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1624?】召喚!屬於臺灣的海洋時代:從1624到2024,自由島到世界島的蛻變

2024-01-17
1624 年對臺灣歷史來說是蠻重要的年分,因為這一年荷蘭人來到臺南。普遍的說法是荷蘭時代以後,臺灣史跟世界史接軌了。不過 1624 只是早期臺灣史中一個重要的記憶點,隨著 2024 年的到來,讓 1624 所引動的 400 週年記憶熱潮更為鮮明,也成為一個重要歷史記憶及慶祝年分。如果這股熱潮可以帶動對於臺灣史的多元學習與討論,也是我們所樂見的情形。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肩負臺灣歷史教育推廣之責,於此 1624 記憶熱潮的當下,我們將採取什麼樣的論述角度與看法呢?

Before 1624

我們的作法是在 1624 之後打上問號,意思就是:不只 1624,1624 可以是個複數的概念。1624 年荷蘭人來臺、1626 年西班牙人緊接而來,還有 1620 年代在臺灣活躍的顏思齊集團,都代表那個時代臺灣的一種開放性意義,因為臺灣還是沒有一個強大政權控制的自由之島。而在 1620 年代之前,島上的人群可自由來去,在此會合交易。來此的外地人主要是中國人及日本人。

若回到 1624 年以前的東亞貿易框架來看,1567 年是中國明朝的隆慶元年,那時開放福建漳州月港,允許人民出洋做生意。1570 年以後,西班人據有菲律賓呂宋島,從美洲帶來了中國人所需的白銀,此後福建的閩南人往呂宋活動也逐漸多了起來。澎湖及臺灣因位在往呂宋所經航線,連帶影響臺灣西南部的走私貿易興起,臺灣西南部的魍港、大員、打狗等港,逐漸成為中國人走私交易的中繼會合地。

以上是中國人往東南亞的航線,16 世紀末日本人則是南下經臺灣海峽到東南亞貿易,他們也會到達澎湖、臺灣北部和西部沿岸等地停留交易。剛好 16 世紀中晚期,中、日兩國人主要往東南亞的貿易路線是在澎湖及臺灣交會,這是東亞原先的貿易框架。到了 17 世紀 20 年代,荷蘭人像是試圖闖入和衝撞此一框架,他們最後選擇中日貿易交會地的臺灣,一定程度也是基於戰略與貿易因素下的合理選擇,也因此造就了臺灣與世界史的連通。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簡稱 VOC)成立於 1602 年,目的是要拓展與東印度(亞洲)地區的貿易關係。2 年後,公司派船隊到澎湖試圖建立與中國貿易關係不成,被迫離開。1619 年,他們在印尼的巴達維亞(今雅加達)建立亞洲貿易總部,1624 年則來到大員(今臺南)建立貿易據點。

 

荷蘭首任駐東印度總督顧恩(Jan Pieterszoon Coen)肖像。

 

After 1624

1624 年之後,臺灣接連世界史是因歐洲人來此進行東西方的轉口貿易,而島民之日常生活,是否也顯現與世界交流後的影響?

17 世紀時,許多物件在原住民社會流通,尤其西方的錢幣常成為服飾或首飾的配件之一。由於外國銀幣罕見,常被視為一種貴重金屬,成為表彰身分地位的象徵,一些原住民就把外來錢幣做為身體的裝飾物,與珠串等飾品融合使用。另外,貨幣也進入到部落生活中,17 世紀一位來臺的西班牙傳教士曾觀察到,原本淡水原住民的婚禮習俗是男方需給女方陶甕、酒、布料及瑪瑙等物品為代價,但女方卻將原物退還,因為他們希望男方以批索(peso,8 里爾等於 1 批索)支付來取代同樣價值的禮物。

另外,目前在臺灣能見到的 17 世紀陶罐,其產地主要來自福建南部的漳州地區,足以說明 1567 年以後漳州月港對外開放通商,中國人所帶的陶器因此交易流通至臺灣社會的現象。這種大型陶甕罐,因其實用性得以代代相傳。除了陶甕之外,中國製的鐵鍋、特別是廣東製的「廣鍋」在臺灣原住民部落也極受歡迎。17、18 世紀初,廣船前往東南亞各地進行貿易時,所載貨物中一定會有大量的鐵鍋。
 

「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史料展覽會場。1930年,臺南市役所舉行了規模宏大的「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300年的算法,是以熱蘭遮城門額刻字「1630」落成起計算。(Source: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此為日本時代拍攝照片。當中的排灣族男子胸前掛有以多枚銀幣綴飾之項鍊。(Source: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不過,臺灣不產鐵,需要外地輸入鐵器,加上清朝對鐵器輸入有所管制,因此臺灣社會對於鐵鍋的需求應該更大。清朝文獻記載,在原住民與漢人之間進行交易的「番割」,通常是用鐵鍋、鹽、布、硝和藥等物品,向原住民交易鹿茸、鹿筋、鹿脯、鹿角、金線蓮、蓪草、水籐及薯榔等山產。鐵鍋、鹽、布、硝與藥等,都是外界供應給原住民之生活日用品,尤其鐵鍋相較陶鍋等傳統煮器,導熱快、受熱均勻,也能有更大的食材容受量,讓料理的方便與美味程度可能因此大大提升,對原住民社會來說,可謂產生頗為巨大的飲食變革。

總的來看,外來文化在 16 世紀中葉以後,對臺灣原住民部落社會產生了深刻的衝擊及影響。外界的人改變了臺灣人的生活,將「世界」的元素帶入日常,並使在地生活更加國際化、更具「世界性」。不過,外面的世界雖很精彩,但也常為臺灣人帶來無奈。然而臺灣人經常能調整適應,轉化原先的「無奈感」,進而創造出獨特的價值,打破外來世界帶來的界線與框架。
 

1930 年代發行原住民家庭用餐明信片,當中可見放置地上的中國鐵鍋。(Source: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宜蘭社頭地區傳世 17 世紀黑褐釉四繫罐,屬中國南方窯系。(Source: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記憶「荷蘭時代」

1624 的「荷蘭時代」,在後人的理解與想像中,似乎是一個充滿海洋冒險和異國綺麗情懷的時代,日後也在臺灣民間社會逐漸成為一些歷史傳說的元素與題材。關於荷蘭人的傳說與記憶一直在臺灣民間流轉,例如島內許多原住民部落有「紅毛祖先」的傳說,當 19 世紀歐洲白人再度來到臺灣島時,被原住民視為是紅毛遠親,甚至還寄望「荷蘭友人」回來拯救蒙難受苦的族人。不只原住民,漢人也有關於紅毛人遺跡的地名傳說,比如大家熟悉的《安平追想曲》,其主題也是一位荷臺混血女子的故事。

不過,在排灣族的故事裡,荷蘭人有著負面的形象。我在屏東排灣族的古華及獅頭部落一帶,也聽過部落耆老說過荷蘭人在河水下毒,導致河水冒煙的故事。排灣族、魯凱族還有所謂「荷蘭甕」的青色陶甕,傳說是經族人與荷蘭人交易而來,是用在重要場合的貴重物品。

排灣族可說與外人接觸經驗豐富,尤其屏東許多排灣族部落靠近海線,不只接近交通要道,外人易達性也高。例如恆春和墾丁一帶海域,歷史上一直是海上交通要道,加上又處清朝統治範圍(番界)外,易有外船迷航或外人主動登岸,導致排灣族與外人接觸的歷史經驗與記憶,會在各部落間普遍及廣泛流傳。

雖然荷蘭人在臺短短的 38 年,在臺灣史的長河中僅占一小部分,不過卻是一個臺灣社會重要的歷史記憶點,也似乎是能召喚「臺灣海洋時代」榮光歷史的重要論述時期。「歷史」如果能引動大家思考,進入到大家的日常生活及對話中,是我們所樂見的。不過,在打開歷史百寶袋的同時,關於歷史的各種道具,不是隨時可直接取用的,還需要拿到適當合用且品質有保證的才行。這個讓大家好用的歷史道具的製作工作,我想就是博物館的工作了。
 

觀臺灣第 60 期(2024.01):1624?

《觀・臺灣》第 60 期《1624?》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
 
  1. 購買連結 博客來
  2. 購買連結 三民書局
  3. 購買連結 讀冊生活
  4. 購買連結 聚珍臺灣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匯聚常民飲食、民謠唸歌、眷村移民、地方信仰等臺灣原生文化內容,採用國際通用的CC授權條款,讓文化內容再流通與創造、型塑更多可能。
  • 如果你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故事 》是全臺第一家、也是目前最大的歷史專門新媒體,擁有超過 20 萬使用者與 50 萬社群追蹤者,在輕視人文素養的時代,仍堅持專注於人文知識的傳播。
     
  • 如果你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故事》懷抱著知識走進生活的使命,透過有趣的文筆和切角,讓臺灣與世界的歷史進入大眾日常,已經累積超過 6000 篇深入淺出的歷史文章!
     
  • 如果你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在資訊爆炸破碎的時代,《故事 》集結超過 50 位作者,以歷史人文的專業,提供理解世界的脈絡、探索議題的深度,帶領讀者在眾說紛紜中慢下來好好思辨。
文章資訊
作者 石文誠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24-01-17

文章分類 觀‧臺灣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