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思考過,每年吸引超過萬人參與的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活動,或是在廟裡拜拜常使用來祈福的合「境」平安,其中的「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走一趟臺南,從前人所留下的生活痕跡,我們或許可以找到一些關於「境」的解答。
「境」是什麼?
「境」是什麼?如果從「遶境」或「合境平安」的字面意思出發,或許能猜到「境」與地方信仰具有深厚的關聯。以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林美容教授的說法來看,「境」可以算是一間宮廟的祭祀圈,也就是該間宮廟的管轄或是勢力的範圍。
不過,這種說法其實是相對晚近的概念。從臺南地區的發展歷史來看,起初設置「境」的目的,其實與宮廟的勢力範圍並沒有直接關聯,而是作為一種民間的城防組織。
曾任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的石萬壽,也曾在臺南城防研究的文章中提到,臺南的「境」始於乾隆年間的林爽文之役。當時,臺灣知府楊廷理為抵禦民兵攻擊,於街巷內建立起防禦組織,這就是「境」最初的原型。
除此之外,曾參與嘉慶年間「蔡牽之役」的鄭兼才,也在《愈瘖集・卷一》中記錄了兩則與「境」有關的事蹟。在〈巡城紀事〉中,鄭兼才提到「按段巡城」的概念,當中的「段」即為當時的民間防禦單位,還有在〈上慶觀察論疏濬城濠及應行事宜書〉中也提到,如果要防禦外敵入侵、消弭城內治安問題,就必須先組織街巷鄉勇,籌組防禦組織。鄭兼才的言下之意,便是建議官方成立如「境」或「籤首」等清代的民防組織。
那麼,原本作為城防組織的「境」,後來又是如何與地方信仰發生關係的呢?
當「境」與地方信仰產生連結
清代中期,負責地方治安以及城防的綠營官兵,因編制不足及戰鬥意願頹敗,無法抵禦危險。擔心城內治安受盜匪騷擾的郊商,便負擔起城防的工作,開始招集鄉勇、民兵保障城內住民的生命以及財產安全。
但是,郊商並非官方單位,也沒有為民兵建造固定的集結、訓練場所,因此城防組織,就順勢依附著當地的信仰宮廟發展。比如臺南著名的郊商組織「三郊」,便在臺南臺郡水仙宮旁設置三益堂作為辦公地點,當地的民兵、鄉勇也自然聚集在宮廟附近。後來,也就逐漸演變成依宮廟為單位,劃分負責防禦的範圍」。
久而久之,「境」的人力來源,和宮廟信眾大幅重疊,如「六和境」祀典武廟的主要祭祀圈共有六條街,那麼祀典武廟所能調度的,便是轄內六條街的兵勇。這樣的範圍劃分方式,無形中也將自然形成的信仰圈,轉換為實體、可見的城防基層單位。後來城防功能漸漸消退,「境」就轉變成宮廟勢力範圍的代名詞了。
基層組織比一比!「境」與「村」、「里」的差異
做為臺灣最早發展的「城市」,直到現在,我們仍可在臺南舊城區中,看到很多「境」的影子。不只有「境」,臺南自荷治時期以來,還有許多民間與官方的區域組織的名稱被留存下來,他們有可能和「境」一樣,成為地名的一部分,卻失去或改變了原有的意義。
比如清代的「村」、「里」概念,也和我們今天理解的有所不同。所謂的「里」是延續自鄭氏時期於「縣」底下基層的官方單位,並無專任官員管理。在過去與堡、鄉、澳、坊等行政劃分同級,甚至,在「里」之下,還霞有街、庄、社等聚落單位,確切、具體的劃分出區域範圍。另外,我們熟悉的「村」,則為山間或鄉野中有人居住的自然聚落,通常是幾戶人家、一起開墾的墾戶、或是一個氏族的聚集地。在這些「村」中並沒有正式的管理階層,也沒有確切的區域範圍。舉凡「村」中的交易、市集、教育等公共事務,皆依靠著信仰中心或氏族宗祠而運作。
由上述來看,「境」、「村」、「里」雖然都是指涉著一個特定的區域,但三者的發展過程、功能性也有所不同。最大的差異在於:「境」是從城市中發展出來的城防組織,而「村」、「里」則是從聚落發展出的基層行政單位。尤其「境」作為替代官方保衛系統所成立的民間城防單位,與城市變遷及地方信仰息息相關,這也讓「境」的功能無法輕易被行政單位所取代。
層層相依的地方治理單位:「街」、「會」、「境」、「郊」
國際著名的中國社會經濟史學家斯波義信匯通日本優良的漢學傳統和西方社會科學,並嫻熟運用各種中文資料,曾在 2018 年榮獲唐獎漢學獎,他在研究中國都市發展的過程中,也對臺灣多個都市進行研究與分析,尤其是發展歷史悠久的臺南,斯波義信更有他獨特的見解與觀點。他將臺南舊城區的地方治理的制度區分為「官方」與「非官方」兩大類。其中,非官方的組織包括因商業利益結盟的「郊」、因交易與居住聚集發展成的「街」、以崇拜神明信仰成立的組織「會」,還有最初為民防基層單位後來變成宮廟勢力管理範圍的「境」。
「在 1664 年明鄭時期時,臺南舊城區官方的市區區塊有 4 個坊(東安、西定、寧南、鎮北),這 4 個坊則劃分了分屬 34 個區塊的「里」為地方治安與司法的地區單位,這個制度一直沿用到清代。但在 1851 年時,原本坊的劃分被細分為 7 個「保甲」區;到 1885 年為止總共劃分了 35 個「保甲」區。⋯⋯而城內、外的居民實際上的社會生活機能卻是建立在另一種組織上,也就是「街」、「會」、「境」、「郊」的形成 ⋯⋯。」
在斯波義信的研究觀察中,1870 年的臺南,全城有 83 條街,街上混雜聚集著民眾住家與各式店舖,以及 73 個「土地公會」,這些土地公會,都是由鄰近的居民,以奉祀福德正神為目的所成立的祭祀團體。通常,這類的祭祀團體會由同一條街上的住家與店舖組成,每年推選出爐主及副爐主,負責向會員收取年費,並管理與營運整個土地公會。每個小土地公會與地方連結,同時,數個土地公,還會集結並附屬於一間大廟,而大廟的所管轄的區域,就成了集合地方與居民的廟境。
不僅有宮廟的結合,同業組織「郊」,在清中葉後期,除了協助商業貿易外,同時也負責城防工作,所以郊商得以管理城區內形成的「境」。換言之,街、會、境、郊這些不同層級、不同功能的團體互相依賴,並圍繞著宮廟建立,展現傳統信仰於民間社會中重要的一面。因此,相對於「村」、「里」或「保甲」等官方的基層行政單位,「街」、「會」、「境」、「郊」等民間組織所發揮的治理功能更貼合於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
雖然就歷史來看,「境」不僅存在於臺南舊城區,不過目前在臺灣,卻唯獨臺南舊城區仍然可以看見「境」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現在的「境」已經完全融合於宮廟信仰,不再具備當初設立時的城防功能,但仍可見得當初「境」原有的管理範圍。下次若有機會到訪臺南,不妨從「境」來認識這座被譽為文化古都的城市。注意一下周遭的廟宇屬於哪一個「境」、而「境」內的居民又如何與廟宇進行互動,從中便能窺見這座古老城市悠久的發展歷史,來到臺南也才不虛此行。
(作者為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博士生)
- 斯波義信,〈清代台南府城の「会」、「境」と「郊」―旧中国都市における民間の公共組織―〉《アジア文化研究》11(2002.09)
- 石萬壽,《臺南府城防務的研究:臺南都市發展史論之一》,臺南:友寧出版,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