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聲活記憶】乘載記憶與情感的聲音,如何建構出一場實驗型展覽?

2024-10-17

2024 年 8 月,臺史博推出了第一個完全以聲音為展件的主題展覽——「聽・見:聲音記憶特展」。這場實驗型展覽以聲音為核心,探索聲音記憶的多重面向。通過聲景、口述訪談、唱片、歌曲等多樣形式,思考聲音所承載與保存的訊息,並為臺史博長期保存臺灣歷史記憶的使命開創了新的可能。

聲音的變形與自我探尋

策展過程往往充滿意外與內在的衝突,這次展覽更是策展人自我探索與反思的旅程。在展覽的籌備過程中,我不斷重塑對「聲音」的認識,從一個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元素,轉變為深入探索與重新定義自我的工具。這個過程促使身為策展人的我,重新審視「聲音」的特性及其對自我認知的影響,並將這些感受轉化為展覽的一部分,讓這些聲音展品,不僅成為展示歷史記憶的載體,也是個人聲音經驗的體現,更希望透過這些作品,帶領觀眾進入一場聲音與記憶交織的旅程,讓他們在展覽中找尋自己的聲音記憶。
 

展覽核心展區「說/懂,推敲聲音裡的故事」入口(Source:吳佳霓拍攝)

「安平腔」聲景錄製現場(Source:何宇軒拍攝)


重新啓動的「聽」力

我對聲音的認識也經歷了一次「變形」。回想起近年來第一次有意識地訓練自己使用「聽覺」,是在約五年前,因為過度用眼加速了眼睛視力的退化,於是想要開始建立少用眼、多用耳的習慣,無意間成為了一個變形計畫的開端。

 

隨後的三年裡, Podcast 完全成了我不離身的聲音平台。Podcast 結合了 iPod(隨身音樂播放器)和 Broadcast(廣播)的特性,在無法觀看螢幕的情況下,比如運動、做家事,或處理不需用大腦的瑣事時,Podcast 和小巧的無線耳機,讓我快速進入另一個世界,彷彿每天在平行時空裡多出了許多時間。

 

我意外發現 Podcast 中的「小說」世界,像是過去的「說書」或現代的「連續劇」,讓人難以停止。我真切地感受到,用耳朵聽所描繪的世界與影像有多麼深植人心。

 

這種聽覺的變形,改變了我對聲音的理解,也搭建了與聲音之間的新關係。聲音是一種深刻影響個人心理與情感的媒介,既是資訊的載體,也是激發情感共鳴的力量。透過聲音,可以更加敏銳地感知周遭的世界,並與之建立起更為緊密的聯繫。

 

手機與無線耳機是 Podcast 的必備工具(Source:吳佳霓拍攝)

透過一個個聲景的串聯,想像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們。(Source:林祐丞拍攝)


聲音帶來的心理變化

在我深入聆聽的過程中,聲音不僅重塑了我的感知,還影響了我的心理狀態。如果形容「看電影」與「聽小說」的差別,前者除了能用視覺呈現實體空間感及透過運鏡方式引導思緒之外,相較後者更容易以旁觀者角度來看故事,而後者較常以第一人稱視角來描述所見。例如同樣的小說文本,電影可透過強大的視覺刺激來傳遞小說訊息,像是人物的內心戲,可藉由運鏡、演員細膩的情緒或肢體表現來傳達。相反地,用聽的小說,也就是說書,則以非常直接的口白描述內心所思,再搭配環境聲響,來完成一幕幕的故事及人物角色的心境描繪,及烘托每個環節與氛圍,聆聽沉浸感便以「口述影像」的方式被完整建構起來。
 

每次「聽小說」,就像進入一場場「沉浸式」的角色扮演。「看」與「聽」有著根本上的差異,「看」影集或小說,你可以很容易地快轉或加速,但「聽」則相對困難得多。因此,你只能受「聽」所控,耐心地按照故事的節奏慢慢聆聽,這讓習慣快速接收資訊的現代人感到焦慮。然而,一旦習慣後,進入故事的年代與角色心境中,一切都變得不太一樣。甚至有時因為太入戲,你會毫無防範地將自己現實生活裡的習慣或個性,與故事裡的角色貼合。比較常見的是用詞的轉變,更甚者會出現性格上的微幅改變,比如個性變得比較活潑熱情、爽快有魄力,或淡然自若。須在幾次旁人提醒或自己做出某些行為後,才開始有意識地觀察這些聲音帶來的心理變化,進而關注起聲音的一些特性。
 

聲音的獨特性

我們常說「眼見為憑」,眼睛所接收的資訊往往具有強勢主宰的地位,因此其它的感官相較退居次位。但耳朵的「聽覺」其實也是非常強大的資訊接收器,比起眼睛的「視覺」,聽覺所能接收的範圍更遠、更廣,是無差別地接收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訊息。只不過,我們太依賴視覺,而導致了聆聽能力的退化。
 

其實用來聽的「聲音」與用來看的「文字」、「影像」,各有其強項。相較於文字、影像對於訊息的掌握精確度,聲音在這方面顯得略為不足,但也因為它不容易讓人明確指出它所屬的精準時代和位置,這樣的模糊特性反而提供更多想像的空間,能容納更多人的想法,串聯起更多人的情緒,更容易達到共鳴共感,讓人能快速地透過聲音,連結某段情緒或記憶。
 

如果聽覺缺乏視覺的引導,耳朵必須更仔細的去分辨所有細微的聲音,重新組構一個新的影像,有時它更有助於我們去發掘新的現象,或被主流社會所忽略的訊息。

 

展覽的孵化與成形

為了成形一個展覽,常常需要反覆聆聽、挑選、檢查某一段聲音。戴著耳機、聽著聲音、又在無法快轉之下,我常常進入另一種時空,偶然回神回來,會懷疑自己在什麼地方。特別是在聽「聲景」時,明明身在臺南的辦公室,卻彷彿來到了臺北街頭、甚至國外的城市裡的某條巷弄、咖啡廳、地鐵站,這種錯亂感極為明顯。甚至有一段時間,深刻地感受到人們的製造出來的聲響實在太多,也在某一段時間密集的聲音訓練下,耳朵所能辨識的聲音大大增強,我可以明顯感到在開車時、走在路上時接收到比過往更多的訊息。
 

這些聲音建構的平行宇宙式感知,或是緊緊黏著於聲音特質上的特殊印記,都是依附在聽覺的記憶,所能帶來的不同感受。
 

所以展覽中幾個重要的主題作品,如《燃燒織聲》、《你的、我的、他的 Covid-19 之聲》、《褒歌密碼》、《安平腔》、《異鄉移工之聲》、《25 分貝的寂靜》等,都傳達了類似的概念。透過聲音的特質,將參觀展覽的人帶入某個獨特的時空、地域、時代。這些在當代臺灣生活的人們,對於這些聲音展品所乘載的語言、腔調、談及的內容等感到陌生,但回聲歸音的本質,抽離掉龐雜的外部訊息重新聆聽聲音傳達的訊息,似乎就能召喚出不同的記憶。當然,展覽如同前面所述,聲音、文字、影像各有所長,因此在展場的設計上也盡可能、有意為之地將文字、影像藏匿於聲音之後,以重新感受不一樣組織記憶的可能。
 

由四段聲音組構而成的單元《燃燒織聲》(Source:林祐丞拍攝)

一段段聲景凝結了北愛爾蘭的 Covid-19 疫情之聲(Source:何宇軒拍攝)


這次展覽,不僅是一場聲音的展示,更是策展人自我重塑與探索的旅程。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聲音在記憶中的強大影響力。每一段聲音,不僅是一個故事,更是一個情感的載體,喚醒了被遺忘的記憶與感受。透過這些聲音作品重新認識聲音與記憶的關聯,感受聲音在塑造情感與記憶中的獨特力量。同時,也發現聽覺所帶來的獨特視野,並得以從不同角度審視過去的經歷。
 

聽見記憶裡的聲音,重新思考聲音存在的價值。(Source:張家倩拍攝)

 

觀臺灣第 63 期(2024.10):聲活記憶

《觀・臺灣》第 63 期《聲活記憶》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
 
  1. 購買連結 博客來
  2. 購買連結 三民書局
  3. 購買連結 讀冊生活
  4. 購買連結 聚珍臺灣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匯聚常民飲食、民謠唸歌、眷村移民、地方信仰等臺灣原生文化內容,採用國際通用的 CC 授權條款,讓文化內容再流通與創造、型塑更多可能。
文章資訊
作者 吳佳霓
吳佳霓、林祐丞、張嘉倩、鉉琉工作室何宇軒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24-10-17

文章分類 觀‧臺灣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