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Hito 流行音樂】從唱片留聲機、隨身聽到數位演算法:載體的改變,如何影響音樂的製造與聆聽?

2023-08-06
日劇《四重奏》第一集,多年偽裝自己「只剩下九個月壽命」的老鋼琴手與主角相遇,把酒言歡之際,老鋼琴手拿出一張黑膠自豪地說:我年輕時也曾錄過一張唱片唷。即使知道老鋼琴手靠欺瞞身世維繫演奏工作,對照他的白髮蒼蒼和黑膠封面上的年輕模樣,作為觀眾仍不免感到同情與悵惘。鋼琴手「只剩下九個月壽命」的話術逃不過時間的摧殘,他駐場演奏的琴聲下一秒就消散在空氣中,唯有留下的唱片可能證明他的音樂曾在。  

 

音樂是證明人類存在的禮物之一

音樂人對於留下「自己作品」的執念,源於人類對永恆的根本追求。「人會離開,但歌會留下來」,這個前提便是已有一種可以記錄聲音的載體。事實上直至 1877 年愛迪生發明留聲機(phonograph)並讓聲音可以重播之後,「聲音紀錄」才真正化為可能,其後「錄製音樂」歷史持續至今不超過 150 年,從唱片、CD 到串流平台,載體卻已歷經數輪變化。
 

每當談起音樂媒介的變遷,我們便常常聽到一句話叫「載體萬變,情感不變」,然而人類接近音樂的「情感」,真的沒有隨著播放載體變化嗎?傳播學者麥克魯漢(Herbert Marshall McLuhan)有個經典理論叫「媒介即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意指傳播媒體的性質本身已經決定內容的樣態,就像照片改變了看的方法,音樂為了適應媒介,確實也持續改變它被製造與聆聽的方式。
 

哥倫比亞公司出品的 Viva-tonal Grafonola No.420,木製發條式唱片留聲機。(館藏號 2003.001.0987)


隨載體而變遷的歌曲形式

在唱片被發明以前,我們很難想像一首歌可以傳到千里之外,而唱片問世後,一首歌不僅能留存、運送、轉傳,也從富麗堂皇的演奏廳進入尋常人家的小客廳,讓大眾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親近音樂。當錄音能夠「凍結」音樂,早期爵士樂手也調整綿延不絕的即興獨奏模式,開始思考如何在有限的唱片容量內,謹慎留下具有創意的編曲。與此同時,獨尊現場音樂的狀況不再,人們甚至開始認為現場表演要能重現錄音版本才是「對的」。

 

早期蟲膠唱片的單面僅能錄製四分鐘內的歌曲,使創作者必須縮短作品時長,時至今日仍影響我們下意識認為一首流行歌的長度就該是四分鐘。當時古典作曲家甚至會配合實體唱片,設計過渡段落,如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的《A調小夜曲》便讓每一章末尾處設計漸弱音淡出,下一章開頭漸次增強,以符合唱片翻面聆聽的習慣。

 

不過隨著 1950 年代,容量更大的 33⅓ 轉 LP (Long Playing)唱片普及,音樂人不只能塞入更多曲目,也開始重視曲序排列,甚至發展主題性極強的概念專輯(concept album),如披頭四的《Sgt. Pepper Lonely Heart Club Band》。儘管如此,LP 仍有技術限制,當音樂越大聲、低頻越多,就越容易吃掉容量,為了加入低頻而降低音量的唱片,往往不容易在收音機或點唱機受到注意,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唱盤塞入更多的音樂,又能維持高音量與動態就成為一門學問,並催生「母帶工程師」一職。

 

科技的進展讓音樂得以容納更多可能性。1935 年,德國通用電器 (AEG)發明磁帶錄音技術,成為捕捉聲音的新媒介,並進一步解放音樂創作的時空限制——透過磁帶的編輯與剪接,音樂人可以讓不同時間、地點錄製的聲音結合,開始實驗拼貼多層次的人聲與聲響。到了 1963 年,荷蘭飛利浦公司發明卡式磁帶及方便攜帶的錄放機後,許多人便用來側錄電台節目收藏、製作個人化的精選輯(mixtape),甚至錄製自己的作品給親朋好友甚至唱片公司。當時不受主流青睞的類型音樂如龐克樂團,也得以藉此傳播、銷售。而印度於 1980 年代引進卡帶後,甚至打破英國公司長期壟斷的 LP 市場,讓小型唱片公司與另類歌手被更多人聽見。
 

iPod 於 2001 年首度登場,人們下載音樂並匯入 iPod 等隨身播放器聆聽。
攜帶式 CD 播放器

人性和科技的交會,影響我們的音樂喜好

1982 年,與飛利浦公司合作開發 CD 的索尼公司董事長大賀典雄,決定以摯友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指揮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長度(74 分鐘)作為 CD 的既定規格後,音樂市場才完全進入數位時代。然而數位音樂的發展也帶來新的模式與問題:純淨無暇的數位音質,一度被質疑缺乏人味,只是 MP3 普及則更加速音樂的去物質化,讓幾千、萬首歌得以變成一種電腦檔案,輸入 iPod 或透過網路交換。
 

如今的流行歌手為了在無盡的串流大海裡讓自己的音樂被聽見,往往傾向釋出單曲,簡化歌詞和重複特定段落。比如饒舌歌手 Lil Pump 破 11 億點聽的〈Gucci Gang〉,在副歌便不斷複誦著“Gucci gang”;有研究顯示,當前流行歌曲的前奏也縮短至五秒內,以讓觀眾快速進入狀況。
 

2023 年初來臺開唱的加州樂團 Ginger Root,曾在演出時特別感謝 YouTube 演算法讓他們被聽見;許多歌手也會期望歌曲被收入到熱門的情境歌單中,甚至為了 TikTok 創作 15 秒的手勢舞曲。和過去一樣,當代音樂人仍在思考科技媒介與創作加成的效應,面對限制、發展創意。如今網路上仍不乏嘲諷,聲稱現在的音樂變質了;可或許音樂一直都在質變,回望歷史,將有助於開闊我們的視野,發現那些理所當然中的不盡然。
 

TikTok 也成為流行音樂傳遞的重要管道之一
串流平臺的出現,提供了聽眾收聽音樂更加便捷的管道。

 

觀臺灣第 58 期(2023.07):Hito 流行音樂

《觀・臺灣》第 58 期《Hito 流行音樂》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
 
  1. 購買連結 博客來
  2. 購買連結 三民書局
  3. 購買連結 讀冊生活
  4. 購買連結  聚珍臺灣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匯聚常民飲食、民謠唸歌、眷村移民、地方信仰等臺灣原生文化內容,採用國際通用的CC授權條款,讓文化內容再流通與創造、型塑更多可能。
文章資訊
作者 阿哼
圖片提供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公開資源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23-08-06

文章分類 觀‧臺灣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