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水,佇佗位?】我家門前有小河,河裡有小魚——在排水路找回「玩水的孩子」

2024-05-03

我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淵源始於兩本環境教育繪本,而創作環教繪本的初心來自於身為一位母親的念想:找回玩水的孩子。
 

十幾年前,水保單位在山區利用地形低窪處,建造了一個小型農塘蓄水,以支援農業用水。農塘周邊沒有溪流,唯一水源來源是降雨。完工後一年,進行工程查驗時,我們驚訝地發現:小農塘裡竟然有魚!

排水路的生態小宇宙

如何解釋這樣的現象?過去有很多說法。包括魚卵黏在會移動的生物身上或附著在水生植物上、被人放養、隨水上用品(如獨木舟等)移入或隨水流流入⋯⋯其實,近年來科學家證實,水鳥捕食大魚時,如果剛好吃掉的是懷孕雌魚,在還沒將魚卵消化殆盡時,又剛好將排泄物排在水裡,魚卵就有機會孵化出來。誰承想:「掠食者竟會是協助自身族群擴散的助力。」自然的神奇,如此令人感到驚訝,對嗎?但我想,這一定不會是自然給的最後一個驚奇。
 

2011 年以前,我專注於水土保持工程及臺灣上游溪流的魚類生態;2011 年以後,工作領域則偏向「區域排水」治理。區域排水顧名思義即是相對人工化的水路,常銜接於河川與灌溉、都市、魚塭之間,規模不大也不小。因此,可以想見,這些排水路必然坐落在人口相對稠密的區域,並與人類發展、生活及生產行為的關聯密切。截至 2024 年 2 月 13 日為止,臺灣的區域排水達 1,694 條,從這點來看,不難想像排水路在臺灣平原上的高密度及重要性。
 

上游溪流(右)與區域排水(左)的樣貌差異頗明顯,大大小小的水路各擁風情。(source:顧玉蓉)

上游溪流(右)與區域排水(左)的樣貌差異頗明顯,大大小小的水路各擁風情。(source:顧玉蓉)


大大小小的水路,其實就存在於我們生活周遭,各自有著獨特風情。以臺灣中部地區為例,烏溪有秋日限定的芒花,將河川變成一條隨秋風擺盪的銀白巨龍;流貫臺中市區的綠川,將水路上的構造物拆除(俗稱「開蓋」),讓水路重見天日,而且水光相映、越夜越美麗;另外,也有像阿罩霧圳這般日夜默默支持著農業體系運作的灌溉水圳。一般來說,從河川、排水路到水圳,河寬、流量、水深約略呈現由大到小的趨勢,因此,可以玩水的程度也約略是由難到易。事實上,每每跟朋友們聊到小時候玩水、抓魚蝦的經驗時,也大都集中在排水路與水圳。
 

傳統上,水圳跟排水路的設計,強調取水利用、防洪及防災的速效性及功能性,玩水、抓魚並不在考量中。但以水系統來看,排水路類似於銜接末梢微血管與主靜脈之間的靜脈血管,是血液循環系統的銜接網絡。排水路網絡的健康,也是水循環系統的關鍵。而我私心以為,能夠玩水、抓魚的排水路,應該是相對較健康的排水路吧!
 

相對於上游溪流多樣的水流型態及鬱鬱蔥蔥的濱溪植物,排水路似乎「乏善可陳」。但我仍帶著好奇,在 2014 年進行這些排水路的魚類調查。某次在臺中市的排水路生態調查中,意外發現一條大約只有 3 根薯條大小的陌生小魚,幾經查證後確認牠是長相平凡、數量極少、資訊不明的「巴氏銀鮈」。巴氏銀鮈在 2009 年被列為第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更於 2017 年列於臺灣淡水魚類紅皮書中國家極危(NCR)類別。對我而言,這條小魚如同樂透頭彩,顛覆我對排水路「乏善可陳」的認知。而這一發現,更如同老天爺給我的試煉與功課。
 

巴氏銀鮈(source:顧玉蓉)

 

找回玩水抓魚的記憶

待保育的生物極多,但資源有限,未必能關照到這條在 2014 年時資訊尚不明確的小魚。保育魚類的做法,國內外有諸多前例可循,如:七家灣溪集水區劃設「臺灣櫻花鉤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以保育牠跟牠的棲息與繁殖地,亦獲得不錯成效。但我們發現:巴氏銀鮈所在的排水路(臺中市后溪底排水)位於霧峰香米產區,農業產值高且土地利用密集,勢必無法採用類似櫻花鉤吻鮭圈地保育的做法,所以老天爺給的作業是「如何在人類生產密集的使用區域中,無痛地保護牠?」當時,我們對巴氏銀鮈的數量、習性、分布、棲地都所知有限,遑論保護或保育作為。因此,這題不僅是調查研究題,更是實作題。
 

當時, 不論是一般民眾、公部門、非政府組織(NGO)或社團等,普遍對於區域排水的印象就是「平時是臭水溝也沒關係,洪水時無害通過就好。」甚而在現地進行魚類調查時,也常引得居民訕笑,顯見大家對排水路「有魚」是沒有任何期待的。
 

但過去臺灣平地農業區的排水路是何種樣貌?「有魚」真的如此不被期待?我回想起小時候跟著外婆住在鄉下的時光,外婆家旁邊的排水溝裡,總有著各式各樣的小魚。小魚覓食、追逐時,鱗片一閃而過的粼粼銀光,著實令我著迷。雖然大人們總再三叮囑,不可以下去水溝裡玩水,但我的好奇心總攔不住自己的腳,在那條超過一人高度的水路裡,雖僅水深及膝,但總有驚奇,包括魚、蝦、蛇、蜆、不知名的水生昆蟲跟提早回來的大人。兒時玩水抓魚的記憶仍歷歷在目,可如今,身為母親的我似乎找不到一條可以讓孩子抓魚玩水的水路,我記憶裡清晰的遠方,真的回不去了嗎?
 

身為水利工程師,我很清楚僅依賴硬體工程,並沒有辦法找回能讓孩子玩水的水路;身為副修生態的愛魚人,我也很清楚,待保育物種眾多、棲地保育困境難解,這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小魚——巴氏銀鮈之保育,可能遙遙無期。想要保護巴氏銀鮈跟找回玩水的孩子其實是一體之兩面,都在維護與人類活動重疊性很高的棲地及健康的生態系統。而誰能改變這個局面?答案很簡單,是人心,是人定義排水路「價值」的觀點。換言之,若民眾不能認同、不能理解、不瞭解其價值,也無法僅由公部門投注心力,成就保育棲地及維護健康生態系統的想望。然而,答案雖簡單,卻不容易做到。
 

在地扎根,翻轉「水溝」印象

我採取的策略是由點到面、由下而上、由完整案例到外延推廣應用,必須先做巴氏銀鮈基礎資料調查及排水路生態調研,並產出指標、檢核、資料庫、修調治理與管理觀點等具體成果,而外部推動做法是透過刺激、擾動、內化、行動、擴散、轉譯等,達到思想質變的目的。顯然,這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即可成就之事,所幸我所在的機關(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分署)也一直持續給予支持,因此,納入民眾參與及公私協力排水路的環境體驗、感知與反思,應該就是「成就保育小魚、找回玩水的孩子」的長期處方箋。
 

據此,如何改變民眾對排水溝之刻板印象、喚起民眾對區域排水獨特的自然與人文背景的認識與關愛,經由舉辦活動及轉譯科學資訊,以促進民眾參與,成為我們的下一哩路。故自 2015 年起,我們規劃、辦理及帶領國中小師生、民眾及社區,進行一系列身邊排水路生物、生態、水利建造物等監測與生態體驗活動。
 

某次的生態體驗活動,主管與我席地而坐吃便當時,曾如此提及:「活動雖然很棒,但如何吸引原本就根本不關注生態的民眾?」這確實是關鍵問題之一。因此,我們嘗試結合在地國小師生及阿罩霧文學節,辦理「長溝留月」系列活動,促成「生態與詩畫、文學的浪漫結合」,也促成在地農民自主保育行動,如社區小魚庇護所、農地低衝擊開發設施等。
 

我在休假期間,除了探訪水路、做調查之外,2022 年,我個人與社區大學合作,完成環境教育繪本《鰕虎尋家記》及《家只在烏溪》,皆獲獎項。其中《鰕虎尋家記》更於2023年獲環境部推薦為適合幼兒閱讀的環境教育繪本。我創作繪本的初心來自於分享鰕虎及巴氏銀鮈的調查經驗與心得,並隱含魚類對棲地不同需求的專業訊息,以及闡釋身邊水路裡,一直未被「價值化」的小魚們。而《家只在烏溪》繪本中,母親帶著孩子做生態調查的場景,即是我假日經常帶著孩子出門玩樂的寫照。我也衷心希望,這樣的「與水之樂」能成為更多人的日常。
 

《鰕虎尋家記》及《家只在烏溪》環境教育繪本摘錄(source:顧玉蓉)
《鰕虎尋家記》及《家只在烏溪》環境教育繪本摘錄(source:顧玉蓉)

《鰕虎尋家記》及《家只在烏溪》環境教育繪本摘錄(source:顧玉蓉)

 

若我就近隨機選擇的一條排水路(后溪底排水)就能如此精彩,那其他的1,693條排水路會是什麼樣貌?還有什麼機會,讓身邊的排水路走出一條更精采、更永續之路?
 

因此,自 2016 年起,我們除了持續推動農村型(后溪底排水)的生態保育及民眾參與之外,再增加歷史底蘊型(彰化縣舊鹿港溪排水)及都會綠廊型(臺中市旱溪排水)排水路的共學共創參與活動,期待在硬體工程進場前能充分討論、獲明確目標及廣泛支持。在歷經2年的擾動、參與、增加能力、引入能量後,於硬體工程進場之前,在地相關利害關係者已具公共政策參與基礎,已能更明確指認排水路特色及願景需求。如同宮崎駿動畫電影《神隱少女》中的「賑早見琥珀主(白龍)」——看不見河,就會忘記自己,每一條水路都有其獨特的精彩與美麗。
 

生活在臺灣,我們何其有幸,山川壯麗、物產豐饒,但也無法避免經濟發展及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水環境衝擊與考驗,期待在你我住家周邊的排水路,除了在颱洪時能經得起大自然的考驗外,更期待在非颱洪時期的日常,排水路也能夠是你我的好朋友,孩子們也能在排水路中體驗玩水抓魚的樂趣,並珍愛我們的排水路環境。這樣的環境,值得身為人類的我們給予呵護與關心。

 

觀臺灣第 61 期(2024.04):水,佇佗位?

《觀・臺灣》第 61 期《水,佇佗位?》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
 
  1. 購買連結 博客來
  2. 購買連結 三民書局
  3. 購買連結 讀冊生活
  4. 購買連結 聚珍臺灣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匯聚常民飲食、民謠唸歌、眷村移民、地方信仰等臺灣原生文化內容,採用國際通用的 CC 授權條款,讓文化內容再流通與創造、型塑更多可能。
  • 如果你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故事 》是全臺第一家、也是目前最大的歷史專門新媒體,擁有超過 20 萬使用者與 50 萬社群追蹤者,在輕視人文素養的時代,仍堅持專注於人文知識的傳播。
     
  • 如果你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故事》懷抱著知識走進生活的使命,透過有趣的文筆和切角,讓臺灣與世界的歷史進入大眾日常,已經累積超過 6000 篇深入淺出的歷史文章!
     
  • 如果你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在資訊爆炸破碎的時代,《故事 》集結超過 50 位作者,以歷史人文的專業,提供理解世界的脈絡、探索議題的深度,帶領讀者在眾說紛紜中慢下來好好思辨。
——每日 5 元,今天就成為「人文知識」的守護者!
文章資訊
作者 顧玉蓉
圖片提供 顧玉蓉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24-05-03

文章分類 觀‧臺灣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