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共和國「2025 紀實文學出版孵育計畫」系列講座正式起跑,首場由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蘇碩斌教授主講,以《終戰那一天》為例,說明何謂「創造性非虛構」(creative non-fiction),以及如何以敘事學手法處理史料,達到「紀實和文學都要」的效果。
彌補臺灣人對自身歷史認識的斷裂
蘇碩斌開場就拋出一個大哉問:「紀錄片或新聞所傳遞的內容是否就是事實?」顯然不是,任何材料「凡經轉述必為敘事」,「沒有人類能掌握事實本身」。但這是否意味史料或「創造性非虛構」沒有價值?恰恰相反,這正好說明了「敘事」的重要性,如何視讀者需求以恰當的方式運用材料,正是寫作者的功力所在。
以《終戰那一天》為例,此計畫源於 2015 年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舉行的「二戰下的臺灣人」特展。館方從展品中整理出一百六十人、多達六萬字的訪談紀錄、口述歷史,記錄下這些人在「玉音放送」(天皇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前後的年齡、所在地、職業、心情、正在從事的活動等內容,正是這份檔案給了蘇碩斌靈感。
為什麼是「玉音放送」?面對戰爭宣告結束的重大時刻,是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必然哀悼,所有臺灣人都必然高興?顯然不是。不只是因為並非人人都能聽懂放送使用的官方日語,更是因為個體是如此多樣且複雜。挖掘深埋在官方大敘事之下的歷史切面,補上臺灣人對自身歷史認識不足的斷裂之處,是這個計畫的初衷。
蘇碩斌談如何視讀者需求以恰當的方式運用材料,正是寫作者的功力所在。(Source:一卷文化)
史觀與角色
那麽,要如何活用這份檔案來達成這個目的?蘇碩斌起初找了九個研究所學生,想以「非虛構寫作」處理這份檔案。忙了一陣子卻發現,呈現出來的結果無異於檔案複製貼上,這樣死板的內容難以勾起一般大眾興趣。因此,蘇碩斌決定引入文學手法,畢竟,「科學可以寫得很清楚,文學擅長寫曖昧、複雜的事情」,這樣的歷史時刻,正是文學發揮的絕佳舞臺。
決定了寫作方向,緊接而來的問題是:要採用什麼史觀?過往許多同類作品難以跳脫「不是批判日本,就是批判中華民國」的二元對立,蘇碩斌則決定「兩個都要批判」。戰爭是被建構出來的記憶,不論戰前或戰後的政府,都必然進行這樣的建構,而他們要做的,就是寫出隱藏在建構之後的、個人的遭遇。
更進一步細說,以終戰為分野,他們採用的理論視角,在戰前是「總力戰」(total war),在戰後則是「戰爭之框」(frame of war)。前者指戰爭是經過精密計算、國家動用所有資源的結果,後者則是國家如何定義與看待戰爭。也就是說,他們希望呈現的是:在戰前,角色是如何被捲入總力戰之中?在戰後,角色又如何被戰爭之框給定義?
最終,蘇碩斌和學生將九篇文章分為三組:前線、後方、外圍,前線有志願兵、少年工、醫療者,是親眼見證戰爭殘酷的一群人;後方有記者(如謝春木、楊千鶴)、師範生、音樂家(如江文也、張文環),雖未直接參與其中,餘生卻深受戰爭影響;外圍則有政治運動者、在臺日本人、海外臺灣人等身分、處境更加複雜的一群人,如何在這個時代自處。以多元的角色形貌,呈現戰爭記憶中的複雜。
非虛構寫作中的文學?
終於要下筆了,但還有一個問題是:何謂「在非虛構寫作中加入文學手法」?臺灣讀者最熟悉的非虛構文學莫過於「散文」,難道是要以「散文」的形式完成這本書嗎?並非如此。蘇碩斌指出,臺灣文學脈絡之下的散文,「作者=敘事者=角色」的框架已深植人心,然而這樣的框架難以乘載多重、甚至有時衝突的人物心境,與作者群試圖傳遞的複雜史觀。因此,本書採用的做法,即為「創造性非虛構」。
需注意的是,「創造性」並不等同虛構,而是在「非虛構」的基礎之上,「運用文學風格及技巧,創造事實上真確的敘事」,藉由小說的技巧呈現史觀,讓枯燥乏味的史料變得足以吸引讀者。同樣以《終戰那一天》為例,書中所有事件和加上引號的臺詞,都出自史料,以及該角色的訪談或口述紀錄,沒有任何變造或是擴寫;但除此之外的一切,例如敘事者如何敘事、節奏如何變化、場景如何切換、象徵手法如何使用,則都是寫作者可以自由發揮、以及文學筆法作用之處。
以「醫療者」一章為例,就有「在茜紅色有如冷火與暗血的夕陽下」、「一段路程彷彿日夜交界的神魔時刻」等充滿文學性的描寫;甚至作為看護婦、理當拯救生命的主角陳惠美,也曾因為冬夜寒冷難耐,而拿取了火葬場的柴薪燒熱水洗澡,於是有了「死的溫度與生的溫度,在戰爭之中,有時竟為同物所生」這樣充滿文學張力的句子。這正是「創造性非虛構」的魅力所在。
講座尾聲,蘇碩斌也以敘事學中的概念提醒讀者,例如「故事」與「情節」的不同、「敘事」(narrative)與「描述」(description)的差異、人稱的種類及其帶來的閱讀感受、如何創造閱讀時的節奏感等,在進行非虛構寫作時需留意之處或可以運用的技巧。至於新手寫作者最常犯的錯誤,無疑是混淆「作者、敘事者、角色」三者的身分,作者的價值觀如果無法透過角色傳遞、而是讓敘事者直白講出,那作品的韻味就勢必大打折扣了。最後,蘇碩斌也期許讀者能多方接觸材料、前人著作,找到靈感,寫下屬於自己的創造性非虛構作品。
【活動訊息】 百萬獎金+出版合約!讀書共和國「 2025 臺灣紀實文學出版孵育計畫」起跑,即日起至 8/31 開放收件
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為鼓勵各領域研究者、寫作者,將臺灣題材撰寫成書,分享給國內外讀者,2025 年起推出「臺灣紀實文學出版孵育計畫」,提供百萬獎金與出版合約,得獎作品若有IP開發與外譯潛力,主辦單位亦將進行媒合與推廣。即日起開始收件,截止日為 2025 年8月31日(以郵戳為憑)。
凡具中華民國國籍且成年的個人與團隊皆可投件,採紀實文學(非虛構寫作)的形式,針對一般大眾書寫真實的臺灣題材,主題含括歷史事件、社會議題、自然生態、族群、人文風物、文化探究,乃至個人史、家族史等的研究踏查結果與故事,以一年為期提出寫作計畫與部分初稿。
徵選委員將從編輯與讀者的角度,選出金獎一名,致贈獎金新臺幣四十萬元;銀獎二名,每名獎金新臺幣三十萬元。2025 年 11 月 30 日揭曉得獎名單與甄選報告。得獎者須自簽約起一年內完成全書,由讀書共和國獨家出版。詳細徵件辦法請至活動 FB、一卷文化 FB、讀書共和國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