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鍾愛小房間的年代:從 MTV 到 KTV,臺灣人「相約包廂」的私密娛樂史

2023-03-23
一九八四年開張營業的錢櫃 MTV 就是日後更廣為人知的錢櫃 KTV 的前身(Source: EFFIE YANGCC BY-NC-ND 2.0
臺灣人相約聚會,經常都在包廂當中,但你知道 KTV 和 MTV 的起源嗎?故事可以從 1984 年開始說起……

COVID-19 疫情期間,臺灣有一些營業場所比其他場所更早被政府以防疫風險為由勒令關閉,同時在疫情緩解後也更晚獲得重新營業的許可。蒙受損失的業者群起抗議的新聞當中,有個很多年沒聽過的行業分類重新浮出水面。

它的名字叫做: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或者換個比較容易被臺灣人理解的名字,它也叫做 MTV 視聽中心。

另一個經常跟 MTV 一起出現的關鍵詞是八大行業。這裡所謂的「八大」不是電影圈所謂的美商八大(發行商),而是指被列在行政院「維護公共安全方案-營利事業管理」方案中的八個特種行業——包含視聽歌唱業、理髮業、三溫暖業、舞廳業、舞場業、酒家業、酒吧業及特種咖啡茶室業。

 

你可能注意到性質接近的視聽歌唱業(即 KTV)名列八大行業之中,而 MTV 視聽中心其實是根本沒被提到的。缺席八大行業的理由是規範八大行業的行政命令「維護公共安全方案—營利事業管理」發佈當年(一九九七年),絕大多數 MTV 都已被迫關門,不再像其他八個場所一樣構成公安威脅。

而讓它們在短短幾年內從全島上千家到幾近滅絕的,正是另外一個「八大」。美商八大電影公司。

 

一九八四年:刻在你心底的那個小房間

「MTV」這個美國人發明的詞彙飄洋過海來到了臺灣,被本島人因地制宜地用來同時指稱三種完全不同的事物:

一是跟美國人一樣指專門播放音樂錄影帶的美國有線電視臺 MTV;

二是挪用該電視臺的品牌來指稱音樂錄影帶為 MTV(美國人真正使用的名詞則是music video);

三則是用來稱呼設有小包廂播放空間的錄影帶出租店為 MTV。

由於第三種 MTV 是其他國家絕無僅有的臺灣特產,因此美國人在官方文件(比如國會紀錄)中採用的是尊重在地習俗的方式,索性直接譯作 MTV parlor,讓第一次聽到這種用法的美國人滿頭霧水。

要理解「臺灣的 MTV 到底是什麼」的最快方法是快轉至臺灣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中,兩位主角依偎在小包廂裡頭觀看《鳥人》(Birdy)的那場戲。那個橋段的曖昧氛圍也忠實地復刻了 MTV 小包廂的消費情境中曾經洋溢的性探索意味。醉翁之意經常不在看錄影帶,而在不受干擾的密閉空間。廣受年輕男女歡迎的 MTV 很快就成為比電影院更私密也更危險的男女(《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話則是男男)約會首選。

崛起於一九八○年代中期的臺灣 MTV 文化可以往前追溯到《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一九六○年代年輕人聚集的冰果室。一九七○年代末錄影機問世之後,許多冰果室開始在小房間裡做起收門票放映電影、A 片和日本摔角等節目的非法生意。緊接著一九八○年代錄影機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錄影帶店也開始在臺灣各個角落快速增生,過沒多久就演化出錄影帶店的變形——設有小包廂讓客人現場看片的 MTV。

如今很難追溯臺灣最早的 MTV 到底是哪一家,倒是可以肯定是發生在一九八四年前後。

少為人知的其中一個起源故事是:我們熟悉的錢櫃 KTV 的兩個創辦人陳宇天和劉英原本是開在正對面、互相競爭的兩家錄影帶店的老闆。其中劉英的錄影帶店已經嚴重虧損,而陳宇天則主動提議一起經營一家設有小包廂的新型態錄影帶店。一九八四年開張營業的錢櫃 MTV 就是日後更廣為人知的錢櫃 KTV 的前身。不過顯然他們不是第一家。陳宇天和劉英的創新構想是當其他家 MTV 業者還在使用陽春的布簾隔間時,他們率先採用木板隔間,以更私密的觀影方式招攬客人。

 

一九八八年:隔壁的龍貓不太友善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中 MTV 場景的發生年代應該是一九八八年蔣經國過世之後,而發生地點則是那時候開業才兩年的另一家名聲顯赫的 MTV 業者——太陽系 MTV。

一九八八年前後正是臺灣大眾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另一個消費分支——文青——正磨拳擦掌準備大展身手的關鍵時刻。第一家誠品書店在一九八九年開門營業,同一時間太陽系 MTV 的團隊也開始發行文字和美術風格都超前時代許多的《影響》電影雜誌。另一方面,太陽系 MTV 也正在透過他們的店開始向臺灣觀眾大力推介一些過去很難(經由電影院通路)進入臺灣大眾文化視野的外片——比如一九八八年三部影響力非凡的非好萊塢電影:《碧海藍天》(Le Grand Bleu)、《龍貓》(となりのトトロ)和《阿基拉》(アキラ)。

太陽系是幫助盧.貝松(Luc Besson)、宮崎駿和大友克洋等名字成為臺灣家喻戶曉人物的最重要推手。創辦人吳文中的影癡品味和狂熱堅持當然也是關鍵因素,然而後人仍然不容易參透:為何完全由民間自營而且處在法規模糊地帶的幾個小包廂,能在文化上有此神威?

 

太陽系的神威來自一個叫做 LD 的神奇道具。
 

雷射影碟(LaserDisc, LD),主要用作儲存電影等錄像影片資料(Source: Windell OskayCC BY 2.0
1978 年的 LD 播放裝置(Source: Polygoon Hollands NieuwsCC BY-SA 3.0 NL

一九七六年環球的母公司 MCA 之所以試圖用訴訟圍堵索尼的錄影帶格式 Betamax,是因為他們自己正準備要推出一種數位光碟格式 DiscoVision。我們之所以沒有從來聽過 DiscoVision 這個名字,是因為這種早期數位光碟格式最終只在日本市場獲得成功,而且英文不太靈光的日本人則是改稱它做 LD。

日本大量發行的 LD 片庫也順便澆灌了鄰近國家如韓國、臺灣、香港影迷。LD 不只讓太陽系可以提供許多錄影帶欠缺的歐洲和日本電影選項給客人,而且畫面和聲音的品質更高過錄影帶非常多。這樣的競爭力讓太陽系迅速變成臺北影迷的祕密基地。原本設在敦化北路國際大樓二樓的太陽系稍後搬遷至信義路水晶大廈地下室,又更像是蝙蝠俠的祕密基地蝙蝠洞。

太陽系老闆吳文中取得這些 LD 的途徑或許合法,但用來播映給公眾觀賞的適法性就是一個不小的問號。那時候臺灣法令中的公播觀念還在混沌不明的狀態,而太平洋另一端的好萊塢則正忙著準備打造終極武器,準備幫臺灣人和臺灣人發明的非法小包廂上一堂震撼教育。

美國律師蓋瑞.霍夫曼(Gary Hoffman)完成於一九八八年的全球盜版調查報告〈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Piracy Project: Curbing International Pirac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之中,就特別把臺灣的 MTV 拿出來當成個案分析(同一份文件也在三年後出現在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智慧財產權小組聽證會的會議紀錄中):

 

臺灣境內有超過一千家被他們稱作MTV的營業場所,其中(每個房間)容納人數大概是兩或三人左右。這對(美國的)電影發行商來說構成雙重打擊:他們放映的電影不僅完全未經公開播映的授權,甚至連影帶本身的來源也十之八九都是盜版。—霍夫曼(1988)

一九八九年四月影評人但漢章發表在《中國時報》的文章就提到美商如環球就一直怪罪 MTV 是他們前一年在臺灣的票房收入銳減三十二%的罪魁禍首。

代表美商八大的美國電影協會 MPAA 因此決定對士林的一家 MTV——「烏鴉的窩」視聽中心——提告。一方面意在殺雞儆猴,二方面也利用該案試探臺灣的行政和司法系統對於著作權法令中公播授權機制的態度。

反應快速的錢櫃 MTV 已經嗅到風向不對,迅速開啟了他們生意的另外一個全新章節——一九八九年三月第一家錢櫃 KTV 在臺北的林森北路開幕。而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太陽系 MTV 這時候生意仍然非常興旺,並忙著把 MTV 的盈餘投入到非常燒錢的《影響》雜誌,因此只能暫時採取觀望態度邊走邊看。

然而美商八大在美國本土趕工建置的毀滅性武器終於好了:

一九八八年好萊塢強大的遊說力量促使美國貿易法通過修訂,授權給美國總統可以對於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力的國家動用《貿易法》三○一條款進行貿易制裁。為了跟之前三○一條款的貿易制裁做區別,這種基於智財權侵權而啟動的制裁機制便被稱作「特別三○一」。

死星等級的毀滅性武器一打造好,第二年隨即對準臺灣發射……
 

一九九二年:當太陽系停止轉動

一九八九年特別三○一報告首次放榜,臺灣果然金榜題名,而且在接下來整整二十年間幾乎可謂百發百中(只有一九九六、一九九七年兩次落榜),並一直到二○○九年之後才從特別三○一名單中正式畢業。

雖然美國政府的官方說法總是說該法的打擊對象包含多個開發中國家。但實際上臺灣始終是第一目標。好萊塢深知他們必須讓 MTV 這種在太平洋小島上廣受歡迎的新商業模式到此為止,絕不能讓此歪風感染到其他國家去。一旦 MTV 變成一種全球現象,好萊塢的圍堵戰線將無限延長,讓美商八大和受他們使喚的美國公務員疲於奔命甚至散盡家財。

時間非常巧合地,被好萊塢視為指標性訴訟的「烏鴉的窩」視聽中心案也選在這敏感的一九八九年二審宣判。二審法官認定提供小包廂和播放設備並不構成「公開上映」,讓好萊塢更加跳腳。(按:一年後最高法院才推翻二審判決認定 MTV 是「公開上映」。)

眼看貿易制裁就在眼前,行政院只能手忙腳亂地將整本重寫的《中華民國著作權法》趕緊送進立法院裡,此外並火速派出當時的國貿局副局長(日後的副總統)蕭萬長以行政院中美小組發言人的身分赴美談判智財權保護相關事宜。

最後,讓整個 MTV 宇宙瓦解的最後一根稻草出人意料地居然是已經改行唱歌的錢櫃。
 

從 MTV 轉行到 KTV 的錢櫃,竟然是壓垮 MTV 產業的最後一根稻草(Source: saturnismCC BY-SA 2.0

一九九○年正在大發利市的錢櫃 KTV 高雄店發生大火,造成十六人死亡兩人受傷的慘劇。軍事將領出身的行政院院長郝柏村開始以道德紀律的名義嚴管相關產業,不僅大舉派出公務員到處取締違反消防公安法規的 MTV,並下令全國 MTV、KTV 和三溫暖等小包廂營業場所全面禁止營業超過凌晨三點。一九九○年的社會氣氛仍然留有戒嚴遺風,很容易被說服半夜不睡覺的人並非善類。

 

郝柏村任內的連續掃蕩使 MTV 這個曾如日中天的產業一腳踏進墳墓裡。

一九九二年四月底臺灣再度連莊特別三○一榜單,七天後行政院新聞局果斷決定拿太陽系  MTV 獻祭,用以供奉這八尊美國神明。被抄家並沒收影片的太陽系 MTV 從此拉下鐵門,正式結束營業。負責人吳文中並被法院以違反《著作權法》為由判處有期徒刑七年。

太陽系覆滅的三十年後,雖然幾個臺灣大城市如臺北仍有少數合法的 MTV(如西門町的 U2 MTV)繼續取得公播授權的影片對外營業,但其經濟規模已經微乎其微。MTV 不再是小包廂經濟的主角,反而是繼承「臺式 MTV 文化」和「日式卡拉 OK」血統的混血兒——KTV 產業真正踏出臺灣,成為幾個華人地區的重要休閒場景。

曾任《影響》雜誌總編輯的黃哲斌,在近年發表的文章中提到他的前老闆的去向:

他說吳文中後來曾試著用小包廂經驗繼續嘗試經營「漫畫王」與「戰略高手網咖」等加盟店面。「幾年前他關閉最後據點,民生東路一家五星級網咖,從此杳無音信。」黃哲斌寫道。

太陽系就像《X 戰警》(X-Men)中的變種人學校,呵護滋養一整個世代的邊緣電影少年。而吳文中就是那家非法招生的變種人學校校長 X 教授。他和太陽系的突然消失,則是這個超級英雄故事中最令人揪心的開放式結局。

 



從前,有個錄影帶店


 
你知道好萊塢明星曾經因為收藏電影錄影帶被抓嗎?
你知道沒有錄影帶,可能就沒有昆汀・塔倫提諾嗎?
你知道為什麼說Netflix的身上留著錄影帶的血嗎?
 
「異聞筆記」版主葉郎 備受期待的第一本書
從電影院到錄影帶到Netflix,他寫出比電影還精彩的一場觀影革命
 
寫作二十多年來,他用文字讓更多人對影視上癮!
他經營的臉書粉絲專頁「異聞筆記 / Dr.Strangenote」近十萬粉絲追蹤,是狂愛電影者的必讀聖經,
從電影配樂、影壇八卦到超前各大媒體的產業觀察,
掌握影視最新動向,開創電影書寫新紀元。
 
「錄影帶的故事跟所有科技媒介的故事有非常接近的發展模式:新生的刺激和興奮、本能的恐慌和抵抗、打亂又重組的秩序、雨過天青之後的百花齊放,最後上場的是遲暮將至的感傷和悼念。相信我,這個故事會比錄影帶裡頭的電影還要精采。」──葉郎
本文摘自新經典文化出版《從前,有個錄影帶店》,圖片為故事StoryStudio 編輯部新增,標題與段落並經調整。
文章資訊
作者 葉郎
出版社 新經典文化
刊登日期 2023-03-23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