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當黑夜如晝成為我們的日常:是燈光的出現,賦予人類暗夜行路的自由與許諾

陳韋聿 Emery 2023-01-13
日治時期,臺北京町的高校生在燈光壟罩中舉辦遊行。(首圖來源: wikimedia/公有領域)

蕉黃、橘紅、淺碧以至青翠的綠──各色瓜果在棚架底下堆疊成了一座小山,惹得路人也忍不住要多瞧上幾眼。在南國臺灣,五顏六色的水果,可說是最具代表性的島嶼特產。這些果實之所以能夠在暗夜裡閃耀著鮮潤的色澤與明豔的光彩,還得歸功於那顆懸垂在棚架上、連接著電線的鎢絲燈泡。

1940 年,知名的水彩畫家藍蔭鼎,把上述景象表現在一幅名為《南國之夜》的水彩畫裡。對於這位成長於日治前期的畫家而言,黑夜裡的燈光,似乎具有某種特殊意義。生涯早期,他也曾以晚上的麵攤、戲棚為創作主題。而在這些作品當中,我們總能夠看見一盞明晃晃的燈火,照耀著城鎮裡的某個角落,使一群人獲得了在夜裡出外活動的自由。
 

對夜間來去自如的渴望,讓人類開始追逐光明

是的,自由──這大概可說是燈光之於人類最重要的應許。在照明技術仍不發達的時代,置身於黑暗中的人們,多半只能倚賴著燈燭照亮前路。但燃燒動植物油脂所能提供的光亮,大約只能是「賢乎瞑目而無見」,難以讓人真正自由地行走在黑暗之中。
 

在電燈普及以前,人們都以油燈或蠟燭對抗黑暗。圖中的「燈盞」以空鋼筆墨水瓶盛裝煤油,光線微暗之餘,往往還有打翻造成火災的問題。(Source: 國家文化記憶庫/政府資料開放授權)

缺乏可靠照明工具的困境,或也說明了以前的人們為什麼會哀嘆「晝短苦夜長」。白晝與黑夜的真實長度,每個時代自然是差不了多少的。仔細想想,古時候的夜晚之所以令人感覺漫長,仍是照明技術不夠發達,致使夜間活動能力太受限制的緣故。迫於無奈,大部分人也就只能順應自然,維持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模式,直到工業化時代來臨,黑夜形構的藩籬終於被嶄新的人造光源給打破為止。
 
當然,這並不是說古人在夜幕降臨後,必定只能把自己關在家裡。實際上,過去人們所使用的燈燭,品質仍是不斷在改善的。只要這類光源能夠聚集到一定數量,仍舊可以形成夜間營業的宴飲場所,甚至是規模更為龐大的商業市集。比如 18 世紀末,有個名叫李邦翼的朝鮮人便曾在南臺灣的府城,見識到了「夜張琉璃燈,通明如晝」的市街景象。早於他一點的時代,長年任官臺灣的文人尹士俍,也曾在 1738 年出版的一本志書當中寫到他對府城的夜景印象,是「黃昏燃燭,光同白晝」。
 
「如晝」(as bright as daylight)──這大約是古人描寫到夜間集市的時候最常提及的一個詞。不過,即便在最富裕發達的都會區裡,我們只要約略想像燈燭所能提供的低微光亮,就能明白文人筆下的「如晝」仍只是一種誇飾。如同《光明的追求》一書所言:古典時代,夜晚仍然「充滿恐懼和憂慮的色彩」。燈燭的熒熒之光,即便能夠佈滿整座城市,恐怕還是很難讓大部分人感到足夠安全,乃至於真正地把夜晚看成工作或休閒時間的繼續延伸吧。
 

一切要從劉銘傳點亮的燈說起

事實上,首先能夠把光線品質拉升到近似於白晝的人造光源,是 19 世紀後期開始才被廣泛應用的弧光燈。也是到了這個照明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才有「夜生活」(nightlife)一詞的誕生。至此,夜晚真正進入了人類的掌握範圍,成為他們能夠恣意妄為的占領地。
 

弧光燈的原理,是在填充特殊氣體的容器中,利用電弧來產生光源。圖為 1909 年,用弧光路燈照亮的美國巴爾的摩街景。(Source: wikimedia/公有領域)

說到弧光燈,我們不免會想起 1888 年,臺灣巡撫劉銘傳在臺北城內下令裝設的街燈,它們也經常被視為臺灣電燈發展史的起點。但嚴格說起來,短暫點亮於清領末期的這幾盞電燈,其實沒有什麼實質影響力。當時使用的發電設備,也多半在幾年後的乙未戰爭裡遭到損毀。臺灣的電燈事業真正地奠立基礎,並且逐步向民間推廣普及,仍需等到日治時期才漸次實現。
 
大約 1910 年代,發電廠的建設、以及隨之成立的電燈事業,在臺北以外的諸多地方逐漸蓬勃起來。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臺灣各地的民眾相繼被點亮於城鎮街道上的電燈所震懾。在這之前,電燈之於鄉村地區的老百姓而言,就像是一個遙遠的傳說(如同作家龍瑛宗的短篇小說〈夜流〉所述,電燈是「村人無法想像」的「魔物」),除非人們有機會北上,方能親睹其真面目。
 

然而,到了 1910 年代,隨著電力網絡建設與街燈照明範圍的迅速擴張,電燈迅速影響到越來越多臺灣人的日常生活。以著名畫家陳澄波為例,他在 1913 年乘著火車離開故鄉嘉義的時候,「嘉義電燈株式會社」才剛成立。等到他有機會放假返家,想必也會驚訝於城內各處在入夜之後的燈光燦然,使得他所熟悉的街道展現出截然不同的夜生活風貌。
 

陳澄波的《夏日街景》,圖中的電線杆透露著嘉義街頭的改頭換面。(Source: 北美館/政府資料開放授權)

在嘉義,人們對於電燈的最初印象,與同樣起建於 1913 年的中央噴水圓環緊密扣連。圓環落成之初,設置於噴水池畔的電燈,已使得這個新興的公共空間成為市民們在晚上散步、納涼的絕佳去處。與圓環相連結的主要街道「大通」,在入夜之後亦是燈火通明、熱鬧滾滾的商業區。1931 年,著名的歷史人物林獻堂便曾偕同友人在嘉義街上夜遊,直到十點才返回旅館。同一時代,臺灣許多城市的主要街道,必然也都已具備讓人們在晚上自由遊逛的條件。
 

來去逛夜市!解放臺灣夜間自由的最佳實證

說到晚上閒逛的自由,今日臺灣人熱愛逛的夜市便是其中之一,不過,臺灣的夜間市集其實早在 200 多年前便已出現,到了日治初期則更見興盛。同樣以嘉義為例:早在 1905 年,《臺灣日日新報》的記者便觀察到嘉義舊城區的各個主要街道都設置了油燈,繼而促成了夜間市集的出現。隔年,一場地震雖然摧毀了城內大部分建築,但另一個「夜間則尤熱鬧」的市集很快又在火車站南邊的街區復興起來。到了 1910 年,還有一篇報導顯示:嘉義的東市場在夏日夜間成了遊人逍遙的處所,「場中排列菓子點心者,異常盛況,燈光點點,照耀如同白晝」。顯然,在煤油燈仍是主要照明工具的時代,嘉義人已相當熱衷在晚上逛市集了。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我們所熟知的「夜市」,並不只是傳統漢人社會裡的市集將營業時間延長後的產物,它應當還吸納了其餘的文化要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日治時期民間經常舉行的「納涼會」。
 
所謂「納涼會」,顧名思義便是集體乘涼消暑。這樣的活動原先形成於日本的江戶時代,人們在夏日晚間乘船遊河賞月、觀看煙火施放,藉以消解暑氣。而為了服務這麼一大群人的飲食或購物需要,很自然的,這類活動也會聚集起許多商家攤販。
 

日治時期的北投除了泡溫泉,也經常舉辦納涼會,為臺北人的夏日盛事。圖為當時的大納涼會紀念繪葉書。(Source: 北投溫泉博物館/政府資料開放授權)

許多時候,「納涼會」乾脆結合同時代經常出現的「廉賣會」,把攤商直接從活動的附屬環節拉升到主角地位。比如 1927 年 6 月中,分別於臺北、臺南兩地舉行的納涼會,記者形容其盛況是「人多於鯽」、「絡繹不絕」,顯見這兩場活動所吸引的大量人潮。除了有得吃、有得買之外,臺南的會場還能看到「衛生、盆栽諸展覽會,電戲、角力、圍碁、棒球、……龍船競渡」,臺北這邊則有戶外電影放映、煙火、舞蹈等各種餘興節目。認真比較起來,日治時期的「納涼會」,其內容可能要比今天的夜市更加多彩多姿呢!
 
日治時期,「納涼會」在全島各地的舉行越來越頻繁,過程當中,電燈必然也發揮了推波助瀾的效果。實際上,從電燈逐漸被普及應用的 1910 年代開始,許多這類舉行於夜間的公共活動,也經常把電燈用作吸引群眾的噱頭。
 
舉例來說,每年末尾舉行於各大城市的「歲暮大賣出」,各商家總會向電力公司申請增設臨時電燈,增添店鋪的熱鬧氣息。在臺北,這一活動所使用的燈泡數量每年都在成長。1910 年,「歲暮大賣出」所使用的臨時燈泡大約是 1100 盞左右。到了 1926 年,這個數字已足足攀升了將近五倍之多。單純看這個數字,我們大致可以想像臺北年末的夜間光亮程度,也在這十餘年裡不斷地升級。
 

榮町歲暮大賣出,臺北的街道在燈火照耀中宛如白晝。

除了照明用途之外,燈泡還被當成一種炫目的裝飾。比如 1915 年,舉行於臺北的「臺灣勸業共進會」就特地設置了一座 54 公尺的高塔,「塔中以強力電燈放射之」,在夜晚的城市裡樹立起一座光彩奪目的全新地標,抓攫住所有人的注意力。這類廣告塔的設置,後來也廣泛得見於各類活動,可見電燈確實被視為一種招徠顧客的有效手段。

  

神說要有光之後?文明社會對電力的反思

總的來說,電燈的發展,直接影響與帶動臺灣夜間活動的興盛,這點很透徹地體現在夜市的誕生。現代臺灣夜市那種人聲鼎沸、且滿街攤位都有電燈照耀的景象,大約在日治前期便已出現。翻開 1937 年的《詩報》,幾次以「夜市」為題的聯吟活動裡,絕大部分的作品總會寫到「電光變幻」、「燈球閃閃」所造成的視覺衝擊。到了這個時代,電燈為人們所創造的光亮以及自由,大抵也可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如晝」了。
 
從油燈走向電燈,生活在 20 世紀前期的臺灣人,可謂歷經了一場照明變革。也難怪日治末期的詩人們對於夜市裡的燈泡如此印象深刻。不過,當戰爭的陰霾逐漸籠罩臺灣,越來越頻繁的防空演習與「燈火管制」,卻總是在轉瞬間讓一座城市陷入烏暗與死寂。到了二戰末期,盟軍擲落的炸彈,更使得全島的電力系統遭受嚴重破壞,夜市裡的燈火燦亮,也因此消失了好一段時間。
 
戰後,故事的發展一如眾所皆知:在美援的支持下,臺灣的經濟發展逐漸回到成長軌道。與此同時,點亮燈泡的電力系統,以及促使市集形成的民間消費,也都重新恢復了元氣。大約在 1950 年代,臺灣的夜市活動在特定節慶裡又恢復了人山人海的景象。之後,各地方夜市所衍生的噪音、環境問題漸漸地令人頭痛,但這種現象,同時也代表著夜市重新成為了臺灣人的日常生活圖景。
 

直到今日,夜市仍是島上人民最鍾愛的夜間休閒場所。不同的是:現代流動夜市已能夠自備發電機,除了點亮會場的燈泡之外,還能將多餘的電力耗用在電子彈珠台、摩天輪、碰碰車等各種機械娛樂設備,讓夜市的歡樂體驗繼續升級。
 
不過,夜晚享樂的自由,總需要一些代價來償付。在現代臺灣,發電廠所造成的環境問題,總是能夠引發嚴重的爭論乃至對立。與一百年前相較,電力在今日的臺灣不僅僅關乎夜市能夠點亮多少燈泡,它更關係到工業生產部門、乃至國家整體的經濟發展能否持續擴張。在這座地狹人稠的島嶼上,如何獲取充足且乾淨無虞的能源,使之能夠滿足產業需要,也讓往後的臺灣人能夠繼續開心地「踅夜市」,或許會是我們這個世代最重要的課題吧!
 

島.電生活-臺灣電力的時代樣貌


這是一個關於臺灣的人、土地與電力的故事。百餘年前,電力引進臺灣,一切的建設都象徵著文明與進步的現代化觀點,自此全島燈火通明、華燈絢爛。然而文明發展的光明背後,卻隱含著我們付出的許多成本,以及被忽略的幽暗。故事從早期畫家眼眸中對於「電」的風景描繪開始,進而闡述臺灣來電後的文明發展,從第一盞電燈亮起、電廠設立、電網蔓延到再生能源的展露,說明「電」在臺灣發展下與土地共譜的時代樣貌。

時間:2022/12/06 ~ 2024/04/07 
地點:臺博館南門館紅樓展示館2樓
文章資訊
刊登日期 2023-01-13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島電時光機
讓我們回到第一盞燈亮起的時代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