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成為幫助別人的人】當雪中送炭化為在地茁壯的新芽:除了芥菜種會,還有哪些戰後來臺的西方慈善團體?

2022-10-15
19世紀來臺的傳教士引入外科醫學技術,加上護理及術後照護病患等專業團隊支援,影響日後臺灣醫療照護的發展,圖為蘭大衛傳教士建立的醫館(現彰化基督教醫院前身)

日常做慈善 

臺灣各公益社會救助組織發展蓬勃而多樣,扶助對象與服務類型跨越族群、年齡、文化,救助方式與地點更超越國界,從買紅十字會郵票至今日小額捐款,日常做慈善儼然已是臺灣人民再普通不過的日常風景。 
 

福爾摩沙,我們來了! 

19 世紀以來,臺灣社會救助事業發展型態多元,除了傳統漢人受因緣果報的慈善觀影響,日本時期殖民政體又以「愛國」之名導入突顯階級身分的社會救助。當多元的救助型態在臺灣持續發展之際,18、19 世紀以來,從西方來的傳教士也帶入新型態的救助活水,外科醫學的醫治觀念與技術引入,影響臺灣深遠;其中,不得不提及在二戰後崛起、由傳教士組成且運籌帷幄,名為「芥菜種會」的慈善組織。它不但是專為救助臺灣的基督教組織,也帶入西方社會救助觀念及行動。芥菜種會結合醫療、照護與扶助自立等思維,為戰後每遇風災雪上加霜、貧病交織的臺灣山區,注入一股來自西方的暖流,在臺灣的發展背景也正好銜接戰後至 1950 年代冷戰的國際氛圍,藉由美援進入臺灣的機緣,使美國的資源得以深入臺灣山區。 
 

當代社會救助的前縮影──芥菜種會 

1950 年設立的芥菜種會,無論救助思維、組織發展和運籌經驗,對臺灣扶助事業而言都屬罕見而特殊的經驗。其救助思維受當時西方跨國慈善組織影響,如世界展望會、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今家扶基金會前身)等,針對不同對象與需求,發展相對應的救助方法。這些組織的共通點在於皆屬於教會網絡影響外,芥菜種會也針對特定山區民眾施行救助,包括幼兒照護、婦女照顧,且救助範圍不斷擴大,逐步引進日常衛生教育、健康等身灣最早立案的救助組織。孫理蓮在臺灣展開的救助行動與理念吸引了不少西方基督教系統的救助組織加入,也為 1950~1980 年代的臺灣山區人民注入醫療救助的及時雨。體照護觀念,遍及國民政府力有未逮之處。 
 

當時的大環境,因二戰過後而極度蕭條,政府關注的重心仍是在臺政治的穩固,而非社會民生,在此情形下,國外的醫療救助如何能進到臺灣?又是由誰穿針引線?關鍵人物是曾在 1927 年首次來臺承接馬偕牧師傳道的加拿大籍孫雅各(James Ira Dickson)牧師。為了出任臺北神學院(今臺灣神學院),他偕同夫人孫理蓮(Lillian Dickson)於 1947 年二次來臺辦學、傳道與醫療救助事業發展。期間,他爭取教育資源及合作對象,身為臺北扶輪社和臺北美國學校的草創成員,爭取更多人力和經濟資源來辦學,將神學院脫胎換骨。孫雅各因宗教的身分,使其得以連結有利於臺灣的海外資源管道。 
 

芥菜種會另由孫雅各的夫人孫理蓮於 1950 年先立案於美國加州,1952 年於臺灣立案,為臺灣最早立案的救助組織。孫理蓮在臺灣展開的救助行動與理念吸引了不少西方基督教系統的救助組織加入,也為 1950~1980 年代的臺灣山區人民注入醫療救助的及時雨。 
 

戰後臺灣扶助事業:從國際化到在地化_02
1965 年黛納颱風後,美國基督教組織「基督教福利會」救助受災的山區原住民,發放衣服(Source:基督教芥菜種會)

在臺灣,西方慈善網絡從不缺席 

在臺灣戰後初期致力於臺灣各地需救助對象的重要團體,除基督教芥菜種會外,還有如門諾會的山地巡迴醫療團、世界展望會、家扶基金會等,亦彼此互相協助、支援。 
 

戰後臺灣慈善版圖與世界的關係(Source: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門諾會的臺灣山地醫療事業 

二戰後,孫雅各在國際奔走,使原本在中國上海服務、非屬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系統的基督教門諾會教會同意將人力、財力及醫療資源從中國「轉進」臺灣;他扮演雙方的潤滑劑和整合力量,具有階段性的時代意義。 
 

1948 年, 門諾會派高甘霖牧師(Rev.GlenD.Graber)及護士等人來臺組成門諾會山地巡迴醫療團,選定花蓮為原住民醫療救濟單位。由門諾會中央委員會(前稱門諾會互助促進社Mennonite Central Committee,簡稱 MCC)派醫療隊來臺灣服務東部的原住民。1949 年,門諾會山地巡迴醫療團,與孫理蓮等人共同展開山地醫療和救濟臺灣原住民的工作,1950 年,由門諾會宣教士高甘霖接受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Christian Children's Fund,簡稱 CCF)委託,展開醫療、兒童照顧服務。1952 年,高甘霖擔任 MCC 臺灣區的負責人,除了持續東部山地醫療的工作,也在西部山區開辦第二支巡迴醫療團,成員包含謝緯醫師等人。1955 年正式在花蓮設立基督教門諾醫院,進一步從事醫療傳道工作。 

 

世界展望會與它的空白支票 

1950 年,世界展望會由美國基督教青年傳教士鮑伯.皮爾斯(Bob Pierce)博士創辦,他也以資金、行動實際回應孫理蓮傳教需要。世界展望會與芥菜種會協同救援,包括巡迴醫療服務、照顧孤兒、關懷痲瘋病院、兒童之家,支持興建山地醫療診所、神學院及山地教會的開創等。
 
戰後臺灣扶助事業:從國際化到在地化_04
1964 年,世界展望會正式於臺灣註冊(Source:臺灣世界展望會)
1957 年,鮑伯.皮爾斯在埔里目睹中臺灣山區醫療資源的匱乏後,決定簽下一張空白支票,成就了埔里基督教醫院現代化醫療大樓的興建,也是建院的根基。此外,臺北木柵的伯大尼育幼院,是世界展望會在臺灣開展工作的起點,之後陸續成立芥菜種會新莊兒童之家、屏東伯大尼兒童之家、六龜育幼院、信望愛育世界展望會與它的空白支票幼院等。1964 年,世界展望會正式在臺註冊,育幼院和兒童之家的院童們,成為首批接受資助的兒童,透過美國、加拿大等國的資助人,資助五百多位兒童每月資助計畫。 
 

家扶基金會 

1938 年,美國教會人士在美國維吉尼亞州成立中國兒童福利基金會(China's Children's Fund,簡稱 CCF)。1964 年,CCF 在臺正式設立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Christian Children's Fund,亦簡稱 CCF),為現今家扶基金會的前身。 
 
戰後臺灣扶助事業:從國際化到在地化_05
芥菜種會扶助機構地圖(Source:基督教芥菜種會)

1950 年代開始,由芥菜種會引入的各個西方救助組織,隨著社會的成熟發展、扶助經驗積累,也紛紛在臺立案,成為臺灣在地化的社會救助組織,在現今臺灣社會中形成影響力且各自發展出特有的救助方式及標的。除了提供單向金援贊助外,也有以身體力行、共感等更多元的方式,體會救助者的生命需要。
 
觀臺灣第 55 期(2022.10):成為幫助別人的人

《觀・臺灣》第 55 期《成為幫助別人的人》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
  1. 購買連結 博客來
  2. 購買連結 三民書局
  3. 購買連結 國家書店
  4. 購買連結  聚珍臺灣
  5. 購買連結  readmoo讀墨
  6. 購買連結 臺灣吧
文章資訊
作者 陳怡菁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22-10-15

文章分類 觀‧臺灣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