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眾聲喧嘩的年代,當文學與文化作為批判的介面──王德威《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

2018-06-01
王德威著,涂航、余淑慧、陳婧祾譯,《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臺北:麥田出版,2017。

 

前言

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是屬於革命的時代。歷史學家史景遷(Jonathan Dermot Spence)在《天安門:中國的知識份子與革命》裡說道:從一八九〇年代到一九八〇年代,只有極少數的中國人感受不到鼎故革新的迫切性,他們所生存的世界,「意識形態眾聲喧嘩,政治杌隉不安,經濟民窮國敝。」在這樣的時代裡,「若不願隨波逐流,而想要有創造性地圖存於天地,需要適應力與勇氣。」[1]


但本文所要引介的《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則試圖在這樣一個劇烈壯闊、屬於史詩的時代裡,找出「抒情」的維度。在此維度中,詩性自我與歷史事變發生驚心動魄的碰撞。這本書所提及的人物與其作品,儘管背景、思想脈絡、價值體系各自相異,但相同的是,他們皆以這樣的政治信念或世界觀,來反思「那個時代」,反思文學或藝術、群己關係、乃至於歷史的危機與轉機,這也隱隱地呼應了史景遷所說的「眾聲喧嘩」的時代。


革命、啟蒙與抒情

在《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一書中,王德威首先提出,在原先關於中國現代性的兩大範式──「啟蒙」與「革命」──之間,應該把抒情設為第三種參數,將此脈絡三角化。這樣的「抒情」,既可能是探索人的內在情感,也可能是歷史的情景,但更進一步的說,則是兩者之間幽微縱深的關係。


例如,在革命/啟蒙的二元典範中,充滿著歷史與政治的考察,但生於時代、感於時代的人們,如何感知到政治行動與歷史意識,也應當被重視。抒情的話語看似細碎柔軟,難以承受大時代的重責大任,但本書指出革命行動之所以能像歷史天使的翅膀,吹起時代之風,將舊有的事物掃入廢墟,往往是因內中蘊含著溫柔的烏托邦願望,這是「情」與「感」的向度,也是一直以來被歷史典範忽視的「細微之音」。 


其次是,本書也指出,所謂的「抒情」並不僅是西方的「靈感」,或照搬其概念、理論,而同時也能從中國傳統裡汲取資源。王德威指出「抒情」在中國語境中,具有自發的、喻像的、超越的和政治的維度,從「古典」過渡到「現代」,其實也顯示了中國文化的變革及內在的張力。《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便試圖以系譜學的方式來發掘、調動中國「古典」的抒情資源,與西方美學的語境相互援引,將抒情視為批判的介面,呈現另一種思辨現代性的方法。


閱讀本書的幾種視角

由於本書的〈引言〉、〈導論:「抒情傳統」之發明〉,已清楚地爬梳了書中對「抒情」脈絡的論點和各章的內容,本文試圖嘗試結合王德威先前之著作,來提供幾種閱讀此書的幾種視角。


* 抒情與現代性/歷史

陳國球的《抒情中國論》認為王德威討論中國現代文學之始,是從中國的寫實小說傳統與逼真(verisimilitude)為切入點。其中便涉及了文學語言與語言指涉、書寫與真實、文本與歷史性之間,種種的離合依違。[2]王德威對寫實與虛構、文本與語言的關注,除了展現在《茅盾,老舍,沈從文:寫實主義與現代中國小說》一書之外,上溯可承其討論晚清小說──狎邪豔情,俠義公案,譴責黑幕,科幻奇譚──的《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下則接續著眼於近代中國革命、歷史文學的《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與敘述》。


被壓抑的現代性》一書,討論晚清小說裡、前人忽略的「現代性」及「歷史性」。《歷史與怪獸》以「檮杌」的怪獸意象為引,討論近代中國的歷史敘事與暴力、史學與詩學的互動。從文學革命(新)到革命的文學、從晚清至民初,我們可以見到,王德威已不斷地將歷史與文學間的關係更複雜化,像是「國家神話」、「民族象徵」等秩序的重組與再生。隨著《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書中的、抒情的時空之旅,我們一方面可以避免過度依傍西方的浪漫主義模式,而能求索於中國文學自身的資源及傳統;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我們重新回到那些著作所考察的「歷史」及「文本」之中,一同思考那些作者、人物所面對的當下與歷史的糾結,而這也是對「古典」和「現代」界線的跨越。


* 抒情與離散/反離散

黃錦樹在〈作為離散論述的抒情傳統〉[3]一文中提及,王德威的抒情傳統,其實是其「後遺民」論述的轉義,「遺民論述」即「抒情傳統」。也就是說,「抒情」在王德威歷來關於「離散」、「遺民(或後遺民)」的著作中,其實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視角,而這也與當今正蓬勃發展的「華語語系」論述有關。儘管王德威對華語語系的論述是見於《華夷風起:華語語系文學三論》一書中,但在《後遺民寫作:時間與記憶的政治學》便可見其骨架。


王德威在《後遺民寫作》一書中審視並質疑任何理論的、歷史的、甚至是政治的大敘事,不論是合法性動搖的、悼亡傷逝的「遺民」立場,或者是「後遺民」對遺民時空錯置的解散或是再錯置,都是嘲弄著所謂的「想像的本邦」──亦即關於國族想像與建構,和綿亙其中的文化生產與再製──「華語語系」中的離散(或反離散),特定時空、特定的國族認同,往往都是藉由文字、影像等等的修辭形式和敘述策略所想像、構築成的。


王德威提出,我們可以用「根」與「勢」的隱喻來理解華語語系中的離散,「根」指涉了位置的極限、邊界的生成;「勢」則指涉空間之外,間距的消長與推移。前者總是提醒我們一個(政治的)立場或方位。後者則重視一種傾向和氣性、或者一種動能,同時也是一種情懷與姿態。


離散(或反離散)的論述,[4]若針對離散的價值、對其「政治」定位去中心化,那便是只探索了華語語系中「根」的定位,聚焦在政治能量和地理、歷史演進作為政治勢力消長等等的關係。與其如此,王德威建議,不如同時思考「勢」的詩學──作為一種姿態──所蘊含的傾向和動能。儘管「勢」可能與前者的設定與布置息息相關,因此不乏政治上的意圖,但是重視「勢」的詩學,可以讓我們觀察到審美與政治之間所隱含的、審時觀勢的判斷力,以及蘊藉穿越和跨界的想像力。


而「抒情」在這之中扮演什麼角色呢?我認為「抒情」便可以作為「勢」的一種姿態,例如《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中提及南渡的臺靜農,以「書法」作為其鄉愁的象徵、遺民意識的表徵,便是在人生無盡的「喪亂」及「離散」中,所寫出的「抒情的空間」,其中蘊含了本體的渴望與存在的追尋、歷史回歸和歷史離散之間的對話;又或者來自於殖民地臺灣、成長發展於日本、最終卻選擇中國,徘徊、離散於不同身份認同的江文也,他的樂論與音樂,皆在追尋心中的文化願景,試圖重新創造儒家思想的抒情性,但這何嘗不是一種想像的鄉愁?一種離散?江文也在異鄉裡呼喚著原鄉,在史詩中召喚著抒情聲音,這何嘗不是一種情懷、一種姿態的展現?


* 抒情與主體

王德威在本書最後一章,提及近代中國最偉大小說家沈從文的墓碑,上面如此寫著:

 

照我思索,可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理解「人」。

 

其中,「我」除了是指沈從文外,也可以泛指其他的主體,啟動自我身份的認知、導向自我與他我的相互關係。而在我們閱讀所謂的「抒情傳統」時,也總想追問,不論是讀者或是作者,這樣的「抒情主體」究竟是如何構成、又會如何影響整個文化脈絡呢?王德威在本書中對每個抒情主體的具體討論,既重視其特定歷史環境、又傾向擺脫之,其中展現出敘事的張力,從個體到時空,像是天空中的一顆顆星辰,儘管科學上並不相關,卻鑲嵌成自為系統的星圖,不同時空和語境中的「主體」得以並置,但我們更想追問的是,這樣的星圖,除了刻劃出星座之外,我們對它們的想像及關懷,可以從中建立出神話及文明嗎?它會是種抒情的共同體嗎?


如同沈從文的想望:「照」是燭照,洞照的意思,即在主體與他人之間彼此來回,抒情並不是自我的、單一主體的,而是透過與他人的探問與照亮,蘊含了理解與自省。這種互為主體(intersubjective)似與思想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晚年對「判斷」的思考相類。鄂蘭將康德的判斷力批判,從純粹的審美擴展到文化,乃至於政治的判斷,其認為判斷並非主觀的、也非普遍有效的,它必須來自於一種共同感(common sense)。而此共同感是來自於擴展的想像能力,使人可以想像處於他人的位置上思考。


也就是說,我們的判斷亦奠基在某種「我們」所共享的感覺,透過想像而擴展,將他人的想法及判斷容納其中,進而形成某種非普世的,但是卻是一文化社群共享的「範例」,舉例來說,若我們共享了「希臘神話」中的文明與敘事,當我們在想像、判斷何謂「勇氣」時,我們便可能想起阿基里斯(Achilles)、赫克力士(Heracles)這樣的「範例」,而這並不是普世皆準的。


回到《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我們是否可以追問,王德威所提供的一個個的抒情主體,都將成為抒情傳統中,不論是審美、政治判斷中的範例呢?作為批判角色的「抒情」,我們可以藉由不斷地批判、理解,去擺脫對「大敘事」的渴望,而其本身自然沒有敵人、亦沒有仇恨,但這樣的抒情,如同《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裡提及的,形成一種感召的力量。進也許可至集體的政治判斷,退也能成為個人審美的、倫理上的指引。


關於那個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的時代,啟蒙與革新(革命?)、振衰起敝的呼喚源源不絕,種種的喧囂與繁華(荒涼)的大變動,都讓我們覺得,這似乎是屬於史詩的時代,但王德威的回應是:「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裡,文學、文化的抒情張力反而不容小覻。」外在與內在的情,可以相互觸動,產生一種勢──一旦勃發實踐,可以成爲感天動地的力量──這是文學吸引人之所在;另一方面藉由批判、評斷抒情所導致的結果──背叛、消音或死亡──是我們可以不斷在啟蒙、革命的時代中不斷警醒自己的。


用本書的話權充結語,即是:


「恰恰是在這樣的時代裡,仍有人召喚抒情傳統,召喚一種感覺的方法、一種不合時宜的嚮往,反主流而行,更有意義,也更耐人尋味」。




[1] 見史景遷著,溫洽溢譯(2016 二版),《天安門:中國的知識份子與革命》。臺北:時報,頁 18。


[2] 見陳國球,〈今之視昔:黃錦樹、王德威〉,收於氏著(2013),《抒情中國論》,香港,三聯。頁 179-192。


[3] 見黃錦樹(2012),〈作為離散論述的抒情傳統:讀王德威《現代抒情傳統四論》〉,中外文學 41 卷 3 期,頁 191-197。


[4] 關於華語語系研究的來龍去脈,可見王德威(2012),〈文學地理與國族想像〉,《中國現代文學》22 卷,頁 11-37。有力之論述可見史書美《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本網站亦有相關之評論可參考。

文章資訊
作者 楊劭楷
刊登日期 2018-06-01

文章分類 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