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從佛具店到聯合國3】辭去教職赴美追夢,行過低谷後再創巔峰──陶藝雕塑大師楊元太的黃金時代

洪德青 2021-09-16
《從佛具店到聯合國》系列前言:
1981 年被譽為臺灣現代陶藝元年,到今年剛好滿40 周年。當時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中日現代陶藝家作品展」,將臺灣陶藝躍升至國際交流舞臺,那年參展的楊元太如今已成為陶雕巨擘,是臺灣極少數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學會榮譽會員(IAC Member of Honor)的人。2021 年也是楊元太發表個展的第40 周年,兩個 40 碰撞,促成本系列文章。
1986 年楊元太在臺北「春之藝廊」舉辦個展,此時他已兩度入選畢卡索做陶地、法國瓦洛里陶藝雙年展(Source: 本系列圖片皆取得楊元太及家屬授權)

我把 1980 年代定義為楊元太的黃金年代,這段期間不僅是他陶雕成就的綻放時期,更有他行過低谷、雨過天青的覺醒「淨」界。每年,他在臺北最高級的「春之藝廊」舉辦個展;每回,總吸引報社記者爭相採訪。


他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只使用土跟火──容我用淺白的話形容──就能燒出金屬感、紡織感、木頭感、花瓣感、礦石感、焦糖肉桂感、大腦皺褶感,甚至分子晶體感等,因此報導他的文字不只中、英文,還有西班牙文!我曾問他「老師,你才華洋溢人又帥,又走國際路線,早期個性應該不是這麼老莊吧」,他微笑說:「當然不是,我年輕時是衝組耶」。


瞞著家人偷考托福,留學阿肯色

學生時期的楊元太就很嚮往出國看看,在嘉義朴子獨自做陶十多年後,想知道走了那麼久的藝術之路,到底跟國外有無落差?1980 年初,41 歲的他瞞著家人考過托福後,毅然決然辭去即將退休又穩定的高中教職,隻身前往美國阿肯色大學藝術系留學。


之所以選擇阿肯色,是因為他有個初中同學在那當教授。當時楊元太的母親年事已高,兩個孩子也都還在國小階段,他的妻子陳春櫻為了成全他做出高難度的承擔,「與其讓他遺憾,不如放他去飛」,師母曾這麼形容,相當不容易。


在阿肯色時,楊元太與一位教立體雕塑的印度裔英國教授最要好,他還在校內自辦了一個水墨展,向美國人介紹東方美學。除了阿肯色州與鄰近的堪薩斯州外,楊元太也到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親自去看現代陶藝先驅彼得沃克斯(Peter Voulkos)的作品,充分利用時間自我進修。


可惜第一學期快結束時,因母親病危,楊元太必須緊急返臺探視,回臺期間不僅春之藝廊邀他開辦人生第一次個展,史博館也請他參與 1981 年的「中日現代陶藝家作品展」。中日現代陶藝家作品展是臺灣陶藝界前所未有的大事,被譽為是臺灣現代陶藝的指標元年。楊元太打算辦完這兩件事之後,再回美國繼續學業。


春之藝廊與林清玄的筆

今日國父紀念館對面有間麥當勞,其地下室在 1978-1987 年曾是擁有 250 坪寬敞空間的知名畫廊,名為「春之」。那時的臺北,沒有誠品、沒有北美館,更沒有華山或松菸。當年走在光復南路的木棉道,沿著迴旋石階往下走,雅致的室內水池有游魚和綠景,迎賓的冷氣更是奢華享受,創辦春之藝廊的東和鋼鐵侯家,代表了臺灣第一代中產階級文藝份子。

 

由於春之藝廊就在聯合報附近,聯副的記者們下午進報社前,多與人約在那裡見面聊天,瘂弦、陳義芝、季季等人都很愛在此出沒,筆名秦情的《時報周刊》記者林清玄也常泡在那兒。有天,林清玄在春之藝廊看到幾張陶雕幻燈片,深受吸引,一問之下得知是楊元太的作品,馬上安排約訪。


林清玄筆下的楊元太,每篇都是千字起跳,筆調真誠溫暖,訪稿總能寫出眉角,照片也盡可能多樣呈現,在以「菩提系作家」出名前,他曾出版一本聽起來好像黑道大哥的《在刀口上》,記載著八〇年代臺灣各領域的藝文翹楚,楊元太就被收錄其中。可惜,晚年大家多聚焦在林清玄的婚變事件,忽略其早期的貢獻,令人喟嘆。


1981 年楊元太在春之藝廊首次舉辦個展的作品《親情》。在母體大甕拋擲一個小甕,猶如孩童奔向母親,母親將小孩緊緊擁抱那一剎那。透過力學的受與容,成為既感性又知性的作品

楊元太第一次在春之藝廊舉辦「親情」個展時,就備受各界注目,但命運的青紅燈也悄悄亮起。在個展快結束前,有個中醫好友發覺他臉色不好,建議他去檢查身體,一檢查卻發現他的肝出了狀況,這使得原先打算個展結束後要回美國念書的計畫,趕不上突然其來的變化,陷入天人交戰。楊元太的身體訊號加上母喪打擊,留學之路被迫折翼,讓他有長達四年時間處於痛苦的失眠狀態。


還好楊元太無論再怎麼低潮,也保持規律生活作息,持續做陶,在親友學生的支持陪伴下,每年一次上臺北春之藝廊發表個展時,都端出風格迥異的作品,從「親情」開始,歷經「鄉土的禮讚」、「歲月」、「海的戀情」、「牛的禮讚」、「歲月的烙印」、「大地組曲」、「火之舞」等,連續七年每次都自我突破,有的古拙、有的前衛,有的奇趣、有的磅薄,造型簡練多變,但內在始終圍繞著生命及生活不斷對話,漸漸地他走出低潮,同時還跟畢卡索意外搭上關係。


楊元太作品《禮讚生命的舞者》,看起來像雕塑實為陶藝,他是臺灣首位將陶藝與雕塑完美結合的代表

楊元太作品《火鳳凰》。他曾說作品就是覺醒過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覺醒軌道,你就不會看到別人在幹嘛而心慌意亂。手要先放空,才能接得到東西
 
1984 年一場雨把楊元太曬的土坯淋濕,意外觸動他乾脆不用釉料(一般上釉是怕燒破),直球與土對決,呈現原態肌理,還拓上網印,增添紡織感
楊元太作品《歲月》。我問他陶雕最難的是什麼?溫度?雕工?配土?他說都不是,創作期間如何讓土維持濕度不致乾掉才是功夫所在。啊!人生也是這樣的道理

兩度入選畢卡索做陶地的肯定

一般人只知道畢卡索是大畫家,卻沒想過晚年的他也是陶藝家。二戰後,經濟衰退物資匱乏,畢卡索尋求一種更民主、接地氣的創作方式,發現陶藝正符合這股潮流,於是他在 1946-1955 年移居法國坎城附近的瓦洛里(Vallauris,也翻譯成華樂利)玩起陶土。


長久以來,藝術界總是瞧不起陶藝,直到畢卡索這個老頑童開始做陶後,大家才紛紛正視這項日常藝術,1968 年畢卡索還在世時,第一屆瓦洛里陶藝雙年展(Biennale Internationale de Vallauris)正式開辦,這是繼義大利華恩札之後,另一個世界級的陶藝展。


正當臺灣人瘋看連續劇《星星知我心》時,楊元太在 1982、1984 年已兩度入選法國瓦洛里陶藝雙年展,出窯時他的腳還曾受過傷。


我問楊元太入選時有什麼感覺,他說當年送件到國外參展都是史博館在做,他沒有參與,也不清楚瓦洛里其實是畢卡索的故居地[1]。名與利他沒在管,專心做陶就是了。他倒是對於 1983 年北美館開館較有印象,因為 44 歲的他成為最早一批進入北美館的陶雕家。

 

1982 年楊元太第一次入選法國瓦洛里陶藝雙年展的圖錄封面

(下篇待續)



[1] 至今許多資料上寫著他入選法國坎城陶藝展,但正確來說應該是瓦洛里才對。

 

文章資訊
作者 洪德青
刊登專欄 移動的頑固賦格
刊登日期 2021-09-16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