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住的所在】不論呼朋引伴或獨孤求敗,這裡總有一道屬於你的菜──釣蝦場群像

釣蝦,究竟是在釣什麼?有些人呼朋引伴地來吃喝熱鬧一番,醉翁之意不在釣蝦;有些人坐在塑膠椅上獨自垂釣,面對一方池子,等待蝦訊的同時喝點小酒、抽根菸(在這「大禁菸時代」更顯珍貴),這是只有釣客才懂的心情。



來自國境之南的蝦蝦

室內釣蝦活動的溯源之旅,可一路向南追到屏東的「東港水產試驗所」,此機構在 1970 年代初期就成功培育出泰國蝦苗。但當時海鮮市場已被草蝦佔據,因此便有人想出「開放蝦池給人釣」的好點子。

 

淡水養殖的泰國蝦正是這門生意的不二人選,1980 年代中後期,釣蝦作為一種休閒活動迅速竄紅,從郊區大舉進攻都市。現在的蝦場結合娛樂和餐廳,有自行 DIY 的大烤箱,也有代客料理服務,釣不到乾脆直接點來吃。也因為養殖大本營在南部,造成釣蝦活動「南俗北貴」,臺北的價錢幾乎是屏東的 3 倍。


不過,這不代表臺北沒有釣蝦聖地。位於士林的外雙溪,通常給人的印象是夏日戲水好去處,但在釣客眼中則是另類的世外桃源。車駛過故宮、再往前一小段路,就是一間接一間的釣蝦場,每位資深釣客都有自己的忠實選擇。


釣蝦場的「田僑仔」

(Source: 張黛瑄提供)

來到一間內外都很樸實的釣蝦場,印有店名的自動門滑開,櫃臺旁十來張不鏽鋼小吃桌,旁邊只有一個公蝦池、一個魚池,在外雙溪算迷你規模。64 歲的陳老闆掌廚,兒子駐守櫃臺,放蝦、收桌洗碗、接待客人,父子攜手撐起一家店。


當我問道,為什麼想開釣蝦場呢?只講臺語的陳老闆說,「欲趁錢(thàn-tsînn)著愛開店啊!」


「那為什麼不做其他的呢?」「興趣啊,趣味。」兒子反倒在一旁虧老爸的興趣其實是飲酒。


陳老闆做過咖啡店,也開過啤酒屋,後來看別人的釣蝦場很賺錢,也就跟著開開看。這一開,就是 20 年。


「我出生時,這裡就已經是開釣蝦場了,那時生意還不錯,我就當個田僑仔,不用做事。」陳小弟今年 18 歲,釣蝦場的年紀比他還大。


這一帶許多釣蝦場都是他們家族的土地,早期在這兒種田維生,現在有些店仍向他們承租,陳小弟戲稱自己是「田僑仔」有點道理。


「不過那是以前,尤其 4 年前開始落差很大。以前冬天都還坐滿人,現在沒事滑手機的時間變多,員工也不請了,就我跟我爸爸自己做。」


介於春節和元宵之間的濕冷二月初,星期二晚上 9 點,正巧生意還不錯,蝦池被隔成兩半,半是包池釣客,半是散客。用餐區熱鬧滾滾坐著一群男客,據陳小弟說,他們是常在休假時光顧的職業軍人。只見老闆從廚房端鍋熱湯上桌,看來會是場美味的饗宴。

 

(Source: 張黛瑄提供)

外雙溪的水質與營業特色

「外雙溪釣蝦場和其他地方的區別在於水。這邊是用溪水,而平地是用自來水,養蝦必須添加藥物。」陳小弟有條有理地解說。


至善路這一頭,短短 1 公里內共有 7 間釣蝦場,15 年前甚至高達 22 家。大家統一定價,1 小時 350 元、2 小時 600 元。假日人多的時候,路邊汽車就一整排停過去。


我提起另一間蝦場的大夜班工作人員抱怨,因為武漢肺炎,生意變得很冷清。陳小弟說,可能他們「下面」的觀光客比較多,才會受影響,這邊還要再上坡、過一座橋,觀光客不太會開上來。


「我們曾試過臉書廣告,但客人開車進來,看到前面有釣蝦場就停了,變成我們花錢幫其他釣蝦場打廣告。」


外雙溪較偏遠,所以除了少數觀光客,大部份做熟客生意,尤其越「上面」的店家越是如此。各家店配合顧客習性,營業時間產生微妙差異,這裡是下午 2 點到凌晨 3 點,其他有的是晚上 6 點到隔天凌晨,也有 24 小時不打烊的。

 


成敗要看蝦子心情

釣蝦場老闆的一天是這樣的:上午去市場買菜,一、兩點開門,趁客人不多時備菜。之後每小時放蝦、檢查死蝦,注意有沒有客人跑單偷釣(時常發生)。剛開店時單獨進來的客人較多,甚至有退休阿伯習慣一坐 8 小時;晚上則是一攤一攤地來,在半夜達到高峰。


收店後開始打掃,蝦池的水要每天放乾,將死蝦撈起,否則隔天蝦子不咬餌。凌晨,陳小弟先回新北市的家,陳老闆由於工作時間長,又怕遭小偷,直接住在店裡。

 

(Source: 張黛瑄提供)

至於釣蝦場的一年四季,春夏比較好釣,冬天雖會加熱水維持水溫,但氣壓偏高,蝦子總感覺得到。即使是人工控制的環境,魚蝦的「心情」仍會隨著大自然變化。


「釣蝦這活動,還是要看蝦子臉色,有時候不咬餌就是不咬餌;蝦不咬餌,有客人回去就給差評。這一行很看老天爺吃飯。」


釣蝦的基本消費是 1 小時,陳小弟說,有些客人才把竿子丟下去 10 分鐘就說不咬餌,要退錢。


「以前我媽媽顧店態度比較強硬,我爸就比較隨和,覺得凊彩(tshìn-tshái)啦,都會退還給他。但我也是會跟他們吵架。」外表是個乖巧學生的陳小弟笑說。


釣蝦場裡長大的小孩

這家店的客人大多 40 歲以上,年輕人偏少,陳小弟說,「年輕人可能不在乎水質乾不乾淨,像我,也不特別注重健康養生。他們是近就好,不會特地跑來外雙溪。」


他回憶小時候還會跟客人比賽釣蝦。「現在是有點釣膩了,沒那麼感興趣,因為需要有點耐心。以前會帶朋友來,但對學生來說開銷有點大,後來都是找他們來吃飯。」


作為在釣蝦場裡長大的小孩,陳小弟說,這邊有各式各樣的客人,跟他們聊天可以學習到不同事物。


「有認識一群在中央研究院的博士,告訴我一些讀書的方法。還有個清大研究所畢業的台積電員工,我也打算讀理工,會問他相關問題。或者一些有錢有閒的老闆,會聊他們生意上的事。」


陳小弟剛考完學測,正在等待申請大學,他說到未來也許想做學術研究,也許回來接手釣蝦場。


「我回來做釣蝦場的話,經營方式可能會變成另外一個導向,例如我發現客人對菜色滿要求的,很多人是特別來這邊吃飯。」


看著洋洋灑灑幾十樣的菜單,有蝦料理、熱炒也有湯類,訪談過程中,廚房不時飄出陣陣香氣。我問他,你覺得你們的菜好吃嗎?他說,啊我就每天都吃這些。

 

本文摘自《觀・臺灣》第 45 期(2020.04):住的所在
住屋,承載了人們的日常與希望,也是最熟悉且安心的所在。
竹籠茨、三合院、透天厝到公寓,家屋的型態隨著時代、政策、經濟發展等大環境變 化,但即使美式公寓逐漸取代傳統合院,我們仍然可以從外觀的陽台、頂樓加蓋、鐵 窗、騎樓,到房舍內部的祖先牌位以及房間分配長幼次序,解讀出臺灣人與眾不同的空間利用方式。
本期《觀‧臺灣》以7篇專文討論「住的所在」的變與不變,編輯團隊更嚴選3款時代風 土住宅,邀您親臨鑑賞。

文章資訊
作者 張黛瑄 
插畫 林家棟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20-04-03

文章分類 觀‧臺灣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