鼓。「從頭到尾城隍廟都沒有被拆過!」鄭總幹事提到,種種靈驗的事蹟,讓信徒更加虔誠的相信城隍爺的崇高地位。


白石子畫地上:廟口攤位的整頓

鄭總幹事回憶,他印象中與廟口攤位相關的最早印象,是聽聞日本人剛戰敗之時,市區一片混亂,他的叔公黑面鄭公(鄭家魚圓的創始人)聽到有人急忙敲門說:「趕快去廟口佔位置!」原來當時日人管制系統崩潰,各路人馬趁勢佔地為王,爭奪廟口的黃金地段。戰後,新竹城隍廟口便暫時維持這樣的「無政府狀態」,自然發展。直到 1959 年,擔任當時新竹市長的鄭鴻源先生(鄭耕亞總幹事的父親),首次出面敦促攤販協調、整理廟口亂象:「總要讓個位置給城隍爺過嘛!」一語道盡當時廟口如何的混亂。


 
1950年代城隍廟的北面一景,牆上還可見到「反攻大陸」等標語。(資料來源:《新竹市都城隍廟:建築藝術與歷史》)
新竹都城隍廟鄭耕亞總幹事,娓娓道來廟口攤位整頓的過程。

1959 年,鄭鴻源先生正式集結、清點廟口一共 57 個攤位,並以白石子在地上畫線區分攤位,一攤面積大約一坪半,攤位佈局就此大致底定。1974 年,有鑒於當時的攤位大多仍是露天,鄭鴻源先生更進一步敦請當時的新竹市市民代表溫漢柱,將上方的鐵蓋等相關設施規劃、興建完成。城隍廟口的攤位公共設施便算正式完整,那時蓋的設施,大部分到現在都還在用,只有民國 2000 年的時候,廟方再次稍微整理。


由於廟口攤位仍屬租借性質,當時還立下一個原則:鄭鴻源先生邀集攤商,雙方簽署一個「租約」,台幣三千塊一個單位,至今租金只漲了 10%,租金可說相當低廉。


多年以來通貨膨脹,物價早已翻了不知幾倍,廟方為什麼仍然不漲房租呢?鄭總幹事提到,他觀察到臺灣許多有名的夜市或廟口小吃,都是出了名之後,由於地主漲租金,漲到店家活不下去,最後就歇業了。或者搬遷到別的地方,過一陣子又遇到一樣的問題。更糟的狀況是,店家為了彌補高租金帶來的成本,選擇使用廉價化工原料,代替傳統做法,從而犧牲食品安全。事實上,57 個攤位一年的總租金收入才三百多萬,佔城隍廟歲入金額的很小比例。然而,攤位卻能為城隍廟帶來更多的參拜人潮,算是額外的附加價值。


大興土木

2000 年左右,廟口的攤商生意面臨瓶頸。攤商和鄭總幹事抱怨生意遲遲不見起色,認為是停車位不足。總幹事回憶道,事實上那時的城隍廟比起現在,有更多停車位(當時廟前,問題關鍵應當是廟口的公共設施已三十年未經整修,加上是水泥鋪地,不論衛生或美觀上,都無法滿足顧客需求。


2000 年,新竹城隍廟廣場大翻修(新竹城隍廟提供)

萬不得已,鄭總幹事決定讓城隍廟休息 45 天,來場天翻地覆的大整修。開始動工才發現,原來廟口廣場的水溝早已破底,晚上攤販習慣將剩湯剩料到進裡頭,多年來污水滲進土壤中,泥土都呈現黑色的了!因而,廟方將這些廢土通通清除、更換,並將水溝換新,廣場地面重新舖設磁磚。更重要的工程,是重整污水管線,並在東轅門附近設置沈澱池,解決廢水傾倒與處理的問題。最後將攤位上方的鋼架與天花板重新施作,整體空間於是煥然一新。


1990 年代左右的新竹城隍廟口,當時仍有行人徒步區與兩排機車停車位。(資料來源:《新竹市都城隍廟:建築藝術與歷史》)

老店與大廟的新活力

「要買純手工的貢丸,一定要到城隍廟這邊來!」鄭總幹事對廟口老店的品質相當有信心。


長年待在城隍廟,他親眼見證老店每天早上四點,趕在豬剛宰殺後,取下靠近腰部的兩塊肉,將筋去除,並用槌子手工敲打。這個搥打的動作,在臺語中音似「摃」,成為貢(摃)丸一詞的由來。除了貢丸湯,米粉、紅糟肉圓、潤餅等等,城隍廟口的老店,許多都有著近百年的歷史,不曾搬遷過。


雖然平常以小吃攤為主,廟埕一帶仍舊是城隍廟重要的祭祀與儀式場地。例如每年中元節的奉旨遶境賑孤活動,攤販便需要休市一日,迎接來自各地的參拜人潮。而當年鄭鴻源先生也規定農曆 11 月 29 日前後,城隍爺生日的一個月前開始,戲臺前方的那一排攤販要全部移走,搬到觀音殿前面。這不僅是為了讓人看歌仔戲,也為了酬神:讓城隍爺也能透過大門看到戲臺。鄭總幹事主事後,更進一步將中間攤位的招牌改為電動升降,每次要演戲的時候,就要升起來,視野更加清楚。而攤商自己也會挑一天來拜,例如水果公會的祭祀,總是排場驚人,顯示在地店家與城隍信仰的緊密關聯。


廟口商圈過於蓬勃,有時也會造成反效果。「現在很多人來城隍廟,不是為了進城隍廟,而是為了吃小吃,拍照小卡。」鄭總幹事語帶無奈,提到曾有一陣子,他發現進廟參拜的都是中老年人,而不見年輕人的身影。因此他從臺北回來擔任總幹事之後,著手開始有系統地介紹新竹都城隍廟的歷史、文化,甚至接受電視臺採訪,或開發文創商品等等。


除此之外,鄭總幹事也積極整頓城隍廟裡的六將會、轎班等團隊,招募年輕人參與,多年來的努力,已經從最初面臨傳承斷層,增加到六十多位,幾乎都是年輕面孔。廟方也與「新竹市北管戲曲促進會」合作,復興 1990 年代末面臨軒社沒落,技藝失傳危機的北管藝術。之後改組成立竹塹北管藝術團,成為新竹城隍廟的子弟戲團,吸引了包含清華大學,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的年輕學子投入。


來到新竹城隍廟口,就像廟口絡繹不絕的人潮,歷史悠久的新竹都城隍廟,帶來新的活力。

 

參考資料
  1. 李亁朗、張德南、康諾錫、俞怡萍、鄭碧英著,1998,《新竹市都城隍廟:建築藝術與歷史》。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出版。
文章資訊
作者 謝爾庭(見域工作室)
攝影 董昱
刊登日期 2020-02-03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風城.雨都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