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人人話經典】一本讓十八世紀歐洲人紛紛自殺的文學小說──維特熱、維特效應與《少年維特的煩惱》

人人話經典 2020-08-08

在凌晨 4 點 20 分鬧鐘響起,少女從床上醒來,睡眼惺忪的在 IG 上傳一張藍鯨的圖片,隨後點開一部恐怖電影,憂鬱壓抑的氣氛瀰漫整個房間……


這個源自俄羅斯的藍鯨遊戲(Blue Whale challenge),是惡名昭彰的自殺挑戰,專門針對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傳播者用各種方式博得信任後,要求他們提供裸照、身分證件等隱私資訊,並且透過連續 50 天的任務,強制這些青少年遵守規則,過程中會請他們轉發藍鯨圖片,或是在身上紋上藍鯨的圖樣,最後,一步步引導他們走向死亡。


藍鯨遊戲在國外行之有年,根據調查 2015 年 11月 至 2016 年 4 月俄羅斯至少有 130 名青少年因此而死,直到 2019 年警方都還發現兩名未滿 15 歲的少女在社交平台上傳藍鯨圖片後,臥軌自殺[1]。最近,這個透過社群迷惑青少年的遊戲,也開始滲透進臺灣,媒體報導在花蓮校園出現了藍鯨遊戲的蹤跡,許多家長因此人心惶惶。


但你知道,最早的模仿自殺風潮,竟然是因為一本十八世紀的愛情小說而起的嗎?


在我心上用力的開一槍

這本書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它就是德國作家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 1749 -1832)的成名代表作──《少年維特的煩惱》,故事是由一封一封給威廉的信所組成,寄件人也就是本書的主角維特。為了擺脫一對姊妹的追求,維特選擇離開城市,來到瓦爾罕(Wahlheim)這座樸實的鄉村城鎮,徜徉於大自然中,增添他的藝術創作靈感。


某天晚上,朋友邀請他參加舞會,就在這場舞會上,維特找到了他心目中的靈魂伴侶──綠蒂。雖然維特先前就知道她已經訂婚,卻仍舊無可自拔地對綠蒂一見鍾情,兩人對文學的共同興趣,更加深了這種靈魂羈絆。舞會後,維特開始有意無意的接近綠蒂,幾乎天天見面,相處了很長一段時光。


維特無可自拔地對綠蒂一見鍾情,兩人在相處之下也逐漸萌芽出愛情。(Source:Wikimeida)

當綠蒂的未婚夫亞伯特出差回來後,維特意識到自己對綠蒂的感情已不可收拾,他決定離開瓦爾罕,轉而到別處的公使館上班,希望距離和工作可以淡化他內心澎湃的情感。然而,種種的繁文縟節、職場鬥爭,以及上層社會墨守成規的禮節,都讓維特覺得自己快要窒息,無奈之下只好又回到了瓦爾罕。


這時的綠蒂和亞伯特已經完成婚禮,但維特對綠蒂的愛卻絲毫未減,反而益發熱烈,就在聖誕節前夕,維特趁亞伯特不在時又找了綠蒂。就在兩人情不自禁的擁吻時,綠蒂卻先維特一步清醒過來,推開維特,並希望他不要再來打擾她的生活。


自此,維特對綠蒂熾熱愛戀徹底燃成灰燼。他寫了一封訣別信,用和亞伯特借來的手槍,開槍自盡。


連拿破崙也愛不釋手,歐洲為之瘋狂的維特熱

《少年維特的煩惱》反應了當時德國青年對體制的不滿、對愛情的嚮往,甫出版就引起德國青年強烈共鳴,頃刻間風靡全歐洲,各國紛紛出版譯作,包括英文、法文、義大利文等至少 20 多種版本,可以說,歌德筆下的維特就是當時青少年間敢愛敢恨的最佳典範,許多年輕人對他趨之若鶩。


這場熱潮使得維特成為家喻戶曉的偶像人物,關於維特的周邊商品應運而生,像是書中和綠蒂一起喝茶的「維特杯」,甚至還有商人推出「維特香水」,維特所穿的藍色風衣、黃色背心配長統靴,也成為了時下最潮的裝扮。


維特的藍色風衣、黃色背心配長統靴,成為當時年輕人爭相仿效的穿搭。

拿破崙在 1808 年 10 月 2 日於愛爾福特總督宮,特別邀請年事以高的歌德會面[2],拿破崙以書迷的身分對歌德說,1798 年他帶著《少年維特的煩惱》一起去到了埃及,在那裡他讀了足足七遍之多[3]。拿破崙與約瑟芬的愛情故事是否有因此受到維特的影響,我們不得而知,但從拿破崙對這本書的喜愛,足以窺見當時維特旋風的影響力之大。

 

然而,人們對維特的痴狂已經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歐洲各地開始有人拿起書中同款式的手槍,仿效維特自殺。


毀譽參半的愛情殉道者

乘著「維特熱」的旋風,許多人爭相仿效維特的一舉一動,甚至在歐洲青年之間形成一股自殺風潮,屍體旁就擺著一本《少年維特的煩惱》,而書正好翻到維特因愛殉道的情節。


衛道人士對這本書非常不齒,他們認為這樣的文學毫無價值,更在結尾昇華了自殺的行為,讓此等罪孽在歐洲蔓延,當時英國的主教布里斯托(Bristol)爵士公開指責歌德,說他筆下的維特讓歐洲青年走入墳墓,這些都是歌德的罪過[4],《少年維特的煩惱》也因此在當時成為許多歐洲國家的禁書。


雖然歌德認為他本人尚存的生命,就是對這番言論最好的反駁,然而他也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當《少年維特的煩惱》再版時,歌德在扉頁上多提了一首詩:

 

青年男子誰個不善鍾情?
妙齡女人誰個不善懷春?
這是我們人性中的至潔至純;
啊,怎麼從此中有慘痛飛迸?

可愛的讀者喲,你哭他,你愛他,
請從非毀之前救起他的聲名;
你看呀,他出穴的精魂正在向你耳語:
請做個堂堂男子喲,不要步我後塵。[5]

 

eder Jüngling sehnt sich, so zu lieben,
Jedes Mädchen, so geliebt zu sein;
Ach, der heiligste von unsern Trieben,
Warum quillt aus ihm die grimme Pein?

Du beweinst, du liebst ihn, liebe Seele,
Rettest sein Gedächtnis von der Schmach;
Sieh, dir winkt sein Geist aus seiner Höhle:
Sei ein Mann, und folge mir nicht nach.

除了歌德本人親自出面,當時的德國作家弗里德里希.尼古拉(Friedrich Nicolai)也針對此現象,創作了同人諷刺小說《少年維特的快樂》,結局被改成:亞伯特借給維特的手槍中,其實只有雞血、沒有子彈;當亞伯特看到維特拚死也要愛的決心後,決定成全綠蒂和維特,讓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當然歌德本人對此結局非常不滿意。)


到了二十世紀,美國學者大衛.菲利普斯(David Phillips)提出了「維特效應」(The Werther Effect)一詞,簡單來說是一種模仿自殺的社會現象。菲利普斯在美國的研究發現 1973 到 1979 年間,電視新聞自殺報導後,相較於成年人,青少年的自殺率顯著提升[6]


某方面來說,現在的我們依舊將維特視為為愛殉道的理想主義者,他在文學中象徵著極致的愛情,在社會中扮演著狂熱的追隨者,他是一代又一代煩惱的青年,亦是這個苦悶社會的意識集合體。


維特最終在房間舉槍自盡,為他的生命與愛情畫下句號。(Source:Wikimedia

狂飆的文學,狂飆的愛情

這本以書信構築的小說,內容不只是純真而絕望的愛情故事,也充分表達出了德國狂飆突進時期(Sturm und Drang, 1767-1785)的文學革命精神,反對啟蒙運動強調的理性,而是以自然的情感突破僵化的世俗規範。


《少年維特的煩惱》的誕生與歌德生命中親身經歷的愛情故事緊密相關,一如歌德曾說:

 

如果沒有了愛,沒有了情,我是寫不出什麼東西的。

當這本書最後落下最後一枚句號,就代表歌德與他的少年正式告別,這段愛情就此埋葬。而將書頁闔上後,維特便活在我們每個人心中,成為對愛情、對生命最佳的註腳,代替我們在困頓與失敗中,又死去了一點點。




同場加映:學霸陪你讀《少年維特的煩惱》



[1] What is the Blue Whale suicide game and how many deaths are linked to the challenge?


[2] Shannon Selin, When Napoleon met Goethe


[3] Charles Connelly, This book conjured seriously sinister reactions from obsessed fans, 2017.


[4] 周紅英,《歌德:從多情少年煉就世界文豪》,中國社會出版社,2012


[5] 郭沫若於1992年譯。


[6] 潘玲菁,〈青少年學生所知覺媒體自殺報導對心理健康影響之研究的相關因素探討──以某個藝人自殺事件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2008年,39 卷,3 期,355-376 頁。

文章資訊
刊登專欄 人人話經典
刊登日期 2020-08-08

文章分類 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