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農業廢棄物全都可以利用!這間企業讓高接梨變成臺灣循環農業的第一步──「梨理人」

謝易軒 2021-08-26

只要是臺灣人大概都聽過「高接梨」,但卻不一定知道高接梨是什麼。高接梨並非一個品種,而是一種梨的栽種技術。高接梨透過「嫁接」,把溫寒帶的梨樹花苞移植到亞熱帶的臺灣原生種上,於是在臺灣溫暖的平地上,也能開出溫帶的花、結出高山的香甜梨果。臺灣梨農憑藉著豐富的想像力與辛勤不懈的實驗精神,成功培育出上百個高接梨品種,締造了屬於臺灣的農業奇蹟。


嫁接技術(Source: 梨理人農村工作室

然而,或許在每個奇蹟的背後,都有一個相應的難題。


美麗的梨村,燃起陣陣黑煙

梨穗必須經過低溫才會發芽開花,因此高接梨需要每年重覆「剪下貼上」,而嫁接的枝材用過一次就要丟棄。連同接枝時使用的套袋、鐵絲與無法販售的落果等,每年都會製造為數不少的農業廢棄物。這些農廢時常未經分類,便直接在農地周邊焚燒處理,美麗的梨村因而在歡欣豐收的時節籠罩於迷濛黑煙中。2015 年,一位正遊走於梨村的青年注意到了這矛盾的景象。

 

他是徐振捷。當時還在就讀大學的他,與同學組隊參加農委會舉辦的「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因而初次走入臺中后里的農家社區。徐振傑回憶,一開始他們對農村不熟悉,也不了解社區的在地產業,只是常常到農民家蹭飯、聊天交流,並在農忙時為小朋友辦營隊,讓家長們騰出手去務農。就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們漸漸發現當地梨村的農業廢棄物問題。


漫步於后里,徐振捷一行人不時會撞見廢樹枝與梨果套袋被棄置在農田坡地上燃燒,不僅排放二氧化碳,更汙染農林純淨的空氣。這讓徐振捷與朋友們開始思考,要怎麼做,才能協助處理這些年年固定出現的農業廢棄物?


焚燒農廢(Source: 梨理人農村工作室

廢梨枝搖身一變,成美麗工藝筆

收成過後的高接梨樹枝,雖然不再具有農作價值,卻是外觀特殊的小型木材,在溫帶種與原生種的枝枒接合處,每每形成特有的分岔線條,整齊劃一卻又獨一無二。徐振捷的團隊靈機一動,想到利用樹枝製作成筆,不僅尺寸恰好、樣式別緻,溫帶枝條接在臺灣原生種上的痕跡,也很能代表臺灣。


「其實一開始真的很陽春,只要一段枝條、一支筆芯、一個手持電鑽、一把美工刀,每個人回家都可以做一支。」徐振捷笑言,這就是第一代的高接梨工藝筆。


起初,徐振捷開設社區課程,帶著在地的居民動手做,也向農民收購木材,多方嘗試不同的設計與技法,並向專業的鋼筆廠商取經,讓製作更專業。高接梨筆經過多代演化,作工愈趨精美,逐漸成為具有話題性的商品。他們為這些美麗的工藝筆起了一個帶有雙關的名字:「梨煙筆」,意取由梨樹而來,還隱含農村能逐漸「離煙」的寄盼。不再焚燒,循環永續。


梨煙筆(Source: 梨理人農村工作室

隔年,2016 年,徐振捷與夥伴一起創立了「梨理人設計有限公司」,他們憑藉梨煙筆參加臺中十大伴手禮比賽,初試啼聲便一舉獲得冠軍。


「其實我們原來對得獎是完全不抱希望的,頒獎當天我甚至安排了出國旅遊,直到接到朋友的來電,才知道得獎了,結果我們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沒有跟市長合照的得獎團隊。」分享這段趣事時,徐振捷戲言,一路上自己常常是誤打誤撞,但也許就是這份只追求價值、不計較得失的衝勁,讓梨理人一路來都走對了方向。


用商機讓農業自然走向永續

得獎之後,梨煙筆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梨理人接到以公司規模而言為數不少的訂單。於是,徐振捷與夥伴開始在租屋處擠出小空間,作為「家庭工廠」的據點,就在這裡讓農業垃圾化身為工藝商品。


「為什麼要做梨煙筆?因為要創造出商業價值,有商機才能夠推動農民自主將農業廢棄物分類。但是等到產品賣得動了,可能又會有人覺得只要把梨梗挑出來賣就好了,不願意再花時間回收其他農廢。」徐振捷坦言,像這類的價值碰撞在創業過程中不斷地出現。


農村就地燃燒的廢棄物只是病徵,真正的病因在於農村缺乏人力,一般農民也不熟悉永續概念。當農村的年輕人紛紛遠赴城市,農民在收成期間人力已經相當吃緊,自然不會有餘力再主動針對廢棄物分類與回收。同時,長久以來,農人將注意力放在如何種植才能生產美味、賣相佳的農產品,鮮少有人去討論垃圾汙染的外部性,與如何達到零廢棄種植等議題。當農廢無人分類,環保局的清潔隊也不願清運時,只好走上焚燒一途。


系統性的問題,就要用系統性的方式解決。


梨理人花一年的時間逐一拜訪后里、東勢與石岡三區的區公所、農會、里長以及農作物產銷班代表,深入理解垃圾分類與清運工作的困難所在。他們發現,農廢中垃圾與落果混雜,相當難以處理,農民又時常只有少量的垃圾就叫清潔隊來收,漸漸地,清潔隊就不願意前來;農民卻認為政府並沒有清楚公告該如何分類,而農廢久放會發臭,清潔隊不來收,他們只好焚燒。雙方長期缺乏溝通之下,造成農業廢棄物的汙染問題。


弄清楚問題癥結後,梨理人對症下藥。他們將農村分區,在每區尋找適合的公有地當作垃圾集中點,讓農民分類後集中置放,並聯絡清潔隊固定清運。如此一來,農民不必再擔心農廢在自家門邊腐臭,清潔隊也不必舟車勞頓多次前來。這個讓雙方都更好的新模式,目前已經順利運作第四年了。


除此之外,徐振捷更認為,唯有建立更健全的商業模式,才有可能讓農業廢棄物減少。因此,梨理人並不自行挑選可利用的農廢,而是讓農民自己分類後,再以合理的價格整批收購。不只廢梨梗,梨理人也收購外觀不佳的落果,這些受傷的梨子不耐久存,較難以鮮果之姿販賣,但是滋味卻與其他果子一樣好。


梨理人把這些「格外品」製作成果乾,新商品為農人帶來額外的收入,梨梗與落果的分類便成了農民自動自發的工作。接著,他們還協助成立社區工藝班,讓社區在農閒時的剩餘人力,也可以投入回收農廢的商品製作。


為循環農業之夢打造可行模式

有的人或許會疑惑,光靠一間公司、幾個梨村,能解決多少農業廢棄物的問題?


「其實我們從一開始就知道,光靠我們的分類與產品產量量能,不可能解決所有的農廢問題。」根據徐振捷估計,臺灣高接梨每年產生超過五千公噸的農廢,梨理人目前能處理的只有約一公噸。「這是一個艱辛的議題,我們最終希望建立出一個可複製的模式。」


梨理人詳細記錄並分析了經手的農業廢棄物,發現按照他們的做法,採收時的廢枝材中有約15%可以回收做成商品,再配合落果收購利用、垃圾分類與清運,臺中后里、東勢、石岡三區成功減少了80%的農業廢棄物汙染,達到了階段性的目標。


這個由農村、梨理人與通路三方串連起的模式,從農業生產、資材收購、產品開發、品牌經營、共同獲利,最後再回到農業生產,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系統。在這個循環農業的系統中,農業廢棄物的處理成本降低,環境也變得更乾淨,農村社區也因販賣部分回收農廢與落果,與製作工藝品,而能增加額外收入;而串起這一切的梨理人,則是透過販售產品維持企業運作,同時實現處理農業廢棄物的理念。


事實上,梨理人的理念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第十二項目標「確保永續的消費與生產模式」不謀而合,尤其呼應其中「12.2:實現自然資源的永續管理以及有效率的使用」、「12.3:將零售與消費者階層上的全球糧食浪費減少一半,並減少生產與供應鏈上的糧食損失,包括採收後的損失」、「12.5:透過預防、減量、回收與再使用大幅減少廢棄物的產生」,與「12.8:確保每個地方的人都有永續發展的有關資訊與意識,以及跟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等細項指標。


然而,我們離完整達到永續目標,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徐振捷(Source: 梨理人農村工作室

你眼中的廢枝材,我手上的永續商品

不只高接梨,臺灣每年有超過十萬噸的果樹枝被遺棄或焚燒,如何完善處理如此龐大的農廢量,考驗農人與有志者的創新與智慧。目前,梨理人已經開始著手在梨以外的果樹上變花樣,他們蒐集廢棄的葡萄木、龍眼木、桃木等素材,根據不同樹枝本身的紋理、軟硬度、密度等特性,變幻出各式亮眼的用品。


比如龍眼木質地堅硬、密度高,透過臺中豐原印章師傅的巧手,做出的印章不僅品質好,又有臺灣特色;水蜜桃樹的木質較不均勻,軟硬相間,適合用來做輔助材料,搭配上皮革後,製作出的名片夾色澤溫潤,質感極佳;而每二十年就需要翻地重種的葡萄園,淘汰出的葡萄藤紋理獨特,用來製作開瓶器,不僅與葡萄酒相呼應,更是作物全循環全利用的最佳實踐範例。去年,梨理人還與史努比合作,設計出可愛風格的商品,跨出同溫層,讓更多人注意到臺灣的果樹木之美。


龍眼木刻章(Source: 梨理人農村工作室
梨理人與史努比官方聯名推出 Peanuts 70 週年限定釘繞畫(Source: 梨理人農村工作室

梨理人親力親為,用一個又一個新發想,證明只要運用創意,垃圾也可以變成商品。徐振傑解釋,他只是將觀念稍稍翻轉一下:「用原料的角度切入,把果樹木資源化,果樹的修枝其實就是細木工原料,這些每年需要修剪的枝條,都是國產材。」


以有魅力的商品、眼見為憑的商機,來說環境的故事,或許是最聰明的方式。梨理人有一個循環農業之夢,他們披荊斬棘,闢出一條原始的路徑,越多人一起走進來攜手前行,離那個夢就會更近一些。

 

本文內容來自百靈佳殷格翰 Making More Health 2021 臺灣社會企業介紹講座,故事 StoryStudio 編輯部側記。推行超過11年的百靈佳殷格翰 Making More Health (MMH) 計畫,在全球各地找尋社會企業家,一起透過創意來解決社會問題,創造永續性的健康環境、體制與文化,朝向「全民均健」的目標前進。
文章資訊
作者 謝易軒
刊登日期 2021-08-26

文章分類 副刊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