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聲活記憶】如果是聽覺主導的感官世界:探索平行世界的一日生活

2024-10-22

今天早晨起床時,你聽到的第一個聲音是什麼?是手機鈴聲嗎?還是鬧鐘聲、家人呼聲?或是戶外的鳥鳴、雞啼⋯⋯有沒有想過是怎樣的聲音傳入雙耳,讓你醒來?另外,在同樣的時刻,世界各地不同的人們,又各自經歷了怎樣的晨間聲音旅程呢?而這些聲音隱含著怎樣的差異與意義?

2016年淡水廟會遶境,休息中的陣頭。(Source:吳燦政拍攝)

2016年淡水廟會遶境,臺灣獨特的遶境表演團體現象。(Source:吳燦政拍攝)

2017年大龍峒保安宮廟會活動,眾人持手機拍攝廟會活動現場紀錄與分享的網路社群。(Source:吳燦政拍攝)


如果是聽覺主導的感官世界

聲音具有潛伏的力量,它是環境空間的一部分,更時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思維模式交織。為了避免遺忘聽見聲音的當下感受,我們會記錄聲音,留住它如何在流動的空氣中,不斷地受到氣壓變化,改變震動方式。仔細觀察會發現,聲音透露了聽者與音源的空間關係,如單一聲音源在一個空間中,會同時創造出多樣質地的聲響,而這些複雜的聲波會持續影響、改變著彼此——這正是聲音地景(soundscape)的概念,而我們都參與其中,共同塑造了這塊土地上的聲音現象。
 

當你閉上雙眼,透過身體的其他感官去感知、探尋身處的空間時,你會發現自己進入安心、平定的狀態,並更加確認自己所處的位置以及對應外界的模式。你會發現:這世界是多維度、多向度的。你也會發現,雙耳正全力打開聽覺能力,靈敏地探測任何細微的訊息。雖然身處當代社會,視覺主導我們對世界認知的模式,不過我們仍能藉由聽覺擁有另一種經驗,好比當你戴上耳機聆聽音樂,剎那間眼前的一切與身體的感知是分離的,彷彿處在另一個平行世界。
 

每當我整理與編輯記錄的聲音,準備上傳聲音地圖網站時,必須書寫關於聲音的基本資料與說明。有時候會面臨該如何為聲音訂定主題與內容的困難,如一段臺灣的廟會聲音檔案,我總是在思考:什麼是傳統文化?或是根本沒有所謂「不可變」的傳統?我記錄到的當下,只是代表了那個時刻的廟會與社會狀態,包含了儀式的用語念詞或內容的改變、鑼鼓陣與其他陣頭的形式改動、樂音改透過擴音喇叭擴散,甚或是其他衍生出來的祝賀儀式,並穿插臺灣聽眾喜歡的流行音樂等,都是在重新塑造「新」的傳統,改變我們的既有認知。當司儀表演完一段精彩的贊禮,每個人同時手持手機拍攝,我們的視覺能看見改變,但聲音卻聽不見群眾的參與回饋,是否算一種消失,又或者是改變?當你透過聆聽的方式去認識這塊土地,與視覺經驗的歷史,彷彿是截然不同的二條平行線。
 

耳裡所聞:廟會節慶遶境活動
 

● 本文章內,所有提供的聲音連結,強烈建議使用耳機聆聽,方可得到最佳聆聽效果

 

  1. 聲音連結 艋舺龍山寺
    不同年紀的民眾聚集於寺廟內,一起參與誦唸經書,而信仰的能量,透過齊念經書的聲音共振回繞於寺廟。
  2. 聲音連結 艋舺青山宮廟會
    在寺廟旁,等待廟會陣頭到來的民眾之間的對話,常民的口語習慣與語氣變化。
  3. 聲音連結 大龍峒保安宮
    廟會節慶活動,不同世代的表演團體。
  4. 聲音連結 臺南市中西區
    一段聲音敘事,在寺廟前,高空有戰鬥機飛越經過後,陣頭也開始演奏準備出發遶境。
  5. 聲音連結 北港朝天宮
    數以萬計的香客聚集在廟前,等待媽祖神轎抵達,除了信眾一起呼喊的聲音外,在媽祖抵達的這時間點前後,聲音的變化是很容易被忽略的。
  6. 聲音連結 彰化伸港福安宮
    同樣是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在不同時代與寺廟所記錄下來的聲音,民眾聚集在廟旁等待媽祖到來,警車經過的警笛聲與交通指揮的吹哨聲,漸漸夾雜不同的音樂與廣播聲,等待神轎進入廟埕前時,呼喊鼓掌及大喊「進喔」。
  7. 聲音連結 大甲鎮瀾宮
    在寺廟內,等待總統蒞臨參拜的樂音(傳統民謠而非北管曲目)與鼓鐘聲,現代與傳統的儀式用詞。

耳裡所聞:不同世代的野臺歌仔戲
 

● 本文章內,所有提供的聲音連結,強烈建議使用耳機聆聽,方可得到最佳聆聽效果
 

  1. 聲音連結 北投復興崗小巷內
    夾雜著現代時事哏的歌仔戲,唱腔混雜著不同口音及語氣的運用。
  2. 聲音連結 臺北市石牌福星宮
    當代年輕劇團,重新恢復演奏早期的歌仔戲樂曲與唱腔的表演。
  3. 聲音連結 高雄市永安區永安宮
    南部漁業聚落內的歌仔戲。

聲音開啟的議題思考

視覺造形藝術是我的創作思考與養成背景,在全球化西方美學所引導與影響的臺灣藝術環境,我們該如何從不一樣的角度去思辨所處的環境與社會文化?又如何找到不同的觀點去探索全球化與地域性的關係?我們的聽覺經驗與文化脈絡究竟有著怎樣關係?另外在科技技術與社群平臺興起的階段,究竟遺失了哪些聲音?這些聲音議題也揭示了,當臺灣再度被世界關注的同時,究竟我們有哪些不一樣的聲音現象可以讓外界討論?
 

除了思索聲音帶來的社會議題討論,聲音亦有跨領域的媒體特性,我們能討論不同專業領域會如何思考聲音的特性?比如電影、音樂、建築、城市規劃、自然生態與社會文化現象的聲音等等。
 

透過聲音,我們可以重新認識生活的土地,尤其在歷經戒嚴時代的臺灣教育制度,對於臺灣的認知,有許多遺缺的歷史感與失衡的環境認知,因此聲音可以是另一種方式去尋找原有知識系統外的世界,以及尋回身體感知的能力,建構我們與這塊土地的關係。
 

因此,在歷經眾多的疑問與思考後,我於 2011 年開始執行台灣聲音地圖計畫,記錄臺灣這塊土地上的環境聲響。
 

十年──台灣聲音地圖計畫,臺北市立美術館個展現場,2021
台灣聲音地圖計畫網路版,進行十年聲音紀錄製作後,於臺北市立美術館進行階段性成果個展發表。(Source: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十年──台灣聲音地圖計畫,臺北市立美術館個展現場,2021
台灣聲音地圖計畫資料庫版,以每一個年分,隨機編選來自各年分的聲音資料庫,同時播放於展場空間,透過緩慢變化的山林影像及快速的聲音基本文字訊息於電視螢幕,讓不同年代的聲響,不斷的堆疊廻盪於展場空間。(Source:吳燦政拍攝)

 

呼應文章一開始提到起床聽到的聲音,接著回想看看,今天聽見的聲音與 5 年前、10 年前、20 年前的聲音有何不同?聲音會透露居住空間和交通工具的改變,從中會發現個人的生命經驗,會因為整個社會型態的改變,而悄悄地影響了我們的身體感知狀態。
 

而平行的世界的概念一部分來自於,城市建築的垂直發展狀態,與個人的視野、聽覺之間的關係是什麼?而身處在城市的街道與鄉村的小路,兩者空氣氣流有著怎樣的差異,以及環境聲響移動的方式與回饋是什麼?這些細微的差別常容易被忽視。

垂直發展延伸的高度變化,亦會創造不同的聲音生態系統,彼此流竄與推移,例如平視視野內接獲的草叢聲響回饋,與遠空傳來的聲響交織等等,可以說我們是被聲音所包覆且穿透的。也許未來可能有機會,聆聽眼前建築物洩漏出來的聲響,甚或是從建築物背後傳來的噪響——雖然你看不見。
 

台灣聲音地圖計畫
 

  1. 網站連結 執行歷程
  2. 網站連結 聽台灣聲音地圖

耳裡所聞:
 

● 本文章內,所有提供的聲音連結,強烈建議使用耳機聆聽,方可得到最佳聆聽效果
 

  1. 聲音連結 臺北市忠孝東路
    蹲坐在路旁低位錄音,為了極端氣候變遷與水資源的治理,以不同顆粒尺寸的柏油鋪面,而產生較為低沈的交通聲音。
  2. 聲音連結 桃園市新屋區114縣道
    交通要道旁的草叢,幾乎沒有機會聽到的知它們存在。
  3. 聲音連結 臺東比西里岸海邊
    同一錄音地點,架設不同的錄音設備並設置在不同高度,同時開始錄製聲音:現場收錄雙耳聆聽的高度,與各種錄音工具在不同高度所記錄下的聲音。透過這樣的聲音紀錄資料庫,感受與意識到技術工具與聆聽介面的改變,如何影響我們的聽覺文化。

 

從被動化為主導的聲景

台灣聲音地圖計畫歷經十年至今,仍持續緩步進行中,過程感謝眾多朋友與機構以不同形式提供的協助。聲音地景的核心概念與發展,提醒我們被遺忘的聽覺感知,與面對當代社會生活聚落的改變,我們是否可以意識到新的聲音環境現象,與對未來的想望。
 

平行的世界──畫外音 2,2016-2023,大未來林舍畫廊收藏

在執行台灣聲音地圖計畫期間,2016 年的清晨於南投埔里山區小路上,發現路面垂死的蜘蛛,拍攝後並以高倍數放大輸出成數位照片,於 2023 年重新再製創作,從十年聲音記錄時期,將所有聲音記錄地點所拍攝的照片,選取其中有建築物的部分,投影描摹重疊建築物外框,並使用小型電鑽刻除而成的線條。做為十年聲音記錄的軌跡,影像與聲音的對話痕跡。(Source:吳燦政攝)

 

而當代聲音地景與田野錄音的概念與策略,不同於早期學術客觀式的記錄,而是採取積極性的主觀錄製態度,去探索生活空間中多樣的聲音型態,企圖回應與刺激我們聽覺的感受性,尤其是在聲音藝術創作的領域。當我們面對聲音,不再只是辨識聲音來源與標定社會化的訊息,也並非限縮於單一聲源的指向性錄製,更重要的是細察該聲音場域的每個聲音,聽它們的出現、消逝與頻譜變化的狀態,如何組織成巨幅的聲響,並連結到場所的音場特質,這才是當代聲景思考的課題。
 

耳裡所聞:
 

● 本文章內,所有提供的聲音連結,強烈建議使用耳機聆聽,方可得到最佳聆聽效果

 

  1. 聲音連結 埔里桃米山區的清晨

 

觀臺灣第 63 期(2024.10):聲活記憶

《觀・臺灣》第 63 期《聲活記憶》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
 
  1. 購買連結 博客來
  2. 購買連結 三民書局
  3. 購買連結 讀冊生活
  4. 購買連結 聚珍臺灣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匯聚常民飲食、民謠唸歌、眷村移民、地方信仰等臺灣原生文化內容,採用國際通用的 CC 授權條款,讓文化內容再流通與創造、型塑更多可能。
文章資訊
作者 吳燦政
攝影 吳燦政
圖片提供 臺北市立美術館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24-10-22

文章分類 觀‧臺灣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