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非洲的美白大時代──產值 200 億美元的保養品,為非洲帶來什麼危機?

南南之隅 2020-05-28

追求美白是不少臺灣女性的日常,但這現象在非洲造成的風潮可能非一般人能想像。在非洲,「美白」是個產值高達 200 億美元的產業,越來越多非洲年輕人認為較白的皮膚對他們求職、求愛有更好的幫助,因而不分男女老幼,瘋狂追逐美白。


依據最近很紅的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逾 40% 的非洲女性都使用美白產品。其中南非有 1/3 人口使用,而非洲人口數最多的奈及利亞,則有超過 6 千萬人使用美白產品,成為全球之最,先不論這背後隱藏的自我歧視,他們大量使用的美白/漂白商品,可能已對身體造成巨大危害,甚至讓政府下令禁止而引發爭議。


在非洲的「美白產品」成效顯著,使用約莫數月就能看到明顯成效,不過,諸多產品被證實對人體有害,已被多國政府下令禁止。2019 年 5 月東非議會(East African Legislative年 Assembly)也發佈聲明,希望其成員國禁止美白產品生產和進口,而繼南非、象牙海岸和迦納後,盧安達於 2019 年初也全面禁止美白產品。


這些禁品的美白成份主要是來自「對苯二酚」和「汞」,被認為能抑制皮膚的黑色素,因此亦被稱作皮膚漂白劑。雖然這些成分極有效果,但部分無法被身體代謝,會產生嚴重副作用。被抑制的黑色素其實能保護皮膚不受傷害,使用這些產品讓皮膚失去保護,大幅增加皮膚癌、赭色症風險。此外,也可能因為身體累積過量汞,導致肝、腎中毒損壞,甚至引發憂鬱與精神病;其他禁品還包括含類固醇、鉛等有毒物質,也可能傷害呼吸器官與生殖系統。


琳瑯滿目的美白商品在非洲十分盛行

大多數使用者或許不願意識到這些產品可能帶來的危害,即使許多政府大力打擊,盧安達光是在一個月內就查獲超過五千種被禁的美白產品,但這些產品在民間仍大受歡迎,不少民眾表示對政府的決定無法認同。主因是他們在美白後對自己更有自信,在找工作、求偶上也顯得更容易。也有些批評人士認為,將美白產品定為非法只會導致黑市交易,屆時不但價格抬高,產品的品質更無法保障。


對非洲民眾來說,或許美白已不只是健康議題,而更近乎「漂白」,年輕世代無法認同自己的膚色,也或因諸多名人帶頭。如美籍非裔名人 Blac chyna 不但自己高調漂白,還在奈及利亞發表漂白產品。在肯亞,名媛 Vera Sidika 因透露自己漂白的歷程而被群眾砲轟,認為對其他女孩做了不好的示範,也有不少人認為她誠實勇敢。


名媛 Sidika 分享自己的美白經驗而遭受抨擊

在打擊這些美白禁品之際,或許最釜底抽薪的方式還是喚回人民對自身的認同。在非洲許多地區,有著淺膚色的女性被認為更美,職場上也有同樣的潛規則,社會氛圍使然下,不少父母從小幫孩子美白,這樣根深蒂固的觀念要是沒有改變,似乎難以撼動這個廣大需求支撐下的巨大產業,讓非洲人民能發自內心為自己天生膚色驕傲,或許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英籍迦納裔的知名女星 Abebrese 創辦的基金會,倡議非洲女性勇於愛自己的膚色。
文章資訊
作者 南南之隅
作者 Mar Huang
刊登日期 2020-05-28

文章分類 副刊
標籤 非洲 21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