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物流、網購、快速到貨:是我們改變了購物,還是購物改變了我和你

胡芷嫣 2021-06-18
Duncan Chen/ (CC BY-NC-SA 2.0))

自發佈三級警戒以來,「收包裹」已成為你我的日常。不能隨意出門、宅在家一整天的日子,大部分人的民生物資來源、生活中僅存的幾項娛樂,就是動動手指,上網買東西。你是不是也在這段宅家期間,控制不住自己,在網路上「亂買」了許多無用小物呢?


事實上,我們賴以生存的「網路購物」和「宅配」,遲至 2000 年才開始出現。只消短短十幾年,這兩者就滲透我們生活各方面。不出門也能買到剁手指,今天訂明天到,24 小時超商取貨……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這些年來,網購宅配,是如何翻天覆地改變我們的消費文化?近日物流貨量爆增所鬧出各種負面新聞,其實只是揭露了網購宅配十幾年來的黑暗沈痾,問題又究竟出在哪裡?故事慢新聞從頭說起。




昨天,我趁著每週一次的外出採買時段,繞到市區 7-11,領取博客來和購物網站配送店取的包裹;返家的路上,又接到黑貓宅急便的配送員電話,通知有另一個包裹宅配到了。三級防疫期間免簽,我請他直接放在家門口。所以在我踏進家門的那刻,我的手裡、腳邊騎樓,已經有四個方方正正的紙箱包裹,等著我拆開。


每一件都是我昨天或前天才下訂的。(對不起了錢包但是我真的需要這些酷東西)


謹慎在四邊噴了酒精,拿美工刀沿著紙箱包裝邊緣割開透明膠帶、打開箱子的同時──過去這通常是網購最令人興奮的環節──突然有一件事閃進我的腦海:


為什麼臺灣網購宅配這麼快、這麼厲害?


網購 24 小時到貨,在臺灣是稀鬆平常,放在世界幾乎是絕無僅有,就連比我們面積還小的新加坡都辦不到。全島物流的便利和快速,不但讓我們這些宅男宅女足不出戶也能不愁吃穿,更是這次臺灣三級防疫可以順暢運作的幕後功臣。


但是,一直到這次三級警戒全民都得仰賴網購宅配生存為止,一直到物流公司扛不住暴增貨量宣布暫停低溫收件為止,這個默默運作的系統,從未如此被廣泛注意過。


1:那一年,臺灣網購宅配的起點

如果你有點資歷,應該還記得,那段網購曾經的日子。約莫 1998 年,上網就能買東西的 B2C 電子商務服務,剛剛在全球興起。很快的,這股風潮就吹進臺灣,前有 PChome 網路家庭在 2000 年跨足電商成立「 PChome 線上購物」,後有美國雅虎插旗臺灣推出「奇摩拍賣」。[1]


但那時候,網購可不是像現在「動動手指買東西」這麼簡單(小提醒:2000年奇摩免費信箱容量剛「擴充」到 10 MB )──那時候,你得使用不是很快的網速、不是很便利的介面,找到想找的東西後,下單、填寫收件資訊,用紙筆抄下匯款資料。然後,你得準備好錢,出門到郵局或銀行匯款。


然後就是等。快則三天,慢則一兩個星期,郵差才會把你訂購的商品,投遞到你家。


是的,那時候,才沒有什麼宅急便、超商取貨,更遑論網路刷卡。在網路買東西,根本比上街出門還麻煩,不但沒有比較便宜,還要冒著網路詐騙的風險,一般來說,只有在居住地縣市買不到的東西,或是特定的商品(如二手貨或電子產品),一般人才會嘗試上網找找看。


假如以當今龍頭 PChome 線上購物為例,21 年前開張首月,PChome 線上購物營業額只有 60 萬新臺幣,董事長詹宏志也曾說,對臺灣電子商務服務的前景感覺「茫然」。

然而這個數字,2021 年 5 月已經突破 40 億。


*


為了弄清楚網購宅配是怎麼一回事,我打了電話給在物流業管理階層工作十幾年的友人 Steven。


他告訴我,物流業其實是一種「衍生性需求」(derived demand),物流之所以存在,並不是因為我們需要物流業本身,而是因為我們需要它送來給我們的東西。


換句話說,物流的興盛衰頹,完全由消費端驅動;臺灣物流這 20 年來的發展,就是臺灣消費習慣的發展。

 

我們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
我們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
我們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


——每日 5 元,今天就成為「人文知識」的守護者!——

49TWD/一篇
我只想讀這篇,支持好內容
訂閱故事,可以得到什麼?
文章資訊
作者 胡芷嫣
刊登日期 2021-06-18

文章分類 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