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名國中歷史老師,歷史課堂上,首先教導學生的是「歷史」的定義,接下來則是希望學生了解「分期」的概念。
歷史有個非常廣義的定義是:過去發生的事。因此,如果不先定位時間,再限縮範圍,那可真是無話可說了。像是蒙古人詢問南宋狀元文天祥:「你說歷代皆有興亡,請說一說有幾代?又是怎麼興亡?」文天祥秒回:「一部十七史,從何說起?」就是實例。
正因分期的概念如此重要,當我這位歷史教師,看到曾經編篡過日本教科書的團隊編出一套《歷史的轉換期》,那是一整個興奮呀!究竟他們會以什麼樣的概念闡述,並特別著重哪些領域去切割、定義歷史長河呢?
什麼是「帝國」?
本系列第一篇是「帝國與世界史的誕生」。既然「帝國」是寫作團隊認定的世界史開端,自然要先介紹帝國的定義,而這個定義曾是我思考上的盲區。
大學時期,我修習世界史課程時,教授曾提到古希臘「雅典帝國」,我當時立刻向教授提出疑問:「雅典不是民主制度嗎?他們沒有國王或是皇帝,怎麼會是個帝國呢?」教授立刻反問我:「誰說帝國一定要有皇帝的?帝國不一定是指國家的政治形式,帝國是一個國家的行為。」而雅典也是書中列舉的帝國案例之一。
同樣也是書中提到的案例,那就是「美國帝國主義」。先不提發言人的立場,從過往到如今,總有人這麼稱呼美國這個民主國家。所以帝國的定義究竟為何?簡單來說就是:國家向他處派遣武力,並在其他地區樹立自身的權威。
回憶往事,再看到書中開宗明義闡述帝國定義,我真是遺憾沒能早點接觸本書,這樣我在大學教授心中,或許就不會是提出蠢問題的小白了……吧?
羅馬與秦漢帝國,東西方的「共時性」
話回正題,帝國的歷史相當悠久,除了前面提到的雅典帝國,還有更早出現且更具規模的波斯帝國,在舊課綱的歷史課本中,還會強調這是第一個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但本書則是聚焦在西元前 220 年代,此時西方世界出現一個後世歐洲國家對帝國理念的具體形象共識──羅馬,而東方世界則出現奠定中國此後 2000 年發展基調的時代──秦漢帝國。
之所以有如此選擇,是因為編輯團隊對於他們所要描述的主題定下一個元素,那就是:共時性。換言之,就是在同一時間範圍內,世界各地都發生類似的趨勢。這樣的元素有其優劣,我個人認為其劣勢在於許多優秀的案例,可能因為不在作者群認定的時間範圍內而被剃除,例如前述波斯帝國或雅典帝國,其實都有明顯的帝國特質及模式,且它們也都深具影響力,像是日後的亞歷山大帝國,基本上即為融合上述兩者特質的變化版;而其優勢則是能以宏觀的視野,去俯瞰同一時間中不同地點的各自特色。
如何維持帝國的存續?
本書分成四大部分,前三章都以羅馬為主題,分別談到:羅馬海外擴張初期的嘗試及面對強敵迦太基的調適、羅馬在希臘及近東地區的擴張、帝國征服地區下的人民生活。
閱讀本書時,我在第二部分感到最為吃力,因為當時羅馬面對的希臘化地區政權,如馬其頓王國、塞琉古王國,這些對手在我國教科書都極少提及,而我本身擅長的領域也並不在此,所以面對這章節中出現的眾多名稱,容易感到暈頭轉向。
於是本書第四章──秦漢帝國,它的重要性就顯現了。雖然中華帝國在本書的描述份量比起羅馬實在簡短不少,但對於不熟悉羅馬的華人讀者來說,是非常良好的參照輔助。因為若是熟悉中國邁向中央集權的過程,便不難理解同時期的羅馬其實也面臨極其類似的狀況,而此時本書強調「共時性」的好處也就能被凸顯出來了。
若以實例解釋秦漢帝國與羅馬之間的參照,其中一個部分就是秦朝的滅亡。秦國雖吞滅關東六國,但被征服的六國地區無法在短時間內適應征服者的法治,而秦朝自身也還未適應急速擴大的版圖,沒能及時改善舊有的法令。最終,原先楚國地區的人民,不滿需長途移動的公務調動,因而爆發抗爭。
無獨有偶,羅馬共和原先按照傳統,讓城市的男性公民組成軍隊征戰。但隨著戰爭時間拉長,戰場範圍從義大利一隅擴大成歐亞非各地,這讓公民不願長時間離鄉作戰,於是出現逃兵或歸順城邦反叛等事件。
以上案例均顯示帝國的建立有賴於強大的武力,但帝國的維持卻無法單倚靠武力,用中國的傳統話來說,就是「馬上得天下,不可馬上治天下」。
非勝利者的歷史同樣值得關注
本書的第三章,是我個人最期待的章節,一言以蔽之就是「非勝利者的歷史」。
過往傳統史學的觀點,總是站在勝利者的立場去描述或總結過往,誠然,誰是勝利者誰就掌握了主旋律,可這並不代表被征服地區原先的紀錄就該被忽略,或是說,即便勝利者有主旋律,被征服者往往也可能會將之變奏,改編成合而不同的風貌。
後現代思潮非常重視個體,這種非勝利者的歷史也已強調多年,即便如此,由本書特別獨立出一個章節描述,可見作者群對此的重視程度。而這對歷史愛好者會是個很好的提醒,告訴我們:事情永遠不只有一個角度可去審視。
老ㄕ的遺珠之憾
若要說我個人對本書有什麼遺憾,那就是有一人的事蹟未被詳述。此人不時穿插在本書第一、二部分的各章節中出現,足以顯示其對於羅馬成為帝國化國家,有極深遠的影響。而此人並非羅馬的一份子,相反地,他很可能是羅馬崛起路上的最大對手──迦太基將軍漢尼拔。
在漢尼拔出現之前,羅馬雖也有擴張,但一直堅持古老的分權傳統,例如為避免軍隊私人化,規定一支軍隊須由兩位指揮官輪流指揮。然而因漢尼拔過於強大,逼使羅馬為了應對他,而得破壞原有的規則。
另一個例子是後來在扎馬戰役中,徹底擊敗漢尼拔的羅馬大將──大西庇阿,他以20多歲的年紀成為軍隊統帥,並成為西班牙地區的執政者,這其實也打破了過往的年齡限制,而在他對軍隊的加強控管之下,也種下了日後羅馬軍人干政的遠因。
然而,即使在扎馬戰役中落敗,漢尼拔依舊不放棄對抗羅馬,而逃往塞琉古王國,成為該國的軍事顧問。羅馬深感不安,決定徹底追殺漢尼拔,且和另一位潛藏的對手──希臘化地區開戰,這就是本書第二章的背景之一。
如果本書能對漢尼拔的作為加以著墨,我想第一章與第二章之間便可更融洽地接合,也助於讀者了解羅馬帝國化的具體時間點。不過這也可能只是我個人對漢尼拔的尊敬,而誕生的一己之見罷了。即便如此,我還是強烈建議大家可以將漢尼拔的相關資料,作為本書的擴充資料,相信會有更多收穫。
我借用生活雜誌的座右銘為本書做一個最後的總結:「開拓視野,看見世界,貼近彼此,感受生活,這就生活的目的。」相信每位讀者都能在此書中有各自的感悟及收穫。
西方:羅馬帝國正式成形,與迦太基的戰爭深化了羅馬做為「帝國」的樣貌
東方:秦始皇大一統中國,採行中央集權開啟日後秦漢帝國近五百年的盛世
東西兩大帝國的誕生,被認為大大改變了當時與後代人們的生活,在歷史上別具意義。然而,在這個帝國誕生的象徵年分,對當時的人來說,「帝國」是什麼呢?建立之後造成了怎樣的改變?以及,改變是一瞬的、還是漸進的?各地區的人們又是如何回應「帝國」這樣的龐然大物?本書想做的,就是討論這樣的改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