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SDGs】數位科技是永續發展目標的最後一塊拼圖嗎?

謝易軒 2021-05-11
人類正站在全球氣候劇烈變遷、自然資源漸枯竭、生物多樣性耗損、疾病頻仍等關鍵十字路口上。為此,2015 年時,聯合國發布了「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poment Goals, SDGs),敦促全世界在 2030 年以前為地球與人類社會努力,邁向永續。百靈佳殷格翰與故事 StoryStudio 攜手響應聯合國 SDGs,用故事來讓 SDGs 在臺灣的發展有根可尋,讓發展被記錄、被看見並可被壯大,與臺灣社會一同實現永續發展。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訂定後,三大國際永續發展研究組織共同發表《2050 世界願景 (The World in 2050, TWI2050) 》,內容提到:國家要落實永續發展目標需進行「六大轉型」,其中,藉由提早因應科技創新於就業、階級差距與倫理上的潛在負面影響,促使數位化可創造公眾利益,是永續轉型關鍵之一。在這趟永續改革之路,臺灣最傳統的產業──農業也沒有置身事外。
 

自 2020 年起,你是否開了數不清的 Zoom 會議,使用 Ubereats 叫餐,連 Momo 購物也成了家常便飯?儘管許多人的生活早已離不開數位科技,一場延燒經年的疫情,卻加倍突顯出數位科技形塑人類生活與工作模式的力道。因為網路與數位工具提供的便利與協助,全球成千上萬的公司在疫情期間得以將工作與會議轉至線上,在家防疫的人也能透過網路購物採買家用,或使用網路社群與家人、朋友甚至全世界保持聯繫。

 

不僅如此,在後續的疫情相關資訊傳播、防疫管控、疫苗接種推動上,數位科技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疫情大流行讓我們更清楚地看見,數位能力已經不僅是「讓生活更便利」的選修項目,而是可能影響生計,甚至攸關安全與生存的必要能力──換句話說,沒有資源使用網路的人,將更容易在經濟、社會甚至安全上,處於更邊緣的角落。


「數位落差」是後疫情時代的全球風險

運用網路資源機會的差異,所造成的「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讓原已十分可觀的貧富差距更加放大。

 

今年 1 月公布的《2020 年全球風險報告》(The Global Risks Report 2020)明確點出了此問題。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每年發布《全球風險報告》,評估全世界人類所面臨的風險,最新報告中的七大「可能性最高風險」裡,除了有四項為環境與氣候相關風險、另一項不意外地為傳染性疾病風險外,「數位支配權集中」(Digital power concentration)與「數位不平等」(Digital Inequality)首次上榜,分占六、七名。


另外一項數據更是令人驚訝。身處在臺灣的我們,可能會錯覺網路已幾乎無所不在,但事實上目前全球還有近一半的人口(45%)並沒有管道接觸網路。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NESCO)的統計,即使在已開發國家,也有 13% 的人口沒有使用網路,而在開發程度最低的國家中,無法上網的人甚至高達 81%;以人口來看,全球有 37 億人仍與數位世界隔絕。[1]


全球上網率比較(Source: Internet World Stats(2020))

最傳統的產業如何因應數位落差?

臺灣約有九成的人都會使用網路,網路普及水準在國際間已相當高,[2]然而,這並不代表臺灣沒有數位落差的問題,尤其是當許多產業紛紛開始進行數位轉型,對數位科技掌握度較低的小型公司或個人就會逐漸落後,難以追趕。這樣的落差不僅出現在工業領域,事實上,在如農業這般傳統的產業上,數位落差造成的產業競爭力不均反而特別顯著。

 

大型農業企業擁有較多資源反覆試驗、紀錄、培育農人,並規模化生產,而小農則無此資源。政府近年十分重視農業資訊化,已經建立了包括農產品生產追溯系統與農業科技情報站等近百個農業資訊平台,但每個農藝專業有其個別系統,尚未完全統整起來。從國家發展角度來說,只有資訊的整合才能發揮更大的功效。有鑑於此,農委會農試所委託資策會進行了智慧農業之資訊整合規劃工作。


農藝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數位科技有解方

「農藝的經驗傳承很容易出現斷層,因為通常需要手把手一對一教學,培養一個農人,至少需要二年,在傳統學徒制內學成,甚至需要五到八年。」在資策會負責農業數位轉型計畫的杜定傑組長這麼說。


與農委會長期合作的過程中,資策會發現農藝知識與經驗需要長時間養成,在什麼季節、什麼天氣狀況下,應該如何澆灌與施肥?何時用藥才有效卻又不會過量或殘留?每一個環節都有許多學問在裡頭。在傳統農業生態環境中,這些農耕知識「眉角」多用口言傳,且大多為一對一之口述,教授他人時十分不易。當農業需要擴大規模時,一對一教學或管理就會遇到困難。


即使對已具規模的大型農企來說,當面對委託企業的契作要求,要在環境的各種變化下,不停穩定產出大小與品質不變的作物,也是相當不易的事。尤其當需求量增加,有限的農藝老手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帶領更多農友加入生產,成功複製同樣品質的產品。雪上加霜的是,許多有經驗的農人擔心「商業機密」被競爭者整碗端去,僅將自身豐富的經驗用於自家農地中,即使在有規模的農企中,也時常僅有負責人(與繼承人)掌握核心技術,積年累月的農藝智慧,就這樣隨著技法擁有者的消逝一同凋零與失傳,其實對擁有豐富農藝技術的臺灣是一大損失。


日益又新的數位科技或許是這些問題的解方。為了提升小農的數位機會,並系統性紀錄農業達人珍貴的經驗與技術,為此,資策會要用更聰明的方式推動農業數位化,不僅要利用大數據分析應用,還必須創造更進一步的價值。

 

「農業領域多元,農藝知識更是相當複雜,但若未來農藝被數據化,甚至用好的數位機制封裝,就是可以販售的農業智慧財,用這樣的方式提升臺灣農業的競爭力,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杜定傑說。


蔬果栽培達人數位分身系統介面(Source:資策會提供)

農業也有智慧財?掌握核心技術,不賣農產品也有收入

農業智慧財產權並不是新的概念,許多國家販賣農業智慧財已行之有年,例如荷蘭將蘭花栽種技術結合設施設備,整包輸出海外,丹麥也有類似作法,將禽類養殖技術與設備整廠一起打包輸出。如果臺灣也能把自己擁有的農藝技術製作成授權技術,外銷他國,就不必再侷限於有限的耕地與市場。杜定傑解釋,目前與農委會農試所合作的計畫就是希望能夠透過跨領域結合,將這與過去的農耕團、農技團不同,而是透過設備與農業智財的結合,將農業整廠輸出至海外,以農業智慧財的形式持續經營,讓購買服務的人僅能得到作業指示,但卻又不容易被抄襲,如此才是能永續經營的知識財。


然而,要把老農的知識「萃取」出來,再加工製作成可以外銷的智慧財,可是不小的工程,需要分成三階段執行:築底、開放與擴散。「築底」指的是資料的收集與建構,包括農場實地數據、農產品溯源資料、氣象、農肥與市場行情資訊等。


其中農場實地數據還要結合物聯網,透過感測器感知風速、雨感、光照等環境條件,同時以控制器完整記錄農業達人在各種場域與條件下的決策與務農模式。這個階段最是耗時且繁複的。資策會自2017年開始,就已持續匯集農委會各單位的資料進行整合應用,目前系統中已有超過一億筆的資料,並且持續增加與優化。


蔬果栽培達人數位分身溫室(Source:資策會提供)

幫農業達人打造更多「數位分身」

一旦數據與資料齊備,系統會「開放」提供農民使用,內容不僅是數據與資料本身,而是在經過分析演算後的實際決策建議。換句話說,利用數據的智慧化應用,可以創造出許許多多與農業達人行為模式相同的「數位分身」。


蔬果達人數位分身掛牌(Source: 資策會提供)

有了數位分身,任何人都能以農業達人的操作模式,根據環境與條件讓控制器自動運作,或者直接給予新農操作建議,純熟的農藝便能迅速「擴散」。有了智慧財的保護,並產生實際的價值,老農們更樂於分享所知,而小農也可以加入契作的行列。


目前,此數位分身計劃已有一座示範基地,未來也將積極邀請各領域的農企參與。示範基地除了用來蒐集進一步實證數據外,也希望能對周邊的小農及漁民達到引領的效果。杜定傑笑言,自己戲稱這叫「電視機效應」,如同早年大家都沒有電視機,但一旦有幾戶人家買電視引領風騷,鄰居看了發覺不錯,就會紛紛購買。

 

臺鹽綠能漁電共生大棚示範基地空拍照(Source: 資策會)

配合數位技術,從消費端帶動真正的綠色永續

杜定傑認為,智慧農業要永續發展,除了政府應積極推動以外,市場的力量必不可少。過去農民在選擇種植品種與方式時,大多都是市場價格導向,有時同一作物產量太多使價格下跌,反而讓農民損失慘重。透過消費市場的需求來驅動耕作方式的轉型,「比如麥當勞與摩斯漢堡的番茄與生菜需要一定的品規,就能驅動農民生產如此規格的產品。企業願意固定付費承擔風險,供應商也就願意用更好的工法來種植,這樣才會是一個正向的產消循環與產消均衡」杜定傑表示。


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綠色農業發展。當部分消費者願意付稍高的價錢,選擇綠色永續的產品,農民便會跟隨消費者的需求調整栽種品種與方式。先透過餐廳或團膳業者,農民開始與消費端接軌後,由餐廳或校園午餐團膳業者幫忙紀錄回報品質好、消費者反應佳的食材,再向農民採購同樣規格的農產品,若單一農企無法產出足量回應需求,就能使用數位分身,讓其他農友一起加入生產綠色農產品。


「這要循序漸進,就像在生產端從農企開始合作一樣,消費端則希望從特別有永續意識的消費者開始,慢慢造成擴散效應。這就像特斯拉想用電動車推動能源永續,一開始也是鎖定小眾的消費者,但車子很高價,但等到技術更成熟普及,價格下降之後,就會有更多人加入。」杜定傑形容:「這就像打隧道,從生產端打,同時也從消費端打,最後會通在一起。」


第 18 個永續發展目標

或許努力達成永續發展目標也像打隧道。聯合國在 2015 年宣布的「2030 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poment Goals, SDGs)中,列出了 17 項與氣候與環境、經濟成長與發展、社會平權與貧富差距等有關的重要發展目標,希望透過在 2030 年達成這些目標,通往一個更永續的未來。然而當時或許並沒有考慮到,善用數位科技來達成永續發展,並弭平數位落差,實也是急需打通的一條通道。


全球非營利組織「未來地球」(Future Earth)從 2020 年開始積極倡議,須慎重考慮數位時代對永續發展帶來的影響,甚至應增設第 18 項目標:確保數位時代造福人類、地球、繁榮與和平。[3]在未來,勢必有更多的經濟活動與政府治理會發生在網路上,如何確保正確地運用數位工具,來達到能源轉型、經濟永續發展、杜絕假資訊傳播,並讓人人數位機會更均等,將是非常重要的課題,也必然是永續發展工作中關鍵的一塊。


未來地球所提出的第 18 項目標(Source: Future Earth)
 
本文由故事 StoryStudio 編輯部與百靈佳殷格翰共同製作 

[1] Coronavirus has exposed the digital divide like never before

[2] https://report.twnic.tw/2020/TrendAnalysis_internetUsage.html

[3] http://www.ipsnews.net/2020/07/missing-sdg-ensure-digital-age-supports-people-planet-prosperity-peace/

文章資訊
作者 謝易軒
刊登日期 2021-05-11

文章分類 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