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不懂海,就等於什麼都不知道。」這個句子,出自電視劇《八尺門的辯護人》中,雄豐船業的老闆洪振雄與法務部長陳令秋的對話。雖然洪振雄是以資方老闆身分說出了這句話,但對於漁人來說,只有「了解海、知道漁網放到海裡面張開時是什麼樣的形狀」,才能勝任船長的角色。
漁業是人類古老的生存之道,臺灣在不同時期接受各個族群的海洋觀,在合作中彼此吸收、在衝突中相互融合,因而發展出多元的海洋文化。漁人長期與海洋對話、向海學習,他們的海洋知識及漁撈技藝多半為口述流傳,在海上的身手鮮為人知,同時早期使用的工具多半向大自然取材,經過長時間的使用消耗而不易留下。
馬祖位於中國閩江口外,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自宋元時期起,吸引中國福建沿海一帶的漁人揚帆而至,甚至遷居於此。馬祖人善於利用大海的資源維生,尤其是漁撈及礁岩討沰[1]。回顧歷史,蝦皮捕撈曾是馬祖重要的經濟來源,其漁具製作、捕撈過程到漁獲處理,分別都有大大小小的馬祖人一同協助進行。面對這些技藝與記憶,我們該如何透過文獻翻查、口述採訪、科學繪圖、甚至漁具模型製作等技術,加以追尋與記錄呢?
馬祖的蝦皮產業
在馬祖,「蝦皮」除了指帶殼的毛蝦乾,也意指捕撈對象——毛蝦。政府遷臺後,臺灣的蝦皮多以馬祖捕撈加工的為主,而馬祖的蝦皮除了供應臺灣本島外,也曾銷售至海外的香港及日本。馬祖的蝦皮捕撈主要是將蝦皮網[2]固定於海中,漁人每次在潮水[3]結束後,前往收取漁獲,運回岸上進行清洗、挑選、烹煮、曝曬及分裝。
每年約 11 月起至翌年 5、6 月左右為捕撈蝦皮的季節,馬祖漁人會在這之前,準備好竹材、稻草、苧麻、硬木、薯榔、紅柴等所需材料,製作楸、筋索、輪板、蝦皮窗及糸孟等漁具,並將蝦皮定置網固定於海中,而此段前置準備作業期間,地方稱為「辦季頭」。
特別的是,早期材料主要來源為中國福建,在政府實施戰地政務期間,實行「統購統銷」,漁人所需漁具製作材料,由地方漁會統籌,漁人須確認自身所需,向漁會登記各項數量,漁會採購組負責將所需從臺灣採購並運回馬祖。
「漁」功夫——馬祖蝦皮拍楸技術
馬祖的傳統蝦皮定置網漁法中,最費力也是最關鍵的技術為「拍楸」[4]。在蝦皮漁汛來臨前,由老艄[5]帶領伙長母、拍楸儂客以及下江約 20 位,一同出海進行拍楸。
船上的人員以漁歌的呼應對唱,透過韻律來集體協力將竹樁打入海床裡:「齊囉拔啊,過呵一蜀了啊」,「好呀,過呵一蜀了」、「齊囉拔啊,過呵一兩了啊」,「好呀,過呵一兩了」(反覆約莫 40~50 下。在海象不佳時,可能需要打到 70 下),直到老艄喊出:「好!萬萬歲了啊」,才算終於把一個「楸」穩穩地打入海床底。
拍楸完,並非馬上將網掛入海中。對於漁人來說,漁具乃生財工具,為避免漁網掛在海中長苔以及降低被割網的風險,漁人確定蝦皮漁汛即將來臨前,才會將糸孟掛上。在蝦皮漁汛時期,漁人每日依照潮水時間前往鉤網,將捕撈到的漁獲倒入船上的竹簍,回到岸上由伙長們及婦女小孩協助處理。若蝦皮捕撈豐碩,南北竿的平地上,甚至連馬路及學校操場,幾乎都會被需接受陽光曝曬的蝦皮們所佔據。
跟著漁人走進消失的馬祖蝦皮時代
馬祖漁人依海為生,漁具對於漁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生財工具,也因此需花費許多心思因應海域的情況進行調整,降低損壞、被海潮沖走的風險,透過經驗累積逐一改良,讓它可以越來越穩固,一次比一次抓到更多的漁獲。
馬祖的蝦皮捕撈,除了體現馬祖漁人對於海洋的認識及材質的運用外,也隱含馬祖漁村分工合作的地方經驗與知識。不過今日,已不再使用馬祖傳統蝦皮定置網漁法、漁具,且這些尺寸巨大的漁具也無法找到實體。而在進行資料盤點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過往文獻多以傳統農業社會為中心進行記錄,再加上馬祖一直處於國境邊陲,留下的資料不多。另一方面,在馬祖的文獻中,多為地方漁業發展或生命經驗的口述訪談,漁具的資料也較少見,諸多限制增加調查記錄的困難度。
幸好我們找到從小就熱愛考究事理,而且對於地方漁事作業都積極參與,不管漁具製作、漁法或者是漁獲處理等都精通的馬祖資深漁人黃鵬武先生,作為調查記錄的關鍵報導人,帶領我們體驗從地方漁具、乃至於馬祖蝦皮捕撈的盛事。
從漁具怎麼製作及使用切入,黃先生一點一滴地分享岸上作業以及汪洋大海中漁人作業所看到的場景樣貌。在口述資料蒐集期間,彼此的對話過程從以華語為主,漸漸穿插交雜許多的馬祖閩東語。另一方面,黃先生為了讓大家一起走進海上世界,除了口述,也搭配許多手繪圖輔助,更答應製作一組傳統蝦皮定置網的漁具模型,並有意識地邊做邊解說,告訴我們如何挑選材料、尺寸如何制定、如何綑綁及如何施力等。
對話搭配史料,以科學繪圖及影像再現地方記憶
我們發現漁具構造複雜,漁法技藝若以文字或影片描述也無法清楚呈現。為了利於大眾閱讀,除了邀請影像專業團隊加入外,也邀請具有繪畫專業的旅臺馬祖人——陳天順老師加入,協助繪製漁具的科學繪圖。老師以白描手法,凸顯漁具天然材質的特性及結構造型,根據一次次的訪談文字、模型細節照片及關鍵部位示意圖等進行繪製。在繪製過程中,老師不斷發現疑問,並反覆地與黃先生詢問、確認,過程長達數月,在數不清的修改及往返討論下才完成。
「每一個部位都有它的名稱,都有它的功用。」在馬祖從事漁業捕撈 60 多年的黃鵬武先生,細數過往記憶,幫助我們挖掘早期的漁業知識。他說:「你們問得越多,我想起更多,而且講過之後,我會記得更清楚。你們沒想到的我也會跟你們講。」
消失的馬祖蝦皮時代,在多次的對話與多重史料的搭配下而再現。另一方面,透過黃先生不斷地操演及解釋,以及多位專業學者的協力,我們得以掌握漁具構造名稱、製作細節、組件間使用關係等細節,逐漸拼湊出早期馬祖人回應自然環境、生活條件,與海拚搏、共生的智慧與記憶。
這些屬於馬祖的文化記憶,以國家文化記憶庫為載體進行保存,也將成為全民共享的數位公共財及文化資產。
《觀・臺灣》第 59 期《記憶方舟》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
[1]馬祖語,意為採集螺貝類及藻類。
[2]馬祖語,羅馬字音為moyng^,意為蝦皮網。
[3]一個漲潮及退潮的時間,稱為一個潮水。
[4]馬祖語, 羅馬字音為phah jiu,意為打樁,將樁打入海底。
[5]馬祖語,羅馬字音為louˋlaˇ,意思為船長、船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