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水,佇佗位?】土生土長的人工水源:集眾人之力打造的飲水池,台江地區的「食水堀」

2024-05-08

說起臺灣的水資源史,農業用水永不乏「關愛的眼神」,那生活用水呢?臺灣自來水建設始於日本時代,戰後日漸普及。在自來水系統出現以前,台江地區(以「臺南市安南區」為主體範圍)居民的日常生活取水不便,衛生亦堪慮,用水來源不穩定。此地居民多以家中水缸或磚砌方形水槽接存雨水使用,或到自行挖掘的「土井仔」舀水、到水井或溪流擔水。本文所要談的是一般人較少瞭解的「食水堀」。

「土井仔」是什麼?在有自來水以前,供水不穩、且地下水資源匱乏的地方(如濱海地區),居民會憑經驗找到適合的地方後(如沙崙或「園仔」),在地上挖一個洞等「出泉」。出泉的水量通常不大,得慢慢舀進桶裡,再擔回家存放,這就是「土井仔」。如果出泉很慢,等水可得等上好一陣子。出泉的水未必是淡水,挖太深還可能滲出鹹水,而且水源不穩定,常常用一段時間後就會變鹹水或沒水了,得另尋地點挖掘。離海邊較遠的土井仔,壽命會比較長。

食水堀之形成背景

台江地區為台江內海淤積後所形成的陸地,19 世紀末臺南知府唐贊袞說此地「仰資天水」,日本時代在地官員徐同也說這裡「屬鹽地、無水田、水路,名為海鹽埔」當地水源多只能寄望雨水,並想辦法貯存。當時這裡不只農業缺水,生活用水亦匱乏,該如何解決?
 

面臨既無「天時」,也無「水利」,濱河的居民雖可挑溪水使用,但也得面臨洪氾與乾季的挑戰。離河溪較遠的人,就得試掘淺井取得地下水,或挖掘水塘以收集雨水。「食水堀」指的就是天然窪地或人工開掘的水塘,這些水塘位於聚落裡,用來貯存地下水、溪水或雨水,數量不等。
 

早期部分食水堀水源僅來自雨水,極度不穩定;有的則是地下水、雨水兼而有之。1930 年,嘉南大圳完工後,經協商後可引圳水注入食水堀,稍減居民捉襟見肘之窘境。人造的「食水堀」是一塊土地向下挖掘而成,沒有一定形制。有的只有一方土窪、有的則會在周邊砌上磚牆、圍上鐵欄杆加以保護。另外,居民也會砌梯,方便入內擔水。水挑回家後,先倒入蓄水池,等到沉澱後才供食用,後期亦有人會加入明礬以加速沉澱,或以簡易過濾裝置濾水。
 

每逢乾季,儘管食水堀底只剩黃褐色泥巴水,居民仍得勉強挑回。當堀底更為乾涸,居民就必須拿鋤頭等農具向下挖搗直到「出泉」。倘若真的仍然無法掘出水,居民們就只能轉而至庄內私人的食水堀或水井取水,或至其他聚落擔水。基於「相放伴」的精神,鄰近的村庄通常都會應允,如南路寮的居民會至陳卿寮的食水堀挑水,而鹽田南、北寮的居民則會至四草地區挑井水。

藉由食水堀,台江地區居民得以在溪水豐厚、雨季來臨或水圳放水時先行貯水,以供日後所需。從本地俚語「甘願加一个堀,毋甘願加一仙佛」(寧願多挖一個食水堀,更勝於多祀奉一尊仙佛),可以了解食水堀之重要性。
 

人們至食水堀擔水之情形,長安國小《懷念食水堀》繪本,參考公親寮社區博物館展場照片繪製。(source:翁育民提供)

 

台江地區食水堀之變化

1940 年代,在安南區沿海北汕尾一帶的聚落,取水方式有所變化。當時日本鐘淵曹達株式會社在媽祖宮聚落成立工廠(臺灣鹼業公司安順廠前身),由嘉南大圳媽祖宮分線供應製程所需淡水,附近居民也會到工廠的水池去擔水,或花錢僱用牛車載水回村落。到了戰後,該工廠也提供了飲水來源,給因應安順鹽場闢建產生的新聚落,如南寮、北寮、鹽夫舍等。
 

約莫在 1950、1960 年代之後,2 項設施的出現,讓居民到食水堀擔水的頻率大為降低。其一為公共食水塔,即於公共空間施作混凝土貯水塔,將食水堀水、井水或地下水抽入水塔,以自然加壓把水輸送至配有管線的家戶中,稱得上是一種簡易的自來水系統。其二為家用小水塔,係於住家旁施作混凝土水塔,塔中舖設細沙、碎石、木炭、鬃鬚等物以簡易濾水,後將食水堀水或地下水抽入塔中,自然加壓經由管線引至家用。
 

住家旁以混凝土及磚砌成之蓄水槽(Source:翁育民拍攝)


說起臺灣的水資源史,農業用水永不乏「關愛的眼神」,那生活用水呢?臺灣自來水建設始於日本時代,戰後日漸普及。在自來水系統出現以前,台江地區(以「臺南市安南區」為主體範圍)居民的日常生活取水不便,衛生亦堪慮,用水來源不穩定。此地居民多以家中水缸或磚砌方形水槽接存雨水使用,或到自行挖掘的「土井仔」舀水、到水井或溪流擔水。本文所要談的是一般人較少瞭解的「食水堀」。
 

海尾寮之食水塔(Source:翁育民拍攝)

公親寮住家旁之過濾水塔(Source:公親里里長王金樹提供、翁育民翻攝)

十二佃食水堀(Source:翁育民拍攝)

新吉庄食水堀(Source:翁育民拍攝)


臺南府城地區(以中西區為主體範圍)的自來水事業於 1922 年 10 月底開始,台江地區之自來水系統則遲至 1966 年由溪頂寮開始逐漸往西邊興建。1993 年 6 月,台江地區自來水普及率已達 94.5% 以上,2000 年初期則已高達 99.88%。另 1970 年代,臺灣開始加速工業化、都市化,台江地區產業結構變遷,人口也逐漸增加,工廠、住宅用地及活動空間的需求大增。綜上所述,自來水的普及使食水堀的功能消退,產業及人口的發展,則讓空地需求大增,一來一往,許多食水堀也就漸次消失。 台江地區的食水堀數量曾經高達 50 至 60 個,我在 2006 年進行初次田調時僅存 7 個,迄今僅剩 3 個,原址陸續成為民宅、空地及活動中心等不同用途。
 

2006年與2024年台江地區聚落原食水堀目前用途統計圖(Source:翁育民提供)

台江地區僅存食水堀分布圖,紅框標示者為2006年田調發現之7個食水堀,4個打X的食水堀係於2024年田調時已不存。(Source:翁育民提供)


「後食水堀時代」

食水堀作為早期居民生活實踐下的空間結構,亦是「集體記憶的所在」。現今邁入台江的「後食水堀時代」,其於水資源系統、生態系統及地景地貌等面向所發揮的環境意義,仍值得我們探討。在時代與環境的不斷流變中,我們積極地透過教育傳承前人使用食水堀的環境經驗,交流、共享對於台江這片土地的認識與情感,以延續及保有屬於台江的「地方感」,也希望可以藉此喚醒人們共同保留、運用及活化僅存的食水堀。除了臺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於社會教育的部分投注心力,我也在任教的臺南市長安國小,帶領學生進行食水堀走讀、學生採訪家鄉耆老故事、繪製地圖及燈籠等課程。
 

我於 2024 年 1 月再次於台江地區進行田調,發現僅外塭仔、十二佃及新吉仔等三個聚落尚有食水堀。外塭仔食水堀隱身在瑞復益智中心安南分部後方的幽密竹林旁,風景秀麗;十二佃食水堀早年即改建為地方信仰中心「南天宮」的風水池,稱「聖天池」;新吉庄食水堀位處地方信仰中心「龍安宮」後方,與廟宇互成犄角之勢。
 

2014年,我帶領「台江流域學習」師生進行食水堀走讀。此為當時十三佃食水堀之樣貌,今已填平為空地。(Source:翁育民提供/陳麗娜拍攝)

外塭仔食水堀之生態樣貌(Source:翁育民拍攝)

 

綜觀台江依傍食水堀的家屋、廟祠、農地、人為防風林及竹林等人文地景,相映著南部乾濕分明降雨形態所塑造的小生態圈,讓食水堀的地景隨季節而有不同變化,形成獨有的文化景觀。當我在田調過程中看到陳卿寮食水堀老照片,人、水、聚落,寧靜柔美交織成景,我想台江地區的這些食水堀若能繼續存在,湖光水色也該如此宜人吧!
 

陳卿寮保山宮旁的食水堀老照片(Source:翁育民翻攝)

長安國小課程《懷念食水堀》繪本封面(Source:翁育民提供)

觀臺灣第 61 期(2024.04):水,佇佗位?

《觀・臺灣》第 61 期《水,佇佗位?》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
 
  1. 購買連結 博客來
  2. 購買連結 三民書局
  3. 購買連結 讀冊生活
  4. 購買連結 聚珍臺灣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匯聚常民飲食、民謠唸歌、眷村移民、地方信仰等臺灣原生文化內容,採用國際通用的 CC 授權條款,讓文化內容再流通與創造、型塑更多可能。
  • 如果你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故事 》是全臺第一家、也是目前最大的歷史專門新媒體,擁有超過 20 萬使用者與 50 萬社群追蹤者,在輕視人文素養的時代,仍堅持專注於人文知識的傳播。
     
  • 如果你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故事》懷抱著知識走進生活的使命,透過有趣的文筆和切角,讓臺灣與世界的歷史進入大眾日常,已經累積超過 6000 篇深入淺出的歷史文章!
     
  • 如果你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在資訊爆炸破碎的時代,《故事 》集結超過 50 位作者,以歷史人文的專業,提供理解世界的脈絡、探索議題的深度,帶領讀者在眾說紛紜中慢下來好好思辨。
——每日 5 元,今天就成為「人文知識」的守護者!
文章資訊
作者 翁育民
圖片提供 翁育民、陳麗娜、王金樹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24-05-08

文章分類 觀‧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