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代初期:大樹下聽歌
沒有現代娛樂設備之前,樂手或歌手往往是隨興地在大樹下進行表演,吸引民眾群聚聆聽,或跟著對唱起來。日本時代初期,日本人的娛樂事業快速普及化,除了電影,還有一種庶民小劇場「寄席」,是提供演藝活動的臨時小屋;而臺北的臺北座、浪花館、十字館等,也是提供樂手與歌手售票演出的展演空間。
1920~1930 年代:搭船聽歌
1910 年代,唱片與留聲機引進到臺灣,起初的消費族群以日本人為主,唱片多為日本歌謠,那時的音樂會甚至將播放唱片作為節目之一。1920 年代後歌仔戲崛起,逐漸成為臺灣庶民娛樂的主流,也為往後 1930 年代唱片業的主調打下基礎;開始推出流行歌時,唱片公司除了書面宣傳、教唱活動,也有遊街教唱等宣傳活動為新歌造勢。擁有留聲機在當時是相當時髦的一件事,在出遊、甚至搭船時,許多人也會隨行攜帶。
1930~1950 年代:餐廳聽歌
1931 年,臺北放送局正式成立,到了 1940 年代左右,臺灣西部城市大多可以收聽到廣播,不過是以新聞教育節目為主,晚上偶爾有本土的歌唱節目。
與此同時,臺灣開始流行新式酒家——「珈琲」,還有西餐廳等,為了表現新潮活潑,時常會播放臺語歌、爵士樂等流行歌曲。而新式酒家與昔日酒樓、茶肆等風月場所最大的不同,在於會有較時髦的裝潢風格和食物,也因為店內有留聲機,當播放適合跳舞的流行歌曲,如果客人興之所至,有時也會邀請裡面的女服務生(女給)一同隨著音樂起舞。
1960~1980 年代:歌舞廳聽歌
大約 1960 年代,駐唱、歌廳、舞廳等表演風潮和商業空間逐漸興盛於全臺,尤其在 1965 年以後,不少西餐廳、酒店等開始以「歌星駐唱」作為宣傳手段,如歌手洪一峰曾在臺南「遠東餐廳」駐唱,甚至演奏小提琴和手風琴,深受民眾歡迎。
不過,真正颳起完整歌舞廳表演旋風,是 1966 年從臺北開始往南席捲,當時西門町就有數間歌舞廳蓬勃發展,如「台北歌廳」、「真善美」、「樂聲」等。1968 年,全臺歌舞廳數量多達 24 家,這類新設的舞臺也為更多歌手提供出路,連帶拓展了流行歌壇的平臺。
2000 年後:狂歡音樂節
1987 年解嚴後,臺灣聚眾活動開放,音樂活動也進入大爆發時代。如水晶唱片舉辦的「臺北新音樂節」,適逢解嚴後一個月,陳明章、伍佰、林強等參與演出,現今定位為臺灣第一個獨立音樂節。
1990 年代流行巨星大型演唱會,往往是媒體焦點,隨著音樂品味的分眾化,2000 年之後有越來越多大型戶外音樂節,串連歌手演出,提供許多臺灣獨立音樂人和樂團崛起的機會。如 2000 年由臺北縣政府(現為新北市)和角頭音樂共同在福隆海灘舉辦的「貢寮海洋音樂祭」,因為不用門票、交通便利等特性,間接吸引到不少原先對音樂陌生的民眾,在玩水的同時能欣賞表演,當代許多知名音樂人如五月天、陳綺貞、蘇打綠等,也都曾在此演出並獲獎。
- 黃裕元,〈戰後臺語流行歌曲的發展(1945∼1971)〉
- 黃裕元,〈日治時期臺灣唱片流行歌之研究(兼論一九三○年代流行文化與社會)〉
- 聲軌—台灣現代聲響文化資料庫
《觀・臺灣》第 58 期《Hito 流行音樂》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